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大晋衣冠 > 第163章 燃犀照深潭

大晋衣冠 第163章 燃犀照深潭

作者:河淌里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8:12:19 来源:就爱谈小说

“你看这些,弟兄们能做到吗”

桓温把自己记下的关于魏武卒的情况递给了刘言川。

要披三重甲,手执长戟,腰悬铁利剑,五十支羽箭和强弩,携带三天军粮,半天内急行军一百里,才可以成为武卒。

“乖乖这不玩命嘛山寨不少弟兄身体的分量还没有背上的东西沉。”

刘言川听完,又开始咂舌摇头。

桓温笑道“你再听听后面的内容,前面都是难处,后面都是好处。”

吴起率领魏武卒南征北战,创下“大战七十二,全胜六十四,其余不分胜负”的惊人战绩。阴晋之战,五万魏军,击败五十万秦兵。魏武卒一战成名,吴起一战封神

沈劲不失时机附上一句“还免除全家的徭赋租税,还奖励田宅房产,还有”

“还有什么要不要再奖励娇妻一名,美妾若干”刘言川插科打诨。

“恩公,魏武卒是朝廷训练的军士,有朝廷给钱给地,我们山寨给什么给一棵树,给一块石头”

言罢,自己却嘿嘿的笑了起来,抓耳挠腮,不好意思。

“成败在此一举,练,就按照武卒的标准练”桓温斩钉截铁。

“拿什么练虽说劫了赵人大营,也不够弟兄们使用。而且,楯啊橹的咱也没有啊。”

刘言川叹着苦经,他对山寨的家底了如指掌。

“这个不用发愁,可以分批演练。”

“一人学成,教成十人;十人学成,教成百人万人学成,教成三军”桓温不容分说,打定主意。

第一轮先挑选五百人,为期三个月,练成之后再遴选五百人,把辎重交给新的弟兄,一年功夫,至少可以练出两千名。

“恩公,那骑射怎么办现在战马紧缺,赵人开战后,关闭了马市,连私下交易也严厉禁止。一旦发现私卖战马,就是杀头大罪。山寨只有不到一千匹,距离你说的三千骑兵,差太远了”

桓温又萌生出采买马匹的年头,半年前就准备北上兖州,后来被王导战事耽搁。劫夺了赵人大帐后,凑齐近千匹的家当,一直对付到现在。

沈劲担忧道“赵人越是禁止马市,越说明他们有更大的阴谋,绝不会和大晋相安无事的。后面肯定还在策划什么大动作,我们更要早做准备。”

桓温道“你说的对,经过此战,说不定他们已盯上了我们山寨,欲除之而后快”

然后,他安排刘言川,亲自负责山寨的防范,多挖坑,多布置陷阱,多派游骑,多设暗哨。这些都是山寨的眼睛,绝不能让敌人蒙蔽住。

练兵之事,他和沈劲负责,此事刻不容缓。只有自己强大了,才不会仰人鼻息,受人威胁。

至于战马,赵人不卖,或许有人会卖给他们,桓温已经想好了卖家

山下的一幕令桓温为之动容,时值六月暑天,在建康那样的江南之地,早就换上了单衣,摇起了扇子。

芒砀山地处北方,山上虽然要稍微凉爽一些,但毕竟是伏天,树梢的鸣蝉不停的聒噪,让人心烦。

而草丛中那些蚊虫牛虻,也在肆无忌惮的叮咬着过往之人。

眼前,是第二拨的五百名弟兄,个个穿着厚厚的衣服,腰间还有背上插满了刀剑,弓羽,干粮,一样不落,在斜坡上往返奔跑。

汗水浸透了背部,没有人抱怨,没有人退出,他们自愿选择加入武卒的训练,把这个当做荣誉看待。

山脚下,千名弟兄骑着战马,演练着骑术。或而挺立马背,或而翻身贴近马腹,左仰右俯,在烈日下奔驰突袭。

手握刀剑,对着旁边木桩上绑着的草人,劈砍刺,认真演练着刺杀。

远处设置有木桩阵,数百道木桩排列成各种阵型,骑士纵马进入,东突西闯,闪转腾挪,一旦有木桩倒下,则从头再来,直至急驰而过,不伤分毫方为过关。

一拨演练结束,另一拨弟兄骑上战马,快速奔袭。两腿夹住马腹,控制着方向,伸手从背后的箭筒里抽出羽箭,扯着弯弓,如满月一般,射向百米之外的靶子。

一拨一拨,一轮一轮,交替演练着骑术和射法,直至残阳没入山后。

“鲜卑恩公能确定鲜卑人会卖战马给我们”

刘言川听说桓温还要亲往兖州一带,找鲜卑人商谈购买战马一事,颇为不解。

“不能确定,不过我总觉得鲜卑人不会甘心一直臣服赵人,谁愿意一辈子心甘情愿为异族人驱使,总要为后世子孙考虑吧。”

