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大晋衣冠 > 第123章 春林花多媚

大晋衣冠 第123章 春林花多媚

作者:河淌里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8:12:19 来源:就爱谈小说

温峤连忙启奏“陛下,臣认同陶大人所言,桓彝在赴任宣城之前,桓温与江播素昧平生,为什么要无缘无故杀人若是没有杀父之仇,他为何要甘冒被朝廷缉捕的后果,内中缘由还要落在江彪身上。”

陶侃补充道“父之仇不共戴天,治国当以孝道,为报父仇而杀人,情有可宥。若果真如此,此事则另当别论。”

庾亮反驳道“为报父仇,就可随意杀人,那还要官府衙门作甚,还要朝廷法度何用”

成帝认真听完三位大臣的陈述,一个赞成治罪,两个反对治罪。

他迅速理理自己的思路,从目前来看,凶手确系桓温,这点估计毋庸置疑。

但是否治罪,应该治何罪,还要取决于刺杀江播的缘由。

到底是无故还是有因,这一点目前还不清楚,此时,王导的意见非常重要。

按常理,庾亮支持的王导应该会反对。哪知王导一张口,大出成帝所料

“臣启陛下,不管刚刚三位大人孰是孰非,老臣以为,桓温必须治罪,而且要严加治罪。其因有三。”

王导要么不说,一说就是三条。

“一者,不管动机如何,都应缉捕归案,然后再查察其刺杀的情由,既合乎朝廷法度,也利于侦破案情,可谓顺理成章,而不是在此争辩是非对错。”

第一条没什么新鲜的,众人洗耳恭听第二条。

“二者,桓彝已死,家人又不知下落,大晋对他而言已无留恋之所。如不立即缉捕,恐会逃窜赵地。他深谙徐州驻防和大晋底细,对我大为不利。”

这个理由,勉强说得过去。

“而三者,最为紧要”

众人竖起耳朵,听听还有什么比前面两点更紧要的。

王导作色道“新政实施在即,贤才乃新政第一关节,而江播则是此关节中的一员。他遇刺,实乃贤才的遇刺,新政的遇刺。如果姑息纵容,毫无动作,则是对新政莫大的伤害。”

王导真是聪明,将刺杀江播和即将隆重推出的新政纠缠到一起,大有不严办桓温则新政无法推行的姿态

“老臣请求,不能因一人一事之小情,而殃及大晋新政之大要。新政推行,大晋才能富国安民有望,固基强边有望,不可以一念之仁招全局之危”

成帝一听,懵了,王导不仅支持庾亮,一个鼻孔出气,反而斩钉截铁,搬出的理由让人无法质疑。

句句都在理上,瞧不出有半点袒护或冤枉的痕迹,让一开场他那句引起别人遐想的猜测之语也圆了过去。

两个互为冤家的大臣异口同声指向他,难道自己看走了眼桓温应该还没有引起两大当朝大族异口同声要置于死地的嫉妒吧

尤其是王导拿出阻碍新政之事来说项,估计不如此,将会打击王导推行新政的决心和意志,前瞻后顾,还是要以大局为重。

“桓温下落查明了吗”成帝问道。

王导闻听成帝发问,知道自己的主张得到支持,深深吸了一口气,宽下心。

脑中又迅速在盘算着另外一件事,必须尽快处置,不留后患。只有如此,方能保自己置身事外,安然无虞。

庾亮启奏道“目前尚未查明,案发时辰约在三更将尽,驿站之人都已熟睡,故而未能查获二人踪迹。”

温峤松了口气,查不到下落就好,以后还有周旋的机会。

“不过臣推测,桓温不敢在宣城落脚,很可能重回北方,他对那里很熟,兴许还有故人接应。臣派人打探过,果然有船夫反映,案发次日清晨,有两人两马乘船渡江,渡江后就不知所踪。”

“舅舅亲临现场,察察有方,辛苦了”

成帝的话中不无调侃之意,这太守对此案也太上心了。

王导奏道“臣请在长江以北各州县城张贴海捕文书和画像,悬赏缉捕。另外下旨郗鉴,在边境一带设卡拦截,防止桓温潜入敌国。照此下去,不久后应该就会有他们的消息。”

陶侃和温峤面面相觑,庾亮和王导针锋相对,可是在处置桓温这个小人物的问题上达成了惊人的一致。

尤其是温峤,为桓温的处境担忧起来。

“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桓温,你现在究竟在何处是否知道,朝堂上的一帮大人物正在设计你的命运”

