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中华世纪谈 > 301,高平之战

中华世纪谈 301,高平之战

作者:笑谈正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1:14:22 来源:就爱谈小说

951年956年刘知远弟刘崇建北汉。郭威卒,侄柴荣继位。柴荣高平抗辽,大胜。

刘知远的兄弟刘崇当时任河东节度使,宣布继承后汉皇位,史称北汉。为了对抗郭威,刘崇向辽国称侄以换取辽国的支持。

儿皇帝之后又冒出一个侄皇帝。

侄皇帝刘崇向他的辽叔叔那里借兵五万会合自己的两万兵组成联军南下进攻后周的晋州。

郭威担心晋州有失,打算御驾亲征迎战刘崇。晋州守将让他放心晋州城池坚固易守难攻。刘崇久攻不下士气受挫自然撤兵。你如果率军西征,东边的慕容彦超肯定趁虚而入。那样的话,后周就危险了。郭威于是停止西征。

慕容彦超是刘知远同母异父的兄弟、泰宁军总部在山东兖州节度使。他在后汉刘承佑死后积极准备进攻后周。慕容彦超北边跟北汉和辽人结盟,南边跟南唐结盟,相约东西夹击后周,让后周无法兼顾疲于奔命。

但慕容彦超还没准备停当,刘崇便撤离了晋州。

郭威一看晋州没事了,马上发兵去攻打慕容彦超。南唐派兵五千去支援慕容彦超,被后周军击败。郭威把南唐军俘虏送回南唐,让他们带话给南唐皇帝我们远无仇近无怨。你们帮助慕容彦超跟我们为敌是何道理南唐于是不再派出援军。

后周军击败慕容彦超,包围了兖州。慕容彦超将泗水引入事先挖好的壕沟作为护城河,给后周军攻城制造困难。后周军久攻不下,只得转为围困。但慕容彦超事先储备了大量粮草,根本不怕围困。后周军无计可施。

慕容彦超一面负隅顽抗,一面向刘崇求援。刘崇派兵南下袭扰后周,牵制后周的兵力。

郭威担心腹背受敌,亲赴兖州指挥。他试图诏安慕容彦超,尽快结束战争。没想到慕容彦超不接受诏安,派人站在城上破口大骂。郭威大怒,下令全力攻城。

郭威亲自指挥,要求将士不惜一切代价往上冲,昼夜不停。终于,兖州在后周军的猛攻下崩溃了。后周军攻破城池冲进城内。慕容彦超见大势已去投井自杀。

郭威拿下兖州便立即返回大梁。刘崇见无机可乘便放弃南下撤走了。

后周初步安定下来。

郭威励精图治,割除前朝弊端,广施德政,想方设法巩固江山。

但不幸的是,郭威在兖州之战的第二年便得了风痹病,也就是中风了,半身不遂,吃饭、行走都非常困难。

年终有很多大型活动需要皇帝出面主持。郭威让人搀扶着参加祭祖仪式,刚拜了一个庙就支持不住了。当晚,病情加重,几乎不治。从此郭威卧床不起。

郭威知道命不长久,开始托付后事。他交代侄子柴荣给他薄葬,不要任何随葬品,寿衣用纸糊,棺材用土烧,不建地宫也不搞石人石马石兽的,刨个坑埋了即可。他说我见历朝历代皇帝的陵墓全被盗挖,就是因为随葬的金银财宝太多了。你给我立块碑,上写周天子生平节俭,遗令纸衣瓦棺入葬。

他把大臣们招来宣布传位于柴荣。

柴荣是他的侄子。柴荣管郭威叫姑夫。郭威非常喜欢他,视为己出。柴荣既是郭威的侄子也是郭威的养子。郭威本来有俩儿子,但是被刘承佑杀了。所以郭威决定把皇位传给柴荣。

郭威让大臣们当着他的面向柴荣行君臣之礼。

郭威托付完毕,当晚就去世了。

郭威被葬入嵩陵在河南郑州新郑市郭店镇陵上村。是不是瓦棺纸衣因为没有挖掘不得而知,但陵前的确没有石人石马之类东西。陵墓也不大,只有十几米高。据新郑县志记载,嵩陵曾前立有一个石碑,上刻“周天子平生好俭约,遗令用纸衣瓦棺,嗣天子不敢违也”。看来柴荣真的遵照郭威的遗旨丧事从简。现在嵩陵被作为领导干部反腐倡廉的教育基地。

柴荣在灵前正式即位。

柴荣即位不久,北汉刘崇便举兵南下。

刘崇听说郭威死了,非常兴奋,立即向辽叔叔借兵杀奔后周。沙陀、汉、辽混合兵团联手再次南下,连克后周几座城池。

军情紧急,柴荣来不及安葬郭威就御驾亲征前去应敌。

柴荣统领的前锋部队和北汉的前锋部队在高平山西晋城高平县遭遇。两军一番激战,北汉军被打得抱头鼠窜。柴荣催军猛追,不想撞上汉辽联军的主力部队。

柴荣不肯逃走,丢不起那人,指挥部队摆开阵势。

刘崇看到柴荣兵少,自己胜算颇大,想在辽叔叔面前展现一下自己的实力。他对辽军说不劳贵军伸手,看我等前去打发了他们。辽军将领说你可轻敌不得。刘崇不悦不用你多嘴,我自有分寸。辽将一语不发,率军撤到远处观战。

