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大晋衣冠 > 第194章 玲珑褚氏女

大晋衣冠 第194章 玲珑褚氏女

作者:河淌里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8:12:19 来源:就爱谈小说

“吾家有女,一门之幸啊”

褚裒神采奕奕的回到家中,褚蒜子迎上前,见他的眼神流光溢彩,就知道发生了什么。

“父亲,是不是女儿说对了”

“蒜子,果真是冰雪聪明,太守大人不仅无罪,反而有功,被圣上当场褒奖,都是你的主意啊想当初,为父还担心朝廷会怪罪下来。”

江州内斗,庾亮一直在坐观,但他明白,不能让路永得胜,否则,他将是下一个陶侃。因而,只要陶侃能保持平局,庾亮必然会相助,和陶侃形成不言而喻的结盟,共同对付王导。

“父亲难道没听说庾太守和温峤是故交吗所以女儿断定,庾亮和温峤麾下将佐必定也经常来往,有了这根引线,庾亮怎会不用只因将佐乃是小人物,平时没有入他的法眼而已。”

褚裒捻着几根胡须,点头称赞“这次庾大人回来,肯定会对为父多加褒奖,高看一眼。”

“父亲眼光还要放长远一点,王导落寞,陶侃辞归,虽说圣上亲政之后,辅政大臣使命就终结了,但丞相一职仍然位高权重。太守大人迟迟没有返回芜湖,不出所料必定去寻他的妹妹去了。”

褚蒜子运筹帷幄,判断出了庾家兄弟的动向。

“女儿想,不出多少时日,太守大人将重返建康,我们褚家的机会就要来了。到那时,何止是一句褒奖,一眼高看”

“为父本无意富贵,没想到这把年纪了,还能攀上庾家的高枝。”

褚裒很兴奋,忽又收住欣喜之色,犹豫道“富贵还未至,可为父心里咯噔咯噔跳,攀上庾家也不知将来是好事还是坏事”

褚蒜子淡淡道“父亲放心,咱家富贵必来庾大人受褒奖,我们跟着沾光,就等着去京师高就吧。当然,父亲对他还是要有所提防。他只是我们的一个踏板,而非可以同舟共济的航船”

褚蒜子料理家务,还要承担母亲的角色,抚养两个弟弟,日子相当困苦,抛开豪门大族不说,就是同在芜湖府衙的其他官宦人家,条件都比自己家充裕。

那些女子有漂亮的衣服,精贵的首饰,言辞之间的那种优越感无时无处不在,而她,连像样一点的胭脂都买不起

她时常想起,五年前汝阴郡那条南逃的山路上,那个叫木兰的姑娘嘲笑她裙子上的破洞,现在,仍然处处遭人嘲笑。

这对一个妙龄女子而言,是多大的打击

别人家鲜车怒马,自己家粗茶淡饭,她对世道愤愤不平,抱怨富贵人家的豪奢和倨傲,渐渐的,她不再和女伴们说话,不再和她们来往,甚至不再出门。

她像个男人一样观察朝廷大事,洞察人情世故,她不要平凡而卑微的活着,她义无反顾地走上了另外一条道路

去年新政之初,芜湖治下一个老翁因赁牛致死一案,庾亮替褚裒挡去罪责,并非是上官的慈悲,而是为了打击新政,同时是提醒褚裒好好当差,替他承担所有太守该干的事宜。

既然如此,自己为何不能反过来利用庾家

她借父亲之口,献计给庾亮,目的就是要踏上跳板,飞到京城。京城虎踞龙盘,天地更加宽广,更能让她驰骋搏击。

她家能够从小小的博望驿站跳到芜湖太守府,就是借着庾家的跳板。而庾亮为何要帮褚家呢,不是白帮的。

因为桓温刺杀江播离开驿站时,他看到了褚裒,而褚裒也发现了他

褚蒜子力劝褚裒,将此消息告诉了庾亮,庾亮又透露给朝廷,最终坐实了桓温的罪名

那时的她,不仅仅是对桓温当时在山道上偏向木兰的报复,更重要的是,她需要跳板,通向富贵荣华的跳板

“孺子可教,孺子可教也”

除了褚裒,同样高兴的还有谢裒,回到府中手舞足蹈。

“爹回来啦”老四谢万扔下手中的长矛,一身泥泞,笑嘻嘻的迎上来。

“爹是在夸赞我的枪法吗”

“你成日舞枪弄棒,不读圣贤之书。好好学学你三哥,读的书多,明白事理也多。”谢裒呛了四儿子一句。

谢万不服,争辩道“光读书有什么用,男儿大丈夫就要在疆场上一决高下,圣贤书能退敌吗”

“安儿,过来,果然如你所料,路永惨白的头颅朝臣都看见了,陶刺史指责幕后主使就是王家。”谢裒笑容可掬,夸赞谢安。

“当初,你劝为父要灵活应对,不要把自己绑在王家战车上,为父还想不通。幸好为父在朝上只是据实陈奏了所见所闻,未敢评论一句,两不开罪,否则也会成为陶侃的目标。”