茅屋后面不远,就有一条山中小径,缓缓而上,一直通向碧霞宫。小径用碎石子坷垃铺就,因香客众多,来往频繁,将原本凸凹不平的路面踩得很平整。

道路两侧芳草青青,漫山遍野,芳草中还时时点缀着一些白色的粉红的花儿,招来几只野蝶,成双成对,上下翻飞,翩翩起舞,悠然自得。

“温哥哥,你看那两只蝴蝶,双宿双飞,颉颃悠游,哪一只是你,哪一只是我”

“前面那只是你,我在后面紧跟着,追逐着你。”

木兰回转身,含情脉脉的看着桓温,哀怨道“可是这些年,都是我在追逐着你,而你总是能有各种让人无法拒绝的理由离开我。开始我以为是无可奈何,可时间长了,次数多了,就认为你有意为之,故意逃避。你老实说,我是不是有些偏执”

桓温心想,还真被孔氏料准了,木兰对自己起了疑心

笑道“我何尝不想和心爱的人朝夕相处,耳鬓厮磨。只是每一次都好像有什么无名的力量,一次次将我们分开。哪怕有时候我们待在一起,我也会做着相同的梦,梦见我们被别人驱赶着,木兰,我真不是有意的”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分离”木兰闪烁着明眸,柔声说道

“其实我不是偏执,是情到深处,无法排遣,只想朝朝暮暮陪伴着你,不管走到哪里,不管路途有多遥远答应我,今生今世我们不再分开,好吗”

桓温明知前路坎坷,世事难料,这个承诺他给不了。

但木兰那清澈美丽的眼睛,那充满期许的眼神,阳光透过树梢泻下的斑驳而缤纷的光彩,打在木兰娇小袅娜的身上,如果此时此刻还以什么理由拒绝,那也将是天底下最煞风景的事情

“嗯”

他尽力强忍着自己的眼泪,倔强的点点头。

哪怕是给木兰片刻的承诺,至少这片刻是她最幸福的时候

春水乍生,沉寂数月的鱼儿虾儿在旁边的溪流中自由的穿梭,不停地游动,还有一些活泼的胆大的,偶尔高高跃出水面,仿佛在偷眼看着这对苦命而又多情的人儿

远处的垂柳,细长的枝条上挂着一颗颗正在萌动的柳芽儿,绿色的叶子,嫩黄的芽儿,静静的等待着春风的吹拂,随风摇曳的枝条像是木兰迷人的长发。

黄莺鸟互相追逐着,飞的累了,就在枝头停歇,宛转的歌喉在唱着动人的歌谣。

“你看,溪流中漂来的飞花和落叶。”

木兰走进一看,怜惜道“这些花多美呀,只可惜不知道流水会将它们带向何方,哪里才是它们的归宿,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谁说流水无情,我给你讲个故事,你就知道流水有情了。”

桓温想起一段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

那是在后汉时期,一名宫女在深宫烦闷,眼看年华老去,芳容不再,将在孤独幽闭中度过残生。

于是一时兴起,便将满腹忧愁写在一片枫叶上,放在御沟水中,希冀宫墙外的世界能有人知道她的生活,怜惜她的命运。

她看着枫叶流出了御沟,结果,还真被一个书生捡到了。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后来就在每月的初一,二人相约定期传信

木兰听得入迷了,幽幽问道“那后来呢”

“后来啊,先保密,等下次再告诉你”

两个年轻人在春日的清晨,置身于生机勃勃的山间,心旷神怡。四处望去,宛若仙境,四目对视,心迷神飞。

战乱、仇恨、欺压、亡命,这世间所有的苦楚,所有的不快,都烟消云散,不见踪影。

只有两个孤独和渴望的心在走着,走向那无法预料的未来。

“温哥哥,你知道它为什么叫碧霞宫吗”木兰指着面前像道观一样的建筑。

一个时辰的山路,到达南山顶上,对木兰这样整日呆在闺房不常出门的弱女子来说,相当劳累。

香汗在额头泛着,如同晶莹的小珍珠,桃花一样的脸庞红扑扑的,她从袖子中拿出一块香巾轻轻的扇着。

桓温体格健壮,阳刚之气十足,宽阔的后背,几乎没有赘肉的腰部,勾勒出迷人的身形,散发出寻常女子难以抗拒的魅力。

他轻轻一躬,双手作揖行礼,调笑道“有劳木兰姑娘说道说道。”

木兰噗嗤一笑,轻启朱唇,娓娓道出这个影响自己一生的传说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