这时突然风起,北汉军逆风,后周军顺风。刘崇下令进攻。部将劝阻刘崇老天爷不帮忙,我看还是算了吧。刘崇一心要在辽军面前逞能,喝退部将,挥军而上。

交战开始,后周军右翼骑兵被北汉击溃。失去保护的一千步兵阵前投降。后周军整个右翼立刻暴露在敌人面前。

紧要关头,柴荣拍马上前亲自督战,把负责保护自己安全的殿前军全派了上去。

殿前军是皇家卫戍部队,后周军队中精锐中的精锐。

殿前军将领赵匡胤身先士卒冲在最前面,带领士卒往来冲杀,重新稳定住阵脚。

观敌料阵的刘崇看到柴荣靠近阵前却又身边无人,立即派出北汉第一猛将张元徽率一支骑兵前去擒拿。

张元徽破阵而出,直扑柴荣,距柴荣咫尺之遥,突然马失前蹄,栽倒在地。后周兵立刻扑上来乱矛戳死张元徽。张元徽身后的北汉兵见主帅被杀军心大乱,四散溃败而去。

后周兵用矛尖挑着张元徽的头颅沿阵欢呼。北汉军得知北汉第一猛将阵亡士气大跌。

祸不单行,老天爷也跑出来帮助后周军。风势逐渐加大,顶风作战的北汉汉军被风沙迷眼。

北汉军的“凸”阵逐渐变成“凹”阵,频临崩溃。辽军漠然作壁上观。

北汉军终于抵挡不住,如决堤的大坝一般,崩溃了。刘崇骑着辽人送给他那匹黄骠马,一日千里逃回太原。

回宫后,刘崇为黄骠马修个金碧辉煌的马厩,逢人便夸好马啊好马,日行千里。没它我就回不来了。

他带走的远征军全军覆没。辽军因为提前退场得以全军而回。

柴荣率军乘胜追击,痛打落水狗,一气打到晋阳山西太原城下。沿途北汉军不愿替侄皇帝送死,举城投降。

刘崇一面靠着城高墙厚负隅顽抗,一面低声下气向辽国求援。契丹派出几千骑兵进逼忻x州山西忻州、代州山西忻州代县。

后周军在忻州城下列阵应战。契丹人佯败把后周军引诱到远离城池的地方交战,击败了后周军。后周军的败兵退守忻州再不敢出战。

柴荣在晋阳久攻不下。适逢大雨连绵,粮草运输困难,并且传染病流行,非战斗减员严重,柴荣认为形势不利,决定撤兵。先前占领的北汉城池也不要了。

此战虽然没灭了北汉但大大提高了后周的士气,也激起柴荣一统江山的雄心。

955年,柴荣出兵进攻后蜀。

后蜀在后汉大乱时占领了陕西的秦州现属甘肃天水、凤州陕西宝鸡凤县凤州镇。柴荣出兵将其夺回。

后蜀畏惧后周,派人联络后唐和北汉,希望三国合纵对抗后周。后唐和北汉同意联合,但迟迟不肯出兵。后蜀只得独自对抗后周,派军队反攻后周。

但后蜀军的反攻一败涂地,不仅损兵折将还丢了成州甘肃成县、阶州甘肃武都。

后蜀皇帝只得向后周请和,改合纵为连横。

摆平西边后,柴荣又去打南唐。

南唐在李守贞、慕容彦超叛乱时跟着起哄。后周打后蜀时,南唐跟后蜀结盟准备趁虚而入。后周不除掉南唐这个后顾之忧处处受到牵制。

南唐在南方诸国里面实力最强。南唐先后灭了闽国和南楚,占据了南方的半壁江山,势力横跨长江两岸。但是南唐连年用兵大大消耗了国力。南唐皇帝李璟在把南唐版图推向巅峰后骄傲自满开始沉溺于享受。国内政治日趋**混乱。南唐已经进入衰落期。柴荣认为现在去打他有把握取胜。打下南唐,南平荆南、吴越、南汉都将不战而降。

但是南唐虽然衰落但现有实力仍然不容小觑。柴荣非常慎重地对待南唐之战。

他事先发动汴河两岸的百姓疏通汴河,沟通淮河,为开战后运兵、运粮做好准备。

同时,他向僧尼化缘筹措军费。

历史上有三次大规模灭费运动,史称“三武灭佛”即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除了这三次大规模灭佛,还有一次中等规模的灭佛,即后周世宗灭佛。后周世宗就是柴荣。四次灭佛合称“三武一宗灭佛”。

五代时佛家再度兴盛,满街和尚遍地庙。柴荣是军人出身,不信佛,厌恶不耕田不织布不服劳役兵役的僧尼。他认为庙多了和尚多,不利于国富民强,必须加以限制,下令拆毁寺院遣散僧众。全国数万所寺庙拆得只留下几千所。铜铸的佛像被化了铸钱。

有人对毁掉佛像心存顾虑,怕遭报应。柴荣说佛是佛,佛像是佛像,两个不是一码事。修佛是修佛心而不是修佛像。日行一善比日上一香强。佛如果知道我毁掉佛像是为了百姓的利益一定会同意的。

钱粮备齐,柴荣准备开战。

为了打赢战争,他还找了两个帮手。

南楚旧将不肯归附南唐,起兵反抗并且打败南唐,迫使南唐退出湖南。湖南为对抗南唐归附了后周。柴荣封湖南首领王逵为武平节度使。

吴越是南唐的传统仇敌。两家一直混战不休。处在南唐包围之中的吴越非常愿意跟后周结盟。

有了王逵和吴越做盟友,柴荣可以从北面和西面、东面三面夹击南唐。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