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大晋衣冠 > 第58章 项庄舞醉剑

大晋衣冠 第58章 项庄舞醉剑

作者:河淌里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8:12:19 来源:就爱谈小说

受桓温一提醒,郗鉴也深感流民失踪之事非同寻常。腊月中,卫将军府果然派人到徐州督导流民清查事宜。

来的不是一般的特使,而是郗鉴都意想不到之人

只见徐州城如临大敌,全城戒备,从西城门到州衙大堂,沿路数十名军士手执笤帚清理路面,再洒净水冲刷。

郗愔麾下的巡防营悉数出动,明盔亮甲,军容齐整。郗鉴亲自立于城门口,恭迎来人。

“这么大阵势,来头不小哇”

“就是,连刺史大人都亲自出城迎接,一定是朝中要人。”

在众军窃窃私语的猜测声中,一彪人马威风凛凛,簇拥着一辆宽大豪华的马车徐徐而来。从甲士的兵器到战马的个头,还有马背上的鞍具来看,比徐州兵要高上两个档次。

马车稳稳停在城门口,十几名护卫持刀挟弓,环伺左右,一切停当,可车中人迟迟不见要下车的动静

郗鉴还在纳闷,不知对方何意。

殷浩在一旁悄声提醒道“大人还是亲自到马车前迎接为宜。”

“好大的谱”郗鉴顿时会意,苦笑一声,走到马车旁,亲自挑开车帘

桓温第一次见到了传说中的卫将军、当朝国舅、辅政大臣庾亮。肤色白皙,姿容俊美,举止之间透着庄重而威严,三十五六岁年纪。单从外形来看,让人平添出一种敬仰之感。

“庾大人大驾光临徐州城,下官及阖衙僚属迎接来迟,望乞恕罪”

“唉你我二人私交深厚,何须被这套俗礼左右,郗大人快快免礼。”庾亮笃悠悠下车,神色自矜,做足了派头。

郗鉴在前引路,二人直奔州衙大堂。

桓温纳闷的问道“殷兄,庾大人此举让人摸不着头脑,一会让刺史亲自到车前相迎,一会又说不必拘礼,还埋怨洒水垫道阖衙迎候之礼太过隆重。”

殷浩故作高深,笑视桓温“他嘴上是在埋怨,心里却很受用,大人物心思深沉,嘴上说的未必就是心里想的,心里想的未必就是嘴上说的,你好好学着吧。”

“这不是口不对心嘛”桓温嘟囔道。

大堂上,郗鉴早有准备,昨晚花费半宿工夫将徐州清查流民的进展情况详细整理出来,光材料就几十页。

庾亮主位就座,听了没几句,就东张西望,显得心不在焉。

郗鉴才刚开了个头,后面还有很多重点没有汇报。

殷浩就站在他身后,将一摞材料递了过去,借机在耳边提醒了一句。

郗鉴点点头,收住话头,将材料送至庾亮面前。“庾大人,这是本州详查的情况,请过目。”

庾亮接过,粗粗浏览一番,又搁在案上,启齿言道“郗大人进展神速,材料翔实而得体,可见下了不少功夫。本官对徐州清查之事甚为满意,回京后一定如实奏明圣上,嘉奖徐州。”

“分内之事,怎敢邀功多谢庾大人好意。”郗鉴起身施礼。

“郗大人,本官此来还有别事要单独相商,让闲杂人等回避吧。”果然,庾亮来徐州,用意不在流民身上,而是别有所图。

“郗兄,就你我二人,别拘礼了。”

众人退却,大堂上就剩下庾亮和郗鉴,郗愔带着殷浩和桓温在院中站着待命。

茶水热气腾腾,白雾缭绕,郗鉴不知这位国舅单独要谈些什么

论私交,自己还温峤稍稍近些,对其他重臣并无偏重。如果非要分个远近,他和王导还能说上几句,和庾亮确实话语不多。而且,从去年的平叛来看,他并不认可庾亮的能力。

庾亮突然直奔主题,令他猝不及防

“郗兄,你对此次新政作何评价”

“新政,当然是”郗鉴呷口茶,把好字生生咽了回去。

他知道庾亮和王导不睦,殷浩方才两次提醒,也让他领会到对庾亮说话要察言观色,不能贸然下结论评判。

如果说新政好,庾亮一定不满。要知道,徐州还缺编一万人,在庾亮手里,迟迟没有调拨过来。

没办法,同样是辅政大臣,自己终究是徐州的守将,州城的安危比朝堂上他们的勾心斗角重要得多,此刻不能贸然开罪他。

“这个,郗某长年驻守边城,心思全在于保境安民,对新政知之甚少,庾大人以为呢”郗鉴违心之词,想搪塞过去。

庾亮也不傻,见对方停顿了片刻,将问题又踢回来,微微一笑“郗兄想为新政唱赞歌是吧,无须隐瞒。说实话,本官当初也是这么想的,可是剑走偏锋,越来越离谱。一年下来,成效是有一点,而恶果更大也不知这是否是先帝的意思,还是他王导曲解了圣意”

“大人是说流民之事”

郗鉴说了一句,本想投其所好,敷衍一下,结果被庾亮抓个正着。

“英雄所见略同,难得郗兄也由此见地实不相瞒,本官查到不少线索,流民失踪,和王司徒脱不了干系”

见郗鉴似乎不信,庾亮抛出证据“城南幕府山一带有大片新建的庄园,雇佣很多流民帮工,而那个庄园和王家绝对有牵连,而且不止这一处。再有,城内谢家还有其他大族都有份”

郗鉴不知是否属实,点点头。

庾亮以为对方赞同自己的判断,朗声道“他们这是损公肥私吧,是在挖朝廷墙角吧,是监守自盗吧。你说说,该不该严查”

“该”郗鉴高声赞同。

难道庾亮严查流民只是为了查王家而排挤政敌这好像也是假公济私,郗鉴暗忖道。

郗鉴好像误会了对方,只听庾亮接着道

“不仅如此,此事还牵连苏峻,本官掌握确切消息,历阳郡私下招募流民,不垦荒,不种田,那他意欲何为依我看是包藏祸心,其实本官真正要查的就是他,就是担心他效仿王敦,让朝廷再罹祸患”

郗鉴闻言一惊,惊的不仅仅是对方给苏峻下了这样冷森森的定论。

还惊的是,庾亮指挥平叛不才,对拔除大晋隐患却有独到的敏锐,对维系朝廷安稳有他的忠心

“这样,庾大人,郗某麾下有个队主在苏峻帐下干过,非常了解此人,不如听听他的想法。”

庾亮无法推辞,勉强答应“也好,郗兄手下无弱兵,那就见见这个小队主吧。”

郗鉴本意是想给桓温一个露脸的机会,谁知弄巧成拙

“卑职见过庾大人”对方官威十足,桓温很紧张。

“说说吧,新政如何”庾亮头也不抬,问着同样的问题。

“卑职说不好,就是从宣城的情况来看,新政很好,百姓得了很多实惠,还有就是”

“啪”庾亮一拍桌子,茶盏震得离开了案子,恼道“没让你说新政,本官为你苏峻其人如何”

“大人息怒,息怒”郗鉴陪着笑脸。

“桓温,把你对苏峻所知的情