谢安笑道“恭喜爹爹,不过,照孩儿看来,王丞相不至于糊涂到支持路永,公然挑衅荆州。这里面可能有隐情,说不定,丞相是被路永绑架了,不得不支持他。”

“没错”谢裒接过话头。

“可为父也有些纳闷,丞相怎么还会被褒奖再者,陶侃所言,并无确凿的证据,丞相竟然当场吐血。”

“爹,寻常百姓杀个人放过火,官府定案可能需要证据。但是朝堂政要之争,权力之争,你死我活,它和一般的杀人放火不同,它并不需要证据。只要合理推断,让人心服即可。”

“精辟,太精辟了”

谢裒摇头晃脑,咀嚼其中深意,领悟之后,随口打了个比方“窃钩者需要证据,窃国者不需要证据”

谢裒被三儿子一点拨,看穿了朝堂上的怪象。

王丞相虽然被褒奖,但其实明眼人心知肚明,成帝是为了保护这尊神的颜面,不愿意太过分。其实越是褒奖,越是惩罚。他王丞相不是不明白其中的道理,估计他会退出朝堂以换取平安。

“安儿,还记得褚裒吗”

“爹是说姐夫他不是在芜湖为官吗,怎会问起他”

“是啊,他是你伯父的女婿,自你伯父早逝,我们就很少来往。尤其是南逃途中,害了咱谢家人,为父气不过,将他打发到了驿站。上次为父从江州回京,途经芜湖,才见到他们。”

谢安问道“是吗,他们现在怎么样姐姐好像给他生了三个孩子,长女叫蒜子,听说小时候就聪明伶俐。”

“现在越发的聪慧了,为父就是要跟你说起她,听听你的想法。”接着,谢裒就回忆起从江州回来那日的经过

船经芜湖时,太守庾亮早在码头迎候,非要请到府衙品茗叙旧。其实,二人素无交情,但碍于国舅之尊,不能拂了他面子,只好前往。

刚到府衙,品茶变成了酒宴,而且已经摆好,褚家父女迎了出来,磕头见礼,泪水涟涟让人心疼。

褚蒜子一点也不生分,左一口外祖右一口外祖叫着,甜的不得了。

谢裒一看,褚蒜子已经长成大姑娘,出落得可谓清水芙蓉,国色天香,比当年刚刚嫁给先帝的庾太后还要美上三分。

席间褚裒陪同,酒过三巡,庾国舅旁敲侧击打探案情,谢裒甚是尴尬,不知如何应对。

因为此事尚未奏报朝堂,不能先泄露出去,可是又不好开罪庾亮。

正在为难之际,一旁服侍的蒜子递过来一个眼色,指了指酒杯,然后借故起身离去。

他这才会意过来,于是稍微透露了一些,就一头伏在案桌,假装不胜酒力。

午后,他在馆舍小憩,褚裒让蒜子端来一碗醒酒汤,不过蒜子居然给他熬了一碗细米粥。

这让谢裒非常惊讶,因为他并未喝醉,不需要醒酒汤,而是忙于和庾国舅推杯换盏,腹中空空,非常需要吃点东西。

当他接过小米粥的时候,大口吃了起来,褚蒜子露出了会意的笑容。

谢安咂嘴叹道“这个外甥女太善于观察,太会揣摩人意了,真是不简单啊。”

“不过,爹,女儿家心机如此之深不见得是好事,而且她又长得和当今太后一样美,如果她要是成了庾太后,可能会”

谢裒不解的问道“庾太后善良淳朴,对先帝情深意切,除了对自己的兄弟有些偏袒之外,可以算得上开明,不是吗”

“父亲误会了,孩儿总觉得蒜子太聪明伶俐,不见得是好事,没别的,就是随便说说”

时光如昼夜不舍的流水,飞快而过,转眼已近腊月,建康城内万物萧疏,树上光秃秃的,地上落叶堆积,满处都是。

王导的心情犹如车窗外的天气一样,透着阵阵寒意。城南御街的官道上,四匹高头大马不紧不慢的走着,王导接到旨意,成帝要单独召见。

“老丞相,请落座,身体还好吗”

“谢陛下挂怀,老臣年迈,精力时有不济,赖陛下赐医赐药,关怀备至,尚能苟延至今,老臣谢陛下”

“丞相自年少就追随元皇帝定鼎江南,后又辅弼明皇帝,如今又佐朕多年,为我大晋操劳大半辈子,劳苦功高,朕甚为感激。”

王导对成帝的这番铺陈有些迷惑,好像有点盖棺定论的意思

心想,匆匆召见自己,且单独召见,绝非简简单单的褒奖一下自己,肯定还有深意。

果然,成帝收起微笑,转入正题

“温爱卿英年早逝,为大晋戎马一生,勤政一生。他辞世后,朕政事繁冗,未能亲往祭奠,愧对他了。过几日,就是周年祭日,朕特下诏,以奖功臣,以彰功绩。朕想派老丞相前往江州,代朕祭奠,如何”

王导没有多想,一口答应了下来。

此刻,他还以为是件好差事,其实并不明白,此次江州之行对他意味着什么

匹夫斗狠,高手斗谋,东晋第一衣冠的代表王导接下来会遭遇什么样的事情,期待您的关注和支持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