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中华世纪谈 > 427,新疆回乱

中华世纪谈 427,新疆回乱

作者:笑谈正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1:14:22 来源:就爱谈小说

1862年1871年 清军攻破天京,亡太平天国。陕甘、新疆相继爆发回乱。

再说太平天国丢了安庆之后,向西发展受阻,只得专心向东发展。李秀成率军攻克宁波,再克杭州,再攻上海。

英法联军在上海布防,并且用军舰接来李鸿章率领的淮军。华尔率领的“洋枪队”吸收当地的中国人入伍,扩编为五千人。中外各路兵马合力抗拒太平军。

太平军人数虽多,火力不行,进攻上海失败。

中外联军乘胜反攻,攻陷宁波。

曾国藩在西路也趁势向天京逼近,连下数城,杀至雨花台江苏南京雨花台区附近。清军完成对天京的战略包围。

洪秀全急调各地太平军回京勤王。

李秀成放弃东征率军回援。在他走后,东征攻占的城池陆续丢失。

李秀成赶回天京,指挥部队向湘军大营发起猛攻。两军大战44天。湘军损失三分之一。太平军损失更严重,不得不主动撤围,退入天京。

天京军资储备不足,缺衣少食,饥寒交迫。洪秀全担心军心不稳,让李秀成渡江北上筹集粮草。

李秀成率军渡江之后往西打,希望逼迫湘军撤围西返。

但曾国藩不为所动,趁机向天京发动进攻。他的弟弟曾国荃率领湘军攻陷雨花台,迅速推进到天京城下。

洪秀全乱了方寸,急令李秀成率军回援。李秀成无奈只得放弃西征,率军南渡长江。

曾国藩指挥江北军队对李秀成围追堵截。李秀成不惜一切代价往回赶,冒着清军密集的炮火强渡长江。太平军一去一回损失了十几万人,元气大伤。

回到天京的李秀成劝说洪秀全放弃天京,以运动战跟清军周旋。

洪秀全断然拒绝,称“朕铁桶江山,尔不扶有人扶;尔说无兵,朕之天兵多过于水,何惧曾妖指曾国藩者也乎。”

清兵和洋兵步步逼近。太平天国不断丧师失地,最终只剩下天京孤城。

1864年,无计可施的洪秀全服毒自杀。

也有人说洪秀全是食物中毒。临死时,他对身边的人说,你们给我顶住,我去西天找我父兄借兵。很快就会有天兵天将下凡救我们。

太平军一直坚守到弹尽粮绝也没等到天兵天将。湘军炸开城门冲了进来。李秀成只得带着洪秀全的儿子夺门而逃,在逃跑途中双双被捕、被杀。

李秀成写下十多万字的自供状试图求得坦白从宽,但写完之后还是被杀掉了。

洪秀全的儿子洪天贵虽然只是个十几岁的孩子也惨遭杀害,并且是千刀万剐。

坚持了十几年的太平天国终于烟消云散。

不过太平天国虽然灭亡了,太平军还继续坚持了很长时间。北方太平军残余和当地捻军联合以运动战、游击战与清朝周旋。

捻军又叫捻匪。“捻”是淮河一带的方言,是一股一拨一伙的意思。他们本来是活跃在淮河流域似匪似盗的非法组织,在太平军北上时群起响应加入了太平军。不过他们的加入属于“听封不听调”,仍然保留自己编制。

太平天国灭亡后,捻军恢复匪的状态,不再为建邦立国奋战,仅仅为了江湖存身。残余的太平军反过来加入了捻军一起行走江湖。

清军围剿一直不见成效。清廷就把剿匪的任务交给了李鸿章的淮军。

李鸿章不负众望最终平息了捻乱。他因功被封为湖广总督,跟老师曾国藩平起平坐。

洪秀全和太平天国到此就算告一段落。

还好,太平天国失败了。如果太平天国取胜,中国就有可能成为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那我们过礼拜天就得真的要去做礼拜了,并且要过和尚尼姑的日子。不过,洪秀全毕竟是为了一种理想、一种信仰而战,不是为了私利私欲。他领导的太平军还是当得起起义军三个字的。

汉人将领在剿灭太平军和捻军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战争结束后,慈禧封曾国藩为侯爵,封曾国荃、李鸿章、左宗棠等为伯爵。

