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中华世纪谈 > 265,吐蕃劫盟

中华世纪谈 265,吐蕃劫盟

作者:笑谈正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1:14:22 来源:就爱谈小说

784年787年朱泚、李怀光、李希烈、朱滔死,内乱平。吐蕃进犯。

朱滔率军南下,打算占领洛阳,打通与哥哥朱泚的交通。他邀请田悦与他联兵南下。

田悦已经决定退出战争,找各种借口拒绝出兵。

朱滔见田悦这种态度知道田悦已经归唐,气得大骂田悦忘恩负义。昔日你身陷重围,命悬一线,是我背叛天子,舍弃亲哥,发兵救你脱险。没想到你刚脱离险境之后就背叛我。

朱滔怒不可遏下令进攻田悦。

朱滔跟田悦开战减轻了唐德宗的压力。李希烈自立为大楚皇帝后发兵南下,进攻江淮楚国旧地。唐德宗让关外部队对付李希烈,自己集中精力对付朱泚。

唐德宗让李怀光、李晟尽快收复长安。李晟听命进逼长安。而李怀光屯兵咸阳,按兵不动,声称部队人疲马乏需要休整一段时间。

朱泚看破李怀光的内心,暗通李怀光,许诺和他平分关中,并列为帝。

李怀光因对唐德宗心怀怨恨产生贰心,答应和朱泚联合。

李怀光反戈一击派兵去奉天捉拿唐德宗,把唐德宗吓得狼狈逃往梁州陕西汉中。

不过李怀光反唐,他的部下不肯反唐,拒绝和tj作战。李怀光下令进攻李晟。“三令其众,众不应”。他的部下纷纷举兵投降李晟。

李怀光众叛亲离,只得带领残余部队烧营而走。后来在tj的围攻下,李怀光自知难逃一死上吊自杀。

李怀光叛乱搅黄了唐德宗的反攻计划。单靠李晟一人打不过朱泚,唐德宗于是向宿敌吐蕃借兵反攻长安。他承诺事成之后割地相谢。

吐蕃助兵两万进攻长安,在武亭川渭河支流漆水河打败朱泚,斩首万余人。

朱泚知道吐蕃贪财,重金贿赂吐蕃别管中原闲事。吐蕃得了贿赂果然收兵,沿途抢掠作为助战唐德宗的辛苦费。

不过吐蕃重创朱泚也是帮了tj大忙。外号“万人敌”的唐朝猛将李晟shèng指挥军队向长安发动总攻。

朱泚率军迎战被杀得大败。他的部将张光晟劝他趁tj还没有合围,赶紧逃出长安,自己在这里坚守牵制官军。朱泚感激张光晟的忠心,率众西逃。他前脚走,张光晟后脚就向李晟献城投降。

李晟收复了长安,派军追杀朱泚。

朱泚的部众沿途逃散,朱泚逃到泾州时身边只剩下一百多个骑兵。泾州守将在朱泚得势时投降了朱泚,见朱泚失势便决定归唐,拒绝朱泚进城。

朱泚无处可去便想西逃投奔吐蕃。他的部下不愿去吐蕃,在他背后张弓搭箭一箭把他射翻马下,过去补上一刀砍下他的脑袋去向李晟投降。

朱泚败亡之时,他的弟弟朱滔也完了。

朱滔恨田悦归唐猛攻魏博。唐将李抱真亲赴王武俊军营,以唇亡齿寒的道理说服王武俊出兵夹攻朱滔。他对王武俊讲,你如果不去救魏博,朱滔打下魏博,下一个就是你。王武俊被说服,与李抱真合兵一处大战朱滔。朱滔大败而逃,回到幽州不久便暴病而亡。

这时叛军只剩下一个李希烈。各路tj腾出手来合力围攻李希烈。

李希烈连战连败。他的部将纷纷弃他而去回归大唐。李希烈忧惧成疾。他的大将陈仙奇趁机指使医生在药里下毒把他毒死,然后率众投降唐朝。

至此,历时五年的藩镇之乱终于被平定。国家恢复了平静。唐德宗也回到长安接着做他的皇帝。但藩镇割据并没有被消除而是更加严重。唐朝看起来还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实际上已经四分五裂成诸侯国。军阀割据的格局一直延续唐朝结束。

