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中华世纪谈 > 242,武周代唐

中华世纪谈 242,武周代唐

作者:笑谈正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1:14:22 来源:就爱谈小说

683年690年唐中宗因言失位,武后改立睿宗李旦,垂帘听政。武后建周代唐,更名武曌zhào,为女皇。

唐高宗死后,太子李显继位,史称唐中宗。

李显是武则天的三儿子。

大儿子李弘最先被立为太子,但是后来蹊跷死亡,据说被武则天毒死了。二儿子李贤随后被立为太子,但是没多久陷入一桩蹊跷的谋反案被废黜。李显是武则天的三儿子,在三年前被立为太子。

唐高宗临死前召见宰相斐炎,病榻托孤。他将皇位传给太子李显,但是要求李显重大事情要向武则天请教。这样的安排使“政事咸取决”于武则天。

唐中宗李显即位后,武则天升格为太后。唐中宗把爱妃韦氏立为皇后。

唐中宗为了讨好他宠爱的韦皇后,上台伊始便提拔老丈人做豫州刺史。此前老丈人只是州zf的一名科级干部,一下子连升四级成了州zf的一把手。刚一个月,他又决定提拔老丈人为侍中相当于宰相,连升四级。

裴炎表示反对。唐中宗梗着脖子对人讲我就是把整个天下都给了韦家,又有什么了不起何况一个宰相

武则天听说后立即过来拎住他耳朵把他从龙椅上拽了下来。唐中宗这倒霉孩子只做了一个多月的皇帝就因为一句过头话丢了皇位。

武则天改立四子李旦为帝,是为唐睿宗。

不过,唐睿宗虽然被立为皇帝,武则天却不准他参与政事。武则天代他主持全部日常工作。

武则天在皇帝的龙椅前拉了一道紫色的纱帘,她坐在龙椅上听取朝臣的汇报。

女人坐到龙椅上。在那个男权至上的年代,人们还不能接受女人当政的事实,认为男尊女卑、男主外女主内的分工都是老天的安排,自古就这样,决不可改变。女人当家如同“牝鸡司晨”也就是母鸡代替公鸡报晓一样,是不祥的征兆,预示着败家亡国。

大臣劝武则天归政于皇帝。武则天不听。她辩解说皇帝正在守丧期间,不能处理国事,所以我才代他打理朝政。

这个根本站不住脚的理由让人们相信司马昭之心已经昭然若揭。李唐天下危矣。

李世勣的孙子李敬业在扬州发动兵变要求皇帝复位。

大诗人骆宾王帮李敬业写了讨武檄文,把武则天骂了个狗血喷头,把武则天所有丑事都翻捣出来。

武则天大怒,派兵三十万前去围剿。李敬业虽然是名将之后却没一点指挥才能,被zf军杀得大败。李敬业和骆宾王在逃亡途中被部下所杀,脑袋被送往朝廷邀功求赏。早死多年的李世勣也受到连累,被挖坟掘墓,取消李姓。

李敬业叛乱让武则天深受刺激。李敬业打出反对武则天篡权的旗号便能将十几万人招致麾下,说明武则天不得人心。

武则天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采取了三项措施,

她首先清洗朝堂,反对她垂帘听政的大臣或杀或贬。唐高宗任命的辅政大臣、宰相裴炎因劝谏武则天归政而被诬以谋反罪杀害。与此同时,武则天加紧扶植自家亲戚,提拔侄子武承嗣、武三思。

另外武则天鼓励告密,加强对朝野的监视。

686年,在唐睿宗李旦为父守孝的第三个年头,武则天迫于舆论压力宣布归政。

李旦并非傻旦,知道老娘不是真心归政只是政治秀而已,很识相地推辞不就,态度坚决而诚恳。武则天就坡下驴收回成命,从此名正言顺地独揽朝纲。

为了防患于未然以及堵住天下人的嘴,武则天大兴告密之风,利用特务政治深挖隐藏在革命队伍内部的“反革命”分子。

告密者不但食宿免费,好吃好喝好招待,告准了还有奖,告错了也无罪。一时间“四方告密者蜂起”。

有一个能工巧匠设计了一个铜匦gui,也就是举报箱,四面有口,能进不能出,类似现在无人售票车上的钱箱子。武则天非常满意,令人铸造放在午门之外。

这是历史上第一个举报箱或者说意见箱。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铜匦接到的第一封告密信是铜匦设计者的仇家揭发他曾为叛军李敬业徐敬业制造武器。铜匦设计者立即被抓起来杀掉。

