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中华世纪谈 > 335,采石矶之战

中华世纪谈 335,采石矶之战

作者:笑谈正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1:14:22 来源:就爱谈小说

,1161年1164年 完颜亮南侵在采石矶被南宋虞允文率兵击退。宋高宗禅位宋孝宗。宋孝宗组织北伐先胜后败。宋金再签和约,宋改称臣为称侄。

宋高宗见金兵杀到调兵遣将布置防线。

宋高宗撤掉败军之将王权,调浙江守将李显忠接替。军情紧急,他让李显忠不必来京谢恩直接赴任,命大臣虞允文将委任状和劳军财物送到前线。

虞允文是个文官,负责起草和宣读圣旨。

虞允文来到采石矶安徽马鞍山西南长江渡口。此时,王权已走,李显忠没来,群龙无首。士兵们无所事事,或聊天,或打盹,或玩游戏。而对面的金军紧锣密鼓,磨刀霍霍。

虞允文一看就急了。这哪行要是金兵杀来,这还不一败涂地。招呼手下去把他们当官的找来,准备迎敌。

虞允文的手下说你这是干嘛咱是宣旨来了,不是领兵打仗来了。要是有什么闪失,咱可吃不了兜着走。

虞允文说都火烧眉毛了还顾了那么多他聚集众将布置防守,告诉他们金兵打过来谁也跑不了。拼死一战才有活命的机会。我手里有大把的委任状和赏金。打败金军重重有赏。

将士们在虞允文的鼓动下士气高昂起来,积极准备应战。

次日一早,金军的战船铺天盖地杀奔采石矶。

宋军早已严阵以待。

虞允文派出海鳅船在水面上阻击金兵船队,自己亲率步骑军在长江岸边迎战登陆金兵。

海鳅船是以脚踏水车为主动力的快艇,体型小但速度快。金兵的战船体型大但速度慢。当时江面无风,金兵的船队没有风帆助力,行进缓慢。宋军的海鳅船穿插在金兵船队之间,任意选择目标攻击。

金兵不习水战,在战船上站都站不稳,根本无法射箭,只能被动挨打。

金兵的风帆以油布制作。宋军以火箭射击风帆引燃金兵的战船。金军大乱,船乱撞,人乱窜。金兵辟里扑通落入江中。

部分金兵抢渡登岸又遭到虞允文的就地歼灭。

金兵大败而回。

完颜亮大怒,下令处死逃回的士兵。

虞允文在大胜之后论功行赏,同时惩戒了不肯参战的战船舰队,夺回舰队的指挥权。

宋军其实也有大战船,只是舰队指挥官畏战不出,没有参加那天的战斗。虞允文不得已派出海鳅船助战。正好赶上江面风停,海鳅船意外起到出奇制胜的作用。即便如此,当天的战斗也非常凶险。如果金兵大批登陆,北岸只有一万多人的宋军很难抵挡。

不甘心失败的完颜亮第二天派兵卷土重来。

虞允文早已料到,提前派出战船和海鳅船趁夜埋伏在江面。这些船都装备了神弓手、火箭和霹雳炮。“霹雳炮”其实就是大号的起火或者说二踢脚,里头装着石灰和硫磺。

天亮后金兵准备发动攻势。宋军水军突然杀出截住金兵。弓箭、火箭、霹雳炮三管齐下轰击金兵。

霹雳炮万炮齐发。“炮弹”从天而降,一声巨响在金兵堆里爆炸,腾起石灰尘雾把金兵笼罩在其中。金兵无法呼吸也无法睁眼,乱作一团。宋军的神弓手趁机射杀金兵。金兵的战船被宋军烧掉。

金兵的攻势还没发动起来就被化解。

金军再败激怒了完颜亮。他把怒火发泄到将士身上,杀了几个将领泄愤。

完颜亮怕了虞允文,移兵扬州,打算从瓜州江苏扬州南运河入长江口处强渡长江。

虞允文主动率军增援瓜州。瓜州防守由刘锜负责。但刘锜此时已经病得起不来床了。他把部队交给虞允文指挥。

虞允文安排舰队天天在江上巡逻、演习,让金兵知道这边已是严阵以待。

金兵听说虞允文又到瓜州来了,灰心泄气。金将劝完颜亮不如见好就收,先拿下江北再说,先别急着打江南。完颜亮大怒,以动摇军心罪下令将金将斩首。

完颜亮组织第三次攻势,告诉手下将士明天强渡长江。只许进不许退。敢后退一步者,斩

金兵将士闻听怨声载道。这不是不叫人活了吗往前被虞允文杀死,往后被完颜亮杀了,左右都是死还不如干脆杀了完颜亮讨一条活路。

金兵金将已经听说他们有了新皇帝,早不惦记跟他干了。几位金将私下一串联,决定发动兵变。他们在次日黎明冲进完颜亮的住处,将完颜亮杀掉,然后率军北返投奔新皇帝而去。其他各路金兵见状也随之北返。

