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中华世纪谈 > 249,开元盛世

中华世纪谈 249,开元盛世

作者:笑谈正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1:14:22 来源:就爱谈小说

,716年720年姚宋相继为相,使赋伇宽平,刑法清省,百姓富庶。唐朝进入开元盛世。

姚崇辞职时推荐宋璟来接替他。唐玄宗也了解宋璟的为人和能力,同意了。

宋璟是一个非常讲原则的人,从来不循私情,钉是钉铆是铆,一切都按规矩办。说话也比较直,比较倔,有时甚至搞得唐玄宗下不了台。但唐玄宗不以为忤,还赐他一双金筷子夸赞他的正直。

宋璟最大的优点是知人善任。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宋璟的本事就是能把每个人都放到一个能让他扬长避短的位子上。

比如说这个人有能力但说话做事比较楞,那就把他放到民风比较彪悍的四川去,以楞对横。另一个人比较柔,讲究以德服人,那就把他放到讲究仁德的河南去。

宋璟在组织原则方面比姚崇做得好。

唐玄宗递条子要求提拔自己老部下。宋璟毫不留情给予驳回,要求按照组织程序办事。

宋璟的堂叔打着宋璟的旗号希望组织给他开个方便之门。宋璟知道后立即以公文的形式通知相关部门按规章制度办事,同时宣布开除堂叔的公职。

宋璟主张政务公开,不搞暗箱操作。除非特殊情况不准密奏,有什么话都拿到桌面上来。百官奏事必须有谏官、史官在场,防止奸佞小人在皇帝耳边进谗言。武则天时代流传下来的告密风被禁止。

当时行贿受贿也成风。“姚十条”禁止百官接受下级馈赠的礼物就是想刹住行贿风。但是姚崇在位时间太短,这个任务并没有完成。宋璟接任后继续姚崇未完成的工作。他借唐玄宗之口勒令收受贿赂的官员把赃款赃物退回去。如果谁通过行贿获得升迁,那么他的官职也得降回去。

宋璟铁面无私得罪了不少人。一些人开始伺机报复。他们抓住宋璟一些把柄攻击宋璟。

宋璟脾气比较急,有时侯意气用事。他讨厌那些已经被判有罪却不肯认罪伏法而不断上诉的人,告诉御史台监察部谁敢上诉就关谁,一直关到死为止。

这个有些意气用事的决定造成了一些冤案。民间开始出现对宋璟的怨言。唐玄宗知道后对宋璟非常不满。我让你防止冤狱你却给我制造冤狱。唐玄宗开始动换将的心思。

随即宋璟又在“恶钱”处理上出现问题。

“恶钱”不是黑钱或者脏钱,而是假币。古代也有假币。只不过古代的假币和现在的假币有所不同。现在的假币是私自印的纸币,一文不值。古代的假币是私自铸造的分量不足或成色不足的铜钱,多少还值些钱。

古代的铜钱重量就是币值。唐玄宗时代发行的铜钱“开元通宝”大概4克一枚。但假币贩子用两克铜就能铸出一枚开元通宝。这种假币比真币轻一半,价值也就少了一半。也有些假币贩子用掺了锡铅的铜铸造假币。这种假币重量和真币一样,但含铜量少了很多。

币值跟实际价值脱节就造成货币购买力下降,相当于现在的货币贬值、通货膨胀,对经济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历朝历代都对“恶钱”严厉打击,或打或罚或杀,但“恶钱”依然泛滥。这不仅是因为“恶钱”贩子贪图暴利,屡禁不绝,也是因为“恶钱”进入流通领域后不好处理。如果zf用好钱换“恶钱”,收回俩重铸一个,等于让zf财政损失了一半的钱。如果zf强行禁止“恶钱”流通,老百姓手里的“恶钱”花不出去了,等于让老百姓损失一半的钱。

宋璟上任后数次清理“恶钱”都没有成功。他下达禁止使用“恶钱”的命令后,先别说百姓怨声载道,市场流通领域的钱一下少了很多后交易都没办法进行。他让zf出资二万缗贯购买民间货物以补充货币流通量,但是数量太少,杯水车薪。他又让zf用十万石粮食兑换百姓手里的“恶钱”,但也没起到作用。最后他一着急,督促zf严格执行禁止假币流通的禁令。这纸禁令一下激起了民怨沸腾。

老百姓手里都或多或少有些“恶钱”,禁令让这些钱就成了废物。百姓蒙受损失肯定不高兴。商业也受到影响,市场上货币出现短缺,交易不便。

没有合理有效的配套措施的禁令引起社会动荡。

唐玄宗归咎于宋璟,下令解除宋璟宰相一职,停止执行禁令。

宋璟做了三年多的宰相,黯然下台。

姚崇和宋璟虽然都以下课收场,但他们执政的这六七年还是政绩斐然。“不六七年,天下大理。”人们将姚、宋与唐太宗时期房、杜相提并论。

姚崇、宋璟励精图治,“使赋伇宽平,刑法清省,百姓富庶”,为“开元盛世”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唐玄宗任贤用能、虚心纳谏,革除弊政,处处以“贞观之治”为样板。经过唐玄宗与贤相姚崇、宋璟君臣共同努力,政治清明,社会安定,唐朝出现天下大治的局面。国家蒸蒸日上,百姓安心生产,工农商的发展也达到一个新高度。

