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大晋衣冠 > 第270章 兄弟不可据

大晋衣冠 第270章 兄弟不可据

作者:河淌里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8:12:19 来源:就爱谈小说

庾翼肺腑之言,的确欣赏殷浩,舍不得放他走

殷浩查阅了历年来蜀人进犯荆州的经过,对蜀人的了解,掌握了他们的习惯和弱点,摸索出对方的规律,从而能大致判断出对手可能的计划。

而且,多年来,陶侃坐镇时,每次都是防守态势,以击退为主,从不会追击甚至主动进攻。

久而久之,蜀人形成了这种思维,能打则打,不能打则跑,绝不会想到晋人有一天会兵临他们的城下。

“凭着对对手的了解,摸清对方的套路,你倒是给本官也开了眼界,佩服佩服”

“大人过誉了,属下只是浅见,最终还是靠大人运筹帷幄。”

殷浩知道在庾翼心目中,自己的位置和影响又大大抬高了,将来还会更加重用自己,机会有得是。

不料,庾翼的一个问题让他陷入了尴尬

“你对桓温也非常了解,如果你俩对阵,能有多少胜算”

“大人,这”

殷浩非常窘迫,他无法回答这个问题,虚词敷衍道“桓温乃属下结义兄弟,历经患难,多年来同甘共苦,同生共死,怎么可能会对阵”

庾翼也看出了端倪,笑呵呵的说“本州可能问的不恰当,之所以让你们对阵,只是因为本州也十分赏识他。”

庾翼的确佩服,桓温在北上梁郡之际还能建议何充让荆州派奇兵围攻南阳,解梁郡之围,殊为不易。

若非此策,他的兄长估计会全军覆没。此人不仅能战善战,是个将才,而且胸怀家国,心系大局,堪为帅才

“刺史大人慧眼识珠,属下和他情同手足,也知之甚深。他优点很多,不过,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缺点当然也有。属下从未想到过哪一天会和他对阵,因而,也没有细想孰优孰劣。”

殷浩说得没错,他从未想到和桓温会成为对头,但他也撒了个谎。

因为他曾多次拿自己和桓温比较过,揣摩过桓温的优劣。

可是,这种事情只能深藏于内心,难以启齿,不足为外人道也。

庾翼本也无心为难,见此情势,于是转换话题。

“你几次为荆州立下大功,陶刺史在荆州经营多年都没有取得这般功绩,不愧为大晋将才,本官一定奏明朝廷,极力举荐。只要能再立新功,到时候,登台拜将指日可待,你心中的夙愿也会实现。”

殷浩要的就是这句话,他需要认可,需要显官,但他绝对不需要白衣这两个带有侮辱性的字眼。

“大人再造之恩,属下感激涕零,愿赴汤蹈火,为大人效犬马之劳”

琅琊郡通往建康的官道上,几匹战马飞速的奔跑,为首的一匹高头大马撒开四蹄,如同赤红的火焰,正是桓温胯下的驭风马。

他这几日正准备以访贫问苦为由,暗中了解一下郡中的白籍情况,不料接到了南康公主发来的十万火急,说太后病危,让他速速来京。

太后的凤体一直时好时坏,皇室之中无人不知,没想到数名太医和名贵药材,终究逃脱不了上天的安排。

庾文君曾多次从死神手中挣脱,而这次据说是无力回天了。

南康临行前,还指望太后看到外孙子桓熙能精神好转,然而事与愿违,奇迹终究没有再现。

桓温焦急的一路狂奔,此时的太后已经不仅仅是当今皇帝的母亲,更是庾氏兄弟的妹妹,庾家的护身符。

所以,太后病危,成帝固然忧虑,然而更忧虑的是庾家兄弟,他们希望太后能长命百岁永葆青春,能永远用羽翼为庾家挡风遮雨。

一个女人的离去,或将引起朝局的大地动

桓温到京中才得知,这几日京城里发生过一些事情,特别是崇德宫内的一次争吵。

但是,所有人对此讳莫如深

那是南康回到京师之后的一天傍晚,庾太后看着南康怀中的外孙子还有司马丕司马聃两个孙子,笑逐颜开,强撑病体,逐个抱了一抱,亲了一亲,精神也的确好转了一些。

褚蒜子成日陪着太后,忙前忙后,又是捶背又是煎药的,完全变成了侍女的身份,还不时讲些笑话逗太后开心。

“母后,前些日子赏赐的蜜汁话梅味道真好,媳妇嘴馋,很快就吃完了,今日你看我这孝顺劲,能否再赏赐一些”

褚蒜子嘴巴抹了蜜,看似在求赏赐,其实是夸赞太后的话梅好吃。

“好好好,要吃多少,全都给你,馋嘴的猫儿一样。”

“媳妇是馋嘴,比不得皇后,那日路过芷宫,话梅原封未动,看来不合皇后口味。”

褚蒜子话里话外,又敲起边鼓。

庾太后闻言,面有不悦之色,恼道“皇后性情越来越古怪,不愿意说话,也不愿走动,像个木头人一样,天天呆在自己的新宫内。除了皇上,别人都入不了她的眼吗”

