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大晋衣冠 > 第148章 才簪又重数

大晋衣冠 第148章 才簪又重数

作者:河淌里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8:12:19 来源:就爱谈小说

老成持重,这四个字不需过多咀嚼,王导就听出了话里的意思,皇帝这是点自己的将

满朝之中,只有自己有过战阵经验,老成持重。

他心想,皇帝又一次需要依赖自己,要抓住这个机会,弥补君臣二人之间若隐若现的隔阂。

况且,视为己出的新政大业不能被赵人扼杀在襁褓之中,这是自己和王家安身立命再创辉煌的基业。

“如蒙不弃,老臣愿意领兵出征,抗击赵人,为陛下分忧”

“爱卿年高位尊,区区赵人两万兵马,岂能劳动爱卿亲自出征再者,朝廷诸事哪一件能离开爱卿不在左右,朕若遇难事,也无人讨教。”

成帝想让他去,又有点不忍,因而,话语中带有一点假意,又有诚恳。

“区区贱命,不劳陛下挂念老臣如能荡平胡虏,粉身碎骨,又何所惜陛下决策之英明,中军才有今日之规模,此次赵人来犯,恰恰是个证明中军的机会,老臣愿意见证王师的风范”

此言正合成帝心意,打消了自己的犹豫,即刻下旨“任丞相为持节,征北大都督。中领军司马晞协同,明日出征。”

次日,成帝亲临司马门为王导送行,执着王导的手,动情道“此次北上,郗鉴由爱卿节制,滁州寿州兵马,爱卿可酌情征调,便宜行事。”

“谢陛下体恤,老臣定当竭力以报浩荡皇恩。”

旌旗猎猎作响,大书一个王字。大军浩浩荡荡,精甲利戈,蔚为壮观,道旁百姓肃立两侧。

“这是当朝王丞相,率军北征。”

“看这阵势,这排场,不愧是大晋第一功臣。”

“这次,定要北方胡寇好看。”

王导端坐宽敞的马车内,心潮澎湃,如果此次能击退赵人,稳固徐州边境,王家将圣眷不衰。

而其他几个辅政大臣只能空有羡鱼之心,眼巴巴看我王家当朝第一大族的地位稳如泰山。

然后再把允之等子侄培育好,将来撑起王家的大舵,自己也能安然隐退,过几年闲适的日子。

这些年别说,真累

和皇室斗,和大臣斗,甚至和堂兄王敦斗,劳心费神,心力衰颓。在别人看来,王家高高在上,而个中心酸苦楚,只有自己知道。

出门时,就告诉王允之,说他要主动请缨。

当时王允之并不赞同,认为赵人骁勇,大军又无臂膀良将,若有闪失,则前功尽弃,有损英名。

但是王导深知,无论胜败,他不得不去。果然,不等他毛遂自荐,皇帝就点了他的将。如果推诿,则令皇帝寒心,那才是前功尽弃。

而如果挑起重担,此时无人可以为朝廷解难,即使战败,皇帝也会宽宥。

他谆谆教导侄儿,违逆圣意比战败的后果要严重得多

况且,此次北征,王导认为胜算很大。

从兵力来看,他占据优势。中军,徐州军士,滁州寿州再征调一些,数量的优势足以化解战力的劣势。

还有,自己当年征战时,石虎还是个黄口小儿

为求稳妥,王导告诫自己,此次要稳扎稳打。不求战胜,只求不败,不败即为胜。

北上时要路经滁州,他还有一件事要交待刺史,早日替他除掉心头大患

“挑盖头”

桓温和木兰并立堂前,孔氏和杜艾端坐,桓冲兄弟侍立一旁。随着司礼的招呼,桓温用机杼挑开盖头。木兰略施粉黛,楚楚动人,称得上花容月貌。

“饮卺酒”

两只卺用红丝带连接在一起,卺里盛着清冽的卺酒,新郎新娘各执其一,相互对饮。以线连柄,象征两人通过婚姻而相连;合之则一,象征夫妇原为二体,结为一心。

“入洞房”