手工业最著名的就是“唐三彩”。之前的陶瓷颜色单一,主要就是青白两色。到了唐朝,工匠们能用红黄绿做出多彩的陶瓷。

唐朝的农业技术发展到一个新高度。耕地的曲辕犁、灌溉的筒车、水稻育秧移栽技术、一年两季耕种法都得到广泛应用。亩产也随之得到提高。

曲辕犁是之前直辕犁的改进型,轻便、灵活、省力,提高了劳动效率。这种犁一直用到现代才逐渐被机械化取代。

筒车或者叫水车相当于现在的抽水机,以水流作动力,取水灌田。明清时出现了以风力为动力的水车。

水稻育秧移栽技术可以缩短水稻的生长周期及节约土地。节约出来的时间和土地可用来耕种其他作物。

唐朝时南方农村实行一年两季耕种,北方两年三季。这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年出产粮食更多。

唐朝的农具和农业技术一直流传了一千多年没什么大发展,直到现代才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南方一年三季,北方一年两季。农具方面已经很少人再用锄耙犁,基本上都实现机械化了。农业技术方面利用种子杂交、农药、化肥和大棚等种植技术,使亩产大大提高。

唐朝时水稻平均亩产三百多斤。这个亩产值一直延续到解放初期。后来逐渐提高到**百斤。袁隆平的超级水稻可以达到**百公斤,也就是将近两千斤。

唐朝的商业非常发达。京城长安是国际化大都市。世界各地的商人、货物都在这里集中。

周边国家的使者、客人、商人络绎不绝来到中国。中国的富饶和强盛令他们仰慕。很多人来这就不想走了,以拿到唐朝“绿卡”为荣。甚至有些国家派到唐朝的使节也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了。

长安城内各种肤色的人操着不同的语言穿着不同的服装来来往往,十分热闹。广州港口进出的阿拉伯等国的商船比中国的商船都多。中国薄如蝉翼的纱绸、釉色绚丽的“唐三彩”陶瓷、茶叶等畅销海内外。菠菜、蘑菇、莴苣等蔬菜品种也是在这时传入中国。

日本在朝鲜跟唐朝交手以后发现唐朝的强大与先进,开始向唐朝学习。

日本向唐朝派出遣唐使学习唐朝的文化和制度。遣唐使学成回国后,天智天皇比着唐朝的葫芦画日本的瓢,实行全方位的改革,史称“大化改新”。

日本频频派出谴唐使来中国访问、学习。阿倍仲麻吕就是当时的日本留学生之一。他经过多年学习还考上过唐朝的进士,和大诗人王维、李白诗文往来。

中国高僧鉴真和尚也应邀东渡日本传播佛教,被尊为日本佛教律宗的始祖。他的雕像被日本视为国宝。

日本人在汉字的基础上创造出自己的文字。他们利用中文楷书的偏旁造出片假名,利用中文草书造出平假名。例如片假名的“ア”是汉字“阿”的一部分,平假名的“あ”是由汉字的“安”简化而来。片假名、平假名和汉字一起构成了日文的主体。至今日文中还在存在1000多个汉字。

日本人的传统建筑、剑道、茶道、插花、和服、木屐等,好多东西都是来源于唐朝。

男式和服至今还保留着唐装的样子,宽袍大袖,穿起来感觉倍儿飘逸。女式和服夸大了腰带和腰带结,像背了一个小枕头。

顺便说一句,现在中国流行的“唐装”和唐朝没有任何关系。那其实是清装,根据清朝的马褂改造而来。

唐朝的文化也进入繁荣期。

唐朝最有名的可能就要算唐诗了。那年代的唐诗就和现在的流行歌曲一样普及,人人都会哼上两句。诗仙李白、诗圣杜甫是那年代追星族眼中的天王巨星。

在唐朝初年,大概只有“初唐四杰”支撑门面,其中包括7岁就写过“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的神童骆宾王,“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王勃。到了唐玄宗时期,大腕频出,有“少小离乡老大回,乡音难改鬓毛衰”的贺知章、“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的张九龄、“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的孟浩然、“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王之涣、“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王昌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王维、“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李白、“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杜甫数不胜数。

除了诗歌,在文艺界的其他方面也是人才辈出,例如绘画家画圣吴道子,书法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褚遂良等。还有歌唱家李龟年、舞蹈家杨贵妃、作曲家唐玄宗。

开元时期,“赋役宽平,百姓富庶”。人口接近五千万,相当于那时地中海沿岸国家的人口总和。

开元时期的粮价多则20文一斗,少则几文一斗。粮价低带动整个社会物价水平降低。当时号称“天下无贵物”,天底下简直没有什么东西让人觉得贵得买不起。

大诗人白居易以写实著称,他经常在诗里提到他的工资。他可能是有史以来第一个跑出来“晒工资”的人。通过他的“工资条”可以了解当时公务员的工资水平。

白居易做九品官时“俸钱万六千”。八品官“岁愧俸钱三十万”。五品官“俸钱四五万”。三品官“俸钱**万”。二品官“月俸百千官二品”。退休后拿50工资。“寿及七十五,俸占五十千”。

按20文一斗米算,九品官工资可买米800斗,约10000斤。按现在1块5一斤米算,九品官工资相当于现在的15000元。九品官是最小的官,相当于现在的科级干部。二品官的级别相当于现在的省部级,月薪相当于现在的9万人民币。

工资这么高,物价那么低,但凡能吃上皇粮的人当然可以说“天下无贵物”。

手头宽裕了也不能浪费。唐玄宗身体力行提倡节俭,抑制奢靡之风。他把宫中那些中看不中用的玩意儿统统当众焚毁,并且规定后妃以下者都不得佩戴珠玉,也禁止天下人开采珠玉。唐玄宗下薄葬诏推行薄葬,认为厚葬对死人无益对活人却是一种沉重的负担。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