武则天把收集来的告密信交给御史台查办。御史台相当于现在的纪监委。

御史台养了一帮诸如来俊臣、周兴、索元礼之流刑讯逼供的“高手”。这帮家伙发明的酷刑比重庆渣滓洞的那些酷刑还厉害。

酷刑之下,犯罪嫌疑人有的也招,没的也招,即使明知冤枉、明知死罪、明知灭族也都顾它不得,但求速死。为了少受点罪,有些犯罪嫌疑人顺着法官的意思拼命地诬陷自己诬陷别人。“肃反”因此被扩大化。社会笼罩着如同当年苏联一般的恐怖气氛。

领兵之将是武则天最为忌惮的人。周兴等人于是罗织罪名把黑齿常之等一批战将逮捕处死。武则天派文官去守边。结果根本不会带兵的文官到了边疆损兵折将丢人现眼。

武则天使用血腥手段清除反对她当权的人。反对武则天的声音逐渐消失。

武承嗣等武氏族人以及希望讨好武则天的人开始制造“天意”劝武则天登基称帝。武则天虽没明确表态但对这些“天意”表示欢迎。

688年,武则天下令建造明堂。

明堂是儒家传说中的圣殿。古代圣君在明堂之上,秉承天意颁布圣教,上可通天象,下可统万物,最能体现天人合一、政教合一。

武则天修明堂一是为了显示自己的权威乃是天命所归,二是为将来称帝登基做准备。

她把修明堂的工作交给她的宠臣薛怀义。

李氏皇族预感到李家的江山社稷岌岌可危,暗地里互相串联准备推翻武则天。但是人多嘴杂,加之通讯不便,武装政变的计划迟迟确定不下来。

博州山东聊城刺史琅邪王李冲等得不耐烦了,率先举兵,想以此逼大家跟进。

他率领五千兵马去打济州,结果攻城受挫,兵卒一哄而散,只剩下家丁数十人。他狼狈逃回博州,在城门口被守门的士卒所杀。从起兵到败亡只有七天时间。

豫州河南驻马店刺史越王李贞听说李冲起兵,匆忙划拉了五千兵马跟进,结果刚起兵就得到李冲兵败身亡的消息。部队士气大跌。武则天调集十万兵去镇压,一战就击溃李贞。李贞自杀身亡。

两王皆败。“诸王皆不敢发”。密谋已久的诸王反武政变最终成为一场闹剧。一大批李姓王爷受到牵累。

当年年底,明堂竣工。薛怀义果然没武则天失望,把明堂修得雄伟气派、富丽堂皇。明堂“高二百九十四尺”,折合98米,成为洛阳当之无愧的地标建筑。武则天起名“万象神宫”。

689年的正月初一,武则天在明堂举行祭天大典。

武则天身穿兖冕皇帝专用服装和皇冠率皇帝、太子和文武百官祭祀上帝、李氏和武氏的列祖列宗。武则天行首献礼。皇帝、太子行亚献、终献礼。并且武则天在明堂之上身穿兖冕接受文武百官的朝拜。

武则天明显僭越礼制的做法没人再敢说个不字。

武则天认为时机成熟,开始准备登基称帝,给自己这个无冕之王加冕。

690年,武则天代唐建周,由无冕皇帝变成真皇帝。垂帘听政的那道珠帘被撤下,武则天正式走上前台。

这是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女皇。

武则天将新王朝的国号命名为周。因为据她考证,武家的祖先是周文王。她将自己的名字改为武曌zhào。“曌”是她自己造的一个字,“日月当空照”的意思。“日”为阳,“月”为阴,通常用来代表男性和女性。武则天的意思非常明白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日月同辉,女人也能顶起半边天。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