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大晋衣冠 > 第2章 乌衣鸿门宴

大晋衣冠 第2章 乌衣鸿门宴

作者:河淌里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8:12:19 来源:就爱谈小说

公元324年,东晋明帝太宁二年初春,春寒料峭,二更时分,一场豪门夜宴,在乌衣巷王氏府邸拉开了帷幕

这场夜宴,事关大晋安危,事关江山易帜。与宴者来头不小,非富即贵,非奸则雄,非谋臣则猛将。他们风云际会,被逼到了这场鸿门宴上。在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王敦面前,他们能否活着离开,还是个未知数。

夜宴的主人乃是王敦,时任大将军,荆州刺史,麾下雄兵八万,朝廷诸将无人可堪比肩,且资历最老,出身最为显赫。然而,他反状已具,怀揣不臣之心

宴席豪奢无比,碧翠釜中盛放着驼峰,水精盘里陈列着素鳞。宾客手持犀牛角制成的筷箸,精挑细拣,慢慢品尝着珍馐美味。厨膳房内,十几位大厨鸾刀缕切,忙碌不止。

王敦新纳的两位宠妾朱唇丹脸,展起了莺喉,浅斟低唱。左一个天生丽质,头上插着翠微盍叶,下垂至鬓唇。右一个年轻貌美,身着绣罗衣裳,金丝线绣着蹙金孔雀的图案。

娇娘轻歌曼舞,弦管声声,丝竹尽当时之选。厨者鱼贯而入,燕鲍鱼翅,庖膳穷水陆之珍。

高朋满座,人声鼎沸,席间觥筹交错,不时爆发出赞颂声和喝彩声。十几位衣着光鲜,姿色绝伦的美人轮番上前斟酒劝酒,宾客们张开大口,一饮而尽。意乱情迷,方觉得酒美人更美,恨不得把眼前娇嫩欲滴的美人也一口吞下。

温峤却枯坐宴席上,既不发言,也不饮酒,令王敦很恼火。宴席上,王敦和参军钱凤在观察着每一位宾客,能畅饮美人敬酒的,说明可以拉拢,反之,则不愿附逆,将来必是仇人。钱凤献计,对不愿归顺的,要不就软禁起来,要不就索性一杀了之。

对温峤,王敦还不敢冒昧下手。温峤有勇有谋,在北方声名远扬,很有号召力,旧部忠勇而善战。然而此次奉旨回京,明帝一定会大加重用,恐怕会成为自己的劲敌。

一定要让他饮酒,一定要把他拿下王敦是这么想的,他使了个眼色给钱凤,钱凤会意。

“啊”众宾客突然惊呼一声,相顾失色,浑身瑟瑟发抖。只见面前的玉盘上,赫然摆放着一颗美人的头颅,就是刚才站在温峤身旁劝酒的那一位

“温大人,此女方才劝酒不力,也难入温大人法眼,留之无用。来呀,再换一个美人过来。”钱凤斜乜着温峤,面露杀机。

一名楚楚动人的美人被卫士连拖带拽带至温峤身旁,那眼神充满了恐惧和无助,泪水涟涟。怎么办如果不饮酒,这个无辜的女子又要被杀死。如果饮了,则会被视作附逆的党羽,影响自己的英名。

酒倒满了,端着酒樽的手微微颤抖。温峤撇了撇身旁的陶侃,捕捉到了一束微妙的光芒,抬起手,一饮而尽。

“好痛快”

“诸位,再饮一樽。”王敦痛快淋漓,喝道。

“大将军请”

王敦很高兴,乐呵呵说道“允之,过来给诸位前辈敬酒。”

“是”

王敦妻妾无数,膝下却无子,没办法,便过继了胞兄之子王应,收为养子,留在荆州大营。王允之则是堂侄,在王家众多子侄中,王敦唯独偏爱这位侄子。认为他颇有谋略,很像自己,将来必成大器,所以时时带在身旁,耳提面命,悉心教导。

心腹钱凤言道“大将军此次领兵,由荆州移营到芜湖,还自领扬州刺史。这样一来,整个京畿便在大将军掌控之下,这一回,看看圣上还能作何反应”

王敦嗤之以鼻,恼道“若非司马绍步步紧逼,本大将军也无意撕破脸皮。这鲜卑小儿,一点也没有汲取他爹的教训。”

此言一出,席上的诸多宾客诸如陶侃、温峤等人惊悚不已,惶然四顾。除了惊惧之外,有的人还隐藏着不满。因为司马绍即是当今皇帝之名讳,而他爹就是忧惧而死的元皇帝。

王敦口无遮拦,公然直呼皇帝名讳,且污蔑明帝为鲜卑人后裔,实在是大逆不道,足见其骄横无礼到何种地步。

这样的骄狂,自然引起了耿直之人的不满。

“钱参军,圣上并无过份之举,大将军此次进兵,依我看,师出无名。”

谁这么大胆,敢在喜怒无常的王敦的宴会上公然唱反调众人循声望去,而王敦也斜睨着虎目,朝下首扫去,言者却是郗鉴

王敦怒不可遏,刚要发作,钱凤先跳将起来“圣上提携庾家三兄弟,单说老大庾亮吧,一无功名二无资历,草包一个,就忝任卫将军,掌握中军之权,这难道不是明证吗”

