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大晋衣冠 > 第391章 荷包生祸害

大晋衣冠 第391章 荷包生祸害

作者:河淌里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8:12:19 来源:就爱谈小说

那是一株矮松,被修剪得错落有致,在冬日还能保持着一团诱人得绿色,的确惹人注目。

但真正引起褚蒜子注意的是,青翠碧绿的枝条上竟然挂着一个彩色的布帛,还悬着两条彩带。

她慢慢走过去,来到窗户下,发现那是一只刺绣的荷包

针脚整齐,配色清雅,线条流畅,足见刺绣人技艺娴熟。

褚蒜子也略通一二,这是精巧的错针绣,而且,荷包的一面绣着一副石榴图案,另一面绣着一个“安”字。

这是谁的物什

褚蒜子想不起来宫人有谁佩戴过,她很纳闷,顺手就搁在案几上,走出宫门继续寻找。

出了宫门不一会,便发现司马丕一溜小跑回到了芷宫,像是从北面学馆方向过来的。

这两日学馆师傅告假,他怎会从那边过来,还鬼鬼祟祟的,难道是和聃儿在一起

褚蒜子心里泛起嘀咕。

她又想起了那日学馆门口的一幕,司马丕像个将军一样指挥着自己的儿子屁颠屁颠的,真是可气。

还有,圣上已经知道了自己去偷偷约见慕容恪,一定是芷宫的那位贱人告诉了成皇帝,成皇帝再告诉了司马岳,害得自己无地自容。

一定是她,因为那日在驿馆门口,就只有杜芷岸看见过自己,记得她当时还假装好人答应帮自己保密

“好,暂且先由着你,过些日子,让你知道本宫的手段”

褚蒜子恶狠狠的朝着芷宫啐了一口。

“聃儿找到了没有”杜芷岸心里着急,劈头就问。

司马丕兴高采烈地说道“找到了,就在道宫”

“你怎么知道”

“自那日祭陵回来,圣上就再也没去过道宫,聃儿却去过两次,还悄悄告诉我说,里面的两个道童真可怜。”

“真可怜,这是什么意思”

司马聃道“他没说不过,孩儿看他好像有什么心事,所以,料定他应该在那。我告诉他,皇后正在找他,他便悄悄溜出来,分头离开,还让孩儿给他保密。”

芷岸疑道“这孩子,在搞什么鬼”

“聃儿,跑哪里去了让母后好找”

褚蒜子内心恼怒,照以往的秉性,必定要大加训斥一番,但儿子现在已是储君,今后还有很多事情要着落在他头上,马上换作一副慈母的样子。

司马聃之前对母后是爱惧交加,她常常责罚自己,但是在宫内又当娘又当爹,弥补了父皇的角色。

现如今,则是恨惧交加,窗棂间窥探到的秘密,她对父皇的决绝,对钱太医的难言之隐。

这些,让他对自己的娘全然抛却了母慈子爱的幻想,只剩下无法改变的血缘关系。

“孩儿看父皇难受,便想去传太医,结果看见太医去了寝宫,也就放心了,便四处走走,让母后担心了。”

司马聃微笑着,淡淡的说道。

他极力想掩饰自己,然而毕竟还是孩子,要想做到喜怒不形于色,那要经过一番阅历,要经过长时间的沉淀才能修行好。

果然,褚蒜子追问道“你脸色怎么不对,眼睛也红肿,哪儿不舒服吗”

“没事的,刚刚一阵风起,被尘土迷了一下,痒得很,便使劲揉了揉,父皇醒了吗”

“醒了,叫你过去呢,说是有话说。”

“好,孩儿这就过去。”

母子二人边说边走,已经到了寝宫门口,褚蒜子突然问道“聃儿,父皇刚刚和你讲了什么”

“嗯,父皇是在讲司马家列祖列宗开元以来拓土开疆的故事。”

司马聃信口这么一说,这是他在窗棂下偷听到的,却正好也消除了褚蒜子的疑问。

说完,便疾步而入,生怕褚蒜子追问,要再问一句的话,可就露馅了。

康帝盼星星盼月亮,终于把即将接替自己的大晋皇帝给盼来了,这些年,对他的照顾和教导太少,少得连自己都觉得惭愧。

如今,弥留之际,他要好好弥补这一切。

他相信,父子之情,血浓于水,他会谅解自己的。

“聃儿,还接着刚刚的话题,对于桓温,父皇从前就与他交往不多,并不亲近,估计他对父皇也如此。然而不得不承认,他智勇过人,是一个能安天下之将才。”

康帝欲抑先扬,大赞特赞桓温,然后又说道“然而,他是成皇帝的人,对成皇帝感情很深,他或许只钟意于丕儿。你对他没有任何恩情,恐怕今后他对你未必会”

康帝咳嗽了几声,换了个方向。

“所以,父皇这两年,对他没有任何褒奖,更没有提拔重用,甚至也懒得和他说说话,谈谈心。就是想把这份人情留给你,你将来要好好重用他。”

