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大晋衣冠 > 第57章 南去亦尘沙

大晋衣冠 第57章 南去亦尘沙

作者:河淌里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8:12:19 来源:就爱谈小说

文试,桓温输了,心里很不好受

就论辩输赢本身来说,他有点委屈,可是,更令他沮丧的是,为何大伙会支持力阻北伐的论点

次日,在州城东北茱萸山的射猎赛中,游骑队屈居下风,又败给了城防队。文试武试双双败北,桓温找到了差距,感受到了压力,心情更加郁闷。

“队主,别难过,殷队主比你年长几岁,暂时胜了你很正常,三年后,你的能耐绝对比他强。”

大垂耳见桓温在营帐独坐,担心他受刺激一蹶不振,好意过来安慰。

另一名伶俐的兄弟则神秘兮兮的劝道“队主,我可听说他走了郗公子的门路,伸手讨要的官职,其实刺史大人未必瞧得中他。”

见桓温投来质疑的眼光,他又言之凿凿道“城防营有个亲兵是我的老乡,他听到殷队主找郗公子说过此事,准没错。”

大垂耳反手打了他一拳“你小子不早说,队主,这下你该消消气了吧。我就说嘛,殷队主自视甚高,从来都瞧不起咱们当兵的,也不知是那阵妖风熏的,非要抢着当什么队主”

沈劲挑帘进来,看帐内的坐姿和几人的表情,猜出了七八分。

他愣声不语,憋了一阵子才开口“其实,我认为武试应该是队主胜。”

桓温眼睛一亮,沈劲能这样说,自己很意外。

“别安慰我,射猎以猎物多者胜,明明是他们多两只嘛。”

“是这个理,但我亲眼看到咱们射中的两只獐子负伤,慌不择路逃到了城防营的线内。一进一出就是四只,也就是说,如果他们肯归还给咱,应该是咱们胜出两只。”

“殷队主知道吗”桓温闻言很感意外,轻声问道。

“他应该知道,两个队使用的箭矢都有标记,他在盘点时不可能看不出,除非他故意隐瞒。”

“殷队主这样做太不地道,为了输赢不讲信义”大垂耳义愤填膺道。

“好了,说话注意分寸,不能因为无足轻重的比武而失掉和气,输就输呗,明年还有机会”桓温振衣而起,拍拍沈劲的肩膀。

“队主,你终于笑了,你能想得开,咱兄弟还愁什么对,明年还有机会”

桓温是笑了,他高兴的不是猎物的多少,也不是比武的胜败,而是沈劲的态度。

救下沈劲兄弟,是他和殷浩共同的功劳,这三个月沈劲虽然一直在自己帐下,却并未和殷浩疏远,在他心里,两个恩人同等重要。这一回,他能为自己仗义执言,愈发证实了当初的判断。

当然,桓温感觉到,沈劲也经历了一番思想斗争。

双双失利,小兄弟们没有冷落自己,好言抚慰,自那以后就不再提比武一事。

其实自己并没他们想象的那样脆弱,心里的确惭愧,但没有怨天尤人,关键是自己做得还不够。

郗鉴没有安慰也没有责备,这种比武年年都有,胜败常事,他也许根本没放在心上。但桓温还是发现,郗鉴似乎对殷浩更亲近一些,有事则时时叫他过来商量。

“这没什么,换作我是他们,兴许也会这样做。”

桓温努力说服自己,勇于认输,但不能甘于失败,今后的路还长着呢。

过了半个多月,比武的阴云被寒风吹得无影无踪,没人再提起,桓温接到命令,到刺史府奏事。

郗鉴的脸还是紧绷着,没有表情,事毕,桓温迈出大堂,就听到一阵哭声。

“哇哇”是孩子在哭,从后堂传来的。

“脏,不要吃,脏。”

听这声音,这孩子刚刚会说话,还不利索。

前阵子听郗愔说,要把妻儿接到徐州来住,估计就是他们。忙好了公事,一溜烟来至后堂,他听说这个小公子有个特别的怪癖

“这小子,哪来的这毛病”郗愔口中责备,两只眼睛却高兴得眯成一条缝。

桓温进来一看,郗愔手里端着一只精致的瓷碗,地上一把白玉勺子摔成两半。

一问之下,桓温惊诧不已。

瓷碗里的肉羹是给孩子准备的,郗愔嘴馋,便偷偷吃了两口,结果被孩子发现,一把将玉勺打翻,孩子嫌脏,一口也不肯再吃。

郗愔脸色稍稍变了变,孩子就哇哇大哭,弄得当爹的手足无措。

“才三岁的孩子,就有了洁癖,连他爹都嫌弃”郗愔皱起了眉头。

“超儿,过来,桓叔叔陪你玩。”

“咯咯咯”郗超马上忘了刚才的不快,乐出了声,孩子的脸说变就变。

“小公子虎头虎脑,真可爱。公子,你看他这眉毛,这眼神,将门虎子,一点也没错。”殷浩语调很高,夸着郗超,夸完之后才看见桓温也在。

“哎,桓老弟也在啊。”

桓温局促道“还是殷兄口才好,我刚刚琢磨好一阵子,就是没想到这几句。”

“见笑见笑,不是我说得好,而是小公子的确长得好。来,看殷叔叔给你的礼物。”

殷浩掏出一只木匣子,里面居然是一只金铃铛。摇了摇,铛铛作响,把小孩子引到近旁。

“来,叔叔给你戴上。”殷浩伸手去抓孩子的小手腕,谁料郗超马上缩回手,喊道“脏,脏”

