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振奋新明 > 第267章 河西走廊

振奋新明 第267章 河西走廊

作者:小波不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8:04:37 来源:就爱谈小说

从潼关通往西安府的路上,一队逃难来的灾民,正在缓缓而行。

“他爹、咱们到了长安真的会吃饱饭,有地种”

“你个婆娘家的,净问些废话。俺都打听好了,长安城的国公爷早就为咱们安排好了。”

“是吗这李国公还是当官的吗怎么会对我们百姓这么好”

“哼哼、也是老天有眼,给咱们大明降下了这么一位武菩萨,可不是清狗那些野种官员能比的”

“咱们去了长安,会分到哪儿去种地”

“听说是到四川去种水地,你说咱们是修了多大福分,遭了天灾还能有水地种”

徐老根带着一家老小从河南逃难而来,一路上听说了很多灾民安置措施,越听心里越踏实。进入陕西境内以后,当地的官府一路上都设了粥棚,一家老小都可以免费吃,这让他更安心。

一处粥棚只能免费吃一顿,要赶到一下处粥棚才能再管一顿饭,就这样徐老根沿着粥棚一路到了长安城。

“哎呀、这长安城里也没多少灾民啊”徐老根老婆到了长安的灾民安置处,发现也就聚集着两三千人的样子,不由感叹起来。

“你懂什么、只要来的人都被分到四川去种地了这里自然没多少人。”看到眼前不太多的灾民,徐老根更确信了一件事,陕西这边确实在极力的想办法安置灾民。

长安城就是长安城,连灾民的伙食待遇都不一样。居然有肉汤和豆腐,稀饭也比路上的稠了很多。

徐老根带着老婆还有三个孩子,以及老娘,拿出搪瓷碗排队打了满满一碗饭。然后一家人找了一个地方,美美的吃起饭来。

吃完饭就要找睡觉的地方,灾民安置的地方搭了很多大木棚子,是供人睡觉的。里边有床板,铺了凉席,不过没有铺盖。

老徐一家被负责安置灾民的吏员,领着到了一处空床位置,让他们暂时在这里休息。

把带的被窝铺好以后,一家人就躺着休息。走了这么多天路,人确实有点太累。徐老根一躺倒床上就犯困,很快就睡着了。

半夜的时候,他醒了过来,是被人吵醒的。只见离他家不远的床铺上,有人在长吁短叹。“这人怎么回事是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吗”徐老根心里很纳闷。本来他想着不去多管闲事,继续睡觉。可这人没完没了的叹气,实在是吵的人心烦。

“老哥、你是遇到啥难事了吗怎么一直在叹气”徐老根最后忍不住,就跑到那位老哥面前,去问个究竟。

“唉、可不是遇到了难处本来以为到了长安,国公爷会给我们安排个好地方。不成想,要去河西唉,那地方还不如咱们老家哪。”

“不是说去四川吗怎么成了去河西”徐老根一听这话,声音不由地高了起来。河西那地方他隐约听过,几乎是在极西之地,可不是什么好地方。

“嗨、前几天确实是去四川,可这两日情况变了。官府的人来说,四川、汉中的人暂时够了。今后来人,就往河西、绥远等地安置”

“去四川的人够了俺们来的怎么这么不凑巧不过绥远不是也不错嘛为何非要让我等去河西。”这几年绥远是名声在外,尤其是河南地区。徐老根,他们隔壁村的隔壁村,有一户人家前几年逃难到绥远。听说现在日子过得不错,还托商人往老家捎过银钱哪。

“官老爷说、绥远得过几个月才能去,这一两个月的人都是往河西和宁夏这一带送。”

“哪咱们,就不能等到绥远能发人了再去啊”

“想的美、官老爷说了,长安城的安置点只能呆三天,三天后就要按分配计划到安置区域去。”

“强行让咱们去河西啊这不是把人往绝路上逼”

“可不是,咱们怎么摊上这事了”

徐老根和隔壁老汉的谈话吸引了很多周围的人过来,他们都被这个消息吓得睡不着觉。在他们看来去远隔千里的河西,无异于让人去送死。

到了七月底,发往四川和汉中的移民已经接近三十万。这时候军政府果断停止了继续向这一地区的移民计划,而是着重往河西地区发人。那里太远了,有近三千多里的路程,靠两条腿赶路,得一个多月。移民必须要在冬天之前赶到,并将基本的居住设施和水利设施修好,最好是开垦出一部分荒田出来,等来年的时候就能种出粮食。

这般时候再采用什么自觉自愿的原则,显然是不现实的,只能用强制手段让人过去。谁都想到好地方去,这是人之本性。可作为执政者,就不得不全盘考虑,要平衡发现。河西和宁夏地区,必须迁移一部分人口过去,那里才能得到更好的开发。

话说回来,这两个地区实际上条件不差。稍微用点心,就能开发成繁华之地。土地平坦、有灌溉水源、土壤也比较肥沃,比陕北之类的地方好的多。只是人们对这些地方认识不足,存在着天然的惧怕。

徐老根一家又上路了,开始了漫长的河西之行。这次出发的时候,可不像他们往长安城走的那样。而是有组织、有纪律、有保障。

每人发了一双胶底布鞋,好方便赶路。同时每个人还发了铁制水壶和茶叶,一路上不能喝生水。老弱妇孺,专门陪备了马车。被褥等行李也有专用的车辆。

队伍是五六百人一拨,随行的有官员和士卒还有医生。每天有固定的行进路线,饭点也非常固定。一天三顿饭,每天都能见着浑腥和豆腐,顿顿都能吃个差不多饱。

刚开始徐老根是非常有抵触情绪,走着走着,他就习惯了,反正木已成舟。他甚至觉得,眼下的待遇相当不错。他即使是呆在老家,也没过上几天这样的日子。家里的两个小子,还有姑娘,这一路居然长结实了不少。在家里成天吃不饱,现在至少没有饿肚子的事。不知道到了地方以后,还会有这样的待遇吗

历时四十二天,徐老根一家终于到了甘州,这里是他们此行的终点。在这里,河南人徐老根和他的家人将开始新的生活。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