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中华世纪谈 > 264,泾原兵变

中华世纪谈 264,泾原兵变

作者:笑谈正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1:14:22 来源:就爱谈小说

782年784年唐德宗调泾源军平定四镇之乱。泾原军兵变拥朱泚为帝,攻入长安。唐德宗逃奉天,下罪己诏。

眼看得大局已定,按捺不住得胜喜悦的唐德宗决定提前进行战后安排。他把李惟岳的七州分为三份分给李惟岳的三个叛将张孝忠、康日知和王武俊。表面上他是论功行赏,实际上是借机拆分叛乱的藩镇,使他们再没有能力对抗中央。

当时朱滔占领了深州河北衡水深州市。他要求唐德宗把深州作为奖赏给他。唐德宗不答应。但为了激励他接着去打田悦和李纳,唐德宗把尚在李纳控制下的德州和棣州山东滨州惠民县分给朱滔。李纳还没打下来呢,唐德宗就开始着手拆分平卢镇。

朱滔不干。德州、棣州对于他来讲属于飞地。他根本没法管理,要了也没用。他请求用山东两州换河北的深州。唐德宗死活不同意。唐德宗这样分是故意的,目的就是要限制藩镇的实力。

朱滔很生气,拒绝撤出深州。

王武俊也对唐德宗不满。他认为他的功劳最大,奖赏最少。要不是我反戈一击杀了李惟岳,你能灭得了成德镇吗封张孝忠为节度使,封我为团练使;给他仨州,给我俩州。他做什么贡献了

田悦知道这个情况马上派人来朱滔这里挑拨离间。他对朱滔说天子有言在先,谁打下的地盘就归谁。但你打下来深州,皇上却把它给了别人,这是背信弃义食言自肥。另外,皇上的意图已经很明显,就是不允许藩镇继续存在。他收拾完我们,下一个就是你。你帮他打我们实际上是在害自己,还不如跟我们联手逼他收回成命维持现状。

朱滔也后悔跟唐德宗合作,于是跟田悦秘密结盟。

朱滔又暗地联络王武俊等人。王武俊愿意入伙。张孝忠拒绝了朱滔。康日知不但拒绝了朱滔,还把朱滔的密谋上报唐德宗。

唐德宗决定先不声张,等打下田悦、李纳再收拾朱滔。唐德宗征调朱滔、张孝忠、王武俊的兵马、粮草去打田悦,借机削弱他们的实力。

朱滔、王武俊也不傻,看破了唐德宗的意图。他们知道秘密已经泄露,决定跟唐德宗翻脸。

朱滔、王武俊率军南下救援田悦。

唐德宗也急派朔方节度使李怀光率军增援马燧。

非常凑巧的是,两方援军在同一天到达魏州城下。

朱滔在惬山在河北邯郸大名县北扎营。李怀光趁他营盘还没建好,先发制人发动攻击。朱滔的士兵正在忙乱之中,被李怀光打了个措手不及,狼狈逃窜。李怀光的士兵没有追击而是冲入敌营哄抢财物。这时王武俊突然杀出,将李怀光的队伍拦腰截断。朱滔趁机反扑,击溃李怀光。溃散的士兵狼奔豕突,互相践踏,掉进永济渠淹死的不计其数。

朱滔派人堵塞永济渠,令渠水注入干涸的王莽河王莽时期整修的黄河故道,切断了马燧的粮道和退路。

正在围攻田悦的马燧发现自己成了瓮中捉鳖,赶紧撤围而走,冒险涉水过河向西撤退。

惬山一战,战争形势立刻被扭转。

李纳得知朱滔、王武俊反了,大喜过望,急忙派人联络朱滔。朱滔派军增援李纳,帮助他反守为攻。

由此,朱滔、王武俊、田悦、李纳四镇联手对抗唐德宗。

四镇建立攻守同盟,推朱滔为盟主。在盟会上,四人共同称王,宣布独立。

老“四镇之乱”未平,新“四镇之乱”又起。内乱越演越烈。

唐德宗重新调集兵马前去征讨新“四镇之乱”。

唐德宗调淮西的李希烈去打李纳,承诺打下地盘就归他所有。

李希烈对此嗤之以鼻。他先前打下襄阳就被唐德宗夺去。他不再相信唐德宗的承诺。

这时,四镇也给他发来邀请,希望他加盟四镇共同对抗唐德宗。四镇承诺打赢之后,尊他为帝。

两边都在争取李希烈。

面对两份邀请,李希烈开始合计。帮唐德宗打仗什么好处都没有。不但没好处还有坏处。因为李希烈也想世袭节度使。帮唐德宗削藩等于削自己。而帮四镇能当皇帝。于是李希烈接受四镇邀请,宣布叛唐。

这下可麻烦了。四个藩镇已经够唐德宗一呛了,现在又加进来一个李希烈。这仗越打越大了。唐德宗不得不调动更多的兵力去平息五镇之乱。

唐德宗手头的军队已经都派出去了,他只能打边防军的主意。为了能把泾原军区总部在泾州的边防军抽调回来,他不惜和吐蕃讲和,同意按双方实际控制线来划分边界,承认他们之前所占领的中国领土全部归他们所有。

