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振奋新明 > 第364章 卫嘴子也靠不住

振奋新明 第364章 卫嘴子也靠不住

作者:小波不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8:04:37 来源:就爱谈小说

海军组建之困难,完全超出了李振新的想象。征兵告示贴出去了一个多月,招上来的兵居然只有一两千人,而这一两千人看着也很不顺眼。

天津也是个几十万人口的大城,可这里的人对于当兵吃粮似乎天然的不感冒。告示贴出去后,前来报名的人倒是不少,但这些人都是些游手好闲的社会闲杂人等。闲杂人就闲杂人吧,问题是这帮混蛋连基本的航行经验都没有,不少人上了船就打摆子,还不如陕西兵靠谱,让这样的人当海军,肯定是不行。

挑三拣四弄了三四千人,一个个说的时候牛逼吹上天,实际训练的时候,啥都不懂,连船都开不出临时搭建的港口。气的李总裁,直接来了个狠的,用选陆军的办法进行挑选,勉勉强强留下了不到两千人。

“天津也是个大港口,这里没道理找不来海军兵源啊,怎么来应征的都是这路货色”

“王爷、这里有水手不假,可那些真有本事的都能靠本领找上工作,人家对当兵没兴趣。咱们给的待遇,和船行给的相比没有任何优势。据说这些能出海的水手,人家还有不少额外收入哪。”

“这些人怎么如此短视参兵入伍,机会比当个水手岂不是要强很多他们就没谋个出身的想法”

“他们可不这样想,自来都是马上封侯,那个当水手的出将入相了天津这附近也没出强兵的传统,都是些靠嘴混饭吃的主。”

这里不是陕西,秦人自古以来就有参军入伍为国死战的传统。只要是征兵,历来都是应者云集。待遇都在其次,关键是能改变出身。天津、北京这地方的情况就不一样了,这里的人被大明两三百年给养出了毛病,北京竞争环境激烈,起码还能找出一些想要奋斗的人。天津这边靠着港口,旱涝保收,人口流动性又不大,他们随便能找混饭吃的活路,自然不想去冒险,祖祖辈辈踏实过日子不好吗

提高待遇招海军这条路,李振新又不想走,若是海军的待遇太好,那怎么给跟着自己打了这么多年仗的秦兵交代没道理他们流血流汗,到头来挣的钱还比这帮嘴子少。

“祥辉、不从天津附近招人了,把招兵范围扩大,从山东和辽东沿海招人。我就不信了,还找不到合适的兵源。不求他们能力有多强,只要会水,不怕水就行。要是再招不够,就从咱们秦人里招,咱们的后生也就是没见过水,训练的时间长了,未必比他们差。”

实在不行,就把陕西的这帮旱鸭子赶到海里算了,坏处也就是多花点时间而已。反正这附近的嘴子们,以后再也不用了,就是他们自己求上门,也不会用

招不来有经验的人,就得用其他方式想办法。李振新决定在天津办两个大学,海军讲武堂和北洋大学。

海军讲武堂主要培养海军基层军官,北洋大学则是要办成一所培养航海综合性人才为主的国际化综合高校。教员们除了一些本土人士以外,还要大量聘请外国人。天津港有一些欧洲冒险者和流浪人士,只要把名声传出去,估计应该有不少前来混饭吃的欧洲流浪到亚洲的人士。

不求他们水平有多高,只要具备基本素质就能用。人家都能从欧洲飘到亚洲来,一些航海的基础知识总会掌握吧大明海军,现在最缺的就是这方面的素质。

缺兵少将是一方面,没有船只同样给创建海军带了很大困难。李振新原本以为,天津、山东这边,造点老式的福船之类的应该没问题。然而现实情况是,就是这玩意现在也没有能力造。大明的时候,海船工业基本上都在南直隶、福建和广东,再加上满清来了之后的破坏,现在北方能造的也就是一些大点的舢板帆船。

没有基础的制造技术打底,就是将宋应星这样的大佬派过来也是闲的。造大型海船的难度,甚至比造火车机车都高。这玩意得有积累,才能一步步慢慢有突破和提高。不说别的就是船体结构和风帆系统,没有经验慢慢摸索的话,估计要好几年才能摸索出来。

“先生、咱们就先从舢板船开始吧一口气也吃不成胖子,弄个大点的舢板船,先让蒸汽机上船再说。”

“也只能如此了,老夫考虑了一下,可以先做成暗叶的板船,这方面武昌那里有造楼船的匠人,可以先把他们招到天津来做。”

“可以、船的骨架用钢梁,这样造起来快一些。目前咱们连船料都没多少,找到能造船梁的巨木估计都费事。”

“用钢梁没问题,用起来还结实和方便。”

老宋果然是人才,一上手就准备造叶轮推进的蒸汽船,这是要直接跳过明轮船的时代啊

将八十岁的老人抓壮丁,为大明海军筹建费心费力,李振新觉得自己做的太过分。人家这个年纪,本来都应该退休养老,颐享天年了,可到自己这儿,还要发光发热,简直是毫无人道。可是没办法,宋老目前的作用无人替代。

不要小看舢板蒸汽船,若是这玩意能造出来,起码在靠近港口的近海,大明海军就能凭借机动优势掌握主动权。要是没这玩意,则只能靠岸炮守港口,当乌龟

短时间内李振新对海军没啥大指望,只求他们不要被人堵在港口里,围着打就行。要是情况好一些,能把山东到辽海沿岸守好,那就谢天谢地。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发展出一只可以前出到日本航线,能将这条海路维护住,是最高目标。

一想的这事,就想起一人,若是郑大木同志没有反叛,哪该多好有了郑家海军,不要说守近海了,就是控制南洋,痛奏欧洲流氓都绰绰有余。可惜这人现在非但不是队友,还是是目前的主要敌人。这么着急的发展海军,就是为了防备郑家这个东南亚海域的巨无霸。说不准那一天郑家的海军,就来堵港口了。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