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大晋衣冠 > 第348章 鱼传尺素晚

大晋衣冠 第348章 鱼传尺素晚

作者:河淌里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8:12:19 来源:就爱谈小说

来人走后,桓冲忙问道“大哥,你还是在担心沈劲”

“我有预感,希望它不要发生,否则,又要痛失一位好兄弟。算了,先不说这个。”

桓温心焦气燥,茫然看着窗外,长长的呼出一口气,淡淡道“这次北伐,难以成功”

“何以见得”

桓温熟读史书,为弟弟讲解尘封在岁月中的往事。

自古胡汉之争,尤其是北伐中原,一统北方,归根结底还是要靠国力。刘邦定都长安,三代皇帝饱受匈奴屈辱,到了雄才大略的武帝时,方八征胡虏,彻底将匈奴赶至漠北。

为何,因为文景之治几十年,忍辱负重,为前汉积蓄了战争的资财。

后汉时,车骑将军窦宪一直打到燕然山,刻石记功,史称燕然勒石,后人赞为承卫青之功,续去病之绩。

为什么能有巨大的成就,因为当时匈奴已经分裂,南匈奴主动约请汉兵攻打北匈奴,才使得窦宪建不世之功,万古留名

百年前的魏武伐乌桓,几十年前的宣帝灭公孙,皆为如此。

而今,南北实力并未此消彼长,赵人虽然宫廷内乱,然战力犹存,大晋区区十几万兵马,凭城自守尚可,若行进于北方苍茫广袤之地,如同庭院中的蝼蚁一般弱小,经不起胡人的狂飙飓风。

“唉”

桓温说完,长叹一口气,愁容满面。

大晋只怕又要遭受劫难了,而自己只能作壁上观可怜那数万军士,不要又要有多少抛尸北地,埋骨异乡

“大哥,刚才你在后院库房前驻足,小弟就知道了你的心思,又想着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心虽向往之,奈何身不能至,果真是廉颇老矣饱食终日,一饭三遗矢,郁闷”

桓冲劝道“库房还是不去为宜,免得走漏风声,让他们不安。那样的话,一年多的隐忍和磨难就白费了。”

“你提醒得对,我也是鬼使神差,像是梦游而已。然而,每每想起这些无辜的军士,总不能见死不救”

“你怎么救自身已是泥菩萨过江,躲闪还来不及呢。”

桓温仍抱有一线希望,喃喃自语道“兴许,言川如果一起进军汝阴郡,还能挽救这些军士。何充大人说了,积德行善,会有福报的”

泗州城内,慕容垂担忧的问道“二哥,褚皇后的口信说得清清楚楚,如果咱们拒绝,会不会开罪于她”

“这等阴险歹毒之事,岂是我堂堂鲜卑人所为,我们又不是她的私兵。再说了,圣旨是让我们出兵相助,而口信竟然是大相径庭,你不觉得其中有蹊跷吗”

说罢,慕容恪返身进入正堂,言道“褚公子,烦请回复皇后,恕臣下不能应允。”

褚建大失所望,来前,褚蒜子千叮万嘱,务必说服慕容兄弟能照计行事。

为此,来到泗州后,他先是拜会了慕容垂,剖析事实,陈述利害,说通了慕容垂,原以为能不辱使命。

“慕容公子,这却是为何”

“我燕国既然接受大晋册封归为藩属,怎能伏兵偷袭王师今后,我鲜卑人还如何立身行事如何教化臣民”

褚建暗道这厮年纪轻轻,竟然有些迂腐,像讨厌的桓温一样,但却不敢有半分表露。

正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这点道理,鲜卑人为何不懂

“慕容公子,立身行事,教化臣民,皆离不开一个利字,庾家已经权势熏天,倘若此次北伐胜利,在大晋尾大不掉,一旦把控了朝政,对你们燕国也会极大的不利,因而皇后才屈身俯就,愿意和你们联手为友,各取所需,同仇敌忾”

慕容恪细思了一下,想起上次在朝堂上痛斥庾家,便委婉后退了移步。

“总之,突袭之事绝不能为,不过既然皇后如此美意,那我鲜卑人也折中一下。只借道,不出兵”

这个条件,褚建还算满意。

庾翼从南阳城召回儿子庾爰之留守荆州,自己率八万大军兵发襄阳,还隆重举行了誓师大会,召集僚佐,宣读旨意。旌旗猎猎,军号阵阵。

他身着铠甲,亲授弓箭,三起三叠“将士们,此次出征,犹如此箭,马到功成,报效君国出发”

此时,庾冰四万大军也已抵达寿州。

果不其然,庾冰不仅凭持节大权责令寿州出兵五千,还让沈劲作为先锋,率兵一万,次日渡河探路。

沈劲百感交集,苦等多年,机会终于来了。

庾冰单独约见了他,承诺此次若能立下大功,不仅会洗脱自己刑余之家的耻辱,还会奏请朝廷,实授寿州参军,还要给儿子赐予爵位。

但是,兴奋没多久,桓温的一封来信又让他平添了不安

贤弟亲启,此番北伐,凶多吉少,愚兄深知贤弟梦寐以求之事,朝思夜想之念,恨不能毕其功于一役。

然你我皆知,北土凶险,胡虏狡诈。实力悬殊,妄想贪天之功。后援缺失,怎能叼天之光万不可轻信他言,深入绝地,如能避之,诚待来日桓温敬告。

大哥终于给自己来信了,可这一切太晚了

自己已经答应了庾冰,如果不遵,那就是阵前抗命,庾冰绝对有可能拿自己祭旗。

望着熟睡中的妻儿,一脸安详。沈劲背着手,在院中不停的踱步,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既然后路已尽,没得选择,只能昂然向前。