安抚住吐蕃,唐德宗命泾原节度使姚令言赶紧把部队拉回来。

783年冬,泾原军撤回长安。他们将在长安稍作休整后直接奔赴前线参与平乱。

可让唐德宗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付出巨大代价调回指望能帮他平叛的这支部队叛变了。

泾原军来到长安,满以为皇帝会对他们大加犒赏,给予安家费、战时津贴之类的赏赐。没想到唐德宗不但没有赏赐连酒肉都没有,只给他们吃糙米青菜。

唐德宗这事做得是有点小气。不过他也是没办法,穷啊。战争打到现在早已经把家底折腾光了。为了应付庞大的战争支出,唐德宗想方设法搜刮百姓已经激起民怨沸腾。他不得不设法省着点花。但他没省到地方。这点小钱也省显得太抠了。

唐德宗既想让马儿跑,又不想让马吃草。失望的泾原兵尥起蹶子踢翻饭桌,狂喊皇帝不给,咱们自己去拿。

哗变士兵涌入京城。节度使姚令言闻讯赶来拦阻,被哗变的士兵扣押。哗变士兵强迫他跟他们一起去找皇帝论理。

唐德宗“召禁兵以御贼,竟无一人至者”。而哗变的士兵们开始砍砸宫门。唐德宗吓得拉上老婆孩子从后门逃走,逃往奉天陕西乾县。随行的只有一些宦官。

哗变士兵涌入皇宫四下抢掠,搬运皇帝府库的金银财宝直到力竭为止。城中百姓也借机浑水摸鱼。整个京城大乱。

哗变士兵占领长安,拥戴朱泚ci为主。

朱泚原本是陇右节度使。弟弟朱滔叛唐连累了朱泚。朱泚不仅被免职还被唐德宗软禁在京城。他曾经做过一段时间的泾源军主帅,名望不错。哗变士兵不愿再听姚令言指挥,姚令言主动提议请朱泚回来主事。哗变士兵同意,登门请来朱泚。

朱泚进驻皇宫,自封权知六军相当于武装部队代理总司令,出榜安民,通知文武百官及神策军将士速来向自己报到,违者处斩。

文武百官不敢违命,都来皇宫报到。将士们举着白幡来向朱泚投降。后来大家知道了唐德宗的下落,纷纷溜出京城投奔奉天。不过也有一些人留下来死心塌地跟朱泚造反。原先在唐德宗朝中不得志的人,诸如李忠臣、源休等,希望换个东家换换运气。

姚令言、源休等人极力劝朱泚称帝,自立门庭。源休引用谶语,让他相信唐朝气数已尽,他才是天命所归的天子。

朱泚于是自立为帝,宣布成立大秦国。姚令言被封为元帅。李忠臣为司空。源休为中书令。都挂宰相头衔,共掌朝政。

源休劝朱泚清除李唐宗室。朱泚便令姚令言率兵捕杀京城内的王子王孙,随后又亲自率军进攻奉天。

朱泚称帝的消息传开,朱泚的旧部纷纷前来归附。在关外与叛军作战的朱泚部下也脱离官军队伍闯入关中投奔朱泚。朱泚的队伍很快增至数万人。

忠于唐朝的部队得到消息纷纷赶往奉天护驾。正在关外作战的tj将领李晟、马燧、李怀光等亲自率军或派兵进关救驾。

朱泚围住奉天昼夜攻打。奉天积蓄不多,很快就弹尽粮绝。将士们饥寒交迫。唐德宗的御膳房也只剩下两石糙米。御厨不得不深夜冒险沿绳索吊下城外挖些野菜回来做饭。其他人只能啃树皮吃树叶喝西北风。

前来救驾的tj陆续赶到奉天与朱泚交火。朱泚见tj越聚越多,下死令拿下奉天,以绝援军之望。

叛军猛攻奉天。住在城里的唐德宗都差点被流箭伤到。tj拼死抵抗,死伤惨重。太子亲自上城督战,鼓舞士气。城破在即,李怀光及时赶到,打跑了朱泚。

李怀光本以为唐德宗会隆重接见他感谢他的救命之恩。没想到唐德宗根本没有见他,而是派人传令,命他乘胜逐北收复长安。李怀光非常不快,怨恨皇上太不通情理。

tj都撤回去勤王救驾了。叛乱的藩镇趁机反扑,撒开欢地攻师掠地。国家陷入崩溃的边缘。

迫于形势,唐德宗收起“建中”的雄心壮志,下“罪己诏”向天下军民检讨认错都是我的错,是月亮惹的祸。我久居深宫,不恤民情,也不了解将士们的劳苦。李希烈、田悦等节度使都是国家有功之臣。他们造反是我统治无方。从今往后“一切待之如初”,恢复老例儿。

唐德宗一百八十度大转弯,改讨伐为安抚,答应恢复旧例。最早叛乱的两镇田悦和李纳认为目的达到,见好就收,退出叛军队伍罢兵回营。王武俊不肯向朱泚称臣,也退出叛军队伍。

朱泚、朱滔兄弟和李希烈不为所动。他们的目的不是争取自治权而是为了争天下。

李希烈自立为帝,建立大楚国。而朱泚改国名为汉,暗示与李希烈楚河汉界,平分天下。

俩伪皇帝勾结回纥向正牌皇帝发起更猛烈地进攻。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