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大晋衣冠 > 第320章 托玺无心人

大晋衣冠 第320章 托玺无心人

作者:河淌里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8:12:19 来源:就爱谈小说

此时处于昏迷之中的还有桓温

从荆州到建康一路舟车劳顿,马不停蹄又赶往句曲山,体力透支过度,尤其是被伤感的愁绪所折磨,从奔走在忽高忽低山路中的驭风马上摔下来,一路翻滚。

若非一棵参天古树遮挡,很可能就会跌入坡下的悬崖。

命保住了,脑袋却撞在树上,鲜血淋淋。乞活军护卫手忙脚乱,好不容易才送至长干里。

那日,桓温刚跑出西堂,成帝就悠悠醒来。

当芷岸告诉他桓温去寻访仙人时,成帝叹息一声,心想世上哪来的仙人

但他的内心是感动的,感受到了桓温的忠诚,桓温的执着。

式乾殿上议事,原本是要等桓温回来,不料得知桓温也昏迷不醒,何时醒来更是无从得知。

成帝担心自己拖延不起,无奈之下,才来到式乾殿,谁知遭到了那帮人的反对。

“醒了,醒了,陛下醒了”

几名太医施展浑身解数,成帝才缓缓睁开眼睛。

何充请求成帝回后宫歇着,容后再议,但庾冰坚持以大局为重,刻不容缓,恳请成帝再坚持一会,说有要事启奏。

“陛下,臣弟庾翼从荆州发来呈文,称成汉大军前夜分三路突然攻城,万州失守,我军伤亡惨重。另据报,赵人在襄阳一带也蠢蠢欲动,有进兵的迹象,奏请朝廷火速派兵进援。”

漏船偏遇打头风,群臣咂舌愤慨,成帝按下怒火,此时,他关心的不是边地,而是朝堂

“何大人,近日尚书台收到不少地方奏呈,怎不见你向陛下禀报遮遮掩掩的,难道有什么难言之隐”

庾冰奏报完荆州边事,又质问何充的政事。

“何爱卿,州郡奏报何事”成帝有气无力的问。

“陛下,这”何充欲言又止。

“没事,说吧,还有何事朕不能面对的”

“是这样,尚书台收到不少州郡奏报,凡十余州郡,纷纷奏请陛下值多事之秋,以家国为重,奏请立年长持重之人,以应对纷繁复杂之局,这是他们的奏折。”

奏折中,有滁州刺史、寿州刺史,晋陵郡太守、琅琊太守、荆州刺史、襄阳郡太守等等。

成帝不听则已,一听怒火中烧,奋力提高了嗓门,怒道

“好啊,连他们都关心起朕的后事了,立储乃绝密之事,他们怎会这么快得知真是耸人听闻估计再过两天,连石虎、李势都要逼朕立储了。今日就议到这,退朝”

早朝散后,成帝没有好气,满朝之上只有何充仗义执言,深知自己的用意,然而却孤掌难鸣。

尤其是地方州郡,竟不约而同上折子,背后一定是有人指使。满朝之中谁有这样的号召力此人用意何在

关键是,谁人有这么大的能耐,能提前揣测到自己要议论立储之事

令成帝更加气恼的是,午后刚刚准备小憩,就被宫外的声音吵醒了。

“王内侍,圣上正在歇息,有事等朝会再议吧”

“皇后娘娘,此乃尚书台刚刚呈送的奏折,情况紧急,奴才怕误事,故而烦请皇后娘娘转呈圣上御览。”

芷岸无奈,接过奏折,无意中浏览了一下,是燕王呈奏的,便递给了成帝。成帝躺在榻上,打开奏折。

片刻工夫,便将奏折摔出榻下,颓然无力的合上眼睛。

桓温缓缓睁开眼睛,目光迷离,隐约见到几张熟悉的面孔。猛然一惊,喊道“我这是在哪”

“大哥恩公你醒了你在府上,已经睡了三天了。”

“三天”桓温脑袋涨大了,回忆着自己堕马前的情形。

这时,刘言川悄悄说道“恩公,据兄弟们来报,中军已经封锁了附近的几处渡口,禁止任何船只和行人过江。”

桓温大吃一惊,迅速反应过来,连声说道“不行,不行,快,我要进宫面圣。”

“夫君,太晚了,皇兄肯定已经睡下了而且,你的腿伤还没好。”南康公主阻止道。

“你懂什么,等腿好了,就什么都没了”

桓温挣扎着起床,重重的说道“他们已经行动了,事不宜迟,快抬我进宫”

“站住,什么人”

刚到皇城门,却见城门紧闭,几个值守的兵士持着明晃晃的刀枪,挡住了马车。

“原来是桓大人,失敬失敬,我等奉命值守,任何人不得入宫。桓大人见谅,请回吧”

再三交涉,宫门始终紧闭,桓温愤愤而归,突然有了一个可怕的念头。

圣上可能已经被人幽闭起来了,自己可能再也无法面圣

想到这里,他深感后悔,后悔自己仓促寻访仙人,没有等皇帝醒来。后悔自己一时不慎堕马昏迷,错过了朝议。

后悔有什么用,自己能改变这一切吗能率军冲入皇城解救出皇帝吗

能跟着自己奋力冲杀的只有三千人而已,还被阻隔在长江以北。中军就有数万之众,毫无匹敌的可能。

掀开车帘,看着渐行渐远的巍巍皇城,桓温惦记着城中高高在上却孤独无助的皇帝,凄然自语道“圣上,你还好吗臣无能,臣无助,臣该怎么做”