木兰迷迷糊糊的好像睡着了,被门外隐约的马嘶惊醒。

又做梦了,这样的梦境几乎每天都会出现,她很期待,很愿意沉浸在梦中。

稍稍有空,她就找个借口,慵懒的说要歇一会,其实她有个小秘密,她想在梦中和心上人约会

从午梦中起来,面前的妆台上,摆放着那双卺,旁边就是鲜红的红盖头,绣有鸳鸯戏水的图案。

那是木兰一针一线精心缝制而成,如今,它们静静的摆放在妆台上,虚度了九十一个昼夜。

那日,木兰满面红妆,一袭新人的喜服,等待着午后心上人来迎娶她。

拜堂、行礼之后,就成了他的妻子,终生的依靠就有了。入洞房,揭开红盖头,饮合卺酒,多年的流离和煎熬从此不会再有。

二人双宿双栖,不求富贵,只求平安。相濡以沫,白头偕老就是乱世最大的安慰和满足。

桓冲当天跑到杜家村,从他那惊慌失措的眼神中,木兰就知道,命运不会眷顾自己,天意不会垂怜自己,难道牛郎织女的悲情又要在自己的命运中重演还是和桓温的姻缘未到

明明相互爱恋,却一次次分离,没有他,自己的日子还有什么意义

从那日以后,木兰没有悲痛,她选择了等待。她相信自己经得住命运的考验,他也不是移情别恋的负心汉。

他们会走到一起的,或早或晚,或快或慢,总会等到那一天

终于,明天就是七夕了,过了这一晚,心上人就会完璧归赵,俊朗潇洒的站在面前,跟自己回家,再重新披上盖头。

木兰幸福的笑着,憧憬着,一脸的灿烂

杜艾进屋一看,见女儿暗自发呆,心生怜爱。

女儿幼年丧母,自己当父亲的也疏于照顾,反倒让她更早的成熟起来。给自己抓药熬药,饮食起居照顾的井井有条,对孔氏一家也是如此。

命运偏偏爱捉弄人,让勤劳贤惠的姑娘跟着自己颠沛流离,担惊受怕。临了临了,心上人又亡命天涯,何时是个头

“乖女儿,是不是在抱怨日子过的太慢,巴不得太阳早点下山”杜艾心疼孩子,但话到嘴边就成了调侃之语。

木兰呆呆的,没有搭理他。看到杜艾手里提着一串莲藕,才想起要给孔氏烧饭。

刚出门,就听得远处传来的轰隆隆的嘈杂声。

她顺着声音的方向望去,山脚下,成群结队的官兵排成阵势,密密麻麻。像过江之鲫,头尾相贯,列队向滁州城方向行进。

木兰吓了一跳,下意识的以为,官兵是不是来抓桓温的。否则怎么会不偏不倚,自己即将去碧霞宫约会时,他们来到芒砀山下

得知州城张贴告示以来,她成日担惊受怕。

为自己,更为桓温,不知他现在流落何方,明日能否按时赴约心里不禁咯噔一下,扑通通一阵狂跳。

“木兰”

孔氏从屋中踱步出来,看到她站在篱笆门后面向外张望。

“木兰,你在看什么”

自桓温逃走后,孔氏思子心切,心力折耗许多,目力听力都大不如前,山下的响动居然没有发现。

“伯母,冲儿呢”木兰没有转身,焦急的问道。

“冲儿进城去了,山上打了点野货,说是到城里换些草药粮米,一会就能回来咋的,看什么呢”

“哦没什么。”她怕孔氏担心,随便搪塞过去。

谁知到傍晚时分,桓冲才回到家中,匆忙来找木兰,手里还拎着姑娘家爱吃的蜜饯、糕点之类的吃食。

桓温走后,木兰对桓冲最为亲近。桓冲懂事,勤快,家中脏活重活都是他包揽,嘴巴也甜,木兰姐木兰姐一直挂在嘴边。

“冲儿,怎么这么晚才回来”

木兰笑嘻嘻接过点心,挑了一颗给桓冲尝尝,那亲密劲,比常人家的叔嫂还要好。

桓冲绘声绘色道“还好我眼疾手快,城门快要关闭时,硬是冲了出来,再晚一会就出不来了。今天城里戒备森严,大街上到处是兵士,听他们议论说是朝廷的丞相领兵北征,今晚就在州城驻扎。”

“吓死我了,姐姐还以为他们来抓你大哥的呢。”

木兰松了一口气“不是就好,明天他们走了,也不耽误上山。”

“姐,你想什么呢听说他们还要征调州里的军士,现在城外很多大军在扎营,估摸着半个山脚都被占据了。这么大动静,大哥敢回来吗即便回来,也进不了山呀”

“不行,我等了这么久,天塌下来,也要上山,绝不失约”木兰失望的嚷道。

“万一他回来看不到我,会以为我有了变故,他会担心的”

桓冲理解木兰的心情,劝解道“姐不要着急,明天再说。不管怎么样,冲儿陪着你就是”

芒砀山上,一大早,刘言川嬉皮笑脸“恩公,要不俺陪你一道去,也瞧瞧没过门的弟妹听沈劲说,弟妹是美人坯子,闭月羞花,沉、沉什么来着”

大伙一阵哄笑。

沈劲道“言川,就你这学识,装什么斯文,土的掉渣,还冒充文人,那叫沉鱼落雁”

刘言川不好意思的摸着脑袋,傻笑道“反正就是好看。”

明日要见到木兰,桓温不仅仅是憧憬,更有些担心。

没有自己的照顾,家里好吗,母亲身体怎么样了他们还住在南山脚下吗这些都是未知数。

原本应该高兴,现在反倒轻松不起来,根本没理会身旁兄弟们的调侃,而是一本正经的问道“我总感觉最近要有什么大事发生只可惜天天躲在山里不便出去。言川,派出去的弟兄们有消息没有”

“倒是有一些,说赵人最近时常有骑兵出没,还有调动的迹象。不知他们是在演练,还是另有图谋”

“难道是要进犯徐州”桓温轻声自问,眉头皱了起来。

赵人不会这么快就动手吧

沈劲安慰道“大哥,别多想,兴许他们只是操演。徐州现在城坚墙固,城内兵力又比之前增加不少,依我看,没有必要担心。”

桓温没有他那么乐观,赵人不会坐看大晋日渐强盛,他们野心勃勃,一直在打徐州的主意,无暇分身罢了,说不定骑兵出没就和此事有关。

“言川,这几日对山寨要严加防范,不可掉以轻心,兄弟们操练也不能放松,还有,你要睁大眼睛,盯着那个人。”

殊不知,在不远处,也有一双眼睛在紧紧盯着他们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