郗鉴怼道“钱参军,皇帝提拔一个卫将军,乃是分内之事。况且,庾亮乃皇后之长兄,当朝国舅,合情合理之事,到你口中怎成了过份之举”

钱凤冷笑道“早不提拔,晚不提拔,偏偏在大将军荆州染恙之时授予军职,而且还在石头城加固工事,构筑江防,证据确凿,还用你我在这争辩吗再者,你身为徐州刺史,圣上悄悄下旨让你领兵进京,意欲何为朝廷想要防范谁,想要对付谁”

“郗大人,若不是本大将军提前获悉,将你在途中扣下,暂留芜湖,恐怕你早就到了式乾殿上为司马绍出谋划策了。”王敦怒气冲冲,眼神凶得像刀子一样。

这正是司马绍的软肋,被王敦抓住了。王敦**,内外危逼,司马绍不敢公开制衡,只能悄悄准备,以免重蹈其父覆辙。皇后庾文君乃颍川大族庾家之女,三位兄长皆有些名望,而庾文君担心朝廷重用自家兄弟,难免会给朝野留下后族干政和姻亲弄权的嫌疑,所以一直不愿让哥哥们升任显官。

但此时正是用人之际,又无人可用,明帝于是提拔大国舅庾亮任卫将军。此外还下诏,让和王家毫无瓜葛的一些大州要郡暗中屯兵京师附近,刺史太守则入京为官,辅弼朝廷,郗鉴便是其中之一。

这一点,自然逃不过老谋深算的王导法眼,消息很快便被王敦掌握。恰好,荆州旧部陶侃新任江州刺史,一支流民大军窜入江州,陶侃一路追剿至历阳郡乌江渡,王敦便以参与平乱为由,驻兵芜湖,目的自然是震慑朝廷。

王敦不依不饶,怒道“不仅如此,司马绍还派人前往旧都洛阳一带招揽中朝遗官遗民南渡,为朝廷效力,可有此事”

郗鉴驳斥道“中朝虽然湮灭,但官民皆是大晋官民,圣上让他们回来,免遭胡人荼毒迫害,有何不妥”

“大胆”王敦一拍桌案,震得樽中屠苏美酒四溅,一旁两株高大的珊瑚树也晃荡了一下。珊瑚树高约三尺,枝叶扶疏,从南海进贡而来,乃珊瑚树中极品。

“竟敢公然顶撞本大将军,司马绍给你许下什么好处,你这样死忠于他”言罢,起身操起宝剑,便要过来杀人。

下首的陶侃和温峤连忙起身相劝,好说歹说,才暂平了王敦的怒火。温峤转过身来,眼神偷偷示意郗鉴,小心为上。方才的不快,险些酿成杀戮。宴席瞬间安静下来,正直之士不禁为郗鉴捏了一把汗。

钱凤瞪着一双三角眼,摇唇鼓舌道“依属下看,大将军既然不远千里,屯兵芜湖,又率我等进京,脸皮已然撕破,就不必再藏着掖着,干脆打开天窗说亮话”

“是啊”座中一人不甘落后,帮腔道。“大将军不可再劳师无功,切莫再像三年前那样心慈手软呀”

三年前,王敦攻入京师,与御座失之交臂,至今思来还懊恼不已,否则,王家早已做了三年的皇帝。尤为气恼的是,明帝学乖了,登基以来,一直小心翼翼,没有给他任何出兵的借口,这让王敦焦躁不已。而今日为了小小的流民之乱,便悍然再次来京,郗鉴说得没错,的确是师出无名

只有王敦自己清楚,之所以如此仓促出兵,摆出一副盛气凌人要打架的姿态,盼着和朝廷开战,全然是因为心头藏着一个迫不得已而又不敢告人的苦衷

王敦想到这里,血气上涌,脑袋膨胀欲裂。他不敢将这个苦衷泄漏给任何人,包括最信任的堂弟王导。方才这名下属之言,正戳中其痛处。王敦心有不甘,举樽一饮而尽。须上的酒水顺着下颌,滴滴答答落在地上,腾一下,站起身来,冷冷道“既然来了,至少要给朝廷一点颜色看看。不过,至于是否继续进兵,还得听听司徒的意见,他在朝中掌政,对情势了然于胸。”

王敦左顾右盼,未免有些急躁,搁下酒樽,吩咐道“允之,出门看看,你叔父怎地还迟迟不至,一会来了要罚酒的。”

钱凤走上前,悄悄言道“大将军,司徒大人迟迟不来,属下担心他此次未必会赞同我等心意。”

“这怎么可能他掌政,我掌兵,同是乌衣巷王氏兄弟,怎会不支持你别忘了,三年前清君侧之举,他可是极力赞成的。”

“此一时彼一时也大将军,司徒在关键时刻劝阻了大将军,说明还是拥戴司马皇室的。而这次,咱们出兵确实不同上回那样理直气壮,他还能赞成吗”

王敦听罢,心里稍稍有些失落,嘀咕道“老匹夫,简直就是腐儒”

钱凤所言只猜对了一半,匆匆而来的司徒王导老谋深算,岂是小小参军之流所能揣度的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