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大晋衣冠 > 第1章 黑云压京城

大晋衣冠 第1章 黑云压京城

作者:河淌里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8:12:19 来源:就爱谈小说

春涧一别秋水远,开花沟壑,落花沟壑。

御沟流月去无声,爱有几多,恨有几多。

红衣脱尽芳心苦,豪门如何,寒门如何。

唯有无情西江水,暮泛其波,朝泛其波

“嘘”一个少年指着七八丈开外的一棵老槐树,身后的弟弟睁大眼睛,也没看到有什么东西。“你看,树根旁的枯草中,它趴在那,一动不动,很警惕。”

“哦,对对对大哥,你赶紧的,别让它跑了。”弟弟连声催促,看到它,就想起了灶间的火炉子,这要是一烤,焦黄焦黄的,再撒点盐巴,不仅能填饱肚子,还能解馋。

“嗖”一块小石子迅疾出手,就在猎物撒蹄准备逃命时,已经被准确的击中了,挣扎一会就蹬腿玩完。

初冬时节,洛阳南郊的一处荒野上,兄弟俩背着父母出来打点野味。囊无寸帛瓶无粟,忍寒犹可忍饥难,家里的存粮眼看就要告罄,饿肚子的滋味对少年来说,实在不好受。兵荒马乱的,百姓的日子苦不堪言。

“大哥,你真神了,百发百中,爹娘看见了,还不知乐成什么样子”弟弟惊羡道,目光中露出崇敬之色。

少年名叫桓温,父亲原来也是洛阳城的一名官宦,日子原本还算不错,可是几年前,皇帝被胡虏抓走后残忍的杀害了。朝廷没了,洛阳城也被胡人攻陷,百姓逃的逃,死的死,天下大乱。父亲没了官职,失去了生活来源,还要面临胡人的搜捕,只好变卖了房舍,携妻带儿躲到南郊的一处茅舍度日,深居简出,朝不保夕。

桓温迈步来到槐树根下,发现了那只猎物,是一只成年的野兔子,已经断了气。

“唉百姓缺衣少食,兔子也瘦成这样,将就吧,好歹够家人省一顿粮食的。”刚弯腰去捡,忽然感觉到地皮在微颤,枯草也跟着轻轻跳动。

“弟弟,快趴下”桓温一边喊,一边爬上槐树,动作迅疾,像猿猴一样。“噌噌噌”片刻工夫,已经爬到了第二根树杈上,攀着树枝,放眼远眺。

果然,南面五里开外,两队黑压压的骑兵来回驰骋。一队骑兵围住一辆马车,不分男女老幼挥刀就砍,杀死了南逃的一家人还不算,又把马车给点燃了。另一队骑兵则四散而开,向不同的方向搜去。

这样的场景,近两年常有发生。“该死的胡人,遭天杀的”桓温咒骂了一声,小拳头攥得紧紧的,下了树,捡起野兔,拉着弟弟就赶往家里。“胡人来了,咱们快点告诉爹,把马车藏起来。唉今年又走不成了,看来只能等明年开春再想办法”

此时,远在千里之外的芜湖江面上,也在上演着惊心动魄的一幕

枯水季节,江面低窄,水波不兴,江水不理会世道的沧桑和人间的离合,在黑幕的笼罩下,默默的缓缓的流淌。岸边的枯枝上,偶尔还能听到一两声寒鸦的啼鸣,更平添了几许萧索,几分悲怆。

满江烟水苍茫,此时,一团黑影离开低迷的疏柳,慢慢的向江心移动,哗啦哗啦的划水声,惊散了暮鸦,遮住了一钩凉月。

“艄公,你轻点划,别弄出声响。”

“好嘞,客官”老爷吩咐完船家,又呵斥自己的管家。“把马灯灭了,别让人瞧见。”

“老爷,看把你吓得,这深更半夜的,哪有人嘛”

“噗”一声,管家嘴上争辩,还是吹灭了灯火。

不一会,灯又亮了,扁舟中的老爷怒道“怎么回事”

“老爷,奴才已经灭了灯,再说,咱这点灯光比萤火也强不了多少,哪有这么亮”

“哎呀,糟了”老爷知道事情坏了,话音刚落,扁舟的前面,出现了一条大船,堵住了去路。

“停船船上什么人,速速出来,接受搜检。”

大船上的军士扔下挠钩,把扁舟抓住,拖向大船。紧接着,两名军士跳上扁舟,拔出刀,如狼似虎。

“本官奉旨进京,尔等何人,何故阻拦,就不怕天子威严吗”扁舟中的老爷出了舱房,递上名帖。

一名军士骂道“什么鸟旨意,在我家大将军面前就是狗屁钱参军,你看”军士把名帖递给船舷上的领头人。

“哈哈大将军果然料事如神,今晚又逮住一条大鱼原来是温峤大人,跟我们走吧。”

