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中华世纪谈 > 337,两宫不睦

中华世纪谈 337,两宫不睦

作者:笑谈正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1:14:22 来源:就爱谈小说

1170年1194年

南宋的最大敌人一直是金国。宋孝宗致力于富国强兵,一直没有忘记恢复中原的梦想。他富国强兵的目的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对付金国。

宋金在和议之后实现了和平。但这种和平不过是由热战转入冷战,在军事上对峙,在外交上舌战。双方并没有因为和议放松战备。

宋孝宗一直以和议为耻。按照和约规定的叔侄之国的外交礼节,金国使节带来的国书,宋孝宗必须起立迎接。宋孝宗觉得在群臣面前这么做有失颜面,多次派人跟金国交涉,希望修改礼节。但金人不允。受此刺激,宋孝宗下决心再次北伐。

主政四川二十多年的吴璘病逝。宋孝宗派虞允文去接管四川的军政。

虞允文是坚定的主战派。宋孝宗让他去主政四川是为北伐做准备。

他对虞允文讲,你从西边出兵,我从东边出兵,东西夹击金国。你准备好了就告诉我,咱俩约好时间同时出兵。到期你出兵,我没出,是我对不起你;我出兵但你没不出,是你对不起我。

只可惜,虞允文到了四川不久得病而死。北伐的事被耽搁下来。

太上皇宋高宗得知宋孝宗还惦记着北伐,告诉宋孝宗北伐的事,等我百年之后,你再为之。按照宋高宗的想法,咱能保得住这半壁江山就不错了,甭老想着恢复中原。

太上皇发话了,并且宋孝宗是一个非常孝顺的人,北伐的事就被放下。

宋高宗倒是没活够百年。1187年,宋高宗死了,享年81岁。

此时宋孝宗已经年过60,进取之心已经被消磨殆尽。

宋孝宗以孝闻名,令太子代理朝政,自己专心为宋高宗守孝。

而与此同时的金国,现任的金国皇帝年老病重,令皇太孙替他打理朝政。

这个金国老皇帝就是当年推翻完颜亮自立为帝的完颜乌禄,后来改名叫完颜雍,史称金世宗。他政变上台后一改完颜亮以血腥杀戮平息内乱的做法,尽力安抚臣民,使金国逐渐安定下来。

金世宗是金国少有的好皇帝,人称“小尧舜”。在他的治下,金国也出现短暂的繁荣期,人称“大定之治”。

这边一个“乾淳之治”,那边一个“大定之治”,宋金同时出现两个好皇帝,互相无机可乘。这也是两国相安无事20多年的一个重要原因。

和平对于百姓来说是个好事情。百姓得以安心地生产、生活。

金世宗在他退休之时做了一个人口普查,金国的全国人口是六百多万户,大概是四千多万人。南宋那边是七千多万人,几乎是金国的一倍。金国占领了中国北方,领土比南宋大,但人口却比南宋少。相比之下,金国比南宋差很远。不过,金世宗上台之时,金国只有人口三百多万户。二十多年时间,金国的人口翻了一番。自己跟自己比,这个成绩还是相当不错的。

金国的经济发展也不如南宋。金国的gd只有南宋的四分之一。不过对于一个落后的游牧民族,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也算不错了。

金国和南宋的人口,也就是中国北方和南方的人口,加起来超过一亿,相当于当时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一。金国和南宋的gd加起来相当于全世界gd总和的四分之三。

金国和南宋的人口、gd总和相当于北宋盛时。也就是说,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恢复,中国才回到战前状态。

金世宗两年后得病而死。金国的皇太孙正式即位做了金国皇帝。

这孙子才18。按照叔侄之国的约定,甭管金国皇帝多大,南宋皇帝都得叫叔。宋高宗拉不下这个脸,借口为太上皇守孝,禅位给太子,把这丢人的差事推给了儿子。

1189年,宋光宗即位。

宋光宗是宋孝宗的三儿子。宋孝宗有四个儿子。最早是老大被立为太子。但是老大没福,两年后得病死了。按顺序,宋孝宗应该立老二为太子。但是宋孝宗喜欢老三,跳过老二立老三为太子,也就是宋光宗。

宋光宗即位时43,之前做了十几年太子,熬得胡子都白了。他有一天对父亲说,你看我都有白胡子了。宋孝宗知道他言外之意埋怨自己还不让他继位。但宋孝宗对他不放心不想过早传位给他,于是用话敷衍他显老成啊。言外之意,你还不够老成,不够成熟。宋光宗因此心怀怨意。

宋光宗即位后册立了皇后。皇后姓李。李皇后想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借家宴之机请示宋孝宗。宋孝宗虽然退位让宋光宗主持日常工作,但对于国家大事还是有发言权。宋孝宗不同意立李皇后的儿子为太子。李皇后不服我是皇后,我的儿子就是嫡子,为什么不能立为太子宋孝宗大怒,把她轰了出去。

