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大晋衣冠 > 第324章 牝鸡初司晨

大晋衣冠 第324章 牝鸡初司晨

作者:河淌里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8:12:19 来源:就爱谈小说

“请留步,老夫有些话还要提醒你”

何充留住了桓温,他还有一些话要交代。

“老夫向来不愿与他人为敌,也不愿与他人为友,立身行事只求公正,只求无愧于天地,无愧于良心。老夫知你也是不可多得之才俊,不忍你遭人打压迫害,所以有几句话想和你唠叨唠叨。”

“晚辈洗耳恭听”

“种如是因,收如是果”

何充以擅长的佛语开了个头。

“老夫无经天纬地之才,无安邦定国之策,进入仕途,本是无心,从未想过能忝居尚书令,唯有公正无私,才不负先帝拔苗助长之信赖”

“大人过谦了”

“当今圣上乃成皇帝同母弟,但兄弟二人性格迥异,这位天子心中并无江山社稷,只有金丹仙药。”

何充直言不讳,哪怕是对高高在上的皇帝。

“依秉性而言,圣上没有心计,没有城府,没有害人之心,凡事都以谦让为主。如果作为朋友,这就是优点,绝对称职,但作为君主,这就是缺点。可以预见,今后大晋会有两个皇帝”

“两个皇帝,大人此言何意”

这句话似有大不敬之意,何充能坦然说出,说明他对桓温的信赖,但桓温却很诧异。

“一个是端坐朝堂的司马皇帝,是明的;一个是深藏后宫的褚皇帝,是暗的”

何充毫无保留,直接道出。

桓温见识过褚蒜子的野心和精明,就是没有想到,她能嚣张如斯,霸道如斯。

他更没料到,何充平日里不是在朝中,就是在府上,和外人很少交往,却能早早发现褚蒜子的野心,看来不是浪得虚名。

能有这番见识,可以称得上是慧眼如炬,洞若观火。而且说出这番诛心之语,没有羞羞答答,而是入木三分。

何充又抛出了一句话,更让桓温惊愕不已。

“不仅有两个皇帝,还会有两个尚书令”

“大人不妨说得清楚点。”

“先帝诏书指定了四位顾命大臣,你没有发现其中的蹊跷吗老夫班列庾冰之上,可顾命大臣中,他却排位在前。所以,今后的尚书台也会有两个尚书令。一个是老夫,明的,一个是庾冰,暗的。”

桓温默然无语,心里不是滋味。

何充还指出,朝会上,庾冰提出祥瑞之事的蹊跷。

他掌管尚书台,怎么不曾闻知有州郡上报祥瑞之事,这明摆着是庾冰让荆州和滁州等地上奏的,是为了附和褚皇后的意思。

此举无非是要告诉天下臣民,吴王的皇位来得合乎天理,来得理所当然,以平息众人对皇位为何不传给琅琊王的非议而已。

想不到褚皇后心机这么深沉桓温再一次领教了。

“今后遇事要隐忍,要退让,韬光养晦,处处示弱,万不可逞强争锋。否则,中秋夜袭之事难以避免,或许他们明火执仗也未可知。”

“晚辈一定牢记大人的谆谆教诲,举朝之中,成皇帝最依赖的就是何大人和在下,也请何大人保重。”

“莫为老夫担心,老夫和庾冰是郎舅,又是皇帝母后的妹婿,他们不会为难老夫的,至多是降职夺权而已,这些对老夫而言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

说起自身的安危,何充一点也不担忧。

“说不定哪一天不等他们动手,老夫就会主动请辞。而你就不同了,无门第,无出身,兴许会有性命之虞,家门之祸,谨记谨记”

话至结尾,何充看着堂上的佛像,意味深长的说了一句“佛说,正道之人行邪道之法,邪法亦正;邪道之人行正道之法,正法亦邪年轻人,你的日子还长着呢,此语个中深意,细细琢磨吧”

“谢大人实言相告,大人,我最后还有一个问题想叨扰一下。庾家三兄弟中,哪一位的相貌最类其父”

何充毫不犹豫,说道“庾冰”

