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中华世纪谈 > 426,辛酉政变

中华世纪谈 426,辛酉政变

作者:笑谈正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1:14:22 来源:就爱谈小说

,1860年1862年 咸丰崩,同治立。太后慈安、慈禧垂帘听政,除肃顺等八大辅臣。

鸦片战争告一段落,再来说说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在天京之乱后迎来一个新领导人,洪仁轩。

洪仁轩是洪秀全的族弟,是个知识分子,在香港和上海都待过,对西方国家有所了解。他来了以后给洪秀全献上一本他写的书资政新篇,宣传资本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的成果,建议太平天国进行资本主义改造,主要是在经济方面的改造。洪秀全很感兴趣,任命他为军师,封他为干王,把朝政委托与他,就像当年委托杨秀清一样。

不过太平天国已呈颓势,没有机会给洪仁轩实行各项改革,比如造火车、建邮局、鼓励发明创造、开办银行保险等。太平军因为曾国藩回归清军而开始节节败退。

咸丰对太平天国迟迟不能剿灭忧心忡忡心急如焚,看八旗军实在不争气,银子花得哗哗的却看不到战果,只得转而依靠汉将汉军,召曾国藩回来继续指挥湘军,并派李鸿章去安徽组织淮军。

曾国藩重出江湖,战局立马发生变化。曾国藩率领湘军并指挥其他各路清军向太平军发起反攻。

李秀成善于计谋。但到了老奸巨猾的曾国藩这,他的声东击西、围魏救赵等计都不能奏效。曾国藩稳扎稳打步步推进。南京的包围圈越来越小。

为了打破包围圈,李秀成决定先攻破江南大营解决了后顾之忧再扭过头来对付曾国藩。他率军奇袭杭州,以“围魏救赵”之计调动江南大营。江南大营果然上当,派出主力部队去救援杭州。李秀成迅速回军,趁虚攻破江南大营,缴获了大批粮饷和武器弹药,打破了清军的包围圈。

太平军顺势发动东征杀入江浙,连克常州、无锡、苏州、嘉兴,直逼上海。

上海的“洋枪队”在美国人华尔的率领下迎战太平军被击溃。太平军随即向上海发动进攻。清军在英法的帮助下以密集的炮火击退了太平军。

曾国藩趁太平军主力东征指挥湘军围攻天京南京的西大门安庆。太平军将领陈玉成率军救援被湘军击败。

李秀成率主力回援。他没有去安庆而是杀奔武汉,想再以“围魏救赵”之计解安庆之围。但武汉并非清军必救之地。李秀成杀至武昌县湖北鄂州也没引来湘军,只得回军江西。

安庆弹尽粮绝最终被湘军攻破。天京自此处于清军的枪口之下。

曾国藩布置兵马准备跟太平军进行最后的决战。

但是咸丰皇帝是等不到南京决战的这一天了。

1861年,也就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的第二年,咸丰在承德的避暑山庄郁郁而终。

北京条约签订后,咸丰的六弟奕代表咸丰和英法在北京换约。咸丰躲在承德不愿回来,以免看到洋鬼子来换约时立而不跪。

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首都被占领,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圆明园被毁,这一连串的打击最终将咸丰彻底击垮。咸丰肺病加重,咳血而亡。

这倒霉孩子前期碰到洪秀全起义,后期遇到第二次鸦片战争,在位期间一天没舒坦过。死时才31岁。

咸丰死后,烂摊子留给了年仅6岁的儿子,就是后来的同治皇帝。那是他唯一的儿子。临死时,咸丰交代肃顺、载垣等八个大臣和大老婆慈安、小老婆慈禧共同辅佐小皇帝。

但是八大臣主要是肃顺和两太后主要是慈禧都对权力充满了**。他们在咸丰一闭眼就开始明争暗斗,把同治当成道具。

肃顺在朝廷以铁腕著称,并且性格刚硬,有跋扈专权之嫌。

慈禧是咸丰的宠妃,小皇帝的亲妈。因为咸丰体弱多病,慈禧经常替咸丰批阅奏章,久而久之不仅对官场了如指掌,也对权力充满了热爱。

肃顺对女人参政非常厌恶。据说咸丰临死前,肃顺用汉武帝杀钩戈夫人的典故劝咸丰杀了慈禧以防母后擅权。咸丰不忍杀掉慈禧但也担心肃顺预言的事情会发生,于是给慈安留了一道密旨,一旦慈禧出现擅权乱政的苗头立即出示密旨把慈禧杀掉。

不过这个说法至今存疑,因为正史上没有相关记载。多数人倾向于认为没有这道密旨。

还有一个说法也存在争论。据说咸丰也担心出现第二个鳌拜,所以留给慈安、慈禧两枚印章,传话下去,但凡肃顺等人做什么决定,必须有这俩娘娘盖章后才能作为圣旨下发。这个说法的争论点是同治有没有把印章给慈禧。

