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大晋衣冠 > 第290章 重返天子堂

大晋衣冠 第290章 重返天子堂

作者:河淌里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8:12:19 来源:就爱谈小说

晨曦初露时,岸边一个汲水老汉看到了这艘官船,还看到了伫立船头的桓温,大声喊了一句。

“太守大人,这是要去哪还带着行囊,是要离开琅琊吗,怎么也不和乡亲们告个别”

桓温原本还想搪塞一下,不料,老汉身边不知何时又冒出几人,并排站在岸边,同时在挥手。

仿佛就在同时,在小船的前方,桓温放眼望去,河两岸站满了人。

有老有小,有男有女,有的胳膊上挎着竹篮,里面摆满了各种蔬果,还有的手里抱着酒坛,拿着酒碗。

青年男女则载歌载舞,唱着祝福的乡谣。

而一些年迈的老叟老妪,则掩面悲泣,来送别心中的这位大恩人。

桓温上了汲水老汉的当,乡亲们早就知道了

几个十来岁的少年,正如桓温当年被裹挟北上的年纪,哧溜一声从岸上跳入水中,紧紧的扳住小船,奋力的拖拽,不让桓温离去。

桓温无奈,只好将船靠近河堤。

百姓们纷纷围拢上来,争相擎举着各种吃食,不停的向船内抛洒,就像中朝时潘安出游一样。

桓温这次是掷果盈舟,比潘安收获更多。而且更有大胆的女子,将鲜花编织成花环,套在桓温的颈上。

河堤另一边,一个白发老妪费力的招呼,桓温又移船靠近。

“桓大人,老妇在这里生活了六十年,不是战乱就是贫困,不是贪官就是流匪,都不把百姓当人看。这几年,我们总算见到了为民做主的好官了”

老妇人从篮中端出一个碟子,笑中带着泪。

“大人,这是琅琊的河水,这是琅琊的鳅鱼,老婆子我天没亮就烧好了,就等着大人路过,请大人品尝品尝。”

桓温连忙接过,和兄弟们尝了几口,谢过之后,将碟子还给老妪,作揖告辞。

老妪远远的嘱托道“桓大人,永远不要忘了琅琊百姓,我们还等着你哪天再能回来”

“乡亲们,我一定还会回来的,再来看望乡亲们”

“我等草民恭送桓大恩人”

河堤两岸,黑压压一片,乡民们跪倒在地,向着扁舟行进的方向。

情至深处,桓温抑制不住,泪水夺眶而出,沾湿了胸前的衣襟。这是自己第一次感受到民众的爱戴,体验到民众的力量。

当年白袍蒙面返回京师时,建康城内同样是万人空巷的场景,那时百姓对自己并无切身之感,更多的只是敬仰和好奇。

而这次,他们是发自肺腑的感激和拥戴。

次年,桓温又回琅琊郡一次,不过并不是来看望乡亲们的,而是一件十万火急之事。

他们多善良多淳朴,我只是做了一个为官者该做的事情,可百姓却报以赤子之心

小船已经驶离了乡民的视线,桓温仍在感叹。

桓冲也沉浸在刚才的激动之中,笑对桓温说道“为百姓做了什么,百姓不会忘记你,为国家做了什么,历史不会忘记你。大哥,句曲山的仙道之心,估计你是无缘寻求了。”

桓温痴痴一笑“如仙长一般归隐看来是没指望了,至少现在还不可能,或许待天下安定之后还有机会。其实,仔细想来,归隐和出仕并没有太大的分别。”

他想起了郗愔,贵为太守,什么事情也不做,不就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归隐吗

再看仙长,救疫民,种钩吻,他的所作所为,难道不是另外一种意义上的出仕吗,不是另外一种心怀天下吗

只不过他选择了隐居深山,离群索居的形式罢了。

想到这里,桓温耳畔又想起了广陵散的曲调,里面满是大漠的征伐之声,还有塞外的金鼓之声,催促着自己快马加鞭,囊锥出头。

二十年,二十年

仙长的嘱托萦绕耳畔,桓温默默念道。

行驶至竟陵码头,早有兄弟在接应。

刘言川等人自回琅琊山不提,桓温兄弟扬鞭策马,直奔京师,投入到暗流涌动的朝局之中。

此次负重归来,燃着熊熊不息的烈焰,踏上了崭新的奋斗征程。

“朕自亲政以来,便在宣阳门外设置谤函,万民均可建言献策,然因战事纷扰,还有种种不可言及之原因,几乎形同虚设。”

成帝说完,望着阶下群臣。

不可言及之原因指什么,何充尤其是庾冰等人皆知成帝话中的隐含之意。说白了,就是前任执掌尚书台的王导和其后的庾亮阻挠所致。

如果让皇帝知道天下事,知道百姓的忧喜苦乐,那执掌大权的尚书台就要糟糕了。

“现在南北战事暂停,大晋百废待兴,何爱卿、庾爱卿上体朕意,下慰万民,今春重设谤函,百姓踊跃进言,朕甚感欣慰。”

庾冰奏道“此乃陛下胸怀天下,心系苍生之德,臣等只是奉旨行事,不敢言功”

成帝悄悄瞪了他一眼,好事都坏在他手里,决心教训他一下

“朕虽然德行寡薄,但先帝禀上天之命,传位于朕。自亲政以来,如履薄冰,家国万民之心,丝毫不敢懈怠。诸位爱卿,朕之所为,堪与历代哪位君主相比”

成帝乐呵呵的问道,知道有人要上钩。

此时不拍,更待何时

庾冰抢先一步,大声道“陛下开大晋中兴之举,启家国雄壮之业,足堪比拟商之少康、汉之光武。”

成帝满脸含笑,高兴道“来人,赐庾爱卿帛一千匹、金一千两。”

