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大晋衣冠 > 第349章 无意苦争春

大晋衣冠 第349章 无意苦争春

作者:河淌里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8:12:19 来源:就爱谈小说

赵人的举动,让沈劲万没料到,胜利来得这么突然,多年的夙愿一朝将得以实现。

连庾冰也倍感兴奋,莫非是上天在眷顾,成就此次北伐建功,这样回到建康那就更可以一手遮天了。

当然,第一件事就是废掉那个忘恩负义之人,至少在自己看来,她就是那种人

庾冰率大军大摇大摆进入了汝阴城,以一个胜利者的姿态,俯视马下,接受着赵人的降书,仿佛这座城是自己血战到手的一样。

总之,这次破城之功主要靠自己指挥有方,运筹帷幄,史书上肯定会记上这一笔。

眼前长相异类的赵人让他想起了庾亮的梁郡惨败,庾希失去一目,恨不得立马把所有赵人剁成肉泥。

想来想去,还是隐忍了,因为留着这些人还有用,用完了再剁不迟。

“你说什么晋人入城了”

负责攻城的慕容垂简直不敢相信,一把扯住探子的衣襟,勒的探子喘不过气来。

“鹬蚌相争渔人得利,这也太便宜他们了吧”慕容垂吼道。

“三公子,莫急,二公子临来前不是交待了吗晋人只是借道而已,他们大军出城北上后,会把汝阴交还我们的。”

慕容垂犹自不平,痛恨起赵人,居然向晋人投降。心想着,等入城后,不论男女老少,统统活埋,以儆效尤。

汝阴郡城方圆也就百里左右,位置却险要,坐落于两河夹口之处。两翼则是连绵群山,如果绕开汝阴北上,耗时耗力,粮草辎重难以接济,而且容易遭遇伏击。

庾冰登上城楼,巡视半周,这才发现城池的险峻紧要所在,而且,还看到了楼下尸横满地疲惫不已的鲜卑人,一阵快意涌上心头。

于是,一个想法在悄然酝酿之中

西线的庾翼肃清了几个县城后,曹魏时,地位显赫的旧都许昌终于出现在眼前。

而这个时候,远在临漳的石遵石闵才得到晋人北伐的消息,兄弟二人匆匆进宫向石虎禀报。

石虎自和成汉达成盟约后,精力似乎好了一些,还时常想着要去南方狩猎之事,被石闵等人苦苦劝阻,借口南边战事频仍,十分凶险,这才勉强暂时作罢。

“朕不明白,他们这样兴师动众直扑许昌,意欲何为”

石遵也道“是啊,父皇,他们攻打南阳可以理解,许昌既无军械储备,又无多少牛马丁口,位置也并非特别险要,真是不明白。”

“闵儿,你说呢”

“儿臣说不好,或许观念不同,许昌在我们眼中不过就是一个县城而已。在晋人心里,那是曹魏旧都,曹氏发祥之地,拿下许昌,不过是给晋帝一个好兆头,汉人一向相信这些不着边际的怪论。”

石虎夸赞道“还是闵儿透彻,除此之外,很难想象他们的目的何在。这样倒也好解释,既然许昌对他们这般紧要,咱们是不是拿那它做些文章”

父子三人埋头密谋

庾翼大帐内也是欢声笑语,众将领没有料到此次北伐会如此顺利。

当初出师前还心存疑虑,而这几日牛刀小试,赵人望风而遁,大军根本没有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

“将军出师以来,所向披靡,末将等攀骐骥之尾,也各有斩获,感谢将军给我等恩遇,敬将军一杯,恭祝大军旗开得胜”

“好好好,诸位辛苦了,大军能捷报频传,全赖吾皇信任、将士用命,现在大军已兵临城下,一举拿下许昌城,本将军给各位请功。”

庾翼扫视了一下,见两班主将笑逐颜开,唯独位于班首的殷浩沉吟不语,不再像往日一样献上真知灼见。

他一想,料知殷浩可能是感觉到自己身份尴尬,进也不是,退也不是,所以才缄默。

二哥庾冰曾交待自己,殷浩现在脚踏两只船,很可能随时倒向褚家,务必要看好,既要使用,又要防范。

殷浩确实尴尬,多年来,深得庾翼赏识和信赖,但令其郁闷的是,一直没有得以升迁重用。

而褚家主动接触自己,说到做到,很快朝廷就下旨,恢复士族之家,实授长史,还兼着卫将军麾下的军职。

当然,殷浩知道,这是褚家有意拉拢自己,挖庾家墙角,无论愿意与否,庾家在背地里,肯定已经给自己扣上了骑墙的帽子。

身处两家明争暗斗的夹缝之中,自己确实很难把握,谁也不敢得罪。除非一方明显处于劣势,落于下风。

此次行军出乎意料的顺利,凭着自己多年北土的经历,心中不免惴惴。

赵人虽然实力不可同日而语,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不至于到了不堪一击的如斯境地。

背后的真相到底如何战场的成败直接决定庾家和褚家的势力消长,也决定自己的前途命运。

大胜,则庾家将彻底控制朝政,自己也只能依附庾家。大败,则褚家必然连同旧账一起清算对手,自己必须完全倒向褚家。

骑墙之势,如果掌握得好,能左右逢源。倘若处置不当,则里外不是人

庾翼似乎看穿了他的心思,言道“殷长史,你怎么看”

