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振奋新明 > 第179章 雷兴的葬礼

振奋新明 第179章 雷兴的葬礼

作者:小波不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8:04:37 来源:就爱谈小说

建小学堂的政策,让各县的衙门都感受到了巨大的财政压力。如何增长地方财政的收入,成了县衙官员们最为头疼的事情。

也有不为这事发愁的县衙,比如延川县。人家的财政好,仅凭着商税,就能把这个窟窿给填上。

财大气粗的延川县,直接办了两个小学堂,若是加上之前振川的学堂就有三所小学了。文官们将这称为文治大兴,不过李侯爷却没当一回事。不说与后世比了,就是与江南等地相比,延川的识字率都不算高。三四年制的小学堂,也就勉强扫个盲。培养出来的毕业生,连小知识分子都算不上。

普及中学教育才是最终目的,可这太有难度了。目前中学只能开三所,分别是延安中学、榆林中学和振川中学。办这三所中学的财政压力到不大,主要是没多少生源。三所中学加起来每年入学的人数,都凑不够五百人。

李振新觉得人才培养的太少,可委员会的其它人觉得太多了。每年毕业五百多人,就业怎么办那有那么多职位分给这帮年轻娃娃

“小雷啊,你不能这么想问题,谁说上中学就必须要当官哪以后的中学生可以到工厂,商铺,军队这些地方去工作。咱们办学校不光是为了培养当官的。”第一批中学生就业的太高,弄的所有人都觉得,中学毕业了就能当官,这个影响很不好。

让中学生出去到工厂商铺上班他们能愿意吗雷兴的小儿子现在主管教育,听了李振新的回答,一脑门子的问号。不让人家当官,读书还有什么劲。

教育的普及就会带来这个问题,没有合适的就业渠道,总会让人产生人才过盛的错觉。当年民国的时候,很多中学生和大学生就难以就业,这些人对社会充满了不满,总觉得是社会不公才造成自己就业难。很多乱七八糟的事,也是这些人搞出来的。

所以普及教育这事,也要慎重没有相匹配的制度建设,说不定就给社会增加了不稳定因素。

“现在还不是考虑这些问题的时候,你就不要担心毕业生安置的问题了。对了你父亲这几天身体怎么样我晚上到你家去看看。”雷老爷子最近身体状况很差,已经不能工作,在家中养病。

“多谢侯爷记挂,父亲大人的身体现在很差,不知道能不能抗过这个冬天。”

高层官员老龄化的问题,终于暴露出来了。今年以来,不但雷兴的身体状况不好,吴有性老爷子身体也出问题了。两位老人家的身体一垮,军政委员会的半边天就转不了了。尤其是雷兴,一时半会还真找不到行政经验上能替代人的人选。

唯一令人欣慰的是宋应星老爷子身体还很硬朗,看样子再坚持几年没什么问题,不然李振新就得被逼上梁山了。

晚上在雷兴家中看到老爷子的时候,李振新觉得似乎该准备后事了。

雷兴躺在床上,语气虚弱的向李侯爷说了几句话,主要是交代后事。“侯爷吾可能命不久也,万望吾走之后,侯爷能照顾一下我那不成器的小儿子。”

“雷老,这叫什么话,你可要挺过来啊。至于家里的事,你放心万事有我哪。”虽然希望不大,但鼓励的话还是要说一下的,不然就显得太过刻薄寡恩了。

“侯爷,吾走之后,就在延川附近的公路边找块坟地埋了吾要永远看着这条油路,看看它到底能铺向何方。”

老雷最后说的话,把李振新给感动了。虽然他并不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反清人士,开始的时候,还是被硬坑到自己这边的。但到延川这几年,做的贡献一点也不小。这是一个务实的官员,各种行政上的事都驾轻就熟。要是没有他,陕北军政府在组建的时候就会走很多弯路。

在油路建设上,雷兴做了很多事。他觉得这是自己留给后世最大的政绩,目前通往延安府城的油路已经贯通,北上榆林的路也铺到了清涧县城。老头估计是等不到,铺到榆林的时候了。

十几天后雷兴与世长辞,军政府为其安排了隆重的葬礼。墓地就选在了延川城外,两条油路的交叉口旁。这是老头自己的想法,李侯爷当然得成人之美。

雷兴作为高层人士中,截止目前唯一在任上去世的人,葬礼的标准自然是顶配。自李振新以下,大多数高层都出席了仪式。即使没办法赶回来的人,也派人送来了挽联和祭品,延川附近老百姓更是来了不少。

葬礼上李振新一直觉得缺点什么,结束后才想起来,没有谥号怪不得大家有点神情不对,可没人当面提出来。不提这事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张同敞就认为老雷作为贰臣,没必要上谥号,还有的人以为李侯爷是有别的想法。

“别山,本侯这边有事相求你能不能给朝廷上书,为雷老请个谥号”这种专业的事,还得张同敞来办,李振新自己连谥号是怎么取的都搞不明白。

“侯爷,雷宇山是满清的举人,事过伪朝。这样的人让吾皇赐谥号怕有不妥。”

“凡事都不能只看前边不看后边,老雷虽然有过不光彩的经历,但后来不弃暗投明了他也是为中兴大明做过贡献的人,咱们不能一棍子将人打死。再说江西的金总兵这些人,也有过投清的历史,朝廷不也是既往不咎”

张同敞最后还是拗不过李侯爷摆事实讲道理的死缠烂打,很不情愿的给朝廷写了折子。

让他出面运作这事还有个好处,人家毕竟是文官系统出来的。在朝廷里多多少少有点面子。拟谥号的那些人不看僧面看佛面,总能起一个听得过去的字。若是李振新自己出面,人家那边起一个恶心人的谥号就麻烦了。盖棺定论,谥号这玩意一旦起了,就没听说过人能退回去换一个的。即使能换,历史上也只会记得第一个谥号,好事就办成坏事了。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