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大晋衣冠 > 第325章 运命唯所遇

大晋衣冠 第325章 运命唯所遇

作者:河淌里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8:12:19 来源:就爱谈小说

褚蒜子清晰的记得,当时,杜芷岸还笑话她头上戴的芍药花和海棠花编织的花环庸俗,桓温竟然赞同她的看法。

虽然声音很轻,还是飘到了自己的耳朵里,自那一刻,褚蒜子就对他俩产生了仇恨。

她根本不考虑这种小事值不值得嫉恨,孩提之语她也当真了,全然忘记了桓温在山道上给他们家的帮助。

总之,谁让自己难堪,她就要用更大的报复来还击,不管事情是多么渺小,不管时间过去了多久

现在,自己贵为皇后,操生杀大权,要慢慢消化他俩,文火慢炖,让他们尝尝自己的手段。

为防范他俩还有什么来往,便借着治理后宫为由,将芷宫内几乎所有的奴仆都换上了自己的人。

她要将杜芷岸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像人质一样,作为今后要挟桓温的筹码

初尝报复的快慰是在博望驿站,她怂恿父亲褚裒揭发了桓温出现在驿站的事实。

桓温白袍蒙面归来,到后宫拜见庾太后时,对自己抛来的羡慕和魅惑的目光置之不理,她又感受到了侮辱。

仇恨的心理,让她安排褚华勾结庾希,参与了中秋夜袭的恶行。当然,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

真是天助我也

复仇的快慰充斥着每一寸肌肤,她要报复,报复木兰的嘲笑,报复桓温的偏袒和无视

接下来,她要慢慢的折磨成皇后,还有琅琊王司马丕。

因为褚蒜子得知,皇帝曾承诺,将来要把皇位传给司马丕,那自己的儿子司马聃怎么办

哼,休想

蜀地,成汉皇宫,李势怒气冲冲,狠狠的将御案上的几份奏折摔在地上,吓得阶下几位大臣噤若寒蝉,不敢言语。

按理说,李势即位后便拿下了被荆州夺取的万州城,扬眉吐气,一雪前耻,应该高兴才是,为何会气急败坏

当然是因为自己的同母弟,在成汉颇有声望的汉王李广

即位之初,本想着和大晋一战树立威信,并借机调整其父李寿生前确定的朝政格局,安排自己的心腹亲信。

不料,还未筹措完备,荆州兵却一反往年被动挨打的姿态,主动进犯蜀地,四处劫掠,还纵火焚烧两国边境,分明是让他难堪。

原本自己即位,朝野便存在反对之声,认为李广比自己贤能,尤其是在战事方面。

自己也想牛刀小试,然而心腹爱将却屡吃败仗,畏敌如虎,无奈之下,才让汉王李广披挂出征。

李广果然不负众望,在桓温得悉成帝病重返京之后,率数万精兵,尤其是帐下的展坚等将卒用心用命。

李广虽然中箭堕马,仍身先士卒,终于一举拿下了万州城。成汉朝野欢呼雀跃,庆祝多年不曾有过的大捷。

李势恼怒的正是在大捷之后,不少大臣,尤其是军中将领纷纷上书,奏请封李广为皇太弟,更有益州百姓联名请愿,要立李广为嗣。

“皇叔,你说说,李广刚刚打了个胜仗,臣民就纷纷请奏,立他为皇太弟,这是何意朕刚刚即位,他们就要逼宫不成”

李福深知李势的秉性,荒淫不亚于其父,而嫉妒之心有过之而无不及。李势一直妒忌李广,一心要找茬治罪。

如果此时为李广美言,一定会迁怒于己,可自己又清楚,李广确实有将才,而且绝对没有要逼宫的意思,真是进退两难。

自古以来,历朝历代,有拙官就有巧官,有忠臣就必有奸佞,只是高高在上的君王未必分得清,侍中王嘏就是奸佞之人。

李势未立太子前,王嘏便为其出谋划策,摇旗呐喊,干了不少坏事。

李势即位,他便荣升侍中显位,朝野中正之士无不恨之入骨,尤其是李广的拥趸。

用其功,立己威,剪羽翼,徐图之

这是王嘏给李势开出的治疗心病的药方,李势找到了对付自己亲弟弟的办法,转怒为喜,喜笑颜开。当晚便亲临王嘏府邸,赏以重金,吩咐王嘏依计行事。

酒过三巡,李势还没有回宫的意思,王嘏知道主子的喜好,屏退众人,竟然唤来自己的小妾陪侍。

这小妾原本是益州城青楼名伶,年方十八,比王嘏的女儿还小,赎身后纳为小妾。

青楼出身,自然精于此事,熟谙各色客人的喜好。加之美艳绝伦,尤其是年轻娇嫩,稍稍使出三成的手段,就惹得李势心旌摇荡,醉眼迷离。

王嘏见此,便以不胜酒力为由先离席而去,李势把持不住,上下其手,在席上即成其好事。

王嘏真豁得出,拿自己的女人献媚。

李势也做得出,别人的老婆,玩起来更刺激。

二人颠鸾倒凤,淫声不断,折腾到筋疲力尽,直至三更方归。

不久,得知成帝既崩,康帝新立,蜀人专以伐丧为能,派兵主动进犯荆州边境,有了万州城的防守和供给,加之新胜余威,成汉士气正盛。

而荆州的庾翼还在为成帝守丧,准备不足,晋军步步后退,蜀军乘势攻入晋地,占据不少镇甸,直逼夷陵城下。

没有汉王,我成汉照样可以打败晋人

初尝胜果,李势便总结出了这个经验。

建康宫内,康帝已经多日没有上朝了。说来也奇怪,自登基后,康帝发觉自己体力大不如前。

虽然自幼体虚,时常生病,成帝还笑话他是药罐子,三天两头就要开方子抓药。药越吃越多,体质却越来越不济。

庾太后知道他难以恢复,索性由着他访仙求道,只要能延年益寿,也就是了。

“或伸屈,或俯仰,或行卧,或倚立,或踯圃,或徐步,或吟或息,皆导引也。”

