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大晋衣冠 > 第120章 草莽义为先

大晋衣冠 第120章 草莽义为先

作者:河淌里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8:12:19 来源:就爱谈小说

去年那次寿宴上,当小喽啰递上来信时,他拆开信,看到桓温熟悉的字迹。

那一刻,汉子热泪盈眶,双手颤抖,动情的说了一句“你又救了咱们兄弟一回,对山寨有大恩,恩公”

来信揭开了展大充当韩晃内线的秘密,他瞪着二当家的,怒吼道“老二,此贼是你举荐的,如今他背叛了山寨,背叛了兄弟,俺就替你行山规吧。”

言罢,手起刀落,展大的脑袋咕噜噜顺着山坡滚没了踪影。

二当家跟随他多年,也是海州的乡党,刘言川不忍心处置,只能亲手杀了二当家的远房兄弟展大,来警告他。

然后放火烧了营寨,杀了韩晃不少叛军,带领队伍窜至大山西麓。

多亏桓温提前报信,他们能及时离开山寨,避免全军覆灭的命运。但也损失了一些看守的弟兄,还有几年辛苦攒下的粮草。

老巢被端,粮食被烧,人马受损,无奈之下向西躲避,分散逃亡。

西麓低矮,无险可守,距离梁郡又近,还要提防赵人兵马。

好在那时候,赵人集中兵力应付河南三郡战事,守卫空虚,有时候还能搞个突然袭击,抢夺官仓粮库,勉强度日。

实在不行,就下山劫掠附近镇落村庄。

他再次重申山规,不准滥杀无辜

记得有一次,弟兄们又累又饿,树上的野果子,山上的野菜都吃光了。

几个兄弟不守山规,背着当家的,悄悄下山,想到山下找个富户,干上一票,最起码沾点荤腥填饱肚子。

走了十几里地,才看到一个村落,也就十几户人家,踩了几圈,看到村子中间一户人家,有院墙,里面还有鸡叫声,断定这家日子还可以,于是就翻墙进去了。

一只老母鸡正在生蛋,一个兄弟一箭射死老母鸡,捡起来后又揣上鸡蛋,另两个兄弟一脚踹开房门,进去想找点粮食。

谁知屋里空空荡荡,墙角处,一个老汉熬着草药,给榻上的老伴喂药,老汉回头一看,发现那只死了的老母鸡。

明白又是有歹人来抢东西,起身骂道“你们这帮遭天杀的,老汉和你们拼了。”

拿起床边的药罐子就冲了过来,一个兄弟随手一刀,老汉倒在血泊中。

老妇人看到这一幕,挣扎着想要起身,谁料气急攻心,当场就咽了气,身体从榻上跌落在地。

弟兄们翻箱倒柜找了起来,别说金银,连一个铜板都没找到,最后在内房的床底下找到一个布袋子,里面还有半袋子粮食,不是小麦,而是麦种子。

不管这么多,能充饥就行,拎起就跑。

哪成想,床上还坐着一个男娃,五六岁的样子,咿咿呀呀的问道“你们是谁呀到我们家来干什么阿公阿婆在那个屋,我去让他们倒水给你们喝”

大伙都愣住了,光顾找东西,都没注意到还有个孩子在家,眼睁睁看着小男娃赤着脚跑了出去。

“阿公阿婆,你们这是怎么了”

小男娃满手的血迹,坐在地上嚎啕大哭。弟兄们丢下鸡,扔下蛋,溜之大吉。

后来才知道,这十几户人家原本靠耕种过日,偶尔还能来山上打些野味,日子凑合过得去。

这户人家还有儿子媳妇,儿子在外贩些土产,媳妇操持家里,还有几分薄田,日子比其他人家殷实一些。

不料自打战乱开始,边境空虚,男人被叛军抓了壮丁,媳妇也被土匪掠走,赵人也三番五次前来抢夺,把一个好好的村庄搞得十室九空。

很多人不是饿死就是逃亡,只有这户人家老的老小的小,无力逃亡,冒险居于此。靠只老母鸡下些蛋,换些草药米面。

刘言川一怒之下,杀了那几个兄弟,还派人下山送了一点钱粮,托村邻照顾那个孩子

其实他也不忍心,这帮兄弟跟着他出生入死,但犯下山规,不得不如此。

自那以后,一些弟兄受不了饥寒,想到当年流民中有一支转战到了蜀地,在那里安家立业。于是千里跋涉,到天府之国乞活去了。

刘言川并不怨恨他们,总得给大伙一点出路,不能活活饿死不是。他们也不容易,虽然辞别了大伙,也为山寨减轻了压力。

兴许将来自己走投无路,还可以到蜀地去找他们谋生。

他没有阻拦,而是挥泪送别他们

再次回到芒砀山,刘言川想到,乱世之中,谁也无法苟活,谁也无法躲避。

你不想生事,只想好好过日子,也会有人让你不得安生,就如那对老夫妇一样。

如果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家家都很富足,他们这些流民还愁无处乞食吗百姓家里无斗米,兄弟们也跟着遭殃。