不过曾国藩兄弟在战后落下个外号“曾剃头”、“曾屠户”。因为他们杀人太多了。曾国荃攻破天京后,以搜查太平军的名义屠城。“三日之间毙贼共十余万人,秦淮长河,尸首如麻”。“沿街死尸十之九皆老者,其幼孩未满二、三岁者亦斫戳以为戏。匍匐道上,妇女四十岁以下者,一人俱无;老者无不负伤,或十余刀,数十刀,哀号之声达于四远”。当时城中只有万余太平军。曾国荃所杀的“贼”里面大部分是无辜的百姓。这是湘军版的“南京大屠杀”。

清朝在平定太平天国之后进入相对的安定期。

虽然各地仍有太平军或捻军残余,但已无关大局。唯一麻烦点的是陕甘地区回民变乱和新疆回民叛乱,清廷派左宗棠率军去围剿。

列强和清朝联手剿灭了洪秀全以后,关系进入蜜月期。偶有龌龊也是因为民间对洋人、洋教的抵制。各地都有百姓怒砸教堂、杀死洋人的骚乱发生。清廷尽量处理得让洋人满意。

1864年,新疆库车爆发叛乱。

清朝的伊犁将军常清急派一千清兵前去平乱。但清兵还没赶到库车,库车就已经被叛兵攻陷。叛兵以当地阿訇相当于牧师热西丁为首在库车建立了一个政教合一的割据政权。

热西丁是一个狂热的宗教jd分子,喊出“伊斯兰的宝剑已经砍到了异教徒的头上”的口号,煽动维吾尔人屠杀满、蒙、汉、藏、回等非维吾尔族人。

热西丁分兵四出,沿途大杀所谓“异教徒”和“叛教者”。南疆地区随即骚动起来。

迪化乌鲁木齐的回族阿訇妥明也趁机聚众作乱,攻击满、蒙、汉等族。北疆也跟着乱了。

当时清廷正全力以赴对付太平天国,无暇顾及新疆,希望新疆靠自身力量平乱。但新疆驻军只有万把人,根本无力对付已呈燎原之势的全疆大暴乱。

很快,伊犁地区也爆发叛乱。叛兵攻陷伊犁将军的驻地惠远新疆伊犁霍城县。伊犁将军全家**而死。叛军首领艾拉汗在伊犁自立为苏丹相当于国王。

清军在叛军的攻击下节节败退,最后只剩下东疆少数地区。

喀什的柯尔克孜族首领司迪克为了抵抗热西丁请浩罕汗国出兵援助。浩罕汗国对喀什垂涎已久,立即派大将阿古柏率军进驻喀什。阿古柏进了喀什,反客为主,鸠占鹊巢,把司迪克赶跑了。

阿古柏和热西丁对决,大胜热西丁。阿古柏相继占领南疆八城,建立了“哲得莎尔”汗国。

做了大汗的阿古柏开始新疆统一之战,率军北上跟妥明决斗。阿古柏在决战中再次胜出,逼降了妥明。

新疆大部已归阿古柏所有,只有西部的伊犁和东部的哈密在维吾尔叛军和清军手中。

阿古柏率军杀向伊犁。

沙俄对伊犁早已垂涎很久,绝不允许阿古柏染指。

沙俄早在艾拉汗占据伊犁后便准备出兵争夺伊犁,派出间谍入境侦察。结果间谍或被当地人打死,或被活擒。

沙俄便以此为借口,出兵伊犁。

1871年,沙俄军队打着替清朝收复叛乱地区的名义杀入伊犁。

艾拉汗正在全力以赴应对阿古柏的进攻,没想到沙俄在背后捅了一刀,很快败退下来。

沙俄抢在阿古柏之前占领了伊犁地区。艾拉汗战败被俘。

沙俄派人去找阿古柏,以承认“哲德沙尔”汗国为条件,跟阿古柏签订通商条约,向阿古柏出售军火。它一面扶植阿古柏,一面假惺惺地向清朝表示一旦清军收复新疆,伊犁“即行交还”。它认定清军没有能力收复新疆。

当时清军正忙于平定陕甘回乱,无暇顾及新疆。

时任陕甘总督的左宗棠强烈要求收复新疆。清廷一边跟俄国人进行外交交涉,一面让左宗棠加速清剿陕甘回乱,准备进军新疆。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