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中华世纪谈 > 48,三家分晋

中华世纪谈 48,三家分晋

作者:笑谈正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1:14:22 来源:就爱谈小说

公元前463年前419年 晋国智、韩、赵、魏四家分范氏、中行氏地为邑。韩、赵、魏灭智氏,三家均分其地。魏文侯任李悝为相,致力改革,推行法治。

越王勾践打败了吴国接任了霸主,迁都琅琊山东青岛琅琊镇,把战略重心北移,打算称霸中原。但是壮志未酬勾践就死了。他的儿子与夷继了王位。

与夷不急于逐鹿中原。他把工作重心放在巩固已有成果上面,消化新征服地区,提高越国的综合实力。

诸侯对争霸也越来越没了兴趣。卿大夫日渐崛起,君臣矛盾成了主要矛盾,诸侯国内乱不止,无暇争霸。

在内乱国家中,闹得最凶是晋国。晋国八卿打成六卿,六卿打成四卿。

智、赵、魏、韩四卿联手灭了中行、范两卿。两卿知道自己大势已去时捎话给国君晋出公愿意交回封地。他们不肯将自己的封地白白便宜了四卿。

晋出公喜出望外,欣然笑纳。如果他能得到两卿封地,将能壮大自己的实力,跟四卿抗衡

但是四卿哪能让他白捡了这个便宜,灭了两卿之后也没给晋出公打招呼就私自瓜分了两卿的封地。

此时的四卿随便谁的地盘都比晋出公大。

晋出公怒火中烧却又无可奈何。

晋出公咽不下这口气也不肯做四卿的傀儡,暗地联络齐国和鲁国讨伐四卿。

消息传到智伯的耳朵里。智伯先下手为强,联合赵、魏、韩三家讨伐晋出公。晋出公哪里是四卿的对手,三十六计走为上,慌忙逃往齐国。

智伯跟晋昭公的孙子忌私交很好,把忌的儿子骄立为国君,是为晋哀公。晋哀公说是国君不过智伯的傀儡而已。智伯控制了晋国国政。

智伯是四卿当中实力最强的,如今又掌握了朝政大权,不免有了自立为君的想法。

但是智伯担心其他三卿不服。虽然智伯实力很强但也没强到以一敌三的地步。如果其他三卿联手对付他,还是够他一呛。

智伯于是想出一个“食果去皮”的法子,一步步消减三卿的实力,等待他们无力反抗的时候再做国君。

智伯把三卿找来,对他们讲晋国一直是霸主,可到了咱们这一代被越国抢去了。我觉得很惭愧。我准备出兵跟越国争霸。但是打仗需要钱粮。我计划咱们各捐出一城作为军费。你们意下如何

三卿明白智伯在算计自己。说是各捐一城,晋国大权都在他的掌握之中,捐给公家其实等于捐他个人。认捐就等于认头被蚕食,削弱自己壮大别人。可是不捐又担心触怒对方,引祸上身。

面对智伯裸的勒索,赵、魏、韩选择不一。魏、韩虽然不忿,但还是迫于压力割让了一城给他。赵家软硬不吃,寸土不让。

智伯于是翻脸,派兵去攻打赵家,捉拿赵襄子。赵襄子逃出都城逃回封地晋阳。

智伯不依不饶,要求魏、韩两家跟他一起去讨伐晋阳,许诺得胜之后将赵家瓜分。魏、韩两家半是被利诱所迷惑,半是被威逼所慑服,跟随智伯去攻打晋阳。

赵家靠着城高墙厚拼死抵抗。三卿久攻不下,陈尸累累。

智伯想出一个毒计掘河灌城。他派人挖开晋河,水淹晋阳城。

大水漫进晋城把晋城变成水城威尼斯。城里的人遭了殃了,饭没法做,觉没法睡。更要命的是,水一直在往上涨,土坯垒成的城墙开始出现崩塌。

智伯得意地对魏、韩两卿说掘河灌城真是好法子。任凭你城多高墙多厚,大水一冲就垮了。以后再遇到难以攻克的城我就用这个法子。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魏、韩两卿暗中变了脸色。因为他们的城也临近河边。智伯能用水攻对付赵氏,将来也会用同样的办法对付他们。魏、韩两卿闷闷不乐。

这时,赵襄子派宰相张孟谈趁夜潜出晋阳去见魏、韩两卿。

张孟谈对魏、韩说你们应该看清形势,智伯是想除掉咱们三家独霸晋国。你们为虎作伥之后就要为虎做口粮。我们赵家是早饭,你们两家是就是午、晚。还指望灭亡赵家后分一杯羹吗别做梦了。