据史料记载,咸丰给了皇后慈安一枚印章上刻“御赏”两字,给了同治一枚印章上刻“同道堂”三字。慈禧是贵妃,没资格参与国政。但慈禧以代管的名义掌握了“同道堂”印章,因此得到参政的机会。至于这是不是咸丰的本意就无从得知了。

不管怎么说吧,咸丰死后国事由八大臣和两宫太后共同处理。八大臣拿出方案后交慈安、慈禧两太后盖章发布。两方互相牵制,谁也无法专权乱政。

肃顺对这种安排非常不满。他最讨厌女人参政,尤其讨厌慈禧。等咸丰一闭眼,他就领着七大臣来找两宫太后,说先帝交待了,我们拟旨你们盖章。你们只管盖章就完了,奏章都没必要看。

慈安是个老实巴交的家庭妇女,不懂政治也不好权力,怎么着都行。慈禧可精得很,马上意识到肃顺这是想夺她们的权。

慈禧反驳道先帝是这意思吗我们只管闭着眼睛盖章,不闻不问,你们怎么说我们怎么是章是随便盖的吗章要随便盖,那还要这章有什么用你们把先帝留下的章看做橡皮图章,这不是蔑视先帝违背遗旨吗

肃顺等人一听就傻了,无言以对。

肃顺发现自己小看了慈禧。不过肃顺也并不担心,八大臣加起来有500岁,不信斗不过一个22岁小娘们,蒙不住她就吓住她。

之后在工作当中,但凡慈禧对他们的决定有什么异议,八大臣立即群起而攻之,声严色厉,动不动就以罢工相威胁。

御史上书抨击八大臣“贪黩营私”,建议两宫皇太后垂帘听政,选一个亲王从旁辅政。

八大臣见书大怒,拟旨驳斥,让两宫太后盖章下发。慈禧认为可行,拒绝盖章。肃顺等人坚持让慈禧盖章,“勃然抗论”,跟慈禧争执起来。载垣声称我们是皇帝的大臣,不听太后的命令。原本让太后看奏折就是多余肃顺等人脸红脖子粗地跟慈禧嚷嚷。小皇帝见人跟亲妈吵架吓得尿了裤子。

八大臣罢工以示抗议。

慈禧没辙了。

咸丰死在热河行宫,也就是现在的承德避暑山庄。热河在八大臣的控制之下,慈禧孤立无援。面对肃顺等八大臣的咄咄逼人,慈禧只能以退为进,签发了八大臣起草的上谕,但暗地已经决意要干掉肃顺等人。

她召来跟肃顺不和的奕,让他串联北京的群臣,准备扳倒八大臣。

等到死皇帝出殡那天,她借口小皇帝身体弱经不起折腾,先行一步回京。让八大臣代表小皇帝护送死皇帝的灵柩回京。八大臣不疑有诈,答应了。

慈溪一回到北京立即向前来迎接的群臣哭诉八大臣欺负她们孤儿寡母并且“图谋不轨”。群臣中当即出现喊杀之声。在取得群臣支持后,慈禧以皇帝的名义下令逮捕八大臣。肃顺等人还没进京就被拿下。肃顺被判死刑。跟肃顺跟得最紧两人载垣、端华被赐死。其他人被免职。慈禧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就把肃顺等八大臣给办了。

从此慈禧和慈安一起垂帘听政,执掌大权。

慈安虽是正牌太后,但性子肉巴巴的又没脑子又没嘴,大权实际上掌握在慈禧手里。

慈禧封奕为议政王,让他帮自己总理朝政。

奕跟洋人打过交道,觉得洋人并不可怕。他们只想和中国做生意,图财不害命,对清朝的江山没有野心。攻入北京后也没有烧杀抢掠,签完约就依言撤兵了。相比太平天国,洋人对满清的统治不构成威胁。相反满清可以利用洋人对付太平天国,并且在各方面跟洋人合作。

那时太平天国还没有结束,清朝最迫切的任务是增强军力。清朝开始“购洋枪、置洋炮、办机器、造轮船”的洋务运动。那时也没什么“巴黎统筹会”限制武器、技术出口。只要清朝肯出钱,洋人什么都卖。

俄国人不但卖枪炮,还主动要求技术“教铸枪炮”。英法美等国表示军队船只悉听调遣。他们可不希望太平军毁了大清国,毁了他们的买卖,毁了他们刚签下的那么好的条约。

清廷于是决定“借师助剿”,接受洋人的帮助。

曾国藩的湘军、李鸿章的淮军、左宗棠的楚军配备洋枪洋炮,由洋教官训练,坐洋船赶往前线。

左宗棠是曾国藩的幕僚,受曾国藩的指派另组新军,称之为楚军。左宗棠和法军深度合作成立“中法混合军”,由法官军官亲自指挥,配合清军围剿太平军。

李鸿章开办洋炮局,聘用洋人工程师,使用蒸汽机为动力的设备生产洋炮和炮弹。

曾国藩攻克安庆后在安庆设立军械所,生产新式枪炮。中国第一台蒸汽机和第一艘轮船在这里诞生。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