桓温无助之下,突然想到了何充,急忙来到何府,惊动了正在佛堂上祈祷的尚书令。

“什么你可有凭据”

“凭据下官没有,可事实就是如此,圣上遭人投毒无疑”

何充不敢相信投毒之事,太医院已经下了定论,皇帝也认可了。

可惜,明帝驾崩时,他不在左近,隐隐听说过大概的症状,具体详情他并不十分清楚。而当时在明帝身旁的人,几乎都已经死了。

现在能够求证的,大概只有成帝本人,还有太医令董伟可能知情,但二人都在宫里,没机会进去询问。

“算了,桓大人,此事不提也罢。”

“为什么难道咱们眼看着弑君之人逍遥法外,眼看着圣上不明不白死去眼看着滔天罪恶而不去揭露”

何充幽幽说道“你想过没有,你我进不去宫城,说出这个消息就能起死回生吗再者,你没有证据,不知道凶手是谁,除了让圣上愤懑和痛苦之外,还能有什么而且,还会引起朝野骚动,天下不安”

桓温怔住了,他的确没想这么多,被愤怒冲昏了头脑,就想第一时间告知皇帝。

是啊,现在说出来,有百害而无一利。

二人合计了一下,决心不露声色,暗中查访。

如果真是凶手,也不过就是那几个人。

等到司马丕登基,杜太后摄政,他俩就可以放心大胆的调查。等到掌握了证据,让凶手无处遁形,再为两位皇帝报仇雪恨不迟。

巨大的仇恨化作了无比的动力,桓温暗暗发誓,要揪出十恶不赦之人,灭门三族,以告慰成帝的冤屈。

现在,他要做的就是,蛰伏待机,装作什么事也没有发生,暗中寻找机会,抓住可能知情的人。

那些人,或许有太医,或许有内侍,或者宫女之类的,不过他们都在宫内。

任何人不得入宫,难道圣上身旁没有人在,否则怎么还未到时辰就早早闭城

圣上绝不会下这样的旨意,因为他一定期待着见到我,守城的军士之言分明是谎言。

桓温更加为皇帝揪心,而自己确实无能为力,除了担忧和烦恼,什么也做不了。

的确,此时的成帝榻前确实有人,而且,下达封闭皇城命令的就是他

吴王司马岳跪在榻前,满脸的忧伤,神情茫然,刚刚他还在王府虔心炼丹,准备给皇兄服用两粒,兴许会有奇迹。不料接到旨意,成帝突然召他前往西堂,说是有事相商。

若在往日,他可能会推脱一番。朝政之事,皇兄很少和他相商,而且,自己确实毫无兴趣,也缺乏理政的能力。

可如今,皇兄危在旦夕,今日之事一定不同寻常。因为传旨之人讲得很清楚,此事只准他一个人知悉。

驱散了宫内所有的侍女内侍,皇后杜芷岸亲自立在门前,依照成帝的旨意,此刻不准任何人觐见。

行事神秘,气氛紧张,司马岳不知发生了什么变故,心乱如麻。

到了之后,成帝的第一句话,就让他惊慌失色,额头上渗出涔涔冷汗。

“弟弟,这个皇位你来坐吧”

“皇兄,你说什么”

司马岳惊讶地反问一句,其实他听清楚了,可他认为成帝糊涂了,口不择言。

当成帝再次表达同样的意思后,司马岳噗通跪在地上,连连摇头,紧张道“臣弟不敢,臣弟不敢”

“弟弟,起身回话皇兄没开玩笑,说得都是真心话。”

“皇兄就饶了臣弟吧,臣弟无能,也无意于此,帝位是父皇传与皇兄的。皇兄只要精心休养,会好起来的”

司马岳连惊带怕,手中的陶瓷瓶也失手掉落在地。

成帝惊道“这是何物”

“是、是臣弟这几日精心炼制的金丹,想给皇兄服用,试试看。”

“不必了,试了也没用,朕知道自己再也起不来了,只能将这江山寄托于你,你一定要守好祖宗的基业”

司马岳刚站起身,又跪在地上,哆哆嗦嗦道“臣弟、臣弟才疏学浅,难以胜任,怕辜负皇兄的重托,守不好祖宗的基业,还请皇兄另择高明,臣弟无能”

成帝怒道“直起身来,你也是一堂堂男儿,怎能效妇孺之状,难道还要把父皇留下的江山传予两位皇叔不成”

“六皇叔不是老成持重,颇有才德嘛,传给他也比臣弟强,再说,江山是元皇帝打下的,他也是元皇帝之子嘛。”

成帝现在可以确认,这背后没有吴王的图谋,他是确实不愿继位的。这一切,都是庾冰和褚家的主意,弟弟是无辜的,压根就没有争权夺位的野心。

弟弟没有当皇帝的心思,可是,却只能让他来当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