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中华世纪谈 > 273,再失河朔

中华世纪谈 273,再失河朔

作者:笑谈正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1:14:22 来源:就爱谈小说

,821年822年藩镇复乱。穆宗讨伐无力,致藩镇割据之势复起。

成德节度使王承宗死了。唐穆宗让魏博节度使田弘正原名田兴改任成德节度使,让李愬任魏博节度使。

幽州节度使刘总当年弑父杀兄,之后经常做恶梦,梦见父兄向他索命。他找来和尚天天念经超度父兄并为自己避祸,但无济于事。他觉得自己罪孽深重,万死莫赎,决定出家为僧,寻求心灵的平静。

幽州节度使出缺,唐穆宗任命宣武节度使张弘靖为幽州节度使。

河北三镇有史以来就没接受过外人做节度使,这是第一次。全国藩镇恢复朝廷正常管理,这都是唐宪宗的功劳。

如果说唐德宗留下一个烂摊子的话,唐宪宗把烂摊子收拾好了交给了唐穆宗。如果唐穆宗珍惜当前的大好局面,加倍努力,更上一层楼,唐朝肯定能走出安史之乱后的低谷步入新的辉煌。但是唐穆宗不是那样的人。

唐穆宗每天吃喝玩乐,“不留意天下之务”。而他任命的宰相又“无远略,不知安危大体”。唐朝很快又陷入混乱。

幽州最先乱起来。

新任幽州节度使张弘靖是个大书法家,很有文采,但缺少政治头脑。他瞧不起幽州这帮叛兵叛将。“安史之乱”的发源地就是幽州,换句话说,唐朝从鼎盛时期跌落就是因为幽州这帮人。所以张弘靖对幽州人非常敌视。

带着这种敌视情绪来到幽州,张弘靖对幽州人没好脸色,更没好话。他经常讥讽幽州将士为“反虏”,也就是反叛者。

文人瞧不起当兵的。他讥讽士兵们目不识丁,对他们说你们拉弓拉得再好也不如认的一个丁字。

他多数时间是爱答不理,傲气凌人,懒得跟将士们过话,甚至懒得跟将士们见面。

他张嘴闭嘴都是一副拉仇恨的状态,从到幽州开始就不招人喜欢。

之前的节度使都靠着将士们拥戴才能在幽州立足,对将士们百般讨好。张弘靖这种官老爷对奴仆的傲慢做派激起将士们的怨恨。

张弘靖的幕僚责罚一名下级将领激起士兵哗变。哗变士兵一气之下把张弘靖的幕僚杀了。杀完人,后悔了,士兵们来向张弘靖请罪,希望得到张弘靖的宽恕。但张弘靖始终默不作声。士兵们一看张弘靖这态度认为是死定了,索性反了。他们拥戴都兵马使朱克融为帅。

朱克融是朱滔的孙子,平素里恃功而骄,桀骜不驯。

先前刘总准备出家时担心有人在他走后搞事,挑了一些危险分子,包括朱克融,把他们带到京城。他希望朝廷用高官厚禄把这些人留在京城,别让他们回幽州。但是唐穆宗的两位宰相都不喜欢幽州人,别说让他们做官,连见都不愿见他们。这帮人被晾在京城连吃喝都没人管,混得跟乞丐一般。刘总出家后,朝廷勒令朱克融等人回幽州,听候张弘靖的调遣。这些人受到冷遇,对朝廷满腹怨气。

幽州士兵闹事,朱克融成为哗变士兵的领袖。他自立为帅控制了幽州。

这下麻烦了。派兵镇压还是派人安抚,唐穆宗陷入两难选择。

唐穆宗试图安抚幽州,下令将张弘靖撤职,重新委派节度使。但他让谁去幽州谁都不敢去,怕死在那里。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成德镇紧跟着也反了。成德都兵马使王庭凑杀了节度使田弘正自立为帅。