郗愔哈哈大笑“这下我这当爹的心里平衡了,还以为这臭小子就嫌弃我一个人。你来就来呗,还带这么贵重的礼物,何必破费”

殷浩还要谦逊一下,哪知金铃铛已经被郗愔一把夺走,塞进了兜里。

“殷队主,还是你懂礼数”

郗愔得了礼物,喜滋滋的,这无心之语,弄得身后的桓温灰头土脸,埋怨自己不如殷浩灵活。

初见上官的公子,竟然空手而来,叫人如何亲近自己。

不是桓温吝啬,而是他根本没有朝这方面想。

礼多人不怪,这点人情世故他还不懂,爹娘从小就教导他读圣贤书,树报国志,从未教过他这些不是礼数的礼数。

桓温心想,唉文试武试还有人情世故,皆不如殷浩,今后还要取长补短,跟他多学学。

“公子,两位队主,刺史让你们速去大堂议事。”

三人心头一凛,猜想着是不是北边有了战事。赶至大堂,发现将校幕僚悉数在座,郗鉴手里还拿着一道圣旨。

“诸位,这是卫将军府送来的旨意,旨到之日起,各州郡自行清查境内流民情况,包括吸纳、安置还有流失的人数。以三个月为限,最迟明年三月末将清查情况详细上报,若有人数差错者,清查懈怠者,一律严办”

大堂内顿时炸开了锅

“刺史大人,各营各帐都有流民,安置过的那也好查,都有簿册。流失的怎么查,他们有腿有脚的,谁知道去了哪”

“是啊是啊”其他将校纷纷表达不满。

“闭嘴,再难也要查清楚”郗鉴斥责道。

“据说此次清查,圣上金**待,务必要稽核清楚,专门任命卫将军庾亮全权负责,诸位切不可视同儿戏。自即日起,徐州境内划分为八块,你们分头查,本刺史亲自督办。”

郗鉴神情严肃,再次警告道“对了,还要告诉你们,卫将军府也会派人暗中查访,要想不丢官罢职,那就打足精神,去吧”

主帅一发飙,诸人不敢再言,唯唯诺诺走出州衙。

“爹,到底发生什么事,朝廷为何突然要清查流民,圣上怎么这样看重此事”

郗鉴神色冷峻,踱着步,言道“从夏初开始,江南诸郡纷纷上奏朝廷,说境内流民,当然主要是指南渡的遗民,一夜之间突然蒸发了一样,不见踪影。”

郗鉴也在寻思,问题出在哪,然后一指桓温,说道“对了,听说就是从宣城开始的,为此桓太守第一个上奏朝廷。据说当时圣上仅说了一句话,便有了今日的旨意。”

“圣上怎么说”殷浩插话问道。

“圣上说,失踪的为何大都是青壮,他们不事稼穑,不服徭役,难道他们从军了不成

殷浩挠头言道“哦,这倒是怪事一桩”

郗鉴又道“圣上就是这么说的,然后让庾亮派出稽查密使,悄悄先在京城周边州郡暗中查访。别说,庾亮还有些本事,花费三个月,查到不少蛛丝马迹,听说圣上当时龙颜大怒”

郗鉴还得知,庾亮查出端倪后,派出十路特使,身着绣衣,携带兵符,百名中军随行。

抓捕到流民之后,恩威并施,让他们自相揭发,供出五人下落者可免罪,否则重处。此举果真奏效,不少流民禁不起严刑拷问,把他们所知的全部交待出来。

“你们知道失踪的人在哪”郗鉴故作神秘。

三人左右对视,摇摇头。

“有的进入大户人家的庄园,或为雇工,或为护院;有的被人组织去伐木去采石,用廉价劳力为幕后之人赚取暴利。”

桓温脑中马上浮现出琅琊山北麓洞穴的那些人,不用说,肯定是流民。

“新政中有一条叫侨寄法,就是为这些流民设立簿册,使之成为朝廷的侨民,垦荒服徭役,纳粮交赋税。结果他们又没了簿册,从朝廷的丁口成为私人的奴仆。”

殷浩叹道“这样一来,不仅侨寄法夭折,整个新政都要大打折扣,难怪圣上要火冒三丈”

郗鉴呷口茶,顿了顿,又道“其实这还不是最可怕的,朝廷真正担心的是,他们被别有用心之人募为军卒庾亮派人秘密拘捕了芜湖和于湖一带的渔家,说的确有人高价雇他们渡过人,目的地就是对岸的乌江渡。”

乌江渡在历阳境内,距离京师很近,为何查不到踪迹

郗鉴又叹息道“不过对方很隐秘,分散安排流民渡江,而且专挑夜晚,一般情况下别人也不会怀疑。”

“爹,江南这么大,庾亮为何非要盯着芜湖于湖一带”郗愔不解。

“殷浩,把舆图展开,你们细看看,能看出什么玄机吗”

众人一看舆图,京师建康以西,几十里远是于湖,再向西就是芜湖,而两地中间的大江对岸则是历阳,采石矶像一把利刃插入江心。

桓温惊呼道“大人,我想到了,是苏峻倘若真的如此,他的嫌疑最大。”

“没错,庾亮为何紧盯这里不放,因为他一直对苏峻怀有戒备,当然也想到了这一点。”郗鉴看着桓温,欣慰地言道。

殷浩深沉道“不愧是当朝国舅,慧眼独具。苏峻身为历阳太守,此事不可能与他无干,可就是难以查获证据。”

桓温心想,若真是苏峻所为,他们究竟藏匿了多少流民,想想真是后怕。

以苏峻的秉性,不大会甘心受庾亮摆布。这样清查下去,只怕要查出事来,生出祸端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