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都市 > 皇后无所畏惧 > 121、倭人

皇后无所畏惧 121、倭人

作者:初云之初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9-13 17:26:44 来源:就爱谈小说

贞观三年十一月,唐军直入突沦川, 袭破吐谷浑牙帐, 斩首数千级,获驼马牛羊二十余万头,吐谷浑国主乞降, 此战正式宣告结束。

消息传回长安的时候, 乔毓正跟几个孩子围在一起烤肉, 切成薄片的羊肉炙烤的滋滋作响, 再撒上点儿孜然调料,香的人口舌生津。

秦王重文, 加之也不欲那些孤本绝本失传,便提议在长安建设一座图书馆, 向全民无偿开放是不可能的,但只要迈出去第一步,剩下的路也就好走了。

乔毓跟他在长安逛了一上午,才算是选好了位置,再去敲定具体事宜, 便要丢到下午了。

这俩人还算是轻松的,皇太子那边儿则盯着工部主持舰船和六分仪的制作,又兼训练海军等诸多事务,真是恨不能一个人劈成三半用, 一个上午过去,茶都没喝一口。

乔毓心疼孩子,也觉得他们现下这状态不对:“日子还长着呢, 你们急什么?身子是自己的,可得爱惜。”坚持拉着他们回宫去歇息,也是一家人小聚一番。

天气冷了,内殿中虽有地龙火炉,温暖如春,可听着窗外的寒风呼啸,却也没法儿真的当这是春天。

乔毓是荤食动物,饿了一上午,就想吃肉,两个孩子也是这样,几人略加合计,就叫人把烤肉的家伙儿取出来,备了炭,皇帝兢兢业业的烤,那娘仨吃的满嘴油。

奏疏送过来的时候,皇帝手里边儿还拿着夹子,不便抽手,乔毓也不避嫌,接过来翻了翻,禁不住笑开了:“二十万头马牛羊啊,发财了!”

西线大胜的消息,皇帝早就得知,闻言虽也欢欣,却只是一笑:“火药的威力,的确超乎想象。”

皇太子道:“开春便要农耕,有这些牛羊在,助益颇多,吐谷浑的良种马,也可用来育种,对大唐马匹加以改良。”

乔毓将那奏疏递给儿子,他接过看了眼,方才继续道:“邢国公在奏疏末尾,提及暂时委派人掌控当地军政大事,但日后应当如何,却请父皇裁决。”

对于这些异族,皇帝听乔大锤念叨过好多遍“畏威而不怀德”,加之自身又被锤化了大半,也懒得如先前那样再做表面功夫:“吐谷浑擅杀唐使,当执其君主,问罪于太庙,而后明正典刑!军卒青壮化整为零,送去开山挖矿,免得他们聚众为患,再生叛乱;至于寻常吐谷浑部众,便将其打散,迁入内地,几代之后,想必便会为汉人同化……”

乔毓适时的接了一句:“吐谷浑人擅长养马,可以吸纳其中能人,以为己用。”

皇帝颔首,却又叹一口气:“这种地方打下来也没多少意思。吐谷浑人迁走之后,人口稀薄,气候也不甚好,大唐没有百姓愿意去,若是加以开发,又要长安源源不断的拨款……”

秦王失笑道:“可若是不要,转眼就会被吐蕃人捡去的,喂肥了他们,反倒生祸。”

皇帝有些头大,思量几瞬,终于道:“在那儿设置都护府,并入陇右道吧,至于日后如何……且再看吧。”

乔毓夹了片羊肉,蘸取调料汁之后,送进嘴里:“开疆拓土总是好事,想开了也就好了。”

皇帝也只能这么想了。

秦王站起身为爹娘和哥哥添酒,摇了摇壶,察觉已是半空,便纷纷内侍再去取,正说话间,就听外边儿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侧目去看,却见晋王与昭和公主兴冲冲的跑进来了。

“不是在万年吗?”乔毓纳闷道:“怎么忽然跑回来了。”

“父皇,母后!”晋王没听见她说话,三步并作两步跑过去,道:“外边来了一群倭人!”

皇太子这边又是造船,又是六分仪,就是打算去找倭国呢,这会儿怎么自己送上门来了?

一家子对视一眼,最后,还是皇帝道:“你怎么知道他们是倭人?”

“他们矮啊!”晋王理所应当的说了一句,大抵也是觉得这话没什么证明性,又道:“他们带着光武帝赐下的金印拓本,还有受魏国皇帝敕封的文书!”

乔毓仔细想了想后世记载的日期,眼珠一下子就亮了:贞观初年,舒明天皇向大唐派遣了第一批遣唐使!

皇帝想起她此前说过的金矿银矿,心思不禁浮动起来,略加沉吟,吩咐道:“叫鸿胪寺去接待,规格无需高,但也别太低,就按新罗的待遇来吧。”

内侍闻言应声,便待出去,皇帝不知想起什么,又叫住他:“叫鸿胪寺先看看他们的国书,再敢有日末天子那样的胡言乱语,便直接打出去!”