殷浩怕事有事,生怕庾翼征求自己意见,看庾翼诚挚的眼神,又不忍推诿敷衍,毕竟,战事不可儿戏。

“将军,许昌地位特殊,意义非凡,我军必须要拿下。拿下之后,属下以为,应该稳扎稳打,步步为营,视情再行定夺。”

庾翼点头赞道“长史之言,正合本将军意。拿下许昌,本将军准备依托旧城,再筑新城,加固城防,使之成为大晋北伐的根基,也可与南阳还有汝阴等连成一片,成为一体,相互呼应,成犄角之势。”

“将军高明”

诸将一众喝彩之声。

庾翼顿了顿,言道“也许赵人已经有了图谋,我军切不可孤军深入,待东线大军拿下汝阴后,会师许昌再议。”

担心的事情还是要发生了,桓温看着刘言川打发人送来的军情,愁眉不展,忧心忡忡。

不曾想到,事情偏偏朝着最不该发生的方向发生。

桓温自叹道“走到今天这一步,我也有难以推却的责任。”

“大哥,沈劲据城固守,惹恼鲜卑人,这和你有什么关系,都是那庾冰老贼有意为之。”

桓温苦笑道“我的过错就是太追求至清至察,慢待了他,让他对我失去了信心。他别无选择,才走上了这条绝路”

想想前阵子,慕容恪为他捎话之后,自己当时也表示,愿意不计前嫌,忘记之前的一切,就当初见一般重新来过,还为沈劲预留了辅**参军一职。

可是,忙完了雇工一案之后,成皇帝就突然病重直至驾崩,都没有来得及奏请让他调离寿州。

原以为时间尚早,再等一等,再等一等,可是,世间有一些事情是等不得的。不及时珍惜,转眼就会失去,再也无可挽回

沈劲应该在想,桓温在成帝驾前得宠时,都没有为他美言,现在失势了,想为他开脱都没有可能了。心灰意冷,所以才孤注一掷,彻底被绑上了庾冰的战车

桓温沉浸在过往的岁月中,满脑子都是沈劲的样子,痛心疾首。

他对昔日好兄弟的心思最了解不过了,豪爽仗义,坦荡磊落,为朋友不畏死,是可以一生相交的兄弟。

可就是刑余之家的门槛过不去,成为横在他心头永远挥却不去的阴影。然而,拼杀这么多年,那个他倚靠的大人物却始终掐住他这个软肋不放,想把他榨干。

桓温认为,如果沈劲不这么做,庾冰必然恼怒,弃之不用,那他这些年所有的努力和心酸全都白费。

他之所以当初撇下老母,离家亡命,选择活着,就是两件事。一是报父仇,二是洗家耻。

为了杀吴儒一家,沈劲放弃了去琅琊山为他传信的机会,如果当时选择去琅琊山,他和芷岸也就不会有今日的结局,这一点沈劲肯定也一直内疚。

为了雪耻,沈劲在梁郡城下选择了追随庾亮,不惜让昔日兄弟产生误会,生出隔阂。其实,沈劲并非有意如此,只是太天真了

而现在第二个使命就在眼前,如果能实现,沈劲是不会惜命的,因为这就是他活着的意义,是他的宿命

“大哥,那就赶紧想个办法,救救他吧不行的话,向慕容公子求个情,他是个重情重义之人,也许会放他一马的”

桓温摇头道“慕容恪贵为燕王公子,却如游侠一般豪爽仗义,难能可贵。可他毕竟是燕王公子,他的身份决定了在他心中,燕国的利益高于一切,私情绝对让位于公利。”

“他不像婉儿一样,为了情义,有时候会不管不顾。更何况,汝阴城下是三公子慕容垂,他对我们可是半点私谊都没有。”

桓冲急道“纵如此,死马权当活马医,总不能眼睁睁看着他死在鲜卑人的刀箭之下。”

桓温答应了,决定再试一试,兴许还有侥幸的可能。

“兄弟,你去告知言川,别忘了多派人手,在许昌以北还有南阳以西多打探消息,见机行事。还有,让他在城下多多劝喻沈劲,再派人去泗州找慕容恪,请他网开一面,就说我桓温欠他一命”

“是,恩公,兄弟告辞了”

“如果沈劲知道大哥的苦心,或许会峰回路转的。”

“尽人事,听天命吧”

桓温也无可奈何,他左右不了局面。

“伊优北堂上,肮脏倚门边。沈劲、言川还有殷浩,当年于我,就像你我亲兄弟一般,能以命换命的。如今殷浩已经渐行渐远,沈劲若再不测,那就只剩下我和言川了,而言川和我此时却不敢相认。”

桓冲怒道“这一切罪魁祸首都是庾家,他们就不怕天谴吗”

“他们不信因果,只信生存,自然不怕天谴”

“对了,大哥刚才让他们到南阳以西侦测,那里是成汉的疆土,莫非是担心”桓冲有些不解,难道这还事关成汉

桓温幽幽道“情势如此,让我不得不这么判断,凡事谨慎为上,未雨绸缪,总是没错的”

得知庾翼已经破了许昌,庾冰率大军匆匆出了汝阴,一路驰行,留下了沈劲一万人,还有大赵降兵五千,死守汝阴。

临行前,庾冰软硬兼施,吩咐沈劲,务必坚守汝阴。西线大捷,东线守住汝阴,也是大功一件。

不日,大军回师还要从此通行,回朝后,他自会奏明朝廷,凭着破城复土之功,沈家一定会得偿所愿。

沈劲在绝望中看到了一点希望,但愿这次庾家兄弟说的是真的,若能如此,再大的代价也值得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