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大晋衣冠 > 第111章 老骥唤新驹

大晋衣冠 第111章 老骥唤新驹

作者:河淌里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8:12:19 来源:就爱谈小说

成帝静静听着,郗鉴开口了。

“陛下尚未亲政,而吾辈老臣体貌日衰,臣只恐陛下亲政之日,大展宏图以图中兴大晋之际,在座辅政大臣已垂垂老矣。上不得马,拉不开弓,提不起剑,纵有丹心,恐无血气”

郗鉴诉说至此,涕泪纵横,温峤陶侃等也唏嘘不已,感同身受。

“愁大伤身,老爱卿莫要伤感,当心身子骨。爱卿忠心体国,未雨绸缪,朕甚为感动,更有体会。等此次扫平余孽,朝廷即将再颁新政。”

其实,成帝何尝不知朝廷青黄不接,缺乏年轻俊才

但自己尚未亲政,大政有母后,有王导等老臣,还有贪恋权位身去心留的国舅,恐怕还会受到他们掣肘,因而笼统模糊言之。

郗鉴接过内侍送来的绢帕,轻轻擦拭一下脸庞,哽咽道“老臣失态了刚才老臣所喜之事已经言明,尚有所忧之事未说。”

“爱卿所忧者何事”

“石勒虽为明主,但已过知天命之年。子嗣众多,多为战将,更有石虎凶悍暴虐,手握重兵,石勒百年之后,一旦篡权夺位,以他的野心和秉性,北方将空无安宁之日。到那时,朝廷谁来御敌,如何御敌”

对此,陶侃有切肤之痛

“陛下,郗鉴大人所言句句珠玑,切中时弊,北方如此,西边也是如此。臣带兵勤王时,成汉皇帝李寿屡次派兵袭扰我西部边境,掠我生口,夺我牛马,如芒在背今大晋兵威正盛,蜀人尚且如此,倘若有朝一日和赵人开战,蜀人一定会乘虚而入,不得不早作筹谋啊”

扼守一西一北边境的两位将领有同等危机,不得不让群臣深思。

更让成帝觉得,朝廷急需年轻将才

温峤看在眼里,听在心上,适时推出了两个年轻人。

“此次平叛,桓彝之子桓温,殷羡之子殷浩堪称后起之秀。特别是桓温,马步骑射功夫了得,深谙行军布阵,若假以时日,多加历练,必能脱颖而出,只可惜至今杳无音信,可惜可叹。”

看着成帝转头望向自己,王导赶紧启奏,依然不改他的初衷。

“桓温城破之日,临阵脱逃,蒙陛下开恩,念在桓彝为国捐躯的份上,免其罪责,还下诏宣城太守江播予以抚恤。但据宣城来报,桓家人至今未到官府领取,不知是何居心。”

“是这样”成帝叹道,心里难免失落。

“陛下,桓温之才识,实乃同龄之翘楚,其人之胆略,位列同侪之前茅。尤为可贵之处,是其拳拳报国之心。老臣北上之后,恳请朝廷多方寻找。如若找到,如朝廷不用,请送他回徐州效命。”

郗鉴从大垂耳口中已经得知桓温的处境,他明知故问,想以此引起皇帝的重视,达到保护桓温的目的。

朝会后,郗鉴领兵北上,剑指寿州

“老爷,这些箱子还是搬到府中吧。你看,这锁扣都被颠的脱落了,再这样下去,迟早支离破碎,散作一团。”

管家指着马车上的几个东倒西歪的大箱子,小心翼翼的望着祖约。

“嗯,说的也是,今日就全部取下来,放在正堂好生修补。记住,妥善看管,外人不得靠近,箱子里的物件要原封不动,万一紧急之时,也好便于转移。”