李显忠趁机率军渡江收复失土。宋军不但收复了全部失地还多占了金国四州之地。

虞允文将军队交还李显忠,回京复命。宋高宗尊称他为“斐度”唐朝名臣,能文能武,封他为兵部尚书。

金人如潮水一般来了又去了。宋高宗将提到嗓子眼的心又放回去。

经此惊吓,宋高宗自觉心力交瘁。他付出尊严和巨大代价换回的和约被人轻易地撕毁,也让他颜面尽失。他把皇位禅让给堂侄宋孝宗,颐养天年。

宋高宗没孩子。虽然几十年如一日拿狗鞭、驴鞭当油条吃,也没生下一儿半女。宋高宗终于死了心,在侄子里面挑了一个继承大统,自己退居二线。

宋高宗在位36年,退位后又做了25年的太上皇,直到80岁才死,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长寿皇帝。不过由于畏敌惧战,宋高宗被认为是投降派,在历史上名声不佳。尤其是他还杀了力主抗金的名将岳飞。

宋孝宗和宋高宗相反,是个主战派,年轻气盛,颇想有一番作为。他上台后下令给岳飞平反,追封岳飞,追贬秦桧。通过一褒一贬,显示自己抗金到底的决心。

鉴于完颜亮撕毁和约向南宋开战,宋孝宗认为原有和约已经作废,派人与金人谈判重新修约,改君臣之国为兄弟之国,不再向金国称臣。

金人不肯。宋孝宗下令停止纳贡,不再按照旧约向金国交纳岁币。

1163年,十万金军陈兵边境向南宋索要上次大战失去的四州之地以及岁贡每年应交纳的贡金,扬言不给便要大举进攻。

宋孝宗让大臣们谈论如何应对。朝廷因此展开辩论。宰相史浩主和。老臣张浚主战。谁也说服不了谁。宋孝宗“锐意恢复”,倾向张浚。他最后拍板决不向金人屈服,不惜与金人一战。

大将李显忠和邵宏渊建议,要打早打,先发制人。金人计划秋天南侵,现在兵力还没有集结到位。我们主动开战可以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宋孝宗认为言之有理,下令北伐。

宋军8万兵分两路北上伐金。左路军在李显忠率领下势如破竹攻入金境。右路军在邵宏渊的率领下,磕磕绊绊勉力追赶。

李显忠攻克灵璧安徽宿州灵璧县立下头功。宋孝宗对李显忠大加封赏引起邵宏渊嫉妒。

李显忠攻占了宿州。金军从汴梁调兵十万反击。李显忠一面挥兵应战,一面派人向邵宏渊求援。他让人对邵宏渊讲,如果咱俩内外夹击,金兵必败。但是邵宏渊摇着芭蕉扇说风凉话大热天的,扇扇子都不觉得凉快,还叫我披甲作战邵宏渊按兵不动。

眼见金兵的援军源源不断赶到宿州而宋军没有一兵一卒增援,李显忠的军队越打越被动,军心开始动摇。

就在这个时候,邵宏渊竟然没跟李显忠打招呼,擅自撤兵而走。

李显忠孤城难守,只好下令趁夜撤军。金兵马快,很快追上李显忠。两军野战,“宋师大溃”。

宋军退守淮河。宋金在淮河两岸重新形成对峙。

宋军战事不利,朝中和与战的辩论又开始升级。

宋孝宗新任命的宰相汤思退力主议和。张俊和虞允文坚决反对。

但是宋孝宗思想开始动摇,最终同意停战议和。

金人要求归还四州恢复旧约。宋孝宗不肯。双方开始在谈判桌上讨价还价。

张浚因病去世。宋孝宗把江淮军队交给汤思退指挥。可是汤思退的心思都放在议和上面,相信和约很快就能达成,对江淮防务根本不放在心上。

金人探知南宋防备松懈,认为有机可乘。金人秘密调动军队,准备再次南侵。

1164年,为了尽快达成和谈条件,以战迫和,金军不宣而战,突然南下抢渡淮河。

宋军以为两国正在和谈之中不会发生战事,丝毫没有防备。淮河防线被金兵一攻而破。

宋军全线溃败。金军一气杀至扬州。

宋孝宗罢免了汤思退,任命老将杨存中指挥江淮军队。

杨存中在长江南岸布防,阻截金兵。

宋金隔江对峙。

乱了方寸的宋孝宗不得不同意金人的和谈条件。南宋同意交还四州恢复旧约边境,但同时要求不再向金国称臣,改岁贡为岁币。双方约定金宋两国以叔侄相称,金国为叔,南宋为侄。虽然南宋仍然处于屈辱地位,但总比称臣强一点。另外双方约定交换俘虏,但不必遣返主动逃亡到对方境内的百姓,也就是说,不再提禁止招降纳叛的事。

和议谈成后,金国停战撤兵。宋金恢复战前态势。

金国通过这次交手,明白南宋不是好惹的,明智的选择还是和为贵。宋孝宗虽然心有不甘,但新败之后也不便再提恢复中原,只能暂时隐忍。

这份和议给宋金带来40年和平。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