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振奋新明 > 第437章 抑制土地兼并不是长远之策!

振奋新明 第437章 抑制土地兼并不是长远之策!

作者:小波不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8:04:37 来源:就爱谈小说

开了整整一天的荒,李三德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发现老婆子居然还没回家,没道理啊,这时候她也应该下了工。

“老三,你妈怎么还没回来”

“今天新来了一批中原的难民,俺娘她们去帮忙收拾着安顿家小。”

“中原的难民他们是又受了啥灾”

“说是上次的水灾,他们不是被淹了吗朝廷想着那地方以后还会淹,索性就全迁到了辽东来。”

害怕以后还没水淹,就把人迁到了辽东李三德觉得朝廷也太有点想的多了,按他们这个想法,那天下还能有什么地方可住人。

按后世的说法,这次迁移过来的中原难民,应该算生态移民。只不过这种说法没法让老百姓理解,索性就含含糊糊的说是害怕再被水淹才移民的。

为了保护一个地方,而去开发另一个地方,这种想法也就李振新能生出来。也只有他觉得在中原留一块湿地区,来调节生态是很有必要的。

河南泄洪区近三十万人口都要迁移出去,这无疑会让本就繁重的难民安置工作更加麻烦。可上边的老大拍了脑袋,底下的人只能照章执行。

好在中原的百姓,对朝廷移民工作还算配合,没出现大规模抵制的现象。

从河南来的难民,可不像江南难民那样几乎啥都没有,他们或多或少都有些余财。这一点从带的行李上就能看出来,大包小包的非常不方便,迁移起来也比别人要麻烦一些。

虽然这一两个月移民村修了很多房屋,可还是不够用,新来的百姓依然只能在窝棚里住。

折腾了好几日这些中原百姓才勉强安顿好,接下来就要和李三德他们一样干活挣钱了。

“王组长,俺们可不可以不上工,自己去开田”在新来百姓的安置大会上,有人提出了新意见。

“自己去开田你们去上工不是还能挣分工钱,为何要自己去开田”

“田还是自己开比较上心,别人开的田种起来未必好用。你能不能直接让人把属于我家的田划出来,我们自己家人去开。”

“这事我和其他人合计一些给你做答复,应该是能行吧。不过你们自己开田,没有上工的收入,日子怕是不好过。”

“没关系的,我们家还有点余钱,撑到明年秋收还是没问题的。”

想自己开田的百姓,并不是家里钱多的没地儿花,他们是有小心思的。现在离冬季满打满算还有两个月时间,一家人要是集中精力就能开出十亩荒田。明年开春这些地就能种上粮食,到了秋天产下来粮都是自己的。可要是参加集体劳动,按目前的趋势明年开春一家最多能分到十来亩地,种出来粮食也就勉强维持一家人的日用,这么一算确实自家开田比较划算。

能动这个心思的,一般都是比较富裕点的家庭,他们有余力来做长远点的打算。工作组的人合计以后发现,这些想自耕自种的家伙有点太过算计了。要是按他们的想法来,不利于接下来接收灾民的工作展开。然而又不好直接否决,因为到最后还是需要百姓来自耕自种,这又不是办官营农场。

“经过工作组合议,想要自己开田,不参与集体劳动的也可以。我们这就安排人,根据家庭人口给你们去划田。不过有一点,每家必须上够二十个工,才能分到安置房,这一点你们要合计好。”

既不能否决这些自私自利的家伙,又要按预期将安置设施配齐,工作组只能出台这种两投都占的政策。田可以自家人去开,盖房子总不能就用自家人吧。有本事你们不住安置房,自己去组织盖房。

看着那些自己去开田的中原难民,李三德心里充满了羡慕之情。他也很想自己去开田,可家里没有余财,不足以支持这个想法。

“当家的、明年开春,咱家能分到几亩地”

“估计是十来亩吧,村里开的这些田要大家一起分,平均下来没多少亩地,后边还要来不少人哪”

“有十几亩地也够了,这都是咱们自家的地,不用交佃租,朝廷收的税又比左扒皮少的多。到了明年,说不准还能有余粮哪。”

“咱们家娃娃多,估计多剩不下多少余粮。我想好了,到了明年一定要抽时间把咱们家的地都开出来。不能一直像现在这样,家里好不容易有了地,可不能浪费这么好的政策。四十多亩地哪,这样是在老家,都能算个小地主了。”

“就是,明年咱们家稍微有点余力了,一定要把地都开出来。我看那帮中原人跑辽东来,是打着开田的主意才这么乐意来的。”

“老婆子你这话说对了,中原和咱们老家一样,都是人多地少,即使有地也没多少,哪像在辽东能分到这么多地,这帮中原人可是贼的很。”

上边的口号是天下难民是一家,到了辽东后大家要团结一致,共克时艰。然而实际到了地方却并非如此,不同的地域、不同的经济条件,怎么可能没有隔阂哪。想要让大家融为一体,是需要很多时间的。

中原过来的移民结构要比江南过来的人复杂的多,他们不像江南难民一样可以一体对待。这里边有一般贫民,也有一部分富户。富户是最难安置的,因为他们本来的田产要比平均分配的还多。朝廷给这些人的移民政策是,先按人口平均分,多出的部分按原数进行补偿。比如一家有一个壮劳力,四个妇孺。理论上能分三十亩地。可他家若是本来有五十亩地,那就需要再给人家补二十亩地。

这种安置方式,富户们并不满意,他们觉得自家吃了很大的亏。为这事不少人还专门到衙门里闹过。闹的朝廷只能答应他们到了辽东后前五年,他们所有的田亩都用适用统税制,不得像他们加收商品田税。五年后的多出均田的部分,才加半成的商品田税。

商品田税,是朝廷为了抑制土地兼并出台的措施。凡是超过地区人口均田的耕地,都会加收半成商品田税。这办法也就是暂时解决问题的手段,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后肯定还得想其它方式。因为这政策会打击农民种地的积极性,特别是城市化现象出现后,很可能会造成没人想种地的现象。

从长远来说,农业税要一步步降低,甚至要进行反补贴,才能保持农业长期发展,保证粮食稳定供应。农业规模化,产业化是大趋势,也就是说土地兼并是大势所趋。但土地兼并不能回到传统的地主佃租的模式,那会将农民与土地深深的绑在一起,降低社会活力,总之这玩意是个相当复杂的事情,需要费很大劲来解决。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