皇太子几人听得笑了,乔毓也是忍俊不禁。

倭国派遣使节往华夏来,这并不是第一此,前边儿还有光武帝刘秀和魏帝呢,但近代正式的官方记录之中,无疑便是倭国派遣小野妹子朝见前朝炀帝了。

前朝之时,倭国诞生了亚洲第一位女天皇,即推古天皇。

她是钦明天皇的女儿,后来出嫁,做了异母哥哥敏达天皇的妃子,皇后广姬去世后被册封为皇后,再后来敏达天皇辞世,她便被身为权臣的舅父苏我马子扶持为天皇。

推古天皇即位之后,派遣小野妹子朝见炀帝,国书开头便是“日出天子问日末天子”这么一句话。

日末天子,即太阳落下的天子。

乔毓不是炀帝,但也能想象出炀帝看见国书之后的mmp:你个龟孙咒谁死呢?!

还有,谁给你的勇气自称天子?!

梁静……不好意思走错片场了。

总而言之,炀帝为此勃然大怒,痛骂使节之后,冷冰冰的丢下一句:蛮夷书有无礼者,勿复以闻!

不要再拿这种东西来恶心朕了!

小野妹子走得颇为狼狈,路上连国书都丢了,但更多的人认为多半是炀帝写了国书骂娘,小野妹子不敢传扬出去,只得说是丢了。

乔毓想起这桩旧事,便忍不住想笑,笑完又道:“倭国人几次三番前往华夏,必然对海中暗礁洋流了如指掌,或可从中加以突破……”

皇帝也是这么想的,颔首道:“叫他们在大唐多留些时日,要么威逼,要么利诱,哪有打听不出来的道理。”

皇太子也道:“开矿不仅仅需要人力,也要技术与物力支持,谁也没想到倭国自己送上门来了,现下急忙去加以筹备,的确仓促,更别说届时到了倭国开矿,必然会与其产生纠葛,士卒水土不服等事,也要考虑……”

人还没见到呢,这边儿就想着薅羊毛了,只是乔毓一点儿都不觉得愧疚,只觉得理所应当。

这些倭人跟其余夷狄并没有任何区别,一句畏威而不怀德,就充分点明了其本性,吸取华夏文明加强自己,强盛之后再反手捅刀,这是人干的事儿吗?

后世的事儿暂且不提,只唐一代,这伙儿矮子就没少作乱。

贞观年间屁颠屁颠的拍遣唐使来,嘴跟抹了蜜似的,学中国的文字制度,求中国的锻造、木工等等技术,还有留学生在太学念书,可结果呢?

在大唐呆了两年之久,吃大唐的喝大唐的,最后回国了,坚持宣称倭国与大唐是平等的,甚至不肯面北向长安天子致意?

喵喵喵???

吃完饭一抹嘴,就什么都忘了?

你们是不是在海边呆久了,记忆也跟鱼一样了?

这么有尊严,别在大唐白吃白喝,还带那么多东西回去啊!

两年时间,养条狗都知道朝主人摇尾巴呢!

就这么着,两国的关系恶化了,永徽年间更有了白江口水战,要不是被打回去了,这伙儿矮子得蹦到天上去。

乔毓想起这事就生气,再想起派人去倭国挖矿,积极性忽然就高涨起来,忙活完图书馆的事儿之后,又去盯着人画海图。

鸿胪寺将倭国使节安置在大使馆里,次日便入宫回禀:“他们此次来朝,共有二百一十六人,除去少数仆从,余者多为青壮年,倭国仰慕大唐文明,希望能够学习大唐的工艺制度,派遣年轻人进入国子监学习……”

哪来这么大脸!

皇帝听乔大锤骂了半天,知道这伙子矮人这会儿说的好听,转头回国就不认账了,哪里肯当冤大头:“大唐千万百姓,能进国子监的有几个?多少青年俊彦,挤破头都进不去!朕连自己的子民都顾看不完,哪有闲心理会他们,至于工艺制度——”

他冷笑之意愈甚:“倭国来朝,算是大唐的属国呢,还是别的什么?可带了倭国特产进献?可有国书称臣?总不能空手套白狼,想叫朕无偿帮扶吧?”

鸿胪寺卿被问住了,讷讷半晌,才道:“大唐天威所致,方才有蛮夷登门,现下倭国来朝,正是圣上教化万民的机会……”

自从有了乔大锤,皇帝看这伙子整天把仁义道德挂在嘴边的儒士们越来越不顺眼了,眉毛一竖,道:“这么好的机会给你,你要不要?朕叫人抄家,将你的家财尽数送给倭人,再在国子监门口给你立碑,好不好?!”

鸿胪寺卿忙跪地谢罪:“臣惶恐!”

“叫他们在那儿等,再好好想想,有什么可进献给朕的!”皇帝不耐烦道:“朕很忙,日理万机,有空再召见他们,你退下吧。”

鸿胪寺卿擦擦冷汗,躬身退下。

皇帝目视他身影消失,禁不住冷哼一声,感叹道:“顾不得乔大锤爱惹事呢,说锤人就锤人,比做皇帝舒服多了!”

作者有话要说: ps:评论抽人送红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