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大晋衣冠 > 第238章 吾本槛外人

大晋衣冠 第238章 吾本槛外人

作者:河淌里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8:12:19 来源:就爱谈小说

一听说是桓温染指了他的女人,庾希怒不可遏。

“伯父此话当真”

“你太后姑姑亲自定下的亲事,还能有假”

“为什么”庾希愤愤不平。

“桓温原本是刑余之家,靠着其父战死,才勉强跻身下族。区区一介武夫,表妹怎会看上他”

“感情之事怎能说得明白或许就是这一介武夫,靠拼杀赢得了芳心。”

庾亮幽幽说了一句,又挑拨道“女人嘛,头脑简单,爱的是英雄,喜的是英俊。她怎会知道,如果嫁给你,咱们亲上加亲,会有何等样的尊贵在大晋朝堂那是第一门族,谁人不羡”

“真是岂有此理敢抢走侄儿的女人,今后定叫他好看”

庾亮见挑起了侄子的血性,非常惬意,开始谆谆教导。

他借此机会,劝庾希凡事要斗智,不宜斗勇,尤其是庾家这样的世家大族,名门大户,不可学街头混混那样,逞能斗狠。

来文的,不来武的。表面上要和善,背地里使绊,还叫他说不出来,有苦无处诉,那才叫爽快。

“希儿,你要拿出我们庾家男儿大丈夫的志气,立下功业来证明自己,证明给他们看,伯父会助你一臂之力。”

“伯父一定要帮助侄儿,找机会出出这口恶气。”

庾亮眼里闪烁着光芒,呵呵笑道“接应梁郡就是最好的机会,伯父派出的特使,用意就在于此,到时候你就明白了”

“谁呀”外面响起敲门声。

“是卑职。”

行军司马走进来,提醒庾亮“大人,按朝廷的计划,大军应该早些赶往梁郡,以免夜长梦多贻误大计。”

“知道了,你去吧,一个小小的行军司马也敢教训起主人来了”庾希心里窝着火,余怒未消。

相比庾希,石虎更是气得火冒三丈,原本就被秦王拖累,现在又出了梁郡的事端,虎须倒竖。他在府内来回踱步。

自言自语道“郡衙里的郡兵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镇南将军府的兵士,而且,梁郡太守也几日不曾露面,说明什么”

石虎质问前来报信的石闵,仿佛这一切是自己的义子造成的。

“父王暂且息怒,儿臣判断是梁郡出了事端,一定是石聪妄图反叛,拥兵自重,说不定还会挈城投敌,请父王速速定夺,迟则生变。”

石闵压住委屈,又进言道“父王,一旦让石聪得逞,势必对其他心怀不满的先帝子侄和州郡将领产生不利的影响,到时候群起而效仿,那样的话,咱们大事去矣”

义子这句话触痛了石虎的软肋,他现在忧心忡忡的就是怕节外生枝。

自己大权独揽,临漳朝臣及京师将领慑于兵威,不敢轻举妄动,城外忠于石弘的势力也因为天子被石虎挟持,故而迟迟不敢率先发端,双方的势力处于一种微妙的平衡。

但这种平衡的基础却相当脆弱,一旦被打破,必定卷入混战绞杀之中。

这种局面,是石虎不愿意看到的。

首先,他能否取胜还不一定,即便侥幸胜出,那留给自己的也是千疮百孔奄奄一息的大赵,根本禁不起大晋的冲击。

现在,石聪的举动就是要打破摇摇欲坠的平衡,这是石虎万万不愿见到的,残酷的事实让他不得不低下高傲的头颅

“闵儿可有稳妥之计”

石虎内心对石闵略有忌惮,但关键时刻,不得不信任倚重,因为亲儿子石遵和自己一样,蛮干远远雄于谋略。

石闵心机深沉,但妙就妙在从不暴露,别人只知道他文韬武备,其实此时他比石虎还着急,此次绝不能让石聪得手,否则自己多年的努力将前功尽弃。

他必须全力以赴,甚至不惜铤而走险

现在,石聪有三万大军,梁郡太守又下辖一万郡兵,如果都被石聪制住,就是四万大军,防守梁郡绰绰有余,再想攻城,那就难上加难。

情势对石虎非常不利,但是石闵还是没有灰心,因为石聪绝对不会想到,他的图谋已经被侦破

“侦破又如何”石虎还是没有找到破解之计。

“父王你忘了,城防营的校尉是孩儿的旧部,他辖下有一万人马,只要孩儿能潜入城中,他的人马定然不会附逆,转而会效忠孩儿。咱们再伺机策反郡守,如此一来双方兵力持平,形势就会好转。”

“哦,这样再好不过了”

石虎抓住了救命稻草,找到一线生机。

可是,他们现在尚不清楚,石聪是否已经暗通了大晋,晋人现在有没有闻风而动

为防万一,父子俩决定要做最坏打算,必须在晋人抵达之前,控制住梁郡,然后将计就计,一旦真有晋人来援,正好可以引晋人入彀。

现在就剩下最后一个问题了,那就是如何控制住梁郡

“父王英明果断,孩儿佩服万分,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再晚就来不及了。孩儿主动请缨,愿意孤身入城周旋。”

“那怎么行,太危险”石虎居然关心起石闵,担心义子的安危。

“为父王的大计,孩儿甘受斧钺,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闵儿,难为你了”石虎不禁动容,差点流下鳄鱼的眼泪。

“父王舐犊情深,孩儿感激不尽。孩儿进城后,父王须尽快调兵遣将。至于父王担心鲜卑人会趁隙而动,完全不必在意。”

