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大晋衣冠 > 第34章 呼卢宵不寐

大晋衣冠 第34章 呼卢宵不寐

作者:河淌里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8:12:19 来源:就爱谈小说

式乾殿外的那场滂沱大雨,让王导感慨万千,无限的悲凉

那日雨停后,王导带着族人落汤鸡一样回到府中,毕竟上了年纪,一碗姜汤下去,并未祛除寒气。到后半夜开始,喷嚏不断,咳嗽不停,锦褥加身仍然打着寒颤。

忧惧夹着病痛,让这位晋室南渡第一功臣彻夜难安。真的是墙倒众人推吗王导回忆着那几位新晋近臣的姿态,一一盘算着。

庾亮千方百计排挤打压自己,此中用意双方皆心知肚明,他们不是个人的争斗,不是个人的仇怨,而是这一点,自己能理解。

何充嫉恶如仇,六亲不认,自小就是这样,秉性如此。

温峤聪明伶俐,二人在去年的夜宴上就互有好感,他原本是要走过来,安抚宽慰自己的,却被姓桓的阻止。不仅如此,桓彝还满嘴酒气大加讥讽,说什么除非上天开眼

姓桓的,你就料定我王家就此退出朝堂了吗

直至天色将明,王导才忘掉羞恼,浅浅的合上眼。

梦中,他见到堂兄王敦明盔亮甲,仗剑立于船头,桅杆上的旌旗猎猎作响,十万大军劈波斩浪,而王家族人被绑缚在西城门楼,刽子手钢刀高举,只等叛军攻城,鬼头刀就要落下。

舰船上擂起战鼓咚咚作响,拍打着江面,飞花四溅打湿了甲板。“攻城”王敦一声怒吼,箭如飞蝗袭来。

身后的刽子手抽出脖子后的招子,眼看刀口就要落下,不知是谁,一脚将他踹入江中。

“谁踹的我,谁踹的我”王导从梦中惊醒。“允之,是你”

王导强撑病体,叔侄俩一大早直奔式乾殿。

“好一个阴险歹毒的逆贼”听完王允之佯装醉酒后获悉的消息,明帝司马绍一拍御案,震得介响。

果然,王敦索取钱粮是掩人耳目,蒙骗朝廷,实际上已经两路发兵,要打朝廷一个措手不及。

按日子算,后日,急先锋沈充就会兵临城南的聚宝山,山北麓就是朱雀门,通过朱雀门渡过秦淮河,然后直逼皇城南门的宣阳门。

“陛下,臣以为趁荆州大军尚在江州,朝廷应先发制人,当头棒喝,不计代价,击溃沈充,打击叛军的嚣张气焰。”匆匆赶来的温峤主动请缨,明帝同意了。

沈充曾跟随王敦攻入过建康,深知朝廷的底细,接到王敦秘密进军的将令后,一路潜行到了聚宝山,沿途并未遭到大的抵抗,更激起他此战必胜的雄心。

他陈兵秦淮河南岸,搭建营帐,征调渡船,准备天明后一举渡河,在王敦抵达西城后,自己先包围宣阳门,给大将军送上厚厚的见面礼。

而在他陈兵之前不久,秦淮河南岸的水下,刚刚伏下了一队水军。

骄兵必败,子夜时分,奔波劳碌三日的叛军先锋在睡梦中被熊熊大火惊醒,营帐焚毁,隔断缆绳的渡船冒着火光随波逐流。

军士烧死的,自相蹈藉而死的五千余众,在仓促撤退时又遭追兵掩杀,天明之后一清点,死伤过半,基本失去战力,沈充只能远遁观望。

“陛下,温峤此战大获全胜,京师守军欢欣鼓舞,功莫大焉。臣以为此战乃陛下圣虑所及,将士效命,自然也离不开王导叔侄的功劳。”何充刚说完,庾亮就当廷驳斥道

“战端初启,何大人就为王家邀功开脱,未免言之过早。”

不等温峤和桓彝开口,明帝摆摆手“好了,这种争论朕无心再听,你们也别再吵了。你们四人,散朝后每人呈上折子,说说朝廷该如何对待王导一族,以待朕裁夺。”

“臣等遵旨”

“诸位爱卿,叛军在江州盘桓,不知是何居心还有,北方三支大军为何至今还不见踪影。来人,派快马再催徐州郗鉴。”

“陛下,臣看这是吉兆”卫将军庾亮启奏。

“陛下前次着臣厚赏江州刺史陶侃,此次王敦盘桓江州,迁延未至。一定是陶侃拒绝出兵附逆,倘若如此,荆州大军就被斩断一只臂膀,余者不过五六万众,京师压力骤减。如此一来,待郗鉴合兵抵达,叛军命不久矣。”

“启奏陛下,臣可没有庾将军这么乐观。”桓彝嗤之以鼻,认为庾亮自我陶醉,报喜不报忧。

“陶刺史是否附逆,是否能和王敦反目尚未可知,而朝廷旨下七日,苏峻还未至徐州,行军之缓慢不得不令人生疑。所以,臣以为不可掉以轻心,更不能轻敌。将朝廷安危寄于未可知之事,太过儿戏”

庾亮被当廷一怼,心头一阵恼怒。

温峤奏道“臣附议,臣以为朝廷还要借助王司徒之力,多听听他的意见。”

