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大晋衣冠 > 第187章 风吹诸幡动

大晋衣冠 第187章 风吹诸幡动

作者:河淌里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8:12:19 来源:就爱谈小说

如果太子石弘能顺利嗣位,朝局的变化对秦王和燕王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或许石弘还会认为,他能登基,与他们两个部族的战场拼杀和拥立之功密不可分,石弘应该给他们更大的权力和更大的自主。

而如果野心勃勃的石虎篡位,会调集所有的军力来剿灭他们,他们之间必有一场大战,非存即亡的大战。

成功了,他们就成为了真正的秦王燕王,甚至可能是秦皇燕皇。失败了,就会身死名灭,自己的部族也会沦为对手的奴隶。

如果石虎还缺奴隶的话

到底是石弘顺利嗣位,还是石虎突然篡位,他们俩拿不准,唯一能拿准的就是,千方百计增强自己的实力,握紧自己的拳头,磨好自己的刀剑。

临漳秦王府邸,世子苻苌特意从秦地千里迢迢赶来,禀报了秦地的情况,父子俩斥退下人,悄悄在密谋。

原来,秦王早就在暗中准备,从石勒上一次发病,他就筹划起将来的打算。

秦王在秦地所有部落之间,征召骑兵,蓄养战马,而且打算将精兵集中起来,要保证雍城的王廷不少于八万精骑,目的就是为了现在临漳的形势。

但是,父子俩遇到了很大的阻力

不少部族安土重迁,习惯了逐水草的闲散和帐篷的舒适,不愿搬到城市里居住。

秦王当即痛骂这些部落真是鼠目寸光,等到哪一天大赵的骑兵来践踏他们的牧场,抢走他们的妻儿,他们就知道后悔了。

于是,他派世子专门回去一趟,处置此事。

费尽口舌,许下很多好处,才说服不少老顽固的酋长,搬进了雍城,但是,问题又来了

这么多人马集中在雍城,再加上妇孺老小,还有衙役僚属等,粮草难以筹集,仅靠牛羊奶酪不是长久之计。

既然吃不饱饭,那大伙很快就要散伙。

世子无奈之下,和堂弟苻坚商量,决心在秋高马肥之际,南下梁州,到成汉的巴西郡搞点粮草。

蜀地乃天府之国,物资充裕,五谷丰登,夺取一些稻米黍麦,运往雍城储存,以供军实。

秦王接报后,在密信中一再提醒,要师出有名。

现在大赵并未和成汉交恶,如果公然抢夺,万一临漳知悉此事,会怪罪下来的。

而且要速战速决,不能让临漳抓住把柄,以免怀疑他们劫夺粮草的背后用意。

随后,秦王仍不放心,毕竟石勒还没死,他怕出乱子,自己想亲自回去一趟,结果却遭到了石虎的阻挠。

“太子殿下,秦王此时要求回雍城,怕不是在打什么主意吧”

石弘却道“大将军,父皇给两位异姓王制定的规程中,并未禁止他们返回部族的呀。”

“太子,话虽如此,可燕王父子最近来往秦地频繁,而且很诡异,眼下临漳这形势,万一有什么不测,依臣看,还是谨慎为上”

石虎此言,的确有几分道理。

程遐讥讽道“有什么不测照大将军的意思,难道是希望圣上有什么不测大将军出言要谨慎,再者,燕王已经丢失了慕容兄妹,如果朝廷对秦王再横加干涉,难免会让他们心寒,而让朝廷陷入被动。”

二人争辩几句,石虎落于下风,不想再逞口舌高低,愤然离去。

石弘顿觉全身舒畅,贵为太子,却对石虎这样的臣子有些畏惧。这和他的性格有关。

究其内心,石弘对弓刀骑射没有兴趣,而是愿意效仿南方的汉人,对诗书典籍兴致颇高,全然一个儒学太学生的风格。

这一点在胡人以战养人的传统中属于另类,甚至会遭人非议。

但石勒太自信,认为有程遐政事上的辅佐,有石虎军事上的帮衬,大赵在自己身后,稳固政权应该没有问题。

“咱们是不是对他太苛责,绳子勒得太紧了”石弘欣喜之后,突然问道。

程遐故作高深,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

“太子殿下,烈马就要骑士多调教,多勒缰绳,否则它会以为奔跑的方向全由它自己的四蹄掌握。多勒缰绳就是要提醒它,向哪个方向奔跑,是由攥着缰绳的骑士决定。”

在程遐的口中,石虎就是那匹烈马

“殿下放心,这匹烈马比以前听话多了。因为它知道,将来是谁来驾驭它。它是奔跑,还是拴在马棚里,或是送到屠夫的手里,是由谁来决定。你想,它还敢撒欢放肆吗”