“哦,为何”

“父王忘了,鲜卑王廷有一位手握大权之人,他一直想要和父王交好,孩儿也曾和他有过接触。此人有个致命癖好,父王只要如此如此则大事可成。”

“是他”

石虎仔细琢磨了石闵的提议,脑海中顿时想起了那个人的模样,此前,他并未将此人放在眼里。

而此刻却不得不利用此人,着实觉得委屈,悻悻道“让两个异族小儿得逞,为父实在咽不下这口气。但我儿这片苦心,为父绝不会辜负。好,就照你说的办,且让他们蹦跶一时,过阵子再秋后算账”

“闵儿,你准备何时入城,需要多少人马,为父即刻准备。”

石闵淡定说道“人多容易暴露,引起石聪的警醒,他会铤而走险,加快节奏,那样我们就被动了。今夜子时,孩儿就单身入城。”

“不不不”石虎脑袋摇得像拨浪鼓。

“此计虽妙,然而断不可行,你深入险地,万一被石聪截获,他一定会扣你为人质要挟为父,若是那样,为父岂能舍你而攻城,不可不可”

“孩儿自幼受父王隆恩,一直想要报答,苦于找不到机会,此次正是报恩之时。”

石闵情真意切,差点连自己都信了。

“父王勿以孩儿为念,此时一发千钧,形势危急,须把个人安危置之脑后。古人云覆巢之下,岂有完卵孩儿愿为父王宏图大计尽绵薄之力。”

“闵儿,好样的,不愧是我的爱子你放心,事成之后,为父定会大大重用于你,绝不亏待。”

石虎攥着石闵的双手,动容道。

不可否认,他们虽然各有心思,毕竟相处多年,父子二人依依惜别。

不得不说,石闵明察秋毫,料事如神,见一叶落而知秋。

但他决定今夜子时入城,本来为时已晚。

因为按照桓温的计划,子时的梁郡,已经在大晋的统治之下,石闵入城,正好撞上晋军的枪口。

可是,庾亮的高傲和自私帮了石闵,害了桓温,当然也害了他自己,从而让形势根本逆转。

因为桓温攻城的时间定在傍晚时分,庾亮却还在寿州衙门大排宴宴,享受着地方官员的阿谀奉承。

他错过了绝佳的时机

临漳南门大开,接着,两名骑兵快速冲出来,奔至十字官道,就是桓温当初潜入临漳时寄宿马匹之处。

二人对视一眼,然后一东一西疾驰而去。

小不忍则乱大谋,大丈夫能屈能伸,石虎掂量着石闵临行前的忠告,这时只能给燕秦让步,答应他们的条件。

而让步就是答应他们各自建国,临漳不加干涉。

条件就是暂停干戈,握手言和,让石虎能从容的布置兵力,解决梁郡城的危机。

石虎恨死了两个异姓王,更痛恨关键时刻欲图倒戈的石聪,恨不得将他千刀万剐,碎尸万段,以泄心头之恨。

因而,他派出心腹连夜出发,分别奔向秦地和燕地,送去自己的亲笔信。石虎委曲求全,决定暂时先答应他们的条件,待稳定内乱之后再算账。

石虎派心腹出发之时,庾亮的特使也已经到了

梁郡城外三十里,近一万大军严阵以待,铁骑无声远望似水,军容肃穆,近观如松。

军士们左臂缠上白纱,这是石聪在信中特意提及的接头信号。

此前,桓温奉旨又招募了新兵,严格操练了半年,这次正好派上用场。

当约定的攻城时辰快要到时,芒砀山派出的游骑回报,淮河以北尚无朝廷大军踪影。

时不我待,迟则生变,桓温一声令下,大军出发,计划攻下梁郡,再迎接庾亮入城。

离梁郡三十里,桓温让弟兄们稍驻,准备加速突袭,实现天黑之前入城的初衷。

之所以臂上缠上白纱,就是怕晚上分不清目标,敌我难辨。

“吁”

马上之人勒住缰绳,翻身下马,喊道“骠骑大人军令,先锋军暂缓,待明日午后,大军抵达时再行攻城。”

“尊使,敢问骠骑将军现在何处”

桓温万事俱备,见突然生出变故,心急如焚,屈尊询问来者。

“算来大军应该到了寿州,天色已晚,估计会歇上一宿,明晨出发。”

桓温大失所望,焦急的问道“怎么现在刚至寿州,比约定之期晚了一日一夜,有没有弄错”

来者看样子不高兴,咧嘴冷冷道“桓将军,你是先锋,骠骑将军才是主帅,临时改期是庾大人分内之事,你就不要多操心了,依令行事即可。”

“尊使误会了,在下没别的意思,此时攻城也是骠骑将军的军令。”

桓温压住怒火,谦恭的说道“如果暂缓,恐怕会打草惊蛇。尊使也应该看到了,此地赵人游骑探子甚多,如果不火速入城,他们一旦有所防备,对我们十分不利,望尊使明察。”

“这个本使就不得而知了,反正庾大人的将令已经传到,至于怎么办,那是你们的事。”

使者跨上大马,回头又带着威胁的口吻说道“不过,本使奉劝一句,骠骑将军是持节而来,有杀伐专断之权,战场上违抗军令,你应该知道有什么后果,好好考虑吧,告辞”

言罢冷笑一声,策马而去,将愕然不已的桓温晾在原地。

兵者,诡道也兄弟们愣了,难道庾亮对待杀伐之事就是这种态度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