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振奋新明 > 第558章 省上和府里到底该谁出钱修路?

振奋新明 第558章 省上和府里到底该谁出钱修路?

作者:小波不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8:04:37 来源:就爱谈小说

过天水进巩昌,薛军芳走了七八天抵达甘肃的省府兰州府。在这里见过省上吏事局的主官后,也就在一位吏事专员的陪同下,去白银乘火车直抵武威府。

火车果然是便捷,比坐马车赶路快多了。来的路上听人说,从西府到兰州的铁路正在施工,再过两三年就能通车,自己可是没这个福气享受通铁路的便捷了。西府到兰州这一路山大沟深,修铁路十分费力、难度相当大,已经施工三四年了,还见不到踪迹,朝廷为了通这条路可是花了大功夫。

到了武威府后,薛军芳就有些震惊,常听人说河西一带现在繁盛的很,尤其是武威府更是了得,他还有点不信。直到今日亲眼目睹,才知道传言非虚。武威城看样子,比现在的省府兰州还要繁华,这真是有些令人诧异。

“军芳啊、在武威府做常务知州,这是省上的诸位大人对你的重视。以后和黄知州他们共事,一定要搞好团结。武威府是咱们省的大府,在全省的财政上占的比重相当大,你又是主管财政的主官,可万万不可懈怠。”

“吴专员,尽管放心,薛某一定尽心履职,绝不辜负你和省上大人们的期待和抬举。”

“军芳这话说的就不对了,咱们可是平级,给你说的这些话是巡抚大人交代吾代为转达的,可不是吾的要求,你可别误会啊。”

“哪里话,专员是吏事天官,提点下官是应该的,以后还要多多仰仗专员给下官遮拦事务哪”

“薛大人你只要尽心尽责,不用我等遮拦上官也会满意,若是行事有了差错,我们也遮拦不住。”

两人说着闲话,不一会就到了武威府衙,衙门里的几位主官早就等在门口迎接他们的到来。朝廷有规定,不管是什么级别的官员到访,负责接待的官员都不得出衙门口迎接,要不然这些人早都到火车站去接人了。

见面后,众人来到会议室,吏事专员当众宣读了省府关于薛军芳的任命。作为常务知府,薛军芳主要分管财政方面的工作,其它的职责需要委员会的其它常务们协商后再做决定。理论上来说他是武威府的二把手,和一把手正印知府分别主抓人财两事,然后共同领导整个府的全局政务。

吏事专员宣布完任命,然后传达了省里的指示后,没有多做停留当天就离开了武威城。之所以这么快,主要是给薛军芳他们方便,当天晚上肯定要由知府组织欢迎晚宴,吏事专员要是在的话,地下官员会太拘谨,这不利于新上任的人联络感情和工作。

忙乎了两天后,职务的交接工作算勉强完成了。看着武威府财政情况的账目,薛军芳这个新上任的大管家忍不住感慨,这也太宽裕了一些

人们常说河西富裕,真正富裕到什么程度别的人还是不太清楚,现在他总算是知道以武威为代表的河西诸府有多富了。全府一年的税收收入是130万银元,抛去向上缴的以及底下州县自支的部分,归属府里节留26万多。由于凉州是属于府直管,财政这块和府里是在一起的,两家加起来归薛军芳直管的税收进账就有40万多。府里直属的工坊等产业,一年还能二三十万两的利润收益。

全年净收入70多万两银元,整个武威府加凉州的公职医务和教师4000人左右,工资开支不到30万,剩下能自由支出的资金有差不多四十万。这是什么概念概念就是仅武威府剩下的这些钱,也比薛军芳之前所在的陇南府整体财政收入多。武威府不但府里的财政情况好,下边的几个县也都挺不错,最差的县财政也能自收自支。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想到自己之前在康县过的日子,薛军芳就很不是滋味,凭什么人家能这么富自己在康县的时候老百姓和官衙都穷的叮当响

武威府富裕,是有着多方面的原因。首先在交通方面,它是甘肃最早通铁路的大府之一,且地处西域、草原、青藏的沟通中心,商贸活动十分频繁,贸易量惊人,在整个西北都算得上是商贸重镇。还有就是这里灌溉条件好,粮食、橡胶草类经济作物都能广泛种植。另外一点是这里原本地广人稀,发展的负担较轻。

不光是武威受益于橡胶草和铁路,整个河西地区都发展的不错,甚至甘肃中部的兰州、巩昌两府也还可以。这是李振新最自豪的地方,因为在后世都未必能有这么好的成绩。

只不过目前所取得的这些成就,可能不会长久,等有朝一日橡胶树的价值被发现,这里要想继续繁华就有点困难了。为了趁现在的好条件,尽量给以后创造点有益长远发展的机会。李振新专门给甘肃这边的行政主官提出了要求,让当地官府一定要利用好财政结余,在教育和基础设施建设上下功夫。河西地区的教育普及力度一定要走在全国前列,公路覆盖率也不能落下,与此同时水利设施同样要比别的地方做的更好。

“军芳、这几天你也大概了解了咱们府的基本情况。接下来,你的重点工作是将下半年财政工作安排到位,同时也要着手和府里的其它部门,以及下边的县主官沟通,把明年的建设计划做好,府里的财政情况你也知道,看着是不错,但真正用的时候还是四处缺钱。作为管钱的,什么紧要什么可以放一放,你心里得有个谱。”武威府的正知府黄百鸣,在薛军芳刚开始工作没两天,就找他来谈话。作为正副主官,两人必须要在重大问题上保持共识和一致,不然工作掣肘太多,很难展开。

“府尊、与其它部门的沟通工作,我这几天就着手开展。只是眼前有个紧要的事,省上正在修兰州到武威的油路,他们的意思是乌鞘岭这一段的钱也要我们出,省上直管到兰州到连城这段的钱,府尊这事该如何定夺”

“军芳、先说说你的想法吾也斟酌一下”一把手的智慧就是先把球踢给别人,黄百鸣显然是此道高手。

“我听说朝廷在规划兰州到武威的铁路,等西府到兰州的铁路一通,会紧接着往武威修。既然这样,让咱们府再花钱修公路是否有必要省上毕竟要经管全省的事务,他们在财政上想来要比我们宽裕一些。”

“兰州到武威之间有天涧乌鞘岭阻隔,修铁路难度极大,恐怕需要耗费的时间会很长,咱们能否等的住或者朝廷最终会放弃这个想法也未可知国事总裁在对咱们省工作的指示上,要我们一定要把改善交通等问题重视起来。现在的问题是,省上在财政上余力不够,所以这事咱们得多考虑考虑。关于财政方面的事,吾这边肯定是尊重你的意见,这事咱们再斟酌”

听黄知府话里话外的意思,他是想把这笔钱出了。薛军芳对他这个想法,有些闹不明白府里财政虽然比较宽裕,可地主家也没余粮啊,修这条路最少要花二三十万两银子,凭什么要武威府当这个冤大头。这黄知府,莫不是听了什么风声,他要调到省里去不然为啥要做胳膊肘往外拐的事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