内战之后的中原人丁稀落、经济残破。人口流失三分之二,并且大多是青壮年。又赶上大旱,河枯井干,颗粒无收,斗米千钱,饿殍遍野。人们骨瘦如柴,脸色都绿了。如果在街上偶尔见到一个喝醉酒的人都当稀罕事互相传。百姓吃都吃不饱,哪有余粮酿酒连皇宫都没酒喝了。

当兵的在军营闹事,嚷嚷要出去找吃的。他们高喊又不让我们出去,又不给吃的,把我们当囚犯了当官的哪敢放他们出去。他们出去还不把百姓的锅掀了、炕扒了

唐德宗担心泾原故事重演,愁的要死。

驻守江东的镇海节度使韩湟得知关中缺粮立即送来一批粮食。唐德宗大喜过望,招呼人出去买酒庆贺。百姓饿瘪了许久的肚子终于填满一回,竟然撑死很多。

感激不尽的唐德宗遥封韩湟为宰相。

韩湟是著名宰相韩休之子,唐朝著名的书法家、画家。他画牛是一绝。他的五牛图是中国传世十大名画之一。和他同时代的还有一位大书法家颜真卿。他在奉命出使李希烈时被李希烈扣留并杀害。

韩湟对唐朝忠贞不二,一直按时按量向朝廷进贡。

唐朝在安史之变前有328个州。如今被吐蕃占领和军阀割据了大半。能向朝廷进贡的州只有150个,其中还包括有一搭无一搭、或多或少进贡的州。韩湟管辖的15个州始终坚持向朝廷准时足量进贡。

但国家财政只靠一个韩湟不能支持。唐德宗的度支财务总监告诉唐德宗我们的库底只能坚持70天了。如果不采取措施,70天后我们得像冰岛一样宣布国家破产了。

唐德宗下旨节衣缩食,裁减各级tj官员,加强朝贡、税赋管理和盐铁专卖,鼓励边防军屯耕以减轻中央负担。

缺人少粮又没钱,唐德宗雄心不再,也没了重建中华的底气,对藩镇姑息迁就,只求天下太平,哪怕只是表面上的安定团结。

“泾师之变”后,唐德宗开始宠信太监。他上台后曾一度压制宦官,把禁军交给武官掌管。但从长安逃出时,他身边只有一群太监护驾,禁卫军竟然一个没来。失望之余,他下令把皇家禁军交还太监。

有了兵权也就有了政权。刀把子有多粗权把子就有多粗。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嘛。在各节度使逐渐脱离中央的情况下,太监掌握的这支禁军就成了王朝中的一支生力军。太监也随之成为朝中权力最大的官。宦官专权的局面再次出现并且益发升级,后来甚至能定夺皇帝的废立。

藩镇未除,宦官又起,大唐王朝多灾多难。

吐蕃趁唐朝内乱之机也跑来浑水摸鱼。这让唐朝刚出龙潭又入虎穴。

唐德宗在最困难的时候向吐蕃求援,许以西域四镇。吐蕃出兵去攻打朱泚却被朱泚收买,撤兵回国。等唐朝打败了朱泚,诸事已毕,吐蕃要求唐朝按约行事割让四镇。唐朝当然不同意。见过不要脸的也没见过你们这么不要脸的。

唐朝和吐蕃因此交恶。

786年,吐蕃大举入侵唐朝。吐蕃的先头部队杀至咸阳附近。

唐德宗又想跑被大臣哭求拦下。唐德宗只得硬着头皮迎战吐蕃。他派浑瑊去守咸阳,派李晟去守汧qin城陕西宝鸡千阳县。

李晟主动出击,在吐蕃必经之路上设下埋伏。他交代带队将领,不打头不打尾,专打豆腐腰。放过吐蕃前军,袭击吐蕃中军,必能取得大捷。

果然,吐蕃大部队从汧城过时遭到tj袭击,大败而逃。

吐蕃主帅尚结赞对人说“唐之良将,李晟、马燧、浑瑊而已,当以计去之。”他打算用离间计除去他最为忌惮的唐朝大将李晟、马燧和浑瑊。

尚结赞派军突袭凤翔,在城下点名要见李晟,大喊李令公既然邀请我们来,怎么还不出来劳军喊完话,吐蕃便撤走了。

李晟听到消息吓出一身冷汗,担心有人怀疑他勾结吐蕃,立即派兵追击吐蕃。tj在摧沙堡宁夏固原西北追上吐蕃军,击败吐蕃军并占领了摧沙堡。他以此自证清白。

不久,吐蕃人卷土重来,攻陷盐州宁夏吴忠盐池县、夏州陕西榆林靖边县等地。

盐州盛产食盐,对唐朝来说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唐朝几乎一半的财政收入来自盐税。对于财政拮据的唐朝唐朝来说,丢了盐州就等于被人卡住脖子。唐德宗调兵遣将反攻盐州,把马燧和浑瑊都派了上去。

