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振奋新明 > 第436章 辽东大移民

振奋新明 第436章 辽东大移民

作者:小波不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8:04:37 来源:就爱谈小说

李三德一家本来以为跑到中原,就能结束逃难之旅。可没想到刚到中原地界上,就被带到了郑州。

莫非郑州是朝廷划的安民区显然是他想多了。到了郑州全家人被带过去洗了个热水澡,换了身干净的破衣服后,负责安置的人就把他们带上了火车。

生平第一次坐火车,到了车上李三德一家就很不争气的晕车了。连续晕了四五天时间,当他们再次接触土地的时候,安置的人告诉他们这里是辽东的锦州。

“诸位乡亲,本官是锦州知州陈世美,是负责接待大家的地方官。下边我想大家公布一下,此次辽东安置江南难民的政策吧。凡是到辽东的难民,每个壮劳力授田二十亩,妇女老弱减半。同时官府会给每家配齐第一年耕种的种子和农具。所分荒田三年内免收任何税负,三年之后只收一成粮税,再没其它税。今年到明年秋收之前,朝廷将组织大家修路、开荒、盖安置房,这些活都算工钱,壮劳力一个工五十文银元,妇孺等减半。”

“陈大人,我们的工钱是当天结算吗还有能不能把工钱折算成粮食江南就是因为粮价涨的人买不起粮,大家才逃难的。”

“工钱前一个月是按天结算,一月以后每五天结算一次。若是想领粮食也可以,反正咱们这边的粮价变动不大,实在涨的厉害,会有专门的保障粮进行发卖。”

在锦州呆了几天后,这批难民大部分被分到了金州、复州进行安置。李三德一家又乘船去了金州,那里将是他们以后安家之所。

看着金州附近的荒田,老李是既激动又忐忑。家里能分近五十亩地,若是经营的好,想来以后是不缺吃喝的。但问题是不知道这里的田产出怎么样,适不适合种植粮食。

“各位老乡,以后这里就是我们的家园。现在每家领一月的口粮,剩下能不能过好日子就得自己上工挣了。后天开始劳力分成两拨,一拨负责盖安置房,另一拨负责开荒。愿意干活的都到我这边来登记,待遇估计锦州那边的官员已经说了,我就不多说废话了。”负责安置的工作组成员,在临时安置的窝棚前,把接下来要做的事简单说了一下。总之一句话,这边会安置措施,可作为难民也不能白拿钱不干活。

大人小孩,只要是能干活的人都被分配了工作。男人干重体力活,女人和妇女和老人则干点轻松点的活。开荒的时候,男人负责开田,女人负责整地,小孩则负责捡拾杂物。壮劳力每天的任务是开半亩田,一般会再配两三个人来帮忙,每天都有人验收。只要验收合格,就意味着当天的钱已经挣到手了。

五天后李三德一家七口人共挣了七百多文银元,钱拿到手后,就被老夏拿去到安置点的供应社买了粮食。他是被饿怕了,生怕以后买不到粮食。

“他爹你怎么全买成了吃食,我还想着好不容易有点钱,给娃娃们和家里买点衣服。”

“还是先买粮食稳当,若是以后粮食短缺咱家也不至于像在江南那样差点被饿死。这个月咱们挣的钱都要拿来买粮,其它东西等下个月再说。”

“我听你的,听说下月开始就能分到新房子住,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咱们一家挤在这窝棚里也不是个事,辽东的冬天可要冻死人的。”

“应该是真的,不过分的房子不多,好像一家最多能分三间房子。”

“有三间房子也不错了,起码不是没地儿安身。昨天又来了一批逃难的,他们说咱们凤阳的旱灾还没消停,今年留在老家的人,怕是得饿死一批人。”

“哼,留在左扒皮的治下能有好日子过早就应该逃难了,那些人还在死抗。你看平辽王爷对咱们百姓多好,只要能干活就有口饱饭吃。”

“光吃饱饭有啥用,我担心的是这辽东的地能不能分到手,能不能种出粮食来。”

“我打听了,这里的地出产还是不错的,唯一的麻烦就是一年只能种一季粮食。不过分的田亩多,只要下点苦,绝对饿不死人的。”

凤阳人多地少,像李三德一家虽然种着十几亩地,但都是佃了别人的田。一年下来除过交粮税和佃租,剩下的粮食没多少,刚够一家人吃喝。这也是他们没法抗过旱灾的主要原因,家里的余粮全被盘剥走了,根本没有应对灾荒的余力。

苦干了一个多月,到了八月末的时候,李三德家搬到了新修的安置房里。一家七口分了两间住房和一间厨房。安置房十分简陋,除了房子和炕以外基本上啥都没有。但就是这样简陋的住处,老夏一家也十分满意,他们老家的房子不比这强多少。

“娃他妈,这个月咱们挣的钱,就不买粮食了。家里的余粮够撑到明年开春了。余下的钱,还是给家里添置点东西的好。辽东这边冬天太冷,娃娃们要添件棉衣。”

“家里的家具添点不”

“先不添了,等冬天闲的时候我自己打两件,这里的木头多,做家具方便。”

有了房子,家才像个家,直到这时,李三德才放下了逃荒的心态,开始想着正经过日子。

时间紧迫,还有两个月就要过冬了。金州负责安置灾民的工作组,现在全部的心思都是开荒和建房。他们今年要安置五万多灾民,工作压力非常大。按计划来说,必须要赶在封冻之前开出五十万亩的荒田和盖出两万间左右的房子,才能让以后的工作不被动。

只有开出五十万亩左右的荒田,明年收粮后,这些难民才能自收自支,养活得了自己。

“各位老乡,家里的家具暂时就不要打了。我们得集中精力开田和盖房,家具到了冬天会专门组织人来做的,到时候大家不但能挣工钱,还能低价买到家具,没必要现在耽误时间来做这事。”

“我们冬天还能有活做、挣工钱王组长你不是说白话吧”

“怎么可能说白话冬天的时候,壮劳力都有活干,除了打家具以外,还要给船厂伐木,大家不要担心,只要有力气,不愁没地儿挣钱。”

辽东漫长的冬季,不能让人闲着,不然这些灾民就没了生活来源。工作组的人想了半天,觉得只有伐木和做家具这活适合冬天做。这样既不会耽误现在开荒,又能在冬天让大家有活干,是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