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大晋衣冠 > 第392章 寿宴起风波

大晋衣冠 第392章 寿宴起风波

作者:河淌里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8:12:19 来源:就爱谈小说

长干里桓府,正张灯结彩,喜气洋洋,今日是孔氏五十寿辰,桓温兄弟一合计,家里人热闹一下,办个家宴,就不惊动别人了。

“祖母,孙儿给你老祝寿来了”

管家桓平将两个孩子引了进来。孔氏笑得合不拢嘴。

“是石虔石康啊,乖孙子,快来,快来,你爹你娘呢”

“爹和娘一会就到。”

正说着,桓秘夫妇进来了,照样准备了各式礼品。

桓温正在里屋帮着布置寿联寿品,听到孩子们叽叽喳喳,还以为南康带熙儿过来了,结果大失所望。

不过见到石虔兄弟,同样十分惊喜。

他一把抱住石虔,举过头顶,笑道“石虔,伯父得有两三年没见着你了,没想到你小子,如今长得又高又结实。告诉伯父,你都在忙些什么”

桓石虔比桓熙还大两岁,长得精壮结实,皮肤黝黑。

“侄儿随父亲南奔北跑,经营一些粮食还有马匹生意,风吹日晒的,当然黑不溜秋,不像熙儿弟弟白白净净,斯斯文文的。”

“会骑马不”

“哪有贩马的不会骑马的,就是射箭,侄儿也样样精通,不过嘛,比伯父还差得远,还要向伯父多多讨教。”

桓温一看就喜欢上了他,不仅说话讨人喜欢,而且只要多加历练,凭现在这底子,多打磨几年,将来也是疆场上的一员悍将

“大哥,石虔对你仰慕得很,今后可要多多点拨他,他对读书兴致全无,跟着我经商也非长久之计,大哥这次要是朝廷能封个将军当当,就让石虔到帐下当兵。”

“好好,我求之不得。不过你的家业可就少了一个帮手,银子赚得少了,可别怪我。”

“嗨,小弟又不是财迷,银子哪能赚得完,见好就收。再说了,我不是还有石康嘛,二小子倒是本分,既能识几个字,还细心些,管些账目应该没问题。”

桓秘说完,又道“媳妇,快见过大哥”

“弟媳武氏见过大哥,见过三弟”武氏道了一个万福。

“好好,赶紧进去吧,陪娘唠唠,她今日可舒心了。”

这么多年来,桓温算是第一次正式见到武氏。

从杜家村搬至建康后,有了宅院,桓秘便娶了她,期间只带回来让孔氏见了一面,桓温曾远远望见过,他们夫妇自此便在外面另置宅院居住。

奇怪的是,每次回府里,桓秘都不带她回来,似乎有什么藏着掖着的。

而桓秘的解释是,寒家女子,难登大雅之堂,况且有货栈和孩子需要照管。

桓温愣了愣,今日得见弟媳妇,不仅模样长得俊俏,而且落落大方,举止得体,完全不像桓秘所说的是同行一贩夫之女。

桓温有些费解,揣摩不透桓秘的想法,他是自谦吗不应该,一家人何必要这样

这时,桓冲言川走了过来,说了一番话,让桓温心中泛起涟漪。

“大哥,你看,二哥家里两个儿子石虔、石康。小弟两个儿子桓谦、桓修,如今就你膝下只有一个熙儿,是否太单薄了些。”

“你想说什么”

桓温明知故问。

“大哥如今正风华正茂,又是桓家的顶梁柱,还是考虑考虑多添些子嗣。俗话说,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这年头,穷人家多个娃,多一个劳力,豪门家多个娃,多个分支。咱们这样的人家只能靠军功起家,多个娃就多一个将才”

桓温惆怅道“话说得有些道理,不过你嫂子她似乎不知怎地,有了熙儿后,就再未有过妊娠,现在分房而居,就更不可能了。”

“那为何不再娶一房,纳妾很寻常啊。”

桓温自娶了南康公主,从未想过哪一朝有再娶的念头。

公主金枝玉叶,嫉妒心强,连慕容婉儿上次来访,她都醋意大发,岂能容得下与别的女人分享夫君。

而且,在自己的灵魂深处,还留有另外一个女人的痕迹,对那个女人的愧疚和惦记,让自己拒绝了苦苦等候的婉儿。

至于建康城里的那些大家闺秀小家碧玉,自己更连正眼都懒得看一下,包括百般挑逗自己的褚蒜子。

见桓温莫顿无语,桓冲知道他的为难之处,不过还是觉得不说不快。

他想说的就是桓熙,如今都这么大了,身上可是丝毫没有桓温的影子。

膏粱厚味,锦衣玉食,活脱一个纨绔子弟,将来难成大器。

今后桓温还要鲲鹏展翅,大展宏图,难道不希望将来有子嗣继承衣钵吗桓家的事业到桓温这一代就戛然而止了吗

“不是我多嘴,你看看王家庾家,能成就豪门世族,必不可少的条件就是丁口众多,人才济济。人多,越有机会出人才。人才越多,家族越大,人就更多。周而复始,良性循环,都是有道理的。”

桓温反问一句“难道你也梦想咱们成为那样的豪门大族”

桓冲一顿,知道桓温痛恨他们那些豪门望族,赶紧转圜道“小弟口误,不是那个意思,不过都是一个理。”