“你们是大将军王敦的麾下”

“还是温大人见多识广,没错,大晋朝廷只有一个大将军,舍他其谁在下乃荆州大将军府参军钱凤,奉大将军之命,在此恭候多时了,带走”

“慢着,你们不在荆州,为何跑到千里之外的下游芜湖”温峤质问道。

“哼哼问得好,因为芜湖距离京师建康很近,朝廷听说下了什么狗屁旨意,到洛阳长安一带延揽故都贤才俊杰,所以大将军才派人在此恭候。我家大将军爱才心切,到京师效力还不如到荆州任职。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温大人别问那么多了,江风阴冷,别冻着。”

温峤傻了,争辩也没有用,只能跟着走。就是没想到,自己已经够小心谨慎了。雇了扁舟,灭了灯火,选择在夜半时渡江,而且没有在江面最为狭窄的采石矶登陆,结果还是被截住了。估计,像他这样遭遇的肯定大有人在,这王敦真是诡计多端,皇帝下诏招募俊贤,他却半路邀击,捡了大便宜。

天下大乱后,北方很多遗民不愿遭受异族统治,不愿在胡虏铁蹄之下呻吟,纷纷选择了南逃,回到大晋的怀抱,当然也包括自己这样颇有名声的官宦。在北方,胡人派出骑兵,只要碰到南逃的大晋遗民,一概格杀。而在南方,王敦又拦下一道网罗,看来朝廷所获寥寥。

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温峤被单独看押在船舱里,望着窗外无边的暗夜,如同置身于一个巨大的黑洞和湍急的漩涡,大船随时会被无情的吞噬。他陷入了沉思,发出了悲凉的感慨。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曹魏的肇始之人魏武帝曹操,在汉末控制了大汉朝廷,距离御座咫尺之遥,但始终以汉臣自居,没有跨过雷池。死后不久,其子曹丕逼迫汉献帝禅位,建立魏朝。

雄才大略的曹操估计做梦也没有想到,曹魏代汉的这一出很快就被自己的权臣司马懿学会,自己死后仅仅四十五年,司马家如法炮制,仍然以禅位的方式上演了晋室代魏的笑话。

司马懿的孙子史称晋武帝,登基伊始,励精图治,但灭了东吴之后,性情大变,开始大肆享受,仅后宫就有嫔妃万人,供其淫乐。淫也就罢了,可再若是昏,那江山就岌岌可危了。他驾崩后,竟将几代先人创下的基业交给了智力低下的儿子晋惠帝,也就是史上传为千古笑谈的“何不食肉糜”的那一位。

这还不可怕,可怕的是他娶了貌丑、心黑、性淫的皇后贾南风,最终导致了八王之乱,将大晋的大好河山葬送给了北方的异族。

后来,宗室远支琅琊王司马睿在幕僚王导的帮助下偷偷南渡建康,北方胡虏之间为一统中原而大打出手,暂时无暇南顾。司马睿依靠长江天险,承制改元,即皇帝位,史称东晋,是为元帝,定都建康。

为感念王家拥戴之功,司马睿登基当日,携王导之手,要一起登上御座,共掌天下。王导以君臣之礼,坚决辞让。此后,“王与马,共天下”的说法便在大晋流传开来。

王导任司徒,执掌朝廷政事。堂兄王敦任大将军,手握数万雄兵,琅琊王氏顺理成章,跻身大晋第一门族。

时日一长,王氏门生故旧充斥朝野,党羽喽啰遍布天下,依靠九品中正制的品评优势,掌握了选拔举荐的用人大权。家族子弟只要愿意,皆可入朝为官,入军为将。乌衣巷王氏威震朝野,显赫一时。

历史向来如此,当将权和相权膨胀时,自然就会威逼到皇权。司马睿如鲠在喉,开始起用心腹,意图压制王家,收回权柄。

王家当然不肯就范,尤其是手握重兵脾气暴躁的王敦,悍然从荆州起兵,打着清君侧的旗号,攻入京师,除掉了对手。原本还想一举夺了司马家的江山,但被堂弟王导阻止。王敦退兵后不久,司马睿也忧惧而死。

太子司马绍登基,即当今的明帝,深感王家势力太大,尤其是听闻王敦回到荆州后,招兵买马,积蓄力量,而且大放厥词,嚣张至极,大有一言不合之下便再度起兵的苗头。

王家尾大不掉,明帝司马绍除了下旨延揽故都贤才,以充实朝廷力量之外,还在苦苦思索着良策

曹操和司马懿何其相似,通过战争掌握了兵权,通过杀戮控制了朝堂,自己始终以前朝老臣自居,却让子孙行了禅代之举。

东晋又将上演怎样的故事

这个故事还得从一次豪门夜宴开始说起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