明帝颔首道“好吧,温爱卿,你辛苦一下去趟乌衣巷。”

“区区六百里,苏将军走了七日,让郗某望眼欲穿呐。”青州两万余军士在苏峻和路永率领下终于出现在徐州城下,郗鉴快步上前,笑逐颜开。

苏峻心虚,像是被郗鉴戳穿一样,脸色稍稍变动,迅速恢复了镇静。

“劳郗兄久等,苏某过意不去,实在是路上不太平。路副将可以作证,苏某接到郗兄代传的旨意,巴不得立刻赶至京师,可惜的是,苏某没有彩凤双飞之翼。”

苏峻扯起谎来,面不改色心不跳。那双游移的眼神却没有逃过郗鉴的目光,这么多骄兵悍将,路上还会不太平

郗鉴不想揭穿他,大战在即,用人之际。

“苏兄一路劳苦,那咱就启程吧,圣上求贤若渴之心,朝夕盼望青州雄师早一刻能抵京呀。”

“哎,郗兄,既然知道我等劳苦,此刻又近午时,我等风餐露宿,腹中饥馁,途经徐州,难道老兄不略尽地主之谊”

“这”郗鉴抬头看了看天。意思无非是说,叛军磨刀霍霍,火烧眉毛了,你还有心思大吃二喝

苏峻根本不接这个话茬,似笑非笑。

“也罢,诸位将军请”

郗公子名叫郗愔,乃郗鉴之独子,时任巡防营校尉,郗鉴临走前嘱托其守好城池。刺史府内,郗愔和殷浩对面而坐,旁边两个小厮已经摆下了棋阵。

五木掷具在徐州深受将卒欢迎,一有闲暇就聚众赌上几把。时日一长,风气滋长,在军中蔓延开来。俗话说,劝赌不劝嫖,嗜赌之人心术不正。

喝酒,感情越来越近,赌博,交情越来越远,长此下去,必然影响军心士气。为此,郗鉴曾下令严加约束,吩咐巡防营明察暗访,除非规定的日子,否则一律严惩。

郗鉴刚出了西城,身负稽查重任的郗愔就聚集几名亲近之人开赌,樗蒲之戏原来只是牧猪奴打发时间的,沾上彩头后则性质大变。

郗愔偏好彩头,而且手气很好,场场都能赢下一笔。

渐渐的,郗愔都陶醉了,想不到自己还是樗蒲的天才,手下那些老赌徒在他面前输得人仰马翻,就连满脑子计谋的殷浩,也甘拜下风。

他不知从哪听说桓温擅长此戏,几次让殷浩传话,想找桓温一较高下。而殷浩每次都是扫兴而归,称桓温不在营帐,出城公干去了,最近一次,还说桓温已经绝意樗蒲。

郗愔苦于不能棋逢对手,正好碰到朱军头,让他带话,力邀桓温前来,哪怕赌上一把也行。

打上次梁郡回来,桓温告别了玩物丧志的牧猪奴戏,又重新操起剑柄,只要能腾出工夫,就会暗中偷练,曹剑师的教诲不可辜负。

郗公子相邀,让他左右为难。刚刚摒弃的不良嗜好如果再捡起,心里会有负罪感。想想还是去吧,刺史大人的公子不能开罪,今后还要在徐州混。

这是最后一次

“你年纪不大,架子却不小。本公子邀你三次,就是不肯赏脸。”郗愔见桓温肯来,心里高兴,脸色假装嗔怒。

“三次”桓温摸不着头脑,好像这是第一次吧。

恰好殷浩从内院进来,一见桓温,先是一愣,马上抢过话头“郗公子听闻你技艺高超,让我去请你,可每次你都不在。今日来的正好,陪公子解解闷。”

“禀公子,小的已经好久不玩了,怕耽误公子的兴致,还是另找他人为好,朱军头精于此道,要不小的请他过来。”

桓温还想推辞,郗愔岂能轻易放过“你和朱军头惺惺相惜嘛,他举荐你,你推荐他,别绕来绕去,来吧。”

郗愔带头进入后堂,殷浩后面紧跟,来至桓温身旁,悄悄道“不要手下留情,一定要赢了他。郗公子这人就这样,你要是输了,下次还得找你陪练。”

“多谢殷兄提醒,我知道了。”桓温很感激,而他并不清楚,殷浩这样的提醒,有自己的用意。

二人落座,郗愔麾下两名亲随死皮赖脸也要上来过把瘾,这正中他心意。人越多,气氛越好,赌资更多。

郗愔满脑子都是得胜之后大把搂钱的畅想,迫不及待拿出掷具,当先掷出。

要说他还真有些能耐,三木皆黑,两名亲随赌瘾远远胜过手气,技不如人,只得乖乖掏钱。

“桓温,你怎么不掷”郗愔欣喜地摩挲着钱币,问道。

“既然来了,怎么能不掷还没到时候,不着急。”桓温掂量一下五枚掷具,比和朱军头他们耍的那些质地不同,手感也相差很多,没有多大胜算。故而,他一直先观察,还把玩着掷具,跃跃欲试,找找手感。

赌博这种东西有百害而无一利,他想金盆洗手,远离樗蒲,就像殷浩所说,要想远离牧猪奴的游戏,就必须战胜郗愔,一点面子也不给他留。

不击则已,一击就中,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