吐蕃一看唐朝大部队上来了,便假意求和。他们的粮草供应出现问题无法支持大规模作战,想以和谈做缓兵之计。

李晟看破吐蕃伎俩,极力要求趁机反攻吐蕃。韩湟支持李晟,建议给李晟十万兵马一鼓作气收复被吐蕃占领的河湟二十州。马燧则持相反意见,建议与吐蕃和谈,集中精力对付回纥。

唐德宗认为韩湟是个大忠臣,非常信任他,听从他的意见下令进兵。

吐蕃人害怕了,重金贿赂马燧,答应归还盐州等地,让他劝说唐德宗同意和谈。马燧于是要求朝廷再次讨论是战是和。

偏巧这时韩湟得病死了。李晟失去一个强有力的支持者。并且唐德宗受吐蕃离间计的影响,对李晟掌握兵权心存忌惮。于是唐德宗改变主意,同意与吐蕃和谈,同时明升暗降夺了李晟的兵权。

李晟收复长安有功被封为副元帅。唐德宗让李晟改任太尉入朝为官,把副元帅一职转给马燧。

唐德宗派人去跟吐蕃人和谈。

吐蕃人一面跟唐朝周旋,一面把部队撤回休整。tj因为和谈的原因没有派军追杀。吐蕃军安全地撤回国内。

两国使者穿梭往来好长时间终于完成和约,定下两国会盟的时间和地点。

吐蕃人也熬过了青黄不接的季节。

吐蕃点名要求朔方军主帅浑瑊和灵州节度使杜希全、泾源节度使李观作为唐朝的会盟代表。

这三位将领都是防御吐蕃第一线的将领。浑瑊率领的朔方军是前线的主力。

唐德宗恢复吐蕃人,杜希全回家守孝,李观已经调任他职,派浑瑊作为唐朝特使去参加盟会。

到了会盟的那一天,唐朝使团毫无戒备地进入会盟地点。突然,吐蕃伏兵四起。手无寸铁的唐朝官员被吐蕃生擒活捉。浑瑊抢了一匹战马侥幸逃脱。

消息传来,唐德宗大惊失色。和谈地点离长安不远。唐德宗担心吐蕃趁势杀过来,又准备离开长安躲避。大臣们苦劝才把他留下。

所幸吐蕃人没有趁机杀入唐朝。吐蕃人没能骗来三位tj将领就已经失算了,然后又没能抓住浑瑊,认为无机可乘,扫兴而回。

如果浑瑊等几位将领被吐蕃人抓住,吐蕃打进来的时候整个边防线就会陷入群龙无首的窘境。边防军组织不起有效的抵抗。吐蕃可以长驱直入打到长安城下。

吐蕃人临走时把抓来的唐朝使团的人给放了。放并不是白放,吐蕃人借这些人之口再施反间计。

马燧的侄子在被俘的使团之中。吐蕃人对他讲,之前我们青黄不接,马都饿得抬不起蹄子。如果马燧此时发动进攻,我们就全军覆没了。马燧支持和谈救了我们一命。我们对马燧感激不尽,所以不会扣押他的亲人。

这话被其他人听到,然后传到唐德宗的耳朵里。唐德宗迁怒于马燧,封他为司徒,解除了马燧的兵权。

吐蕃人最怕李晟、马燧和浑瑊,说“去三人,则唐可图也”。只要除去这三个人,唐朝再没有值得吐蕃担忧的人。吐蕃施展离间计虽然没能除去三人,但至少让唐朝两员最能打的战将被闲置。

吐蕃的马草已肥,继续侵扰中原。百姓不堪忍受,唐德宗也整天提心吊胆。可是,忠于朝廷的军队不足于抗击吐蕃,藩镇的军队又不听朝廷调遣,唐德宗有心无力。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