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振奋新明 > 第404章 要想富多种树

振奋新明 第404章 要想富多种树

作者:小波不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8:04:37 来源:就爱谈小说

大力发展制漆产业,是上任南阳知府王国雄任上制定的南阳经济建设发展战略。到了这一届,制漆产业依然是重点发展的产业。王华申的制漆工坊走向正规以后,被南阳府很快注意到了。主管经济的副知州,专门带人过来考察王家制漆厂的发展情况。

“王掌柜,你的制漆厂,很符合府里重点扶持产业的规划。本官这就回去写报告给你争取一笔无息贷款,让你们作坊能迅速发展壮大。”

“多谢大人抬爱,小民和作坊里的工匠感激不尽。”

“不说这些客气话了,主要还是你们自己争气。短短半年时间,能做出合用的产品,并得到厂商们的认可,这事你们做的漂亮。贷款的事,本官自会张罗,不过让厂子更进一步,则是本官对你们的要求,你们一定要再接再厉,争取在短时间内成为南阳制漆产业的龙头,从而带动咱们府经济的整体发展。千万不能像陈家那样敝帚自珍,不想着发展产业,而是千方百计的打压同行,压榨工人,欺压农户。”

“大人放心,小民虽然出身微末,但大道理还是懂一些的。肯定不像其它同仁一样,只顾自家的那点蝇头小利。”

“有这个意识就好,本官也就不虚此行了。”

南阳府之所以如此重视王华申的制漆作坊,主要原因是被陈家这样的老制漆户给气的不轻。作为官府来说,自然是希望这个产业在兴旺发达的同时,能够带动府里种植漆树和油桐树的农户增收致富。可像陈家那种做法,除了自己家赚的盆满钵满以外,农户们增收有限,他们自家厂里的工人也是穷的叮当响。长此以往,南阳的制漆产业谈何发展肯定会被汉中等地的厂子把生意都抢走。

好在最近新出了一个新式的制漆作坊,看过他们的产品以后,南阳官府觉得这个作坊很有前途,有能力冲击原有的产业形态,只要扶持到位,对带动全府制漆产业变革大有助益。

回到南阳府以后,这位副知府除了给政事委员会打报告,为王家制漆厂争取扶持政策以外,还向府里提出了大力鼓励农户在山地丘陵地区种植油桐树和漆树的政策想法。

他提出的倡议是,全府每年多种数万棵油桐树和漆树,争取在年内,让南阳成为全国的制漆产业中心。发展口号就是,要想富多种树

“各位大人,时不我待,制漆产业的前景大家应该能看明白,这是我南阳的优势。咱们不能再错过这样千载难逢的机会,一定要用有力的政策支持这个产业发展,好让咱们府的经济发展上一个台阶。可千万不能像杜仲产业那样,虽然咱们府也是产胶大府,但处处仰人鼻息,受制于别人,大头全让汉中等府挣去了。”

副知府的这番发言,赢得了府里其它常务委员的共鸣。这几年虽然整个南阳府经济发展的不错,可是没有拳头产业支撑。说白了就是跟在人后边喝汤,总觉得低人一等。既然制漆产业有成为龙头的可能,那为什么不全力支持哪这个产业若是发展的好,往大里说能带动全府的经济发展,往小里说也是在座诸位的政绩。大明新朝对于地方官府的政绩考核,经济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指标,只要这事干成了,对于各位官员来说都是能拿得出手的硬政绩,对仕途发展助力很大。

很快南阳府便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油桐树、漆树种植的政策,并对像王氏制漆厂这样有前途的工厂,了很多扶持帮助。

“爹、听过官府给王家厂,贷了五千两银子的无息款,他们这是铁了心要让王华申这个二五仔,发展壮大啊。”

“凭什么我陈家一直是制漆行的龙头,他们怎么就看不上我家,非要支持咱家的对手官府的这些昏官,一定是吃了姓王的那个逆徒不少好处,支持那样的小人,真是气煞老夫。”

陈老头越想这事越气,觉得自己是被贪官污吏给盯上了,一定是这帮蛀虫收了人的好处,才处处为难自家生意。也不想想自家干的那些事,但凡他有点大局意识,事情也不会发展成这样。

要想富多种树,并不是南阳府自己提出的发展口号。几年前,汉中府就已经喊出了一个口号。他们提出这个口号,主要是为了鼓励百姓多种杜仲树。杜仲胶作为高端橡胶,市场需求是与日俱增。特别是去年,奔驰车厂搞出了充气内胎以后,需求更是成倍的增长。

旺盛的市场需求,让杜仲产业大府汉中赚了不少钱,全府的财政都因此宽裕了很多。府里的官员非常庆幸,自己在这方面布局的早,要是没这份远见,怎么能吃到这份红利同样是适宜杜仲树种植的南阳,现在也只有跟在他们后边喝汤的份。

汉中山区的农户们,对杜仲树这种发财树,喜爱的不行,他们认为这是老天爷专门赏给他们吃饭的恩赐。这里的百姓们衡量家庭财富的标准就是看这家有多少颗产胶的杜仲树,若是那一家有百颗胶树,那这家的小子就不愁娶不到媳妇了。

媒婆们问亲事,上来就问你们家的胶树有多少。这是能产生稳定收益的优质资产,比家里有多少亩水田含金量都高。

正是因为受汉中杜仲产业暴利的刺激,南阳府这边才迫不及待的鼓励油桐树和漆树种植。他们也需要一个能让自家百姓引以为傲的支柱产业,总不能啥事都看那帮老陕的脸色。老陕们这几年的面目,是越来越可憎。不就是因为发展的早,口袋里有两个糟钱啊。到那里都是一副鼻孔朝天的样子,感觉全天下都没有他们陕西好一样。其它省的百姓,看到老陕,心里会不由自主的生出想要抽这帮家伙一顿的想法。这帮家伙张口闭口李定西怎么样,李西宁怎么怎么样。什么咱们陕西人杰地灵,就是出人才的地方,说的其它省不出人才一样,你说可气不可气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