桓温从卧虎岗伏击王导的突袭中,发现鲜卑人并非真心真意替赵人卖命。

沈劲深有同感,认为鲜卑人这么做,恐怕是三心二意,另有打算,至少他们不愿充当石虎的军前卒。

桓温愈发相信,到鲜卑人那儿去买马能够成功。

而且,鲜卑人是游牧部落,只有战马和牛羊,缺铁缺盐缺布帛。一旦赵人把互市全给禁了,鲜卑人就只能乖乖听命,被人牵着鼻子走。

所以,他们要想摆脱桎梏,不被赵人掐着脖子,必须要私下买卖,而他们知道,只有战马才是大晋最稀缺的。

再说了,不去鲜卑试试看,还能去哪

“大哥,七夕快到了,咱们是不是等过了之后再去”

沈劲提醒桓温不要忘了和木兰的约会,上次就因王导而被耽搁了,这一耽搁就是一年

“还有半个月呢,咱们去兖州往返一次也就十日左右,等回来再去也不迟。”

桓温这么一说,沈劲很理解他,知道桓温记挂北方的局势,形势所迫,内心充满忧虑,不赶紧给山寨配足战马,心里总不踏实。

刘言川见桓温心意已决,担心他的安危,劝道“恩公,多带些人,兖州虽然是鲜卑人活动范围,保不齐有赵人出没。万一遭遇,没有人手,恐怕会吃亏。”

“不必”

桓温认为,带多了目标很大,更容易遭人起疑。人少些,只要灵活精干,如真的不幸遭遇赵人,就见机行事。

“老三,你从骑射营中挑选几个身手好的弟兄随行保护,恩公要是有事,俺把你脑袋拧下来”

桓温即将成行之时,派往京师打探消息的兄弟带来一个噩耗辅政大臣、江州刺史,也是桓温的恩人温峤死了

温峤离开建康,固然是因为身体染疾体力衰弱,最主要的还是心累。庙堂的氛围,甚至建康的气候,他都赶到厌倦。

而其中永恒的主题就是朝堂的勾心斗角,尤其是王家和庾家的争斗。眼不见心不烦,他无意卷入这场没有尽头的硝烟中。

青衣小帽,他带着管家奴仆返回江州,一行轻车简从。

途经牛渚矶时,温峤弃舟登岸,想浏览这座军事重镇和美景胜境,当初苏峻和韩晃就是通过牛渚矶渡江迷惑晋军的。

长江南岸,堤岸皆由寻常的土石夯筑,岸坡上则是稀疏可辨的灌木。

到了牛渚岸边,一块巨大的岩石突入江中,象巨龙一般,龙首没入江中,龙背拱起,又因形如蜗牛,有“金牛出渚”的传说,故而得名。

随行的当地向导说,三国时这里属于吴地,产五彩石,又名采石矶。

温峤拾阶而上,驻足北望,周遭风光绮丽,古迹众多。

更令他震撼的是,山势险峻,绝壁临空,长龙突兀江中,扼据大江要冲,水流湍急,地势险要,实为兵家必争之地。

好事的向导还神秘兮兮的说起一桩怪事,引起了温峤的好奇,也断送了他的性命

牛渚矶旁有一处深潭,介于绝壁和长龙之间,晚上经常能听到潭下传出声音。有说话的声音,有车马的声音,渔民们盛传,说水中有许多怪物。

而白天去查看,什么也没有

据说有几个胆大的年轻渔夫,仗着胆子潜下潭水去探寻,也一无所获。

温峤听完来了兴致,吩咐随从,到集市上买只犀牛角,晚上要前往一探究竟。

管家劝道“老爷,听向导所言,此潭很为古怪,阴森难测。你大病在身,太医说元气有亏,这种地方还是不去为宜。”

也不知什么力量,让他对牛渚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温峤没有理会管家的劝告。

他之前听北方的一位方士曾说过,犀牛角能洞察幽隐,点燃后可以窥见常人难见之事。

入夜时分,月色朦胧,星光黯淡,不时有倦鸟归巢的叽叽喳喳,还有阵阵随风而起的江涛声。

温峤一行来到潭边,凭槛而立,静静的侧耳倾听,果然如向导所说,深黑的潭面下传出各种声响。

声音很熟悉,像是普通的集市上发出的行人匆匆的脚步声,贩夫走卒的吆喝叫卖声,车辚辚马萧萧,甚是热闹。

温峤点燃犀牛角,垂在潭面上方,全神贯注,静静等待。

果然,惊悚的一幕出现了

潭水下俨然一副另外的世界

一处集市,两侧建筑辉煌,灯火通明,有当铺,有酒肆,沿街的摊头上摆满了琳琅满目的货物。

行人往返穿梭,车水马龙,水泄不通。

潭下所见和日常别无两样,唯一不同的就是人

有买卖货物之人,有骑马赶车之人,他们奇形怪状。

有的人身鬼面,有的脑袋长着一对触须,有的双臂象蟹脚一般,还有的就像章鱼一样有很多触手,身上穿着红的绿的五颜六色鲜艳异常的衣服。

他们对潭面之上的温峤毫无察觉,就像是两个不同的世界,毫不相干,没有交集,谁也不知道彼此的存在。

而今夜,却在一只犀牛角的照耀下,呈现在世人眼中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