魏、韩两家也深知智伯的为人,于是决定三家联手灭掉智氏。

三家约好时间共同出兵攻打智氏。张孟谈回去向赵襄子汇报。赵襄子大喜,拜谢张孟谈。

当夜,魏、韩派兵掘开围坝倒灌智伯大营。智伯大营乱成一团。晋阳水退。赵襄子趁机率军出城。魏、韩、赵三军联手进攻智伯。智伯毫无防备,突然受到三面夹击溃不成军。智伯死在乱军当中。

三家把智伯的领地三一三剩一给分了。一时分得兴起,把属于晋国国君的领地也给瓜分了。扔给那个傀儡国君几亩薄田让他自生自灭。中原老牌霸主的晋国从此名存实亡。

晋国剧变,诸侯反应冷淡。越国是霸主,但是受到重新崛起的楚国的挑战,无暇顾及中原。楚国重启扩张,北灭陈蔡,东攻越国,希望恢复霸主地位。齐国的国君已经被田氏彻底架空,领地都在田氏的掌管之下,处境比晋哀公强不到哪去。鲁国发生过跟晋国相似的事情。鲁哀公想向越国借兵讨伐三桓。三桓先下手为强打跑鲁哀公。鲁哀公死在外面。三桓立了一个傀儡国君,完全控制了鲁国。秦国一直忙于跟戎人作战,向巴蜀方向扩张势力,没工夫管别人闲事。诸侯各有各的问题,无心理会别国内政。三家分晋的现实得到诸侯的默认。

而那个所谓的天下共主的周天子几乎都被诸侯遗忘了。诸侯国出现任何问题也不会想到请示周天子的意见。周天子对这种状况也只能默认。

不久后,周国出现弑君自立事件。诸侯对此也是反应冷淡。在“礼乐崩坏”的时代,即便是大逆不道的事情,诸侯也已经见怪不怪。

中原自三家分晋之后安静了几十年。不是诸侯又签了弭兵之盟,而是大家都争霸失去了兴趣。楚国热衷扩张的楚惠王死了。越国“三世弑君”,政局不稳。秦国一直在打,但是跟蜀国和义渠甘肃的西戎打,不涉及中原。诸侯利用这难得的平静期专心发展自家实力以图在江湖安身立命。

“三家分晋”之后,赵、魏、韩三家以大夫身份自立为君。于是中原出现了三个新兴的国家赵国、魏国和韩国,人称“三晋”。

在三晋之中,魏国实力最弱。魏国夹在赵、韩之间总觉得心里不踏实,担心什么时候得罪了两位大哥被人家一口吞掉。这种忧患意识促使魏国最先搞起改革,那时称为变法,希望以最快速度提高魏国的实力。

魏国国君魏文侯即位后任命李悝为相实行变法。

李悝是法家。他上任后首先起草了一部**法经,让大家依法办事。

这部**写得相当完备,面面俱到。后来商鞅把法经引入秦国,成为秦律的蓝本。秦朝灭亡后,汉朝抄袭秦律而成汉律。之后的历朝历代也参考前朝立法。李悝编订的法经影响深远。

李悝打破官职世袭制,按照能力和功劳提拔官员。他虽然是法家却采用了墨家“尚贤”观点。他给官员只发工资而不给封地,防止了三家分晋的故事在魏国重演。

他以军功选拔官员的办法后来也被商鞅引入到秦国。

李悝也非常重视经济的发展,推行“尽地力”、“善平籴di”政策促进生产。

他设立一些奖惩措施督促农民精耕细作提高产量。据说李悝在魏国推广多种作物的间种套种技术。这在当时可是个新技术,可以提高耕地的利用率,多打粮食。

为了防止谷贱伤农,谷贵伤民,李悝实行平籴法。国家出面在丰年购入粮食,在歉年卖出粮食,以保证粮价平稳,社会稳定。

在发展农业的同时,魏国也不忘发展商业。山西人历来善于经商,只要政策允许很快就能把生意左得风生水起。魏国这边邻近秦楚赵韩,那边靠着中原各国,利用这种地域优势贩卖各国土特产,不仅能赚取差价还能增加税收。

李悝在魏国推行改革,让魏国面貌一新异军突起。李悝为相20多年。在他的治理下,魏国蒸蒸日上,日益富强,成为中原最强大的国家。

魏文侯礼贤下士,不拘一格降人才,先后把战国初期的名臣吴起、西门豹、乐羊等都招致麾下。

“西门豹治邺”的故事被人们所熟知。他巧施手段整治了为河伯娶妻的陋习,并且带领百姓兴修水利,把邺城河北临漳治理成魏国的样板城市。

吴起、乐羊是魏文侯手下两员大将。他们把魏军训练成能征惯战之师。

文有李悝、西门豹,武有乐羊和吴起,魏国没有理由不富国强兵。 ,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7547956群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