况且庾冰一副胸有成竹胜算十足的气概,沈劲不再犹豫,即便犹豫,桓温信中所说的诚待来日会是多久,或者有没有来日,自己不敢想,连桓温自己都说不清楚。

而自己已近而立之年,儿子连官学也无缘进入,只有再搏这一回了

如果胜了,庾冰一定会兑现诺言,如果败了,只要自己奋勇卖力,庾冰看在多年差使自己的份上,或许也能在朝廷给自己美言几句。

无论如何,情势至少不会比现在更糟糕。

沈劲万万没有想到,自己拿君子行事之常理来衡量庾冰,真是大错特错,错得自己永远失去了重头再来的机会

而慕容恪也断然没有想到,加派了兵力,汝阴郡城却久久未下,打乱了既定的部署,烦闷不已。

他判定,西线庾翼进军许都,有隐喻和象征意义

曹魏发祥于许县,魏文帝曹丕有感于此,还专门改名为许昌,庾希何尝不想拿下这块曹魏福地,大张晋室士气。

庾冰要想侧翼斜插会攻许都,汝阴郡是必经之地,因为距离许都不仅距离最近,而且道路较为平坦,适合车马行进。而该郡南北所在,不是高山密林阻隔,就是防卫森严而难以逾越。

早些拿下汝阴郡,让庾冰大军得以通行,这就是自己承诺的“只借道,不出兵。”

当然,慕容恪还有一个考虑,从泗州到淮北,再到眼下的汝阴,这三地基本都是沿着淮河北岸一字排开,燕国的计划就是逆河而上攻城略地。

而庾翼之前攻下了南阳,让燕国一度紧张。

因为南阳占据了淮河的源头,荆州一旦顺流而下抢夺城池,必定会和自己正面遭遇,燕国至少目前还不愿和晋人撕破脸皮。

为何,实力不济耳

当得知庾翼要攻打许昌,他暗自庆幸,不禁释然起来。

还是赶快打发庾冰北上,当然主要是趁此良机,为燕国挣得更多的土地人口。他这才调兵遣将,加派兵力攻打汝阴郡,其中就包括刘言川数百人。

“禀告庾大人,征西大将军已从南阳发兵,一路斩关夺隘,拿下两个县,现在直奔许昌。顺利的话,三日后即可兵至城下。”

庾冰唤过参军,展开舆图,煞有介事,说道“你去回禀征西大将军,我大军攻占汝阴郡后即刻北上合兵。参军,汝阴郡战事进展如何”

“禀大人,鲜卑人围城数日,还在鏖战,看情势,一时难以破城。”

庾冰讥笑道“鲜卑人不过如此嘛,两万精锐还久攻不下,真是浪得虚名。沈劲,看来这功劳要落到你的头上了”

沈劲犹豫道“大人,现在鲜卑人已经围困汝阴几日,据说损兵折将不少。他们铁了心要破城,此时我军再去围城,难免有抢夺之嫌,恐引起误会,伤了和气。”

“真是笑话你要搞清楚,我们是王师,他们是藩属”

庾冰的口吻还正如桓温预料的那样,咄咄逼人。

“即便他们率先攻城,但我们一到,他们应该协助我们,哪来的误会伤了谁的和气耽搁一天,西线就孤立无援一天,战果就受影响。速速领你的先锋,避开鲜卑人围困的三门,去攻打南门。”

“这大人,是否要和鲜卑人通告一声,否则一旦被末将攻占,这城池到底归谁所有”

庾冰吼道“你怎么这么迂腐难道要上官去通禀下官至于城池,当然是谁拿下就归谁,这还用问吗”

“遵命,末将这就前去。”沈劲无奈,领命而去。

沈劲走后,庾冰还在恼怒鲜卑人,借着大晋的羽翼,暗自攻城略地,他们难道不知,这些都是大晋的故土失地吗

“将军,探子来报,一万晋军正向南门方向而来。将军,这无异于雪上加霜,我们实在无兵可守了,请将军速速决断。”

负责防守汝阴的赵人主将满面尘灰,将胡刀当一声扔在地上,怅叹一声。

“想不到我们大赵攻城拔寨无坚不摧,今日却落得个城破身死的下场,临漳城内的那些王侯将相们,应该早就收到本郡的求援了吧,为何迟迟不发兵”

“将军,我们不能再固守了,城内还有这么多无辜的百姓,还有不少将士妻儿,你忍心看着他们陪死吗朝廷都不管我们了,不如降了吧。”

“降怎么降城下尽是鲜卑人的尸首,我们杀了他们那么多人,他们会放过我们吗降也是死”

“将军,你忘了探子的消息了吗现在进攻南城的是晋人我们可以开南门,向他们投降。”

主将苦笑道“这有什么区别,鲜卑人和晋人是一家人。”

“这可未必,当初鲜卑人和我们赵人还是一家呢,现在不也是刀枪相见吗如果真是一家,应该合兵一处,进攻已经摇摇欲坠的北门,为何要进攻南门”

另一个也劝道“按兵法云,围城三面,那南门应该是鲜卑人故意不攻,以便我军弃城而走,谁料晋人竟然围上了。”

“说得对呀如果真是这样,那我们兴许可以避免成为鲜卑人的刀下鬼好,速速派人出城,与晋人联系。”

守将沉吟片刻,如梦初醒。

他心想,如果真的是那样,晋燕争斗,自己应该有机可趁,绝处逢生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