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大晋衣冠 > 第277章 山坏由猿猴穴

大晋衣冠 第277章 山坏由猿猴穴

作者:河淌里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8:12:19 来源:就爱谈小说

半日工夫,老者一直没有停手,直到最后一拨药材熬制而成。按袁宏的说法,这些足够疫民七日之需,才净手拂面,准备回山。

老者踩着木凳子,桓温礼貌的跟着走过来。

在上车的瞬间,他无意中抬头看了下桓温,原本已经远去的眼神又折回来,端瞧着桓温不放。

时而摇头,时而点头,时而喟叹,时而赞叹。

看的桓温云里雾里,不知何意。

桓温断定,老仙翁的眼神里带有某种深意,那种深邃不像是街头巷尾摆摊算卦之人,为了赚几个小钱而故弄玄虚。

他本想细问又恐冒失,就在犹豫之时,老者已飘然而去。

桓温楞在原地,恍惚之间,都不知老者是何时离去的。

怅然若失时,袁宏送走仙翁,走了过来。

“大人,急招已经完成,该用缓招了”

桓温点了点头,顺便描述了一下刚才的疑惑。

“高人很少问及尘事,一定是大人的面相,或者什么别的地方有何特别之处,才引起了他的注意。大人如果有兴致,等此次疫情完结之后,草民陪大人进山寻访,求他当面指点迷津。”

袁宏惊讶的样子,让桓温对老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也想从老者口中了解一下,自己的面相有什么不对,对方看出了什么端倪

“太守府有令,洪水过后,瘟疫盛行,所有官廨、民户、庄园仓库都要接受检查,喷洒药剂,防止疫病蔓。”

三日后,太守府派出郡兵,在琅琊郡下辖的各县城门口张贴告示。

而在告示张贴的同时,袁真和刘言川等人带着郡兵分头行动,按照前几天秘密查访获得的线索,有的放矢,上门盘查。

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桓温要通过缓招,以琅琊郡为典型,来破除冰冻。

袁宏等人精心合计,为防止大户庄园疏散雇工,转移米粮,事先就摸清了全郡上下所有占地较多的庄园,全部登记在册。

在告示张贴的同时,郡兵按图索骥,迅雷不及掩耳,已经堵在了门前。

用了半个月的工夫,已将郡内所有规模较大的庄园挨个清查,登记了一遍。

这一清查不打紧,结果确实惊人

仅小小的琅琊郡,就有数十家大大小小的庄园,背后的主人当然少不了京城的庾家和王家。仅他们两家就占半数以上,还有谢家等一些达官显贵。

不出所料,袁真回报说,此中有两户庄园,背后的主人分别是会稽王司马昱和武陵王司马晞兄弟。

“此话当真”

桓温真没想到,又被袁宏说中了

“千真万确,不过他们还算配合,然而城南还有一户庄园,占地甚多,拒绝接受清查,还威胁恫吓我等,气焰极其嚣张。”

袁真气呼呼的,估计没少挨人家的冷眼。

刘言川怒道“庾家王家都乖乖就范,这户人家什么来头,竟敢藐视太守府大人,俺带兵去端掉他们,把主事的抓起来,看看他们背后究竟是受何人指使。”

“袁参军去了都没用,你去了还不是吃个闭门羹。走,本官亲自走一趟,看看这水到底有多深”

桓温想亲自出马,被袁真阻止了。

“依属下看,还是算了吧。他们敢嚣张,背后来头肯定不小,若强行查抄,惹怒了对方,对大人不利。”

“笑话圣上既然派本官任职琅琊,当然要对圣上尽忠,对朝廷负责。如果连本官都知难而退,试问还有谁敢伸张正义朝廷的法度还怎么推行不必多说,现在就走”

“开门,开门”

郡兵猛烈拍打着那户庄园入口处的大门。

“何人在此喧哗,不知这里是私人庄园吗”

门内两个身强力壮的汉子高声吆喝,毫不紧张。

“我们是郡兵,太守府的公文你们没看到吗”

“什么公文与我们何干,这里是守法之处,守法之人。”

一个郡兵把公文又大声念了一遍,吼道“赶紧开门,接受清查。”

“哼哼,恕难从命实话告诉你,这里还不是你们小小的郡兵可以有资格进来的,速速回去吧,别惹祸上身。”

打手模样的汉子嚣张到了极点,公然抗拒检查,威胁郡兵,彻底惹恼了立于门前的桓温。

他大声呵斥道“他们没资格进去,你看看我有资格吗”

门人回头一看,一匹高头大马甚是威风,马上一人官服官帽,穿戴整齐,仪容严肃,不怒自威。

“你,你是何人官居几品啊”

“本官乃当朝驸马、琅琊太守桓温”

门人一惊,慌忙跪下见礼“参见太守大人”

