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振奋新明 > 第569章 没有科举制度后出现的弊端!

振奋新明 第569章 没有科举制度后出现的弊端!

作者:小波不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8:04:37 来源:就爱谈小说

吴三桂在内心的犹疑中,举旗不定,他不知道到底该不该下决心在缅甸这地方苦心经营一番,可又生怕到头来一场空。然而他不这样做又能如何哪

时代已然不是他所熟悉的那个时代,以前他觉得自己至少是能打仗的,现在感觉是个大明的将军,就能找上门来锤人。连打仗这样傍身的技能都落后于人,能不令人惶恐吗

当老吴在缅甸惶惶不可终日的时候,李振新在回天津的火车上也陷入了深思。

在各地巡查了近一年的吴贞毓,这次见到李振新后说出了一个他发现的大问题。取消了科举考试后,似乎出现了一件相当尴尬的事,如何选拔将来执掌朝堂的决策层官员

这事在科举时代泾渭分明,从一二甲进士中选定的庶吉士们就是后备的宰执人员、剩下的二三甲进士则是未来的督府大员人选。再剩下的人,就看运气,运气爆棚的人说不定也有机会。官员晋升的秩序,在科举结束后就基本定型了。当然这并不代表庶吉士们,必然会入阁,他们中最终成功晋级的并不多,但起码刚开始的时候就确定了重点培养对象,选拔范围会小很多,剩下的留给他们自己去倾轧和内卷。不像现在,所有大学毕业进入官僚机构的都一个样,都得从基层干起。

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大家都一样,若是按常规节奏一步一步发展下去,等他们有资格成为大佬的时候,差不多都老了。最麻烦的是即使是老了,也未必成长起来。九品十八道阶级,每一级呆三年,哪怕是升职再顺利、完全走完就得四五十年,有多少人能熬到这一天

大明未来的决策层总不能全是一些到了暮年且特别能苟活的人吧特别是眼下不像后世,后世七八十岁的人精神状态还差不多能顶的住,当前这个时代七十岁精力和心力就很难跟上。朝中有七八十岁的老人没问题,可不能放眼望去全是这些人吧哪朝廷和养老院有什么区别

按当前时代的现状,朝中主要官员的平均年龄,最好是保持在45到55之间,像现在这样的配置就十分合理。可眼前的这帮子人虽然不是科举制度选出来的,但都经历过乱世,在乱世有能力成长会相当快。和平年代正常的成长速度,45岁左右最多也就是中层干部,根本没机会走到权利顶端。

取消了科举制度,居然会导致这样的情况,真是让人有些考虑不到。一想到未来的朝廷都是七老八十的老人坐镇,哪画面实在是让人不敢想。

“长声、你觉得有没有什么办法,来解决目前的困顿”

“是不是可以考虑在大学生毕业后,再组织一轮考试将未来朝堂的苗子们先圈一部分出来,针对他们进行重点培养”

“不行、官员的考场一定是在基层,必须要经过实际工作的历练,才能分出能力的高低,靠考试解决不了问题。”

“哪、邦德你有什么好的想法不通过科考、青年官员很难出头这是其一,其二是在升职过程中更难保持公平性,裙带关系、人情关系更难杜绝。你想一想像咱们这样的人,哪有时间和精力去关心基层官员的晋升问题想关心也关心不过来再说朝堂上的人难道就没有私心你的两个学生比别人成长更快,这难道完全是能力出众”

“长声、你说的确实有些道理、这事容我再想想。”吴贞毓的一番话,怼的李振新有些下不来台。王俊涛、王文强这对堂兄弟,作为政务官员来说,成长速度确实要比同龄人快的多,这和李振新没关系才怪。

到了天津后,李振新闭门苦思,他就不信找不出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客观来说科举制度也没法完全避免人情关系,但是已经最大程度保持了公平性,中国科举制度最伟大的创举就在与此。在整个古代人类社会中,没有任何一个文明能像中国这样保持这样的公平性。

找到一条可以和科举制度公平性相媲美的官员成长路径,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自诩为觉顶聪明人的李振新,还真被这事给难住了。

憋了半个多月,最后只琢磨出了一个不知道能不能管用的办法。让各省政务委员会委员们,每年举荐一批优秀的县级官员,报到吏部。然后吏部再从中圈定一批官员作为重点培养对象,给这些官员的晋升绿色通道,让他们尽早成长起来。

与此同时国政委员们每年也需要向吏部推荐优秀的府级以上官员,吏部在这份名单的基础上经过考察拟定一份百人左右的名单,交由国政常务会议讨论,确定未来接班人人选名单,让这些人进入重点岗位进行锻炼考察。

这样的方式还是避免不了人情关系,所以还得从监管上把漏洞补上。所有举荐优秀官员的委员必须为被举荐人做背书,如果举荐人不合格或者是被监管部门查出裙带关系、利益交换、违法乱纪的事情,举荐人和被举荐人双双落马,三代以内不得进入政府机构工作。

这样的办法能行吗李振新自己都不确定。反正解决办法是拿了出来,至于以后执行起来会产生什么样的问题,那就看以后了,估计自己这辈子这事不会爆发出重大隐患。以后的事,让以后的人自己想办法去解决,总不能啥事都让自己一个老人都解决完吧

“邦德、你这不就是汉代搞出来的察举制吗这怕是更不行”吴贞毓听了李振新的计划,立刻找到了漏洞。

“是察举制吗我看着不像啊咱们这办法是结合了科举和察举的优点,和察举制相比,选拔的官员经过大学的系统培养以及实际工作的磨炼,绝对要靠谱的多。再说咱们的考核标准是公开透明有硬条件的,对徇私的惩罚和监管力度也大,应该不会出察举那样的问题。”

面对李振新的强行解释,吴贞毓懒得再说什么。反正他已经退休了,还能再活几年把事情说出来,摆到明面上就已经完成了任务。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