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振奋新明 > 第401章 没有一劳永第益的政策

振奋新明 第401章 没有一劳永第益的政策

作者:小波不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8:04:37 来源:就爱谈小说

粮食种植是关乎国本的大事,想找到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根本不可能。李振新觉得自己是没这个本事的,可吴贞疏、方以智却眼巴巴的让他想办法。

“这事肯定没有完美的办法,靠官服出台鼓励政策,也就是应付一时之需,到最后还是会变成没啥用的政策,起不到决定性的作用。就像两宋和本朝推行的各种盐政和茶法一样,变来变变去,依然是积重难返,百姓和朝廷最终还是会反受其累。”

“总裁你的意思是,咱们就什么都不做吗这怕是会出问题”

“什么都不做也不可能,朝廷这边的大臣自己都急着受不了这事。再说突然爆发出粮食危机,咱们也应付不了。这样吧,国政院专门成立一个粮食安全委员会,每年专门研究今后年的粮食政策。制定政策得时候,有两个原则,一不出台强制性的政策要以引导为主,第二不出台永久性的政策最多五年为期。比如今后几年,可以加大粮食公司的收购量,让农户的多余的粮食尽可能的能变现,粮价能释当的上涨,让种粮人有利可图。还有在比较合适大量种粮的地区,成立官方农场,专门种粮食,参与种植的农户不是自耕农,而是工人。除漠北、漠西地区以外,三年内新开的土地,只能种植粮食作物,方能享受免税政策。种植非粮食作物,当年就要收税。你们看这样可行不”

“暂时来说,倒是可行。可若是不制定长久性政策,会不会让百姓觉得朝廷朝令夕改,无所适从”

“所以说这些政策要以引导为主,不出台影响根本的强制性措施。即使农户对目前的政策不是太满意,可也不会影响他们根本利益意,只不过新增的部分预期收益会有影响。”

“那就这么办吧,治国之道,确实很难找到一个一劳永逸的办法。”

吴贞毓这个感慨,说到了点子上了。长久以来,作为执政者,总是想制定一个永远管用的政策方案。结果就是适得其反,一些当时很管用的办法,过几年后反而成了阻碍社会发展的祸政。

社会发展是动态的,所以必须要用动态的政策来适应发展形势。李振新的理念就是随时调整,不过在调整的时候尽量不一次性的做大的改动,用小步快跑的方式循序渐进,尽量用温和的方式来推进政策变革,尤其是农业生产这种关乎国本的内容,更应该慎重对待,要尊重市场的客观规律。

因势利导才是国家能长治久安的正途,不能像以前的大明一样,啥都要追求个一劳永逸。比如朱元璋同志,其实他开始的时候,制定的很多政策是符合当时社会形势的。可随着时代得变化,那些政策就有点适应不了现实情况了。后来的人不是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可反应过来的时候,做调整的成本越来越大,谁也付不起这个风险,承担不了这个责任。

为什么中国历史上的王朝,每次政治变革都困难重重几乎跟少有成功的例子根本原因,还是所有的政策制定者刚开始的出发点,都是本着万世不变的原则来思考问题。政策变动和调整的周期都太长,因此而形成了固态思维和尾大不掉的既得利益群体。所以说,要让人适应变化,适应调整,阻力才会在潜移默化中被消解。

上中学的时候,历史课本上有一个章节讲的的唐朝府兵制向幕兵制的转变。穿越到大明以后,李振新才重新回想起这个事,发现中国的很多朝代都经历过这个变化过程,大明的卫所兵与后来的营兵,不就和唐朝的情况差不离自己后世经历的时代,兵制变革也有类似的趋势,说白了不就是义务兵和军人职业化之间的变化吗每当想起这事,李振新心里就惊醒自己,千万别觉得世上有绝对正确的政策,一定要结合现实情况来思考问题,要用变化的心态来对待问题。

农业和兵制是最影响国政的大事,千万不能瞎搞。这也是为什么,国政院的人过来问他政策的时候,他没有照搬后世的思维,给出解决方案的原因。

要是借鉴后世的思维,其实这事的应对办法很多,比如划定基本粮食保护区、推行粮食补贴政策、对经济作物和粮食实行不同的税政。可这些能从根本上解决现下的问题,保护农户的利益吗李振新自己心里真不确定,所以只能给一个折中的方式。

让粮食公司通过加大收购量和适当溢价给农户予以补贴,成立一些官方农场,变相的搞点粮食生产保护区出来,对新开发土地实行不同的税收政策,委婉的推行分税制。这些方式既能将后世鼓励粮食生产的思维推行,可又打了折扣,让基本盘尊重了市场意愿。

从本质上来说,李振新还是希望市场自己来进行调整,自己寻找出最佳的经济作物与粮食种植之间的平衡,这样不管是粮农还是棉农,都能实现自己利益的最大化。可是他又怕过分的放纵市场,会付出太大得代价,作为执政者他承担不起这个风险。

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不当这个破总裁不知道为政之难。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李总裁发现自己居然有了患得患失,瞻前顾后的毛病,而且这个毛病越来越严重。他现在居然开始怀疑目前现行的这些政策,是否是正确的,会不会隐藏着巨大的风险。比如教育普及化,比如鼓励工商的政策,比如现行的兵制,以及现行的行政制度。按道理来说这些都是基本符合自己所认知的社会发展规律,可是自己的认知是否真的正确哪

管他哪,现在已经开工没有回头箭了,只能继续往前走。大不了就是出现问题,再解决问题呗。总不能因为患得患失,而裹足不前吧。说白了自己的这种心态,是条件变好后害怕失去而产生的焦虑症,是心理懦弱的表现。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