王庭凑是回鹘人,阴险狡诈,早就憋着造反,一直在暗中使坏,挑拨将士们跟朝廷的关系。

朝廷也的确有很多地方让成德将士不满。

比如说唐穆宗调魏博节度使田弘正去成德担任节度使就欠妥当。两镇素有恩怨,当初互相为敌,征战良久。田弘正手上有成德的血债。唐穆宗让当成德任节度让成德将士深受刺激。

田弘正也不肯善待成德人,把成德的钱送给自己的兄弟子侄,任其挥霍,拖欠成德将士的军饷。成德将士忿忿不平。

田弘正也知道成德人恨他,去成德赴任时从微博带去两千精兵。但朝廷不同意他这样做,让他把军队交还魏博。

他前脚把军队放回魏博,后脚王庭凑就起兵造反。

王庭凑以闹饷为名挑动成德将士哗变,带领哗变士兵杀了田弘正。

王庭凑自称成德留后,控制了冀州,要求唐穆宗任命他为成德节度使。

唐穆宗不肯向叛军妥协,组织周边藩镇的部队准备讨伐王庭凑。

王庭凑于是先发制人进攻深州河北衡水深州市,打算跟幽州取得联络。幽州得信也出兵南下接应成德。

时任魏博节度使的名将李愬听说成德叛乱立即集结部队准备讨伐,但不巧旧病发作卧床不起,无法领兵出战。

救兵如救火。唐穆宗任命田弘正的儿子田布为魏博节度使代替李愬出战。唐穆宗相信田布跟成德有杀父之仇,肯定会尽全力讨剿成德。

事实上,田布的确想打成德,但手下将士不想。将士们只为钱而战,对报仇不感兴趣。田布拿出自己全部家产和魏博六州的赋税分给将士们。将士们尤嫌不足。他们认为现在是替朝廷打仗,朝廷也应该再给一份。

但是朝廷财政拮据拿不出钱来。唐宪宗连年征战没给唐穆宗留下什么家底。唐穆宗即位后大兴土木、随意赏赐,把征收上来的赋税挥霍一空。朝廷没有富裕钱赏赐参战的将士们。

魏博将士们攻入成德连下成德两座堡垒,然后便屯兵不进。田布给的那点钱只够打到这,再往前打得再给钱,没钱便不肯听从田布的将令。

以先锋兵马使史宪诚为首的魏博将士怀念当年自治的时光。想当年河北三镇进退一体,跟朝廷分庭抗礼,攻伐自主,不受驱使,不像现在成了朝廷的鹰犬。他们不愿意为了朝廷打自家兄弟,劝说田布停战。他们对田布说,如果你肯恢复旧例,我们生死相随。如果你坚持打下去,恕我们不能从命。

田布绝望了。

田布眼见报仇无望,回去给唐穆宗写了一份遗书,自杀身亡。

将士们推举将领史宪诚为帅,撤兵回魏博。

唐穆宗害怕魏博在这个节骨眼造反,非但不敢追究史宪诚等人逼死田布之罪,还顺水推舟封史宪诚为魏博节度使,极力安抚魏博。

魏博虽然没有公开反叛朝廷,但暗地里支持幽州和成德。

魏博退出后,唐穆宗兵力不足。吐蕃不断犯境,唐穆宗不敢调走关内军队增援河北。另外,动用的军队越多花销越大,唐穆宗没有那么多钱赏赐军队。他决定缩小战争规模,放过幽州只打成德。他想先集中兵力打败成德再说其他。

唐穆宗宣称朱克融不杀张弘靖有减罪情节。因此朝廷决定原谅朱克融,承认朱克融为幽州节度使。

但是他的离间计并没能奏效。朱克融跟王庭凑勾结在一起,联手向周边城池发起进攻。

官军抵挡不住幽州和成德军队的进攻节节败退。

唐穆宗任命裴度为招讨使统一指挥河北战事。但他同时又把宦官派过去。

唐穆宗信任宦官,不仅让宦官担任监军还由他们推荐将领,作战计划也让宦官参与制定。

但是宦官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宦官挑选精兵作为自己的私人卫队,把老弱病残交给将领指挥。将领打了胜仗,功劳归宦官;打了败仗,宦官就把责任推给将领。将领都不愿打仗。

并且宦官连管理军队的常识都没有。随意改变军令让将士们无可适从也怨声载道。宦官不懂军队的规矩也不愿遵守,破坏了军队的正常秩序。

有个宦官钦差半夜到达弓高城河北沧州东光县。弓高城是官军的粮道重镇,戒备森严。按照军规,前线城池晚上不能开城放人,因为看不清来人无法分辨敌我。守城士兵爱岗敬业、坚持原则,拒绝给宦官开城门。宦官只好在城外面猫了一夜。寒冬腊月,宦官差点被冻成冰棍。第二天宦官进城后大发雷霆,恨不能杀了守城士兵。士兵不敢用军规为自己辩护。

幽州叛军得知这一情况,马上派人化装成宦官在半夜来到城下。大部队悄悄跟在后面。守城士兵听到外面有自称宦官的人叫门,马上二话不说就把城门打开了。叛军一拥而入将城池拿下。官军的粮道随即被掐断。

前线官军的粮草供应很快出现短缺。前线士兵每天只能分到一勺陈米,还得自己出营砍柴烧饭。士兵们因为粮饷不能按时按量供给而满腹怨气,不愿打仗。甚至有的部队阵前叛乱。

仗打不下去了。唐穆宗无奈之下宣布停战。他承认变兵推举的节度使以换取和平。

从此后,藩镇割据势力重新抬头。唐宪宗花毕生精力换取的成果毁于一旦。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