桓温知道他是好意,而且合情合理,看弟弟有些紧张,便开了个玩笑,打趣道“你看人家言川,至今还是光棍一个,还不是过得好好的”

“恩公,你这是饱汉不知饿汉饥,俺粗人一个,又无安身之所,四处奔走,哪家的姑娘会瞧上俺”

桓冲也笑道“大哥,言川话里有话,分明是埋怨你不关心他,只知道让马儿跑,不让马儿吃草。”

桓温大笑道“这倒是我的过错,言川放心,我记在心上,一定帮你物色一个好女子,省得你有劲没处使,一天到晚只知道打仗。”

兄弟三人乐成一团,桓温却在默默的沉思。

厅堂内欢声笑语,热闹得很。

桓温瞥了一下,唯独缺自己的妻儿,今日是母亲大寿,不能让她有什么遗憾,看来还得要委屈自己屈躬一趟。

南康上次就要搬回皇宫里居住,哪知褚蒜子似乎并不太欢迎,加上桓温低三下四赔罪,才勉强留住了母子俩。

好些日子没回到自己的院子里了,桓温径自走到门口,想敲门又踟蹰了一下,暗自苦恼。

这时,里面传来了熙儿的声音“娘,祖母过寿,我们为何不去啊哥哥弟弟们都来了,孩儿也想去找他们玩耍。”

南康斥道“不许去,和他们有什么好玩的,个个都凶顽得很,没什么教养,把你带坏了怎么办”

桓温心头一震,原来南康一直是这么看待夫家的兄弟子侄的,她这高贵的血液里根本就容不得低等的人家。

看来桓冲说的有些道理,难道自己和她的结合真是一场错误,难道自己真要考虑再娶

桓熙吵闹着“不嘛,孩儿偏要去”

南康赶紧哄道“熙儿听话,等过些日子,娘带你进宫,找聃儿丕儿他们去,好不好晴儿,晌午准备一些熙儿爱吃的点心。”

“好的,公主”

“老爷回来了,怎么不进来”

晴儿打开门,看见桓温正茫然站在门外。

“夫人在吗”

“在在在,公主,老爷回来了。”

南康连头都没抬一下,看来这怨恨是结下了,一时半会难以消除,倒是桓熙招呼了一句“爹,孩儿要去后院,娘不肯让我去。”

“夫人,今日娘正寿,马上开宴了,就缺你和熙儿,还是一起热闹热闹吧”

“要去你去吧,那边闹闹嚷嚷的,烦得很,我喜欢清静。再说了,去了和他们也无话可说,难免扫了你们的兴。”

桓温心想,你何时爱清静了你和褚蒜子她们去夫子庙秦淮大街,那里人声鼎沸,你还不是甘之如饴

“夫人记恨我,我全担着,只是娘过寿,作为媳妇不出席,也会影响夫人的威信不是你要是不愿意,就尽些礼节,打个招呼,早些回来也就是了。再说了,就算满足一下熙儿也好嘛。”

桓熙见此,更撒起娇来“娘”

“好吧,不过我去去就来,你们别又说三道四的。”

南康这才起身,精心拾掇了一下,勉强答应了。

桓熙兴奋的叫道“我要见二叔,他肯定给我带了很多好吃的好玩的,我最喜欢他了。”

“见过公主,见过公主”

南康一进院子,目不斜视,冷若冰霜,但府中兄弟妯娌都纷纷起身,热情招呼。

就连寿星孔氏也忙着起身,嘘寒问暖“公主来了,快快落座,冲儿,给公主奉茶”

南康敷衍似的给孔氏施了个礼,便坐了下来,浑是如此,孔氏已是笑逐颜开。

自打和桓温闹掰后,孔氏长吁短叹,烦闷不已,既心疼儿子,又怕惹恼了南康,一心盼着夫妻和好。

为此,背地里还多次责骂桓温,如今,见南康前来,那高兴劲,比见到满屋所有的子孙还激动。

至于南康这架势,孔氏早已习惯,认为这是理当的,也没往心里去。

娶了公主当儿媳妇,那是儿子的造化,桓家的福分,哪里还奢谈什么婆媳之分。

果然,桓熙和桓秘又凑在一起,欢天喜地,笑个不停,看样子又得到了什么好吃的好玩的。

桓温领头,兄弟媳妇们肃然起身,恭祝孔氏寿辰。

孔氏看着这一大家子团团圆圆,喜极而泣,大半生的颠沛流离,能有今日的场面,真是做梦也不敢想,泉下有知的桓彝也应该满足了吧。

“好好好,快坐下。来,别拘礼了,吃吧。”

孔氏不停的给孙子们夹肉夹菜,脸上洋溢着幸福和喜悦。

酒未过三巡,菜还未过五味,南康便起身告辞,还硬拽着死活不肯走的桓熙,弄得桓熙哭哭啼啼,可谁也不敢劝阻。

南康母子半途离席,果真扫了大家的兴头,留下了一桌怔怔发呆的家人,留下了一阵隐隐作痛的孔氏,更是给桓温留下了满腹的尴尬和委屈。

桓温失去的何止是颜面,更有无助和绝望,心头泛起一丝悲凉,喃喃自语。

“既然无法挽回,那这场婚姻不要也罢,就当是个误会吧”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