“后性妒悍”。李皇后生性嫉妒而且凶暴。宋孝宗一直不喜欢她,只是不便废了她的后位。李皇后的儿子性格懦弱。宋孝宗担心立他为太子会使李皇后借机乱政。宋孝宗对宋光宗说,他中意宋光宗二哥的儿子。他不太看重礼法,希望择优录取。他虽然不愿立老二为太子,但希望立老二的儿子为太孙。

李皇后知道宋孝宗的想法后跑到宋光宗那里挑拨他们父子关系,说太上皇不同意立咱们的儿子为太子,肯定是有废立皇帝的打算。

宋光宗因此对老爹产生怨恨,从此不愿再去看望老爹。

宋光宗洗脸。宫女端来脸盆伺候。宋光宗看见宫女的手非常白,称赞了几句。李皇后听说后叫人把那个宫女双手砍去,装进食盒送给宋光宗。

宋光宗喜欢上一个妃子。李皇后知道后马上把那个妃子杀了,对外宣称那个妃子得了暴病而死。

当时宋光宗正在主持祭天大礼。这是皇家每年一次的最隆重的祭祀仪式。宋光宗刚步上祭坛,忽然狂风大作,蜡烛全被刮倒。一棵烛火引燃幕布,风助火力,祭坛四周的幕布全着起火来,火舌乱窜包围了宋光宗。紧接着,天忽然变黑,狂雨夹杂着冰雹劈头盖脸打下来。

宋光宗吓傻了,目瞪口呆。侍卫将宋光宗拖下祭坛。但见雨收云散,天空放晴,祭坛上狼藉一片。宋光宗再不敢上祭坛,狼狈而走。

回来之后又听说爱妃暴病而死,宋光宗认定自己是得罪了老天爷遭到天谴。宋光宗原本体弱多病,遭此惊吓后病情加重无法理政。

有说法宋光宗精神失常,得了疯病。

宋光宗患病不能理政,李皇后趁机干预起朝政。她对朝政既没有兴趣也没有能力,只是一味为娘家人谋好处。

李皇后天天讲太上皇的坏话,挑拨两父子关系。宋光宗和宋孝宗关系越来越疏远,越来越冷淡。

宋光宗自从患病变得疑心非常重,总觉得别人要害他。宋孝宗给他送药,李皇后挑拨说是毒药,宋光宗因此恨上宋孝宗,再不肯登父亲的门。

大臣不断劝宋光宗去探望宋孝宗。宋光宗置之不理。大臣们闹得凶了,宋光宗才勉强去看一眼。

大臣上书以孝道劝宋光宗去探望宋孝宗。宋光宗不愿被称为不孝,答应跟群臣一起去看望父亲。群臣到齐等候宋光宗起行。这时,李皇后闻讯赶来拦住了宋光宗,说“天寒,官家且饮酒”。拉宋光宗回宫喝酒。群臣不知所措。有一个大臣情急之下过去拉住宋光宗。李皇后呵斥他敢在我面前撒野,不怕砍头吗拉着宋光宗扬长而去。

宋孝宗越老越思念儿子。但儿子不见他,他也没辙,终日郁郁寡欢。

宋孝宗忧郁成疾,一病不起。大臣磕头见血,求宋光宗去看太上皇一眼。宋光宗仍然不理。

宋孝宗临死前眼巴巴地盼望能最后见儿子一面。众大臣跪在宋光宗面前磕头如捣蒜,但宋光宗托病不去,派他的儿子做代表去看看爷爷。

宋孝宗见到孙子泪如雨下,长叹而亡。

1194年,宋孝宗死了。

父亲死后,宋光宗竟然不肯去主持葬礼。宰相等群臣跪在地上苦苦哀求,拉住他的衣襟把衣襟都拉扯了也拉不住。群臣实在没辙,去请太皇太后,也就是宋孝宗的生母。老太太80多了,被人扶着出来主持儿子的葬礼。

朝内外群情激愤。以孝闻名的宋孝宗偏偏生了一个这么一个四六不懂的儿子。这号四六不懂的人,别说做君王,做人都不够格。

大臣赵汝愚联络韩侂tuo胄zhou等组成“临时国会”,决定罢免宋光宗的皇帝职务。他们请太后出面,宣布宋光宗禅位儿子宋宁宗。

被退休的宋光宗不能原谅宋宁宗夺他皇位,拒和儿子见面。再受刺激的宋光宗病情越来越严重,经常在宫中裸奔。太监宫女背地里叫他“疯皇”。他又活了6年才死。

宋光宗是南宋最平庸的皇帝。即位之初,他干得还算凑合。朝政也还算过得去。得病之后,宋光宗让李皇后代理朝政。李皇后趁机乱政。朝政开始混乱。宋孝宗的“乾淳之治”因此结束。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