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中华世纪谈 > 338,庆元党禁

中华世纪谈 338,庆元党禁

作者:笑谈正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1:14:22 来源:就爱谈小说

,1194年

赵汝愚拥立新君有功,被封为宰相。

宋宁宗说韩侂胄也有大功,该封个什么官好呢

赵汝愚代韩侂胄回答他是外戚,维护皇室社稷是他的本分,哪谈得上有什么功劳

他可能是想替韩侂胄谦虚谦虚。可这谦虚哪能替啊

韩侂胄鼻子都气歪了。你是赵氏宗亲,你可以论功行赏封宰相,我却不能

韩侂胄因此恨死了赵汝愚,想方设法要扳倒赵汝愚。

韩侂胄开始拉帮结派对付赵汝愚。赵汝愚也拉帮结派反击韩侂胄。朝廷从此出现党争。

赵汝愚是程朱理学的积极支持者,推荐老夫子朱熹xi做宋宁宗的老师,希望他从思想上影响宋宁宗。朱熹感激赵汝愚的提拔,朱熹逮着机会便向宋宁宗讲韩侂胄的坏话,“切言”韩侂胄“害政”。

朱熹是兼修佛道的大儒,理学的大家。

理学又叫道学,是儒学的一个分支。它不研究物理也不研究地理,它研究的是天理。天理也不是天体物理学的缩写,它是天然就存在的道理,又叫天道。人们常说天理何在、天理难容、天理昭彰,就是指这个东西。

天理是最高道德标准。凡夫俗子遵行的道德标准叫公理。天理比公理高,脱凡超俗,是圣人遵行的道德标准。

理学的目的就是把凡夫俗子都培养成圣人,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理学将低级趣味定义为“人欲”,也就是人的私欲,比如**、**、物欲、食欲“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人欲”是影响人们修成正果的祸根。各种各样、无穷无尽的**,勾引自己滑向罪恶的深渊。为了使自己修炼成仙,必须时刻绷紧“天理”这根弦,压抑、消灭自己的私欲,就像朱熹同志说的“存天理,灭人欲”。

理学家极力拔高道德修养的伟大的意义,号召人们学圣人做圣人,不仅要有高标准,还得对自己严要求,要象道家修炼内功一样专心道德修养,决不能让自己在道德上出现一丁点的瑕疵。

本来加强道德修养、建设精神文明是没有错的。但老夫子们走了极端,单方面强调道德,把道德的作用绝对化。认为如果一个人的道德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那么一好百好,这个人放到哪都肯定是一个优秀的人才;如果道德出了问题,那么这个人就要不得了,一无是处。

在老夫子的眼里,道德高于一切。宁可红而不专,也不能专而不红。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也不要资本主义的苗。

理学搞极端把儒家搞进了走火入魔的境地。后来理学被视作最正宗的儒家,占居了中华文化的统治地位。理学一枝独秀使得中国文化进入死气沉沉阶段。

人们专注于建设礼仪之邦。朱熹选编并注解的四书被称为“圣贤书”,成为科举的必考科目。其他诸如文艺、科技类都被归入“人欲”之类受到鄙视。

社会也从此畸形发展,精神文明日益走强,而物质文明日益走弱。中国的经济、科技发展停滞,逐渐被西赶上并超过。

马克思说物质决定意识。没有物质文明做基础,人为拔高的精神文明只是空中楼阁。dx说“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要“两条腿走路”。老夫子针对宋朝末期经济发达带来物欲横流的问题,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结果矫枉过正,从一个极端走到另外一个极端,由瘸左腿变成瘸右腿,社会还是一个畸形。

朱熹通过讲学办校推销他的理学。他任校长的岳麓书院是宋朝四大名校之一,相当于现在的北大、清华。毕业后从政的学生很多,桃李满天下。他的理学也随之落地开花。

不过朱校长给宋宁宗做老师并不受待见。宋宁宗嫌“朱熹迂阔,不识时务”。什么事都插嘴,满嘴大道理却一点不切实际。宋宁宗烦他总在自己耳边喋喋不休,借口朱熹年纪大了,让他站着讲课怪不落忍的,改任他一个闲职。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