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中华世纪谈 > 323,蔡京为相

中华世纪谈 323,蔡京为相

作者:笑谈正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1:14:22 来源:就爱谈小说

1100年1113年 宋徽宗以蔡京变法理财。宦官童贯收复青唐。宋徽宗重修延福宫,极尽奢华。

宋徽宗登基初期由太后摄政。向太后对徽宗不太放心,临朝听政了一年。后来发现徽宗还算中规中矩,说话办事都像那么回事,向太后于是撤帘归政。三个月后,向太后因病去世。

宋徽宗在太后死后正式执掌大权。

宋徽宗是个才子皇帝,诗、词、书、画、印都很有名气,尤其在书画方面。他自创的“瘦金体”书法、他讲究意境的画,都是艺术上的一绝。有那么句歇后语,宋徽宗的鹰、赵子昂的马都是好画话儿。宋徽宗的画现在能卖到几千万人民币一幅。

人们常把宋徽宗和南唐李煜相提并论。两人都是艺术造诣颇深的亡国皇帝。李煜精通诗词、书画和音乐,尤其是诗词。但身为皇帝,两人都不务正业,最终导致亡国丧身。

宋徽宗即位之初还有那么一点明君的意思,广开言路、虚心纳谏、尊崇贤良、消除党争。

有个大臣汇报工作,从上午一直嘚吧到下午。宋徽宗饥肠辘辘,说改天再说吧,我得吃饭去。大臣说我还没说完呢,上去一把揪住宋徽宗的袖子。“兹啦”一声,袖子被揪破了。

宋徽宗不乐意了,我是皇帝,你怎么敢跟我动手动脚。大臣说你要不惜一件衣服,我就不惜粉身碎骨为你效力。

宋徽宗很是感动,坐下来让他接着说。太监过来给宋徽宗换衣服。徽宗对太监说,这件破衣服不要扔,我要留作纪念,提醒自己要用中直的人。

向太后当政时期,一些旧党大臣被召回。向太后比较保守,“时号小元祐”。不过“小元祐”时期非常短,朝中新党旧党混杂,互相攻讦。

宋徽宗当政后组织新党和旧党展开新法和旧法的大辩论。他要弄明白为什么会出现一会儿变法,一会儿又废法的事情。在正反双方激烈辩论之后,宋徽宗做了总结性发言。他说旧法当改,但新法也存在问题。之前两朝政策“均有所失”。这就需要两党精诚合作,求同存异,共同探寻一条中庸之道。

他把国号定为“靖国”,意思是安定的国家,致力于安定团结的和谐社会。希望新旧两党“以大公至正”的心态“消释朋党”之争,握手言和。

他撤换了宰相。老宰相章惇迫害旧党,民愤极大。另外他曾说徽宗轻佻也让徽宗记恨在心。徽宗任命两面派蔡京为相。蔡京兼有新旧两党两块招牌,容易被两党接受。

不过,蔡京骨子里还是新党多一些,或者说见风使舵,知道宋徽宗内心还是希望能够有所作为便力主改革。他上台后筹备讲议司类似中央政策研究办公室,研讨改革。

蔡京最大胆的改革措施是废除科举,建立学校逐级升学制度,把培养人才、选拔人才的工作交给学校。他要求每个州县都设立公立学校。县学把优秀学生输送到州学,州学输送到太学,太学代替科举选拔人才。这有点类似现在的小学、中学和大学升学制度。科举只关心人才选拔。升学制度兼顾人才的培养。公立学校对普及教育有好处,让穷人家的孩子也能上起学。

蔡京改进了盐茶专卖办法,设立茶引、盐钞。茶引就是茶叶运输、经销的许可证和完税证明。有了茶引,商人可以去茶叶产地采购茶叶然后运到各地贩卖。盐钞就是提货证明。商人把钱交给政府,拿着政府开具的盐钞去盐的产地提货,然后运输到各地贩卖。政府不再负责运输和零售,把这些工作交给了商人。让商人代替政府机构经营专卖产品,既规避了经营风险又不用付出经营成本,中央政府只管收钱而不用付钱。地方政府没了分成的机会。各级官吏也没了贪污的机会。中央政府获得的是净利。

酒专卖也开始进行放开经营权的试点。

针对国内货币量供应不足问题,蔡京发行了当十钱和夹锡钱,也就是以一当十的钱和非纯铜的钱。货币发行不足是因为铜的产量有限,造不出那么多铜钱。蔡京想出的这个法子可以让钱的发行量扩大十倍。对于中央政府来说,这是一本十利的好买卖。

蔡京恢复了方田均税法。为了防止地方官吏胡来,蔡京明确了实施细则。但宋朝吏治已坏,实施过程中依然问题百出。

王安石变法的内容陆续被恢复,但同时得到完善和深化。与王安石的出发点相同,蔡京也是为了理财。他的改革措施为缓解朝廷的财政危机起了很大帮助。宋徽宗不用再为钱发愁了。不过宋朝的三冗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