管家看着昔日的刺史大人,沦落成今日的惊弓之鸟,无可奈何的摇了摇头,觉得又好气又好笑。

祖约连日来唯一的大事不是敦促农耕,访贫问苦,而是动辄操练兵马,巡视勘察。

他这样做,不是排兵布阵,不是防御敌寇胡虏,而是操演逃生之术。

何时逃离,什么路线,带哪些物什,他计算得清清楚楚。

就连晚上就寝,也不敢裸衣上榻,除了家中的河东狮吼,寻常小妾都近不得身。

自苏峻兵败身死,自己彻底成了孤家寡人,兵不精,将不广,万一朝廷发兵追剿,根本无力抵抗。

唯一的对策就是渡过淮河,北逃赵地。

寿州与赵地仅一条淮河之隔,朝廷现在刚罹战乱,无力与赵人铁骑抗衡,在寿州还能苟延残喘些时日,以静制动。

朝廷如果大赦自己,他甘愿交出刺史大印,带着妻儿老小退隐林泉,凭着这么多年来攒下的财物,照样过着富家翁的日子。

倘若赵人统一北方,以石勒的英明神武,必渡过淮河,饮马长江,攻打大晋。

凭着和石虎父子的交情,摇身一变,投靠赵人,自己说不准还能升官发财。

可是上天有眼,没有眷顾奸佞小人,大晋并未给他发出大赦,赵人也没有攻打过来,只好先在夹缝中委曲求全,得过且过。

祖约此刻最恨的人不是石虎临阵变卦,撤走赵人骑兵,也非拒绝给予大赦的大晋朝廷,而是将自己拉入贼船的该死的苏峻。

只怪交友不慎,误信人言,将出身名门的自己逼上万劫不复之绝路

兄长祖逖闻鸡起舞传为美谈,北伐中原流芳千古,而作为一母同胞的胞弟,如果落入朝廷之手,难免落得身败名裂,挫骨扬灰,气化清风肉化泥的下场。

好死也不如苟活着,要不然娇妻美妾,万贯家财不知落入谁手。所以,无论如何不能被朝廷活捉。

“传我命令,明日加派人手,寿州至滁州一带游骑日夜巡逻,轮班值守,一旦发现有兵马,火速来报。”祖约吩咐道。

“管家,你明日一早带些可靠之人,前往淮河岸边,整顿船只,所有兵士不准离船,随时候命。再悄悄叫上几个心腹之人,作为暗哨,前往滁州一带。”

“是,老爷”

“慢着,把那些箱子装上马车,老爷我明日还要操练。”

“是,老爷”

管家摇头苦笑,心想为何一母同胞的兄弟,做人的差距能成他们这样子。

祖约确非贤才,文不能安邦,武不能定国,夸夸其谈,畏首畏尾,属兔子的,一有风吹草动则撒腿就跑。

属兔子的性格虽然遭人耻笑,却救了他两次。

一次就是没有追随苏峻去建康,而是派遣侄子代自己前往,结果自己得以逃脱。

还有就是接下来即将发生的这一次。

次日一早,大营中吹起呜呜的牛角声,寿州刺史府兵士进出频繁,妻妾家小动作飞快,虽然忙作一团但井然有序,忙而不乱。

祖约作为总指挥,满意的点了点头,工夫没有白费,总算有了收获。

“报,刺史大人,南城发现敌情,有大军向寿州城进发,似有攻城迹象,请大人定夺”

“张副将,王参军,命你等各率三千兵马,从东西两个方向绕道南城,合击敌军。陈司马,命你率五百军士,待本刺史撤离之后,沿路设立滚石路障,迟滞敌军。”

“是,末将领命”

“祖军曹,你速领五百亲兵,护送本刺史及家眷向淮河南岸撤离。”

“是,末将领命”

祖约一身戎装,指挥若定,临大阵丝毫不怯,气定神闲,遭突变仍游刃有余,俨然久经沙场的宿将一般。

这时,荒唐的一幕出现了。

悍妻手持笤帚,边跑边骂道“老东西,真是属兔子的,天天这么操演,老娘可受不了。腰酸腿痛,折腾个什么”

一旁的几个亲兵也捂着嘴暗自发笑“咱们的刺史大人,如果在战场上也能像今日的操演一般娴熟,那就好喽。”

“夫人,暂且忍耐些,现在情势多变,不可不防呀。”

祖约堆起笑脸,又是打躬又是作揖,谄媚的看着自己的正妻,像是在长官面前毕恭毕敬的下属。

听到亲兵的嘲笑声,回过头瞪了一眼。

“今日权且由着你一次,再叫老娘这么操练,看怎么收拾你。”

“多谢夫人成全”

几百亲兵护送数十辆马车一路向北而去,一会工夫,远远能看到淮河停靠的大船。

“停后队变前队,掉头折返,回刺史府。”

回程时,车马速度明显小了很多,亲兵们有说有笑,家眷们也扯开了喉咙“哎哟,颠腾死人了”

这样的逃生演练隔三差五就会上演,所有人都习以为常了。

州城遥遥在望,人疲马乏,忽然,一匹快马从州城方向疾驰而来。

“报,刺史大人,南城发现敌情,有大军向寿州城进发,似有攻城迹象,请大人定夺”

祖约怒骂道“混账东西,今日操演已经顺利结束,你是新来的,不懂规矩来人,拉下去杖责二十。”

周围的亲兵幸灾乐祸的看着这个倒霉鬼,笑作一团“小兵蛋子是不是刚睡醒”

“小人冤枉啊这是管家安排的暗哨得到的消息。”

“暗哨”祖约一听,这个事情只有管家才清楚,普通兵士怎会知悉,看来这次是真的

“报信的人呢”

兵士慌忙回答道“他从滁州一路奔波,马不离鞍,昏倒在城中,让小人赶紧来报信。”

祖约急赤白脸,慌忙吩咐道“快,后队转前队,车马原地掉头,直奔淮河南岸,快”

同样的程序,同样的路线,同样的操演,但得知这次不是操演,而是真的来了敌军,整个队伍乱成一团。

总指挥策马狂奔,将队伍甩在后面,随行的亲兵慌不择路,手忙脚乱,一窝蜂奔向淮河。

这段路往日很短,现在怎么这么长

他们兽奔鸟散,早把平日演练时的沉稳和淡定抛到九霄云外,只恨爹娘少生了两条腿

接下来将有新的对手,新的敌国,场面更加宏大,敬请您的关注和支持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