“父皇,孩儿也相信姑父的为人。可是孩儿懵懂,毫无经验,且又有母后临朝,顾命辅政,如何重用,还请父皇明示”

康帝知道司马聃的难处,而他自己也很尴尬。

从娶了褚蒜子开始,自己就被她操控,尤其是皇兄驾崩后,他更感到惭愧,受了褚蒜子迷惑,辜负了成皇帝临崩前的嘱托。

不夺官不问罪的承诺不仅抛之脑后,反而将桓温的毛羽折损殆尽。

事到临头,自己的儿子即将登基,要赶紧让他重生羽翼,为司马聃遮风挡雨。

“人尽其才,物尽其用,首先是要保护他,可以让他远离这京师漩涡。这样,让他既能发挥所长,为大晋干一番事业,又能有一定的实力。万一将来京师有事,他还能作为朝廷的屏障,作为你的屏障。”

至于具体如何安排,他让司马聃今后私下先和何充商量一下,他老成持重,应该会有定夺。

康帝言罢,只觉腹内一股灼热,像是要燃烧,紧接着浑身火辣辣的,额头大汗淋漓。

“父皇,你怎么了孩儿去传太医”

康帝一把拉住,阻止道“不行,父皇必须要把最后一件事交待完,不想留有遗憾,这件事不说不行”

“呃、呃、呃”

康帝表情十分痛苦,用手指着案几上的银盘,司马聃赶紧将里面的冰块舀了一些盛到玉碗,喂着康帝饮了下去。

“最后,父皇还要说说你母后”

冰水沁人心脾,康帝忽又冷静了下来,至于褚蒜子,康帝欲说还休,担心将褚蒜子的嘴脸揭发出来,会在儿子心里留下阴影,难免被褚蒜子察觉。

依她六亲不认的习性,很有可能对儿子都会不利。

这些年,看起来褚蒜子对司马聃的照料很多,其实回想回想,不是那么回事,否则司马聃也不会动辄就溜到芷宫去玩,应该就是躲着褚蒜子。

世上哪个孩子不喜欢黏着母亲,可司马聃对褚蒜子不这样,他怕她,他不喜欢她。

褚蒜子的精力都放在那张脸上和那双不安分的心上,看来还是不说的好。

此地无声胜有声,其实他不说,司马聃在窗棂外已经听得真真切切,看得明明白白。

“父皇,母后怎么了”

“你母后她、她。”

康帝突然停下不说了,朝外面努努嘴。

司马聃站起身,悄悄向门口走去。

果然,门外还有自己刚刚站过的窗棂下,王内侍和银儿猫着腰,正在竖着耳朵。

司马聃猛地打开门,王内侍一不留神,跌跌撞撞,摔倒在地。手中的银盘咣啷啷砸在地上,盘中的壶里,水汩汩流了出来。

窗户下的娟儿闻声赶紧蹲在地上,假装在拾掇盆栽。

“太子爷,奴才该死,奴才是想给万岁爷送些冷酒过来,以备不虞。”

王内侍抢先说话,想堵住司马聃的嘴。

“什么都不需要,都给我滚”

二人吓得抱头鼠窜。

康帝痛苦的挤出一丝笑意,夸赞道“聃儿就是比父皇有骨气,父皇若早些就能这样,也不至于沦落到现在这副光景。”

得到父皇的肯定,司马聃很高兴。

“不过,聃儿要记住,即便登上九五之尊,贵为君王,但还是离不开这些低贱之人服侍。别小看他们,他们有他们的用处,关键时刻,还能派上大用场。”

司马聃不理解,这些小人物能派什么用场

“特别是银儿,你要留心,她是父皇从你祖母那里讨过来的。对他们,要学会恩威并用,软硬兼施”

“嗯,孩儿谨记在心。”

司马聃回道,但是他此刻没有领会,父皇为什么要特别提及侍女银儿的出身。

直到后来才明白此番话的深意,银儿不是一般侍女

“聃儿,父皇无能,治不了国,也管不了家,又未能好好教导你。父皇快不行了,希望你早日亲政,乾纲独断,禁止后宫干政,做一个大晋的明君圣主”

“孩儿不敢忘记”

“只可惜父皇将死之时,才明白了这个道理,让他们一个个都被她收买了,对你母后惟命是从。不过父皇也不是一无是处,关键时刻,几个道童还是派上了用场,虽然最终败在了桓温的手里。”

康帝想着想着,还是沉浸在无法挽回的过往之中,暗自垂怜。

正自伤感间,似乎想到了什么,眼睛一直,喊了一声“不好,童”

余话未及出口,便昏了过去。

“父皇”司马聃痛彻心扉

康帝三年君王生涯,糊涂昏聩,软弱无能,临崩之际,却灵光乍现,做了唯一一件正确明智的决定。

何充和司马聃正是按照这个思路,力主桓温远离京师,给桓温指向了一条人尽其才而又布满荆棘的道路。

这样做,开启了桓温暗潮汹涌却又波澜壮阔的征途,也将大晋引向了跌宕起伏步步惊心的前路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