桓冲等人在府外等候,桓温心情沉重,回府的路上仔细揣摩着何充的告诫,特别是最后一句佛语。

自己最后一次觐见成帝时,一时冲动,原本想说出下毒之事,庆幸还是忍住了。

成帝**上已经承受了难以言状的痛苦,不能再在他心口上戳上一刀。

试想,如果成帝得知是自己的亲舅舅亲手毒死了外甥,会怎么样

他会想起明皇帝的死因,他会想起庾太后是否知情,他会带着仇恨带着诅咒离开。自己实在不忍心,更何况只是推断。

最终,他没有说出来,让成帝走得痛苦,但还不至于绝望。

还有,成帝咽气前的那个动作,更让自己决心要用余生保护木兰。那是成帝的嘱托,也是自己内心深处的初衷。

所以,他更加不能告诉木兰,否则,依她的脾性,还有对成帝的恩爱,很有可能难以控制,在言行上迸发出来,从而给她带来灾祸。

木兰手中来自鲜卑人的奏折,是燕王送来的呈文,也奏请立年长者为储君,这一定是褚蒜子送出去的消息。

毋庸置疑,她是通过慕容恪的渠道,目的就是迫使成帝,拥立吴王不仅是朝野所向,也是藩国之请。

桓温叮嘱桓冲,下毒之事须绝对机密,守口如瓶,悄悄的追查,不能让那些人知晓,否则,杀身之祸会突如其来,防不胜防。

桓温扪心自问,自己并不怕死,但今后要装作怕死的样子。

不是因为畏惧,而是旧仇未了,又添新恨,要与他们拼到底。除了受到尽忠爱民的家风影响,还有就是对成帝的承诺,对木兰的守护。

芷宫里,女主人已经从皇后变成了成皇后,偌大的宫里孤孤单单,冷冷清清。

八年一梦琅琊山,转眼飘蓬建康城

墙壁上,帷帐中,烛台上,处处是成帝的身影。

成帝一去,芷岸也病倒了,相思成灾,相恋成疾,病恹恹了十多日,浑无情绪,独自走出室外,来到院中。

夏初,熏风微拂,一阵缤纷的落花,飘飘摇摇,带着七彩的颜色,在自己的眼前飞舞。

她猛然看见,木兰树已经有如自己玉腕般粗细了。

徘徊树下,一阵恍惚,萌芽时节人在,落花时节人亡。

芷岸想着八年来成帝对自己无微不至的呵护和疼爱,眼泪随着落花扑簌簌落下,滴落着,飘荡着,汇入树旁的御沟里,顺流而下。

御沟之水还是成帝给自己修建的,专程自长江引水,流经芷宫,汇入青溪。芷岸手里挼着,心里念着

“娘,娘”

一声喊叫打断了自己的思绪,司马丕奔了过来。

“娘,你身体还没有痊愈,还是回里面歇着吧。”

成帝驾崩前终于把司马丕正式交由她抚养,现在,整个皇城内,这个孩子就是自己最最亲近之人了。

芷岸摩挲着他的头发,笑道“还是丕儿乖,娘听你的,咱们进去吧。”

“娘,你发现没有,咱们宫里有一些陌生人,丕儿从未见过”

“是吗”

芷岸不敢相信,自己这些日子心绪不宁,根本没有在意。于是,她若无其事,扫视了一下。

远处一个婢女正在洒扫,还不时瞟向自己。芷岸发现了端倪,便径自走了过去。

那名婢女冷不丁看到芷岸过来,赶紧埋头继续洒扫。芷岸走进一看,果然从未见过此人。

她装作不知,想转身离开,司马丕却问了一句。

“你是谁我怎么没见过你”

“回禀小王爷,奴婢是新来的”

“琳儿呢”

“回禀小王爷,奴婢不知”

说完,便慌慌张张的跑开了,司马丕刚要追问,芷岸拉着他的手走开了。

几日下来,芷岸发现,所有熟悉的宫人全都不见了。

现在的芷宫,洒扫的,侍弄花草的,端茶送饭的全都是陌生面孔,就连刚刚进宫不久的琳儿也不见了踪影。

芷岸明白了过来,这一切都是皇后褚蒜子干的,可是自己不理解,她为什么要这么做

这一切正是褚蒜子所为,她要掌握成皇后的一举一动

正式册封为皇后不久,就去青溪桥走了一趟,还送去重礼,探望庾冰,感激其拥戴之功。

庾冰也投桃报李,说出了杜芷岸和桓温的往事。

庾冰本以为褚蒜子会感激涕零,不料褚蒜子表面感激,内心却暗骂了一声。

“老狐狸,八年之后才说出这个秘密,看来还藏着什么其他的秘密,对我都留一手。”

吴王銮舆悄悄带桓温入宫,次日,褚蒜子便得知了,死缠烂打,软硬兼施,数落了好几天。逼得吴王低头认错,发誓再也不背着她行事,方才作罢。

成帝找桓温谈了什么,自己并不知情,但肯定涉及到芷岸。成帝专宠她八年之久,死后定然不放心,也许会嘱托桓温照顾好她。

褚蒜子暗笑成帝,自己的皇后和别人有染,还浑然不知,如果真是托妻之举,岂非引狼入室,真是可怜

其实,真正可怜的是自己的夫君吴王,褚蒜子当上皇后开始,便上演了红杏出墙的秽行。

从当上吴王妃开始,褚蒜子便暗中经营,巧言令色,广施恩惠,拉拢身边的人。

自己的侍女银儿,周娘娘的侍女娟儿,姓王的内侍监,还有太医侍卫等。凡是用得上的,哪怕暂时用不上的,都在她的算计之中。

时至今日,整个皇城内每一宫,每一殿,几乎都有她的人,监督着皇城内宗亲后宫的一言一行。

庾冰说出了芷岸的秘密,褚蒜子惊喜交加。山不转水转,她绝不会想到,天下看起来很大,其实也很小。

原来,这位傻傻的皇后杜芷岸,就是当初在汝阴郡山道上嘲笑自己裙子上有个破洞的杜木兰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