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中华世纪谈 > 274,马球皇帝

中华世纪谈 274,马球皇帝

作者:笑谈正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1:14:22 来源:就爱谈小说

822年826年穆宗讨伐无力,致藩镇割据之势复起。穆宗崩,敬宗立。敬宗倚重宦官,致宦官专权。敬宗为宦官所弑。宦官拥立文宗。

河北三镇恢复自治引起其他藩镇的仿效。朝廷越来越难以号令众藩镇。

宣武镇的将士们不满节度使李愿对自己大方,对别人抠唆,给将士们的赏赐越来越少。士兵们聚众闹事驱逐李愿,拥立都押牙相当于大队长李絺chi为留后。

唐穆宗宁事息人,承诺不追究士兵哗变之罪,将李愿改调他职,另派别人去宣武接任节度使。李絺不干,坚持要做节度使。

唐穆宗召集群臣商量怎么办。群臣都不愿再动刀兵,希望以节度使换和平。宰相李逢吉反对。他说此例一开,江淮藩镇都不再是国家所有。他坚持开战。

唐穆宗犹豫不决,让群臣再议。

宣武兵变,宣武所属各州态度不一。多数州不服一个无名小辈都押牙做节度使,拒绝参加兵变。

唐穆宗大喜,派李光颜率军讨伐宣武。

李光颜率领周边藩镇围攻宣武。宣武不敌,节节败退。宣武都兵马使李质杀了李絺向官军投降。

唐穆宗任命将军韩充为宣武节度使,率军进驻宣武。

韩充接管宣武后将参加叛乱的积极分子一千多人赶出宣武,警告他们再敢出现在宣武定斩不饶。

宣武叛乱于是被平息。

宣武是江淮地区实力最强的藩镇。宣武被摆平,江淮其他藩镇都悄悄把刚想翘起的尾巴夹了起来。河北三镇也受到震慑。

先前朝廷派人出使魏博,史宪诚言辞傲慢。等宣武被平定,史宪诚再见朝廷使者时卑躬屈膝,称我是个胡人,不懂礼数。但我对朝廷忠心耿耿,就像一只狗即使被主人用棍子打也不会离开主人。

宣武之战让朝廷挽回点颜面,也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住了分裂趋势。

虽然内忧外患不断,唐穆宗玩乐并没有耽误。

他最喜欢打马球。那时侯马球和现在足球一样让人着迷。

有一次,唐穆宗正和一帮太监分队比赛呢,突然马球飞过来打在身边一个太监脸上。那时马球通常用木头雕刻而成,势大力沉。太监应声栽落马下,大头朝下,壮烈牺牲。无人驾驶的战马受惊,冲着唐穆宗狂奔而来。唐穆宗当时吓得腿就软了。

从此唐穆宗一病不起,双腿软得跟面条似的不能着地,眼前总闪着倒栽葱一样的太监和龇牙咧嘴的惊马。

唐穆宗卧床,不能上朝,朝政委托给宰相李逢吉。但实际当家人是宦官王守澄。

王守澄是枢密使。枢密使实际上就是个信使,负责上通下达,下传诏书,上传奏折,原本没有实权。但是唐穆宗一方面宠信宦官,另一方面因为卧床养病不得不依靠宦官跟外界沟通。宦官掌握了上通下达的渠道在无形中就掌握了巨大的权力。他们对下代表皇帝讲话,对上代表群臣讲话。皇帝有事和宦官商量。宦官就代替了宰相。通常是宦官拍板,宰相执行。

王守澄作为枢密使负责转交奏折和传达圣谕。唐穆宗看到和听到的东西都经过王守澄之手。王守澄因此成为宫中朝中的关键人物。

李逢吉靠巴结王守澄权倾朝野。

824年大年初一,唐穆宗吃了王守澄拿来的丹药精神振作,让人用藤椅把他抬到金銮殿接受百官朝贺。回来后突然病重,没几天死了。

太子李湛当时只有15岁。宦官请郭太后摄政。郭太后不肯。

当初唐宪宗不肯立她为皇后就是担心后妃干政,让武则天的故事重演。郭太后对此心知肚明,所以不肯摄政。她哥哥郭钊也劝她别蹚这浑水。郭家的传统就是不弄权,与世无争。

宦官只好让宰相李逢吉摄政。

李湛即位,是为唐敬宗。

唐敬宗不过是十几岁的孩子,正是好玩的年纪。宦官半是逢迎半是引诱,天天陪他一起玩。

皇帝沉溺游戏,宦官就能趁机专权。

唐敬宗也喜欢打马球。马球是唐朝最风靡的运动,相当于现在的足球。宦官于是安排高手陪他玩,把球都传给他让他射门。唐穆宗玩够了下场喝酒,音乐助兴,猜拳行令,好不快活。

唐敬宗玩累了就睡懒觉,太阳老高了还不起,害得来上早朝的文武百官在宫门外苦等。

唐敬宗整天吃喝玩乐。唐穆宗的棺椁还没入土,他便在宫中鼓乐喧天地快活起来。鼓乐声传到宫外,大臣们闻之摇头叹息。谏臣劝谏,磕头见血,但对唐穆宗一点作用不起。

唐敬宗跟唐穆宗一样,对待群臣进谏,左耳朵进,右耳朵出。不过这样也有一个好处,唐敬宗不愠不怒,不记仇,不杀人。只当谏臣放了一个屁,皱皱眉就过去了。

唐敬宗对朝政不感兴趣,偶尔上朝也不过是装装样子。他一个月只上几次朝。大臣们很难见到他,有什么事都是通过宦官跟他沟通。宦官帮他处理日常事务,也帮他代掌权力。宰相李逢吉跟宦官沆瀣一气,分享权力带来的红利。同为宰相的牛僧孺看不惯宦官弄权又不敢抗争,只好请求辞职外调,求得一个眼不见心不烦。唐敬宗任命他为武昌节度使。