封吴王后,王宫之内专门建有道宫,找来道教高人指点修炼之术,钻研抱朴子一书中的导引之术,每日如此,从不耽搁。

虽说体质并无明显强健,至少也还自如。然而好景不长,自成帝托付江山之后,便经常染疾。

康帝越发坚信,是朝政之事消耗了自己的精力和元气,打破了自己的修炼习性,而这是炼丹之人最为忌讳的。

因而,自登基后仅仅只召集了一次朝会,便闭门修炼去了。

康帝无奈的坐在御案上,闷闷不乐,若非皇后连哄带逼,而且成汉兴兵,边境紧张,自己并不情愿来到式乾殿。

“成汉宵小之辈,再次犯边,诸位爱卿,可有退敌之计”康帝有气无力的说道。

会稽王司马昱奏道“陛下,上次失了万州,士气不振,如今成汉又乘胜来侵,我军势单。臣以为,可从就近的江州增派援兵,并下旨奖劝军士,鼓舞军心,方能取胜。”

庾冰却不以为然,他有自己的主意。

“陛下,荆州之北便是襄阳郡,西临成汉,北临大赵,乃兵家必争之地。臣以为,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桓大人可堪为将,臣建议改授其为襄阳太守,既可防止成汉东进,也可阻止赵人南下,一举两得。”

言罢,庾冰对着桓温挑衅地问道“桓大人,你以为呢”

桓温一听,便知庾冰用意,这是要将自己逐出京城,到地方任职。好不容易从琅琊郡调回来,又要把自己踢出京城

对方心怀鬼胎,自己却不好当面拂逆庾冰咄咄逼人的气势,只得施礼道“一切全凭陛下定夺”

司马晞已经彻底站在庾家的立场上,闻风而动,附和庾冰的看法。

“庾大人此议甚妥,况且桓大人在琅琊期间,施政有方,经验丰富,深得黎庶拥戴。黄门侍郎褚裒恪尽职守,兢兢业业,臣建议御史大夫一职改由褚大人担任。”

“不妥,不妥”

何充争辩道“桓大人为当今驸马,远赴边郡实为不妥。再者,御史大夫职责重要,不宜擅动。”

康帝看着四人你一言我一语,甚是热闹,感觉自己头晕脑涨,原本想全部照准,恍惚之间,记起了成帝的嘱托。

“除桓爱卿之事外,其他一切准奏。至于褚裒爱卿,贵为当今国丈,朕自有任用”

说罢,刚准备退朝,庾冰眼疾手快,奏道“陛下初登大宝,日理万机,军国政事繁冗,臣恐陛下日夜操劳有损龙体康健。”

“哦,庾爱卿有何高见”

“臣建议,寻常朝政由四位顾命大臣决断,意见不一,无法定夺之军国大事再报陛下。如此,既可保政事高效,处置灵活及时,也为陛下节省时间,不至于耗损精力。”

康帝闻言,龙心大悦,自己亲自提出,反倒有怠政之嫌,当即言道“如此甚好,准奏”

桓温躲过了成帝时的暗箭,现在康帝时期,他们索性用上了明枪,还好有何充的支持,有成帝的嘱托,终于躲过了第一枪。

可他隐约知道,这才刚刚开始

他们还在磨枪,随时还会刺来。

因为下朝后,何充用力的拍了拍他的肩膀,那意味深长的眼神已经在提醒他,做好准备。

刚回到府中,南康便急急前来问道“听说皇兄近日龙体不适,今日上朝,好些了吗”

“瞧见了,圣上脸有倦容,无精打采的。”

桓温心里酸楚,庾冰等人在朝堂打起了自己的主意,弄得他焦头烂额,自己最需要安慰,而南康毫无关切之意,反而对康帝的龙体十分关心。

或许在她心里,她是大晋的公主,而非桓温的夫人。

南康根本没有察觉,自言自语道“真是奇怪,成皇后也病了十几天了,这宫里到底怎么了”

“你说什么”

桓温急忙问道“成皇后也病了”

“吓我一跳,成皇后病了,至于你这么大呼小叫的吗”南康狐疑的看着桓温,冷冷的问道。

“不是,我是觉得先帝待我不薄,如今成皇后独处深宫,非常不易,咱们应该去探望一下。再说了,圣上不是也抱恙在身嘛,你是公主,应该多关心他呀,还可以和褚皇后说说话”

“对对对,咱们现在就去,我也好久没见到蒜子了。”

夫妻二人来到芷宫,乍进去就觉得哪里不对劲,宫内少了往日的生气,冷冷清清,仆佣也难得见。

此时乃酷暑天气,连消暑的冰块也没有,燥热得很,还比不上自己的府上。

芷岸卧在榻上,手里拿着一把竹扇,无力的摇着。一旁的司马丕倒是很用功,额头汗涔涔的,还在读书写字。

“公主和驸马来了,快快请坐”

“芷岸,你宫内怎么这样闷热,暑天就这样打发”

南康边问,边掏出绢帕,轻轻擦拭着粉汗。

芷岸违心的说道“没事的,一连病了十多日,身子虚弱,不敢遇冷,热一些兴许对身体有好处”

桓温看着芷岸,脸上没有血色,整整瘦削了一圈。

二人眼神对视了一下,万千心事,欲语还休,又迅速收回了目光。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