值得一提的是,蔡京完善了宋朝的社会救济制度。以前收养“鳏寡孤独者”的广惠仓予以保留,改名居养院。增设“安济坊”专门负责免费收治没钱治病的病人;增设“漏泽园”免费安葬没人管的“孤老馁疾致死”者。宋徽宗对此御笔批示“鳏、寡、孤、独有院以养,病者有坊以安济,死者有园以葬,王道之本也”。

蔡京地位逐渐稳固之后再掀新旧党争,严厉打击旧党。,以司马光为首的旧党被蔡京称为奸党,亲自书写“元祐奸党”名单,令人刻碑送往各地公示。

宋徽宗反对他再起党争的做法,下令将碑全部毁掉。但是蔡京的字写得非常好看,被人当做字帖。他亲自书写碑文的碑被砸了,但拓本留了下来。南宋时有人用拓本重新刻碑作为书法范本。这块碑几经重刻,一直流传到现在。

蔡京的字的确好看,跟电脑楷书打印出来的一样。

宋徽宗上台初期很想有所作为。他在变法的同时考虑收复青唐地区,也就是现在的青海西宁。

宋哲宗临死前对西夏一战收复了青唐的湟、鄯二州都在西宁地区。青唐当时是亲附西夏的一支吐蕃人的地盘。宋哲宗死后,吐蕃人反攻青唐。西夏出兵十万相助。吐蕃联军包围了鄯州。宋军打破包围圈弃城而走。吐蕃联军随即又进攻湟州。湟州守将王厚向朝廷求援。当时朝廷是向太后当家。向太后不想再动刀兵,让王厚撤出湟州,放弃青唐。宋徽宗肯定是不愿放弃青唐。但他说了不算。

宋徽宗亲政后派兵收复青唐。他以王厚为大将、童贯为监军。

童贯是宦官。宋徽宗信得过。

说点八卦的事。童贯是宦官当中唯一一个长胡子的宦官。虽然只有稀稀拉拉十几根胡子,但作为宦官也够奇葩的。不知道是净身不彻底还是肾上腺发达。他不是打小净身入宫的太监,20多岁入宫,属于半路出家。

宋徽宗喜好书画,派童贯出宫搜集名人字画。蔡京在书画方面名声很大。童贯跟蔡京结识后把蔡京推荐给了宋徽宗。于是有了蔡京为相的后事。

蔡京投桃报李,在宋徽宗决定出兵青唐的时候推荐童贯为监军。

童贯、王厚领军到了湟州。王厚准备停当将要发起进攻。这时驿马送来宋徽宗的手令。原来宫中失火,宋徽宗认为不吉,下令童贯不要出兵。但这时军队已经进入战斗状态,下令取消作战计划一定会影响士气。童贯看过诏令之后,不动声把诏令塞进靴筒,告诉将士们皇上预祝我们出战获胜。将士们士气高涨。

湟州一战打得很顺利。王厚布佯兵在前,出奇兵袭击攻击敌军背后,前后夹击,一战拿下湟州。

童贯、王厚随即兵发鄯州。敌军布阵与宋军决战。开战后,王厚发现敌军的指挥官站在一个山头上指挥战斗,亲率骑兵绕到山的背后发起袭击。敌军试图阻拦。王厚令部下以强弩驱散敌军,拍马直取敌军指挥官。敌军指挥官只得拍马逃走。敌军失去指挥,大败而逃。宋军在追击的过程中不仅拿下鄯州还顺手拿下廓州青海尖扎北。

宋军顺利收复青唐。消息传回朝廷。大臣们集体向宋徽宗祝贺。宋徽宗也是喜出望外,下令嘉奖童贯和王厚。

宋徽宗将鄯州改名为西宁,希望西北从此安宁,再不发生战争。

宋徽宗认为童贯是个懂军事的宦官,开始重用童贯。此后20年,童贯一直执掌兵权。

其实童贯并不懂军事,但这个人有自知之明,放手让王厚安排作战。他跟皇帝单线联系,把王厚的功劳按在自己的头上。宋徽宗以为青唐大胜全是童贯的筹划,把他看做善战之将。

蔡京继而筹划进攻西夏,招降了西夏一个大将。西夏愤而起兵报复。于是宋夏边境冲突再起。

宋朝再祭步步推进的蚕食政策,派兵占领了不少西夏地盘。西夏无计可施,只得再请辽国出面调停。辽国看在两国结亲并且西夏年年进贡的份上派人出使宋朝,让宋朝停战。宋朝回派的使节按照蔡京的意思强硬地回绝了辽国的要求。辽国大怒,一面集结兵力准备开战,一面派出宰相级的官员做最后的调停努力。宋徽宗还没有做好跟辽国开战的心理准备,答应暂且罢兵。

宋夏边境又恢复平静。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