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中华世纪谈 > 444,第一届国会

中华世纪谈 444,第一届国会

作者:笑谈正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1:14:22 来源:就爱谈小说

1912年1913年 中国第一次民选,诞生第一届国会。国民党要员宋教仁被刺。

在应对各省份跟中央争权的同时,袁世凯也不得不花时间花精力应付中央政府内部的权力斗争。

内阁总理唐绍仪没跟他商量就把直隶都督总督许给了南方的王芝祥。直隶是袁世凯的根据地。袁世凯早把直隶总督一职许给了自己的亲信冯国璋。袁世凯不批,改任王芝祥为南方军宣慰使,让他负责南方裁军。唐绍仪拒绝签字。总统和总理顶上牛了。

按照孙中山修改的临时约法,总统做什么决定必须有总理副署才能生效。也就是说,没有总理签字,总统任命就是废纸一张。当然,没有总统的签字,总理任命也是废纸一张。临时约法就是让总统总理互相牵制。

袁世凯知道总理的重要性,所以当初组阁时任命他信得过的唐绍仪为总理。唐绍仪是他三十年的好友兼部下。

南方也知道总理的重要性,极力拉拢唐绍仪。黄兴邀请唐绍仪加入了同盟会。

唐绍仪任命同盟会的王芝祥为直隶总督让袁世凯怀疑他“叛变”了。

袁世凯绕过唐绍仪直接下令任命冯国璋为直隶都督。

内阁负责制在西方流行,但在中国属于新鲜玩意儿。大家都不太适应。很多人还是习惯谁官大谁说了算。冯国璋走马上任。唐绍仪被晾到了一边。

唐绍仪一看这活儿没法干了,赌气辞职回家。

同盟会的几个内阁成员宋教仁、蔡元培等四人见状也宣布辞职,抗议袁世凯独裁。内阁陷入瘫痪。

袁世凯另提外交总长陆征祥为总理重组内阁。陆征祥上任后向参议院提交新内阁名单,请参议院审议。但是参议院因为同盟会议员的抵制以及陆征祥“言词猥琐引起不满”,拒绝通过他的名单。

组阁不成,政府工作陷入瘫痪。袁世凯只得亲自出马宴请参议院议员,同时安排人制造舆论给参议院施压。

军警方面发电指责参议院胡闹,扬言要解散参议院。黎元洪和他的共和党也公开表态支持陆征祥。

袁世凯亲自拟定了一个内阁新名单请参议院重新审议。参议院迫于各种压力勉强通过。

袁世凯刚把这场政府危机摆平,紧接着副总统黎元洪跟手下张振武又闹得不可开交。张振武是武昌起义的功臣,一向看不起黎元洪。他对黎元洪拍桌子瞪眼睛,讥讽黎元洪别在我跟前装蒜,不是我们把你抬出来,你做不了副总统。黎元洪恨他恨得要死却也不敢惹他。

黎元洪设法把他调走。张振武大怒,扬言要二次革命,推翻黎元洪。黎元洪得到消息,给袁世凯发电报强烈要求杀掉张振武。

袁世凯很为难,以一句气话杀人难以服众。但黎元洪是他最重要的政治盟友,他又不想得罪。袁世凯正在犹豫,黎元洪又发来第二封电报催促。袁世凯只得以贪污的罪名杀了张振武。

张振武算是同盟会的人。同盟会现在叫国民党,是参议院的第一大党。国民党岂肯善罢甘休,抓住黎元洪公报私仇、袁世凯没走司法程序就擅自杀人的问题不放,扬言要启动弹劾程序。

国民党一面争取参议院议员站在自己一边,一面讨论如何发起弹劾。弹劾副总统没什么意思。弹劾总统难度太大。国民党决定弹劾内阁,捎带打击总统、副总统。黎元洪主谋,袁世凯拍板,陆征祥执行,三个人都有责任,谁也跑不了。