褚蒜子不置可否,反倒夸赞了一句“可皇后姐姐心灵手巧,女红之事颇为擅长,也有优点的”

这句话貌似夸赞,但实际上是认同了太后的批评之语。

“禀告太后,国舅庾亮庾冰求见。”

“他们又来干什么”

太后对两位哥哥怵得慌,想见又不愿见,不见又不忍心,这种尴尬和局促伴随了自己嫁入皇室的每一天。

她生怕他们又是来张口求情的,有些踌躇。

褚蒜子劝道“母后,既然是舅舅来了,一家人哪有不见的道理”

“那就让他们进来吧。”

庾文君有气无力,分明是不情愿。

二人鬼头鬼脑进来后,庾文君头也没抬,问道“不是特赐你在家休沐吗,怎会有工夫到我这儿来”

“臣等特来探视太后,恭祝太后凤体安康”

“说吧,何事”

太后有些不耐烦,知道他们俩肯定有事。

“母后,舅舅,你们商量事情,媳妇就告辞了”

褚蒜子很识趣,转身要走,太后唤道“蒜子也不是外人,你们有话就说吧。”

果然不出所料,庾氏兄弟入宫没有新鲜事,不过这一回,开口的换作了庾冰。

“太后,臣兄无能,一战败北,圣上至今不肯原谅。臣兄空有尚书令虚名,恐怕很快就要罢官了,叫臣如何对得起亡父的在天之灵啊”

说罢,廉价的眼泪啪嗒啪嗒落了下来。

庾太后满脑子不快,亡父已经不知道多少次在这崇德宫里提及,每每说出亡父庾琛的名字,紧跟而来的就是难以放上台面的要求。

她没有理会庾冰,指着沉默不语的庾亮,愤慨的指责起来。

“是你自己不争气,先是贪功冒进,后又贻误战机,让大晋几万军士葬身北国,把庾家也置在风口浪尖。你说,还怎么让圣上宽大于你,你还有这个资格吗”

庾亮心里窝着火,本来就是带着怨气而来,谁曾想被亲妹妹劈头盖脸臭骂了一顿,而且还当着晚辈的面

“臣哪里知道胡虏如此狡猾,还有那鲜卑人更是可恨,他们长期被赵人欺压,大晋北伐,他们应该帮助我们。臣哪里知道,他们会敌友不分,真是愚蠢。”

“这也不知,那也不知,真正愚蠢的是你”

太后刚才和褚蒜子还聊得好好的,此时激愤之下,大声咳嗽了几下,涨红了脸,驳斥道。

“他们,他们鲜卑人这样做,是聪明之举。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是敌是友,关键是靠实力。”

庾太后平息一下,继续斥道“如果你有足够的能力对付石虎,如果你早点拿下梁郡城,鲜卑人不用你示好,肯定会对石虎痛下杀手,不是你的错,是谁的错”

庾亮第一次见太后发雷霆之怒,不见了往日的恭顺和柔和,连气带吓,不再说话。

庾冰随即出言化解,笑言道“太后息怒,千错万错,是臣兄的错,请太后责罚。”

褚蒜子掩饰住内心的喜悦,知道该她出场了

“母后消消气,舅舅也是为国征伐,一时不慎,才中了胡虏的奸计。胜败乃兵家常事,也不能全怪在舅舅头上,当初廷议时大臣都是同意的嘛。”

太后回过神来,气归气,事情还得要面对,放下了紧绷的神经,缓缓说道“这时候蒜子还能为你舅舅说好话,真是难为你了。”

接着又转向庾氏兄弟,埋怨道“哀家可以原谅你,蒜子也为你说情,桓驸马看在一家人的份上,也选择了忍气吞声,委曲求全。但是你别以为此事就这么过去了,他手下的那些叫什么来着”

褚蒜子一提醒,太后又道“哦,对,叫乞活军,他们死了那么多人,估计恨你恨得要死。你,咳咳咳,你好好反省反省吧。”

“臣记下了。”庾亮嗫嚅道。

“太后息怒,臣今日前来,是想说,臣知错了,无颜再忝居尚书令一职,所以想举荐庾冰担任。臣嘛,王太傅不是已经辞世了吗,所以太傅一职”

“住口,这是大晋的朝廷,不是庾家的宗祠太傅之职,乃朝廷三公爵位,有德者方可居之,你扪心自问,德行何在”

太后彻底怒了,方才自己一番好意,全被当做了驴肝肺。

兄长一点也没听进去,依旧我行我素,**裸伸手要官,是可忍孰不可忍。

“事到如今,你还大言不惭,不思悔改。你不要脸面,我还要脸面,你们退下吧,我心力交瘁,无颜再在圣上面前为你开脱了”

庾文君脸色难堪,斜靠在藤椅上,胸口一起一伏,真的是气坏了。

“吴王妃,你先回避一下。”庾冰吩咐道。

“是,舅舅”

褚蒜子心有不甘,但还是很顺从的快步退出门外,轻轻掩上门,却留下了一条窄窄的缝隙。

她预料到,兄妹三人将有更加激烈的言辞交锋,兴许还会涉及很多机密之事,这种时刻,怎能错过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