怪谁,怪这个乱世

当天,他就给众兄弟训话,所有山寨弟兄编队分组,日夜操练,兵器要练,体力也要练。

八王乱后,父辈流民为何能存活下来,靠的是不要命的勇气,靠的是彪悍的体力,这些都是他们的看家本领,千万不能丢。

还有,山规中最重要的一条,不得劫掠无辜百姓,凡有违反者,别怪不念兄弟情面。

刘言川还经常给兄弟们做思想工作,他认为,现在太平,但不代表今后太平。北方有赵人,南方有大晋,西边有成汉,三家皇帝不会好好相处的,将来必有大战,必有人被消灭。

不管谁最后一统中国,有哪个皇帝会允许自己的土地上会有一群流民,一群草寇

所以,为了流民的荣誉和前途,为了他们自己的命运,必须先强大自己,将来才能有个好归宿

老四当时问道“大哥,怎么样才是好归宿”

“这个大哥草莽一个,还没想好。不过大伙放心,只要恩公来了,他会给我们指明生路的。”

“嗷嗷嗷”流民兄弟群情激奋,大声高呼。

只有一个人似乎并不认同,他冷笑一声,不屑的神情一闪而逝

琅琊山茅屋里,桓冲兴奋的缠着桓温,问个不停

“大哥,你们怎么才回来,整整一天在干什么,发现什么秘密没有”

桓温一把拉着桓冲的手,轻声说道“大哥刚才走了一遭,崎岖坎坷,真是辛苦你了,娘呢”

“娘睡下了,她一直在担心你,还好我编个理由搪塞过去,你快说到底有什么秘密,否则下次在娘面前我可不帮你。”

“好好好,回头再告诉你,木兰姐呢”

“她呀,刚刚回屋了,一直在埋怨你。”

桓冲忽然想起山下兵马的事情,又言道“大哥,我有个事情要告诉你。”

“哦,等会再说,我先去看看她。”

桓温撇下弟弟,前往隔壁的茅屋。

“谁呀”

“木兰,是我”

木兰一听,窸窸窣窣的收拾东西,打开木门,怒道“你还来干什么,一回家就脚不沾地,一天到晚不知干嘛去了,撇下我一个人,你回去吧。”

话虽如此,人已迎面站在桓温身前。

“木兰,又在生我的气,我认错还不行吗这些日子东奔西走,到处躲藏,害的你一个大姑娘家跟着受苦,委屈你了。”

姑娘家就禁不起哄,随即怒意全消,嗲声道

“我不怕辛苦,就怕分离,只要你一直陪着我,不离开我,再多再大的苦楚,我都会坚强的。”

“嗯”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诗中的话多美妙,你还记得吗”

“记得,其实每一次分离都非我所愿,有时候现实的残酷逼迫着你。哪怕有时候,我想带着你远走高飞,从此远离尘嚣。可大乱之世,哪里才是净土,无论走到哪,都有纷争。”

木兰脸色突变,生气的嚷道“那你的意思,就永远没办法长相厮守,注定着我们要分离”

她感觉桓温话中有话,莫非他又要分离,故意先做好铺垫

桓温斩钉截铁道“当然有办法,那就是消灭战乱纷争之源,走到哪里都安静祥和,让天下所有像我们这样的劳燕不再分飞。”

“温哥哥,我现在都有些看不懂你了。自从伯父过世后,你变化很多。以前不论怎么艰苦,还能微笑。可现在,挂在脸上的都是紧皱的眉头,你还能回到原来的样子吗”

“木兰,我发誓,我会回到原来的样子。”桓温深情的许诺。

木兰走过来,轻轻拥抱着桓温。在自己心中,拥抱着的这个人,除了父亲,已经成为她生命中最重要的男人

桓温老实巴交,嗫嚅一句,补充说道“只不过,需要时间,需要机会。”

“哼,狗尾续貂,你走吧,我要休息了”

木兰一气之下,把桓温轻轻推出房门,然后掩上门,吹灭灯。

耳朵却仔细的倾听着,听到脚步声渐渐离去,又悄悄点起灯火,掀开竹箩筐,拿出藏在里面的深红色的绢布。

仔细摊开,原来是一块红盖头,上面用金线绣着一对戏水的鸳鸯。

这是青年男女永结同心,在百年好合的大喜日子时才用到的东西,可见她执着的爱恋。

殊不知,她和这个男人之间,竟鬼使神差的分离了,之后,发生了很多离奇曲折而又跌宕起伏的故事。

难道是上苍有意为之,不成人之美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