朝堂上,石虎见程遐不仅拒绝了自己的提议,反而又扯到慕容兄妹失踪之事上,其实还是在怪罪石遵,被呛得面如肝紫,血气上涌。

当时他强压住心头的怒火,回来就把怨气一股脑儿撒在石遵身上。

可是,抓捕慕容兄妹又是自己授意的,只好又拿偷袭芒砀山截杀白袍人失利一事说起。

石遵却非常委屈,他认为自己负责攻打徐州,虽为佯攻,但总得装出点样子,否则在远处探阵的山匪定然生疑。

所以,在徐州城下猛攻了一阵子,成功的引诱了山匪,给石闵从后面包抄夹击白袍人制造了机会。

此后,他才按计划撤退,可是,撤退了几十里地,等山匪已经起了疑心,石闵才匆匆赶到。

这番解释,石遵是为自己辩白,其实有意无意,想把罪责诿过于石闵的姗姗来迟。

石闵何等聪慧,心里清楚石遵的用意,但又不能揭破。

他明白,石虎对亲儿子偏袒,对作为义子有些不公,这也是人之常情。如果贸然的反驳,不仅开罪于石遵,而且,也会让石虎不满,所以还得隐忍。

石闵身上果然流淌着汉人的血液,不像胡人那般直心肠,爱憎分明。

石闵其实还清楚,如同官场上一样,当上司屡屡欺压自己时,如果没有一击致命的反击机会,那就只能忍着。否则就是盲动,只会招致更大更多的欺压。

只有当自己有了足够的能力反击时,那就可以把上司连同上司的心腹亲信一同送进地狱,再在他们的坟墓上便溺一次,那才是扬眉吐气,把所有遭受的欺压郁闷和委屈彻底释放出来。

石虎瞪眼看着石闵,希望得到一个合理的解释

石闵当时占据优势撤退时,他就为自己想好了充足的理由。他没有驳斥石遵,反而认为世子说的没错,自己确实来晚了。

他的理由是,芒砀山虽为贼寇,但他们游骑探子甚多,为防止计划被他们侦测,因而他埋伏在梁郡腹地,距离贼寇的巢穴很远。

当世子成功地把贼寇引入至伏击之处后,他的骑兵才得以奔袭包抄过来,虽然重创了山匪,但是对方的援兵很快抵达,未能如期杀了白袍人,他甘愿领罪

山寨的实力,石虎是清楚的,否则梁郡城石聪的围剿不可能一败涂地,石闵的理由的确很有说服力。

况且,石闵坦然认错,丝毫没有归咎石遵,石虎反倒有些歉意,于是反过来又拿石遵泄恨。

“你在徐州城下虽然受损,但至少还有几千骑兵,为何不配合石闵,合击贼寇若是那样的话,咱们近一万骑兵,还不能歼灭几千山匪吗我临战前是怎么交代的,要全力杀死白袍人。”

石遵纳闷道“父王似乎对白袍人情有独钟,他有那么厉害么,要让父王对他忌惮上次在大营,他们也就是靠着偷袭,加上孩儿大意,兵力有限,否则,现在白袍人的尸骨都化为朽土了。”

看石遵如此骄纵不懂事理,石虎破口大骂

“你懂个屁,为父不是忌惮,一个白袍人本身并不可怕,而这伙山贼更不足为虑,在苏峻叛乱之前他们就啸聚芒砀山,一群流民而已。”

“那父王还”

石遵刚反问一句,又被石虎的虎目给镇得噎回去了

“你们没发现吗,自从白袍人的出现,这帮流民的战力已经令人刮目相看,论单打独斗,我们的军士都不是对手。如果此人哪天被大晋收买,成为南下的拦路虎,今后对咱们的大计会带来严重的阻碍。”

石遵心里稍稍有所触动,但还是将信将疑,他不相信一个白袍人能有这么大的力道。

“父王运筹帷幄,深谋远虑,孩儿愧不能及”石闵频频点头,对几乎是石虎顶礼膜拜,高声怒赞。

“此次失手绝对怪不得世子,白袍人不知使用了什么神器,孩儿的双刃矛都被磕出了口子,那可是重金聘请大赵巧匠淬火锻造的长矛。孩儿一时难免心慌,加之天色已晚,混战对骑兵根本不利,才及时撤出战场。”

石虎只恨自己当时不在现场,无法分辨究竟谁说的是对的。

石遵却笑呵呵地禀道“父王放心,当时孩儿派了五百弓箭手快马突袭,围射白袍人,他周围的山匪死伤很大,估计他也被射中了,非死即伤,短期内不会有任何动静。”

石虎闻言,稍稍安慰了一点,其实他非常窝火,内心也极为自责,只是他在儿子面前不肯失去颜面。

当他得知芒砀山几乎倾巢而出的时候,如果梁郡的石聪再来补上一刀,率兵攻山,芒砀山就是一座空寨,山匪的老巢会被连锅端掉。

而他心存侥幸,没想到山匪的实力如此强大,当然,也和自己的私心有关。

他不想让石聪来分一杯羹

现在白袍人非死即伤,南方江州的战事也在僵持,自己的重心还是要放在宫廷动向上,静待时变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