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跨界商明 > 第247章 安北计划(二)

跨界商明 第247章 安北计划(二)

作者:飞翔的羊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1:47:31 来源:就爱谈小说

这里有一个不小加水文条件不错的港湾,缺点就是这里有三分之一以上时间是封冻的。封冻虽不会损伤船只,也不会在这时间受到别人海上进攻,但作为一支有一段时间无法使用的地方肯定是并不理想。

不过这对于普通的商港而且是可选择性为零的情形下,这个港湾还是此处唯一的好地方。因为它有港湾还有环形山保护,中间土地也足够建设一个几十万人口的城市。

对这些穿越众肯定是一切门清,就是找不出原始地貌的地图,只能从后世摄影地图抹去现代建筑物画出等高线地图,如此做虽不可能很准确也相当费时间,好在这时进入的相比后世战列舰仅是一些小船。

绘图再费工夫自有一些大学生愿意干的,如此画出的地图具有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准确性,如这样的港口后世人工开挖虽然多一些,再补上实地观察后的修改,这地图也就完整了。

进港湾时天色已昏,次日众人才上岸。上岸的众人乃是先为建设这里的,主要是先伐木建房与挖煤、建砖窑与石灰窑、开采石头等等。

也会开垦土地不过先考虑的是住下来及码头、仓库等,那是因为粮食大可在朝韩的地方用商品换取,上万人每天一百石粮食也就是六吨左右,一条五十吨的船可以供八天左右的食物。

还有这时来的六条小船一对是渔船,这时鱼多又是现代大拖网,每日每人一斤鱼也是有积余可以放冬天吃的,如此一来粮食会更省。

这个时间过来乃是这时天气不冷了,普通帐篷足够住人了。这样才有时间进行各种建设,到冬季这里的建筑材料、煤矿生产也初具规模,城堡、码头、住房、仓库还有最重要的建筑之一商场也会完工了。

等所有的人都上了岸三条大船马上返航,那是第一次是先运人过来,但粮食之类完全从义州购买也不可能。另外建筑城堡还需要一些水泥,这三条船下一次航行将会带来四个月粮食,上千吨水泥,另外还有少许人与其它各种物资。

看到这里广阔的土地即便是知道冬季很冷,过来的人中不少觉得这里安家其实也不错。主要是这里土地广阔平坦又肥沃,有不少河流。就算是沿岸开垦一下几十万几百万亩地也是小意思,人均五六亩土地一年种一季其实也足够吃饱了。

按中国人的勤劳在黑龙江两岸安置上百万人也是轻而易举,只是中国人现在也不多,这时的世界却是有太多荒无人烟的土地可以移民,所以穿越众的计划仅是在黑龙江、乌苏里江沿线每隔一百里左右设一个一二千人的定居点。

这定居点放二三百士兵与家人为五百,一千左右农民加一些工匠与商人也就差不多了。这样黑龙江、乌苏里江两岸也就控制住了,不至于因人太少而被这时的沙俄将这里逐渐蚕食了。

有二三百士兵再加临时征召的农民,另有当地部落青年,足以挡住不久就会过来的罗刹人。毕竟每年获得水路补充的城堡,面对只是骑兵的罗刹人不可能会守不住的。

因为对方兵力不多,整个加一起也就是几万人外不可能有重炮的。还有武器方面守卫者会更好不少,反击也不会全靠他们的。再说这时早过去就可以早一点聚拢各部落人心,建立起统治基础外还可以施以文化教育。

更关键在这里生活的人高档裘皮不稀罕,金沙也常有发现,肉食也不大缺,可是连盐也无法随便买到,布匹更加罕见。

大明只要运来各种商品,包括普通的盐布茶叶粮食之类就会换取不菲的商业利益外,还留住这里各部落人的心。因为那些东西只能靠帆船运到海参崴,然后逆流而上通过黑龙江、乌苏里江运到各个定居点的。

而罗刹人的马并不多,就算是马足够多长途运输一只马只能驮一百多斤,几千里路过来价钱会贵到什么程度呢何况这些闯荡过来的罗刹人并不富裕,他们是空手或背了枪过来发财的而不是武装经商的。

另外罗刹国没有茶叶、没有丝绸、没有瓷器、没有便宜的铁器、没有棉布有亚麻布,有一点商品也会比大明商人贵上几倍以上,因而仅是这些商品就不可能让这里的部落民倒向罗刹人的。

历史上他们是乘后金占据中国后对这里的统治放松,经营松懈,当地部落民经济上也没什么好处,才在罗刹人的威迫利诱下有人倒向的。再加后金武力上不行。

不似现在大明在这里设立定居点,可以对这里的部落民马上就可以重新开始进行羁縻统治。定居点也是不可能被罗刹人攻占,反而对这里的一切可以及时了解,然后后方也可以及时用船运来军队。

定居点可以建立学校,招收部落民子弟过来学习,这对在这里的统治好处极大。另外还可以开办医疗点与药店等,定居点应该是一个小而全的集市以及大明在这里统治的触角加中心。

最主要或首要的还是各种商品,之前大明奴儿干都指挥使虽然将这里纳入了统治区,但这个统治只有几个官员与委任了一些部落头人的不少大小官员,整个儿不仅为羁縻性质实际上双方的利益交换方面为零。

这时的定居点官员有驻地,还有军队保护外,有学校有医院有药店为部落民所需要。还有各种对部落民生活有好处的商品,只要对部落民用处不大的裘皮、金沙之类交换。

这一来双方就有利益交换了,而且是虽然大明的商人赚头不小堪称暴利,可也不是人人可以过来经商的。再说大明少了这里的裘皮、金沙损失毛毛雨,这里的部落民的生活就不大好过了。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过上好日子怎肯轻易放弃。

军事、文化、医药这三方面就远比明初刚设奴儿干都指挥司时控制力强大了不知多少,再说商业的纽带作用愈加强大,如此就可以保证大明牢牢控制住这里。

虽然这里暂时无法征税,如放过去又是军队又是医药又办学校亏死了。这时因有商业利益并非是陆路过去,就商业利润就多少会赚一些。

因是这样的计划三条船第二次过来主要是运输大量的建筑材料,然后带了一部分军队与工人进入黑龙江,之后在后世虎林附近的江边,找了一个比较开阔平坦江湾开始建造第一个定居点。

为什么第一个据点放在这里那是将来东北铁路会从这里经过延伸向北,最终目标是白令海峡与北极。只是那个计划起码在几十年之后,但几十年后北美大陆在夏季可以乘坐渡轮,然后乘火车进京肯定是十分高效的选择,比乘船快多了。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