二人磕头不止,但就是没有开门的迹象。

“好大的胆子”

桓温怒道“小小的仆佣居然敢对抗官府,藐视法度。再不开门,本官当场就可以治你死罪,不用上报,就地正法。”

“是是是,小人开门,小人开门。”

进入园内,桓温一打量,倒吸一口冷气。

庄园规模确实不小,至少有上百亩田地,而且依山傍水,草木纵深,实属膏腴之地。院内一个个粮仓高高矗立,掩映在大树之中,寻常之人难以发现。

“搜”

桓温一声令下,众郡兵如狼似虎,他们憋了一肚子气,原本就对这些大户深恶痛绝,如今又遭受门人的凌辱,正愁没地方发泄,得令后便一哄而上,非得查个底朝天不可。

“慢着”

从仓内慢悠悠走出一个人来,踱着步,悠然自得的神情,完全没有一丝惊慌。

他朝桓温略略拱手,算是见礼了。

“参见太守大人,小人乃这里管事的,大人能够迈入园内,已经是天大的面子,为何还要强行搜查”

“本官进来不是欣赏山水,而是清查瘟疫的。如果只是站在这里东张西望的,能知道这里有没有问题吗”

“太守大人,勿谓言之不预,这里的东家可是大有来头,只怕太守大人得罪不起。小人一片好心,奉劝大人适可而止,别自找麻烦。”

“收起你的好心,本官公事公办,管他什么东家,搜”

说罢,使了个眼色,刘言川心领神会,悄悄靠近过去。

“住手,这里可是吴”

下面的话还未出口,只听到“啪”的一声,干脆而响亮

刘言川挥起虎掌,一计重重的耳光,打得主事一个趔趄,满嘴鲜血,昏了过去。吓得园内的仆佣杂役浑身发抖,两腿筛糠,不敢再出只言片语。

“大人,清查下来,这里有大仓十二座,半数为满仓,园内还有牛羊五百余头,杂役佣工近百人。”

“乖乖,这是一条大鱼,仅此一处,就比下辖一个县治的存粮还多。”

“是啊,这几日清查下来的私仓,合计起来要比三个琅琊郡还要多,公田远不如私田啊。”

桓温眉头紧锁,清查之前,这些事情还只是停留在口头上,停留在想象中,只是一个传闻而已。

清查之后,发现事态堪忧,琅琊郡如此,那么毗邻的晋陵郡更是如此。推及下去,整个大晋,再不整治,积重难返,必将愈发不可收拾。

真的会如袁宏说的那样,黄巾再起,天下大乱了,不用等胡人南侵,自己内部就土崩瓦解了。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桓温忧心忡忡。

这些大户,这些庄园,就是大晋千里长堤上的一个个蚁穴,正在慢慢侵蚀着土壤,毁坏着堤坝,而堤上之人浑然不知,甚至还醉生梦死。

整个朝廷也就只有成帝一人还是清醒的,只不过他被很多力量掣肘,难以施展。

但哪怕是尊贵聪慧的皇帝,也不清楚事态已经到了这么严重的地步

时不我待,不能任由情况恶化下去,既然是成帝的一颗棋子,那么就要发挥棋子的作用。

棋子不仅仅要在后方防守,拱卫大营中的将帅,还有使命渡过河,深入敌后,试探虚实。

“来人,将所有的杂役佣工集中看管,逐一甄别。关上几个月,确实没有染上瘟疫后再做处置。本官爱民如子,要对他们的性命负责,当然,他们的家人也可以前来探视。”

桓温和袁宏对视一下,会心而笑,等待有人自投罗网

不出所料,几日后,来探望的人络绎不绝。桓温派出的人手回报,这些人大都来自京师。

随后,众多庄园的主事异口同声,请求早日返家。有的愿意献出院内一半的私仓,帮助郡府赈灾救济。

桓温知道,这些管事一定是收到了京师东家的指令,纳粮赎人,否则,院内的秋收没人干了,仓内的夏粮无人晾晒,如果发霉变质,那损失就更大了。

被打晕的主事,桓温登门之前就已经摸清楚了,就是袁宏所说的吴王家的。

吴王是自己的妻兄,成帝的同胞弟弟,桓温现在还不想正面开罪吴王,尤其是深不可测的吴王妃。

故而,关键时刻让刘言川狠揍一巴掌,阻止他说出那个名字,今后问及起来,自己也好装作不知情的样子,让吴王妃吃点哑巴亏吧

有了庄园的钱粮,桓温废寝忘食,忙碌于抗击洪灾和救助疫民。此时,南康公主慌慌张张的告诉他一个消息,说舅舅庾亮死了,她要回京师奔丧。

他终于死了

这个消息对桓温来说,来得突然,既符合情理,又在意料之外。自己该悲悯还是该欢笑该庆幸还是该难过

这一刻,桓温却迷惘了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