国民党发起对内阁的弹劾。陆征祥对参议院厌烦透了,受到弹劾撂挑子不干了。袁世凯只得另提赵秉钧为总理。

黎元洪也受到舆论压力,发电报承认错误,主动承担责任。但国民党依然不依不饶。

袁世凯无奈,请孙中山出面说和,又厚葬了张振武,把张振武临死前的口供拿给参议院看,费尽口舌总算把这事平了过去。

袁世凯也对参议院烦得够呛,开始怀念独裁时代。

议院政治在中国还是一个新生事物,谁都不大适应,也不熟悉他的游戏规则,觉得与其一大帮人吵吵闹闹的还不如一张嘴、一支笔来得痛快。权力越集中,决策效率越高。领导一拍板,这事就算定了。谁瞎逼逼打屁屁。

删去133字

西方国家搞三权分立,整天吵吵吵,决定一件事比生孩子都难。议院决定的事,总统不签字也执行不了。总统决定的事,议院不通过也执行不了。总统急了解散议院。议院急了弹劾总统。议而不决,决而不行,决策效率低下。

但是民主制相比集中制有一个优势,那就是决策失误率低。有些东西你不能光看效率。高效率、高质量,那当然最好。高效率、低质量,那就不好了。

删去136字

当然低效率、高质量也不好。要是什么事都等到黄花菜都凉了才做出决定,那还有什么意义呢

高效率低质量和低效率高质量都不完美。哪种情况更糟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至于袁世凯,从他的角度肯定是倾向于决策效率,倾向于权力集中。谁都喜欢自己说了算,没有那么多互相牵扯。

按照临时约法的规定,袁世凯应在上台后十个月内举行国会选举,然后让民选的国会推举正式的总统、内阁,制定正式的宪法。

袁世凯想借机把内阁制改回总统制。他聘请美国教授古德诺为宪法顾问。他有心实行美国式的总统制。

他公布议员选举办法和各省议员名额,开始进行选民登记。

中国开天辟地头一回的选战正式拉开战幕。

民国不是满十八岁就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选民必须年满21岁,男性,有一定的财产和学历。女人、穷人都被排除在外。全国符合标准的选民大概只有4000万,占总人口的十分之一。

各地把选票发给了合格的选民。各党候选人开始到各处的集市、茶馆进行演讲,宣传自己的治国理念,攻击现政府的过失,贬损其他党派的候选人。为了拉选票,也出现了贿选舞弊等现象。

很多选民还不懂得选举是什么意思,也不知道议员是什么东西。人家送来选票被随手扔到一边。真正去投票的也就数百万人而已。

各党都非常重视这有史以来的第一次选举。国民党更是势在必得。

宋教仁到处演讲、拉选票。国民党在宣传这方面还是很有本事的。同时宋教仁又拉来其他小党派入伙,扩大自己的势力。终于在1913年的大选中,国民党大获全胜,成为国会第一大党。

在数百万选民之中产生了800个议员,号称八百罗汉。国民党占45,接近一半。第二大党共和党只有20。其他各党更是少得只有个位数,甚至可以忽略不计。当时的党派多如牛毛,有说几百的,有说几千的。几个人凑一块起一个名就成立一个党。国民党鹤立鸡群。

大获全胜使国民党非常兴奋。宋教仁到处演讲,说要强化国会的职能,不仅选总统也要选总理,任命内阁成员,出台宪法,决定国家一切大政方针。总之一切权利属于苏维埃。他主张以多数党为执政党进行组阁。执政党的党首理所当然就是内阁总理。当然,他主张的是内阁制,总统不过是徒有虚名而已。

宋教仁俨然新当选的国家首脑,开始抨击现任总统袁世凯和现任总理赵秉钧,把他们批得一无是处。

袁世凯公布国会召开的日期。

宋教仁打点行装,在众人欢送下赴北京开会。在上海火车站的站台上,一个刺客抽冷子冲过来给宋教仁的腰眼上来了一枪,跑了。众人七手八脚把宋教仁送到医院。但是宋教仁终因伤情过重,不治而亡。

宋教仁被刺给即将到来的第一届国会蒙上了一层阴影。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