庾冰心里乐开了花,假意推辞道“陛下赏赐太重,臣不敢领旨。”

成帝脸一板,转喜为怒,斥责起阶下愚不可及大拍马屁的庾冰。

“朕贵为一国之君,却连清查庄园之事都遭受重重阻碍,只得搁浅,爱卿竟然说朕堪比少康、光武,这分明是嘲笑于朕,难道朕就不能嘲笑爱卿吗爱卿之马屁夸大而不符合实际,故而朕也用夸大而不符合实际的奖赏来嘲笑你

庾冰心里那个悔哟,老脸顿时无处安放。

这才发现成帝是拿清查庄园说事,他哀叹自己不慎跳入成帝的陷阱。

不,这不是不慎,简直就是皇帝故意挖好了陷阱,引着自己往下跳的。不由得又恨又羞,当着满朝同僚,难以抬头。

尚书令何充直人直言,奏道“臣认为天子无戏言,忠臣无谬语。方才之问答,上下相欺,君臣皆为不妥。”

“还是何爱卿识大体,堪为诤臣,赏绢五十匹。今后,诸位爱卿奏事当以此为鉴,不得谰言妄奏。”

“臣等遵旨。”

成帝因之前清查庄园一事遭到庾冰等人阻挠而不悦,这次故意要给庾冰一个警示,指望庾冰能好自为之,为自己接下来的施政铺平道路。

然后,他瞥了一下桓温,示意他可以开始了。

桓温条分缕析,把在琅琊任职期间搜集到的庄园弊政详尽的陈奏了一遍,这些细节,之前他和成帝及何充说起过。

他说得头头是道,里面有很多翔实的数字和活生生的故事,是一幅幅令人动容的画面。

说完之后,他惊讶的发现,如此重大之事,朝堂竟然反应冷淡,根本没有期盼中的要炸开锅那样的热闹。

会稽王司马昱兄弟、江州刺史王允之、黄门侍郎褚裒、吏部曹尚书谢裒等人表情严肃。

而在庾冰脸上,桓温还捕捉到了一丝笑意,霎时间明白了,事前他们已经通过气。

换句话说,这些人都牵涉其中。

成帝看在眼里,强压怒火,言道“桓爱卿琅琊所为切中时弊,堪为表率,说说看,于清查一事,是否还有本奏”

桓温回道“臣这两日详查了谤函,百姓谏言颇多,然而其中一封涉及清查庄园的信函,臣以为须上达天听。”

成帝言道“哦,详细说说”

“说在京师东毗邻晋陵郡一带,一户大庄园不知什么原因,在春耕结束后立即辞退了上百名雇工,转移了园内的粮食还有牲畜,闭园阖户。然而部分雇工因长期寄居园内,突然遭此变故,茫然不知所措,在花光积蓄后便当街抢夺,寻衅滋事。”

“刁民无状,官府为何不去捉拿”

“启禀陛下,官府缉拿了为首的五人,当臣前往查勘时,竟然发现,五人已经全部离奇死亡。”

成帝惊问道“全部死亡死因为何,可有仵作验尸”

“回禀陛下,官府言称,那五人夜间乘狱卒不备,抢夺锁钥,越狱而逃,被官兵射杀。”

吏部曹谢裒不以为然,言道“犯人越狱被官兵射杀,本是按律行事,臣看没有什么不妥。”

“按律行事,当然没有不妥之处。然擒之即可,杀之却不必。”

桓温驳斥了谢裒的说法,说起了其中的离奇之处。

“经臣勘验,五人均身中数箭,箭痕颇深。按常理,身体中箭,尤其是双腿,常人根本难以脱逃,想要擒获轻而易举。可官兵似乎并未理会,仍然连续发箭,显然是欲置之死地而后快。”

何充帮腔着问道“官兵和雇工有何冤仇,非要置之于死地”

“何大人问得好,这正是其中的怪异之处。”桓温侃侃而谈。

“官兵和雇工之间本身并无冤仇,就像谢大人说的那样,是按律行事。但细思起来,情况则不然。”

“哦,有何不同”谢裒反问道。

“众所周知,陛下曾下旨清查庄园,对有些人来说,清退雇工是隐秘之事,不能大张旗鼓,以免被官府掌握。而那五名雇工滋事之举,必然会引起东家恐惧”

何充又适时的问道“那又怎么样”

“万一被官府侦讯,说出庄园内幕,那东家就要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所以当他们入狱后,只能选择杀人灭口,一了百了。”

成帝怒道“胆大包天,原因查清了吗”

“然而臣拷问之下,官兵言之凿凿,说夜间仓促,难以辨认,怕犯人脱逃而被上官追究,才连发数箭。陛下,显而易见,官兵充当了幕后东家手中的棋子,受人指使,被人收买。”

成帝若有所悟,言道“有些道理,桓爱卿可有证据”

桓温举起手中的信函,说信函中说得清楚明白。五人下狱之后,有人曾前往探监,许诺说只要他们闭口不言,自然会有人搭救出狱。

试想,既然得到了许诺,他们为何还要冒险越狱于情于理,都难以说通。

何充愤慨道“岂有此理这户庄园查了吗何人所有”

“查了,不过已经人去屋空,根本无从查证”

“荒唐”

成帝一拍龙案,怒道“侵占官田,私囤粮仓,逃避赋税,事情败露后则收买官兵擅杀雇工,掩人耳目。这些庄园为非作歹,藏污纳垢,视大晋之律例如儿戏,难道是王化之外”

龙颜大怒,阶下众臣缄口不语,惶惶不安。

皇帝既然这样定性,那接下去估计就要颁布谕旨了。

成帝清了清嗓子,料想无人再敢辩驳,准备趁热打铁,下旨清查,可偏偏有一个不识时务的人跳了出来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