唐敬宗比唐穆宗更加宠信依赖宦官。宦官的势力也比唐穆宗时期更大。

有个县令撞见有人殴打百姓,令人把行凶者抓进县衙。结果打人者是五坊宦官。

五坊在唐顺宗时期作为仁政给撤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又给恢复了。唐敬宗喜欢打猎,让五坊的人给他搜集、饲养鹰犬供他打猎时使用。五坊宦官趁机搜刮百姓中饱私囊。百姓深受其扰。

五坊宦官替皇帝办事,相当于钦差。他们走到哪都没人敢惹。冒犯五坊宦官就等于冒犯皇帝,属大不敬罪。

这个县令因此闯下大祸。唐敬宗下令把县令打入大牢问罪。

正巧赶上唐敬宗大赦天下。县令和其他囚犯一起来到皇宫外等待宦官宣读大赦令。宦官们看见县令,把县令拉出来一顿暴打,差点把县令打死。宦官下令把县令押回大牢。

群臣得知非常气愤,纷纷上奏要求释放县令。县令冒犯宦官也是有情可原。把县令下狱已经够过分了,还遇赦不赦,当众暴打,这也太不讲理了。再者说,县令即使有罪也是在大赦令之前,而宦官殴打他人是在大赦令之后,应该在监狱待着的是打人的宦官。

唐敬宗对群臣请愿毫不理会。

后来李逢吉居中调解,对唐敬宗说这个县令是前宰相的外甥,他母亲快八十了,因为思念儿子病倒了。

唐敬宗被说动,下令放了县令。

宦官因为有皇帝做后台,在朝野气焰嚣张,没人敢惹。

唐敬宗一手把宦官扶植到无人能制的地步,最终自己也死在宦官之手。

唐敬宗酷爱马球,但球品不好,只能赢不能输,一输就急眼,一急眼就打人。“众人怨且惧”。

有天唐敬宗喝得酩酊大醉,起身上厕所。厕所里的蜡烛忽然被人吹灭。等蜡烛再亮起的时候,唐敬宗已经死翘翘了。宦官对外声称唐敬宗暴病身亡。

唐敬宗死时才18岁,只做了两年皇帝。

这些宦官杀了唐敬宗后,伪造唐敬宗的遗旨让唐敬宗的六叔李悟继位。他们计划等李悟正式登基后,让李悟下旨撤换当权宦官王守澄等人,自己取而代之。

王守澄探得消息,先下手为强,派神策军冲入后宫将这些宦官一网打尽。李悟这个倒霉蛋也被一起杀掉。

王守澄拥立唐敬宗的弟弟李昂为帝,是为唐文宗。

宦官立帝名不正言不顺,于是假托太皇太后郭氏也就是唐宪宗的郭妃之命让唐文宗即位,任命裴度为摄冢宰相当于摄政大臣。

裴度在李逢吉当权期间备受排挤,被外放到地方做节度使。唐敬宗久闻裴度大名,让裴度还朝,把李逢吉外派到地方做节度使。唐敬宗死后,裴度和王守澄在家中“定策诛刘克明等,迎立江王唐文宗”。翰林学士韦处厚也参与策划,被封为宰相。

唐文宗即位时才17岁,缺乏政治经验。裴度和韦处厚尽心辅佐唐文宗。

唐文宗虽然也很年轻,但和唐敬宗正相反,不爱玩,爱学习,每日手不释卷。他关心朝政,励精图治,希望能有所作为中兴唐朝。

他上台后把唐敬宗搜集的鹰犬玩物全清理出去,遣散了三千宫女、一千多园林工作人员。每逢单日必上朝听政,和裴度、韦处厚等大臣商讨国计民生。

忠武节度使死了,唐文宗让裴度和韦处厚推荐继任者。

之前都是宦官推荐节度使。宦官看谁出价高就推荐谁。跑官的人不惜借高利贷贿赂宦官,动辄亿万钱,上任后死命搜刮百姓把钱再捞回来。这些跑宦官路子拿到任命的人被人戏称为“债帅”。

唐文宗恢复正常的任命程序,避免了买官卖官行贿受贿的弊病。

横海总部在沧州节度使李全略去年死了。当时唐敬宗还活着。李全略的儿子李同捷打算仿效河北三镇世袭节度使,自称留后,请朝廷任命。朝廷知道他跟河北三镇多有勾结,对他的请求左右为难。

唐敬宗死后,李同捷相信唐文宗上台伊始立足未稳肯定会安抚藩镇,再次请求朝廷任命他为节度使。

唐文宗不希望藩镇割据势头再起,拒绝任命李同捷为横海节度使。但同时他也不希望刺激李同捷造反,于是任命李同捷为兗海山东南部节度使,另派他人担任横海节度使。他把李同捷调离横海以削弱他的势力。

李同捷拒不从命,就要当横海节度使。

唐文宗不想继续唐穆宗以来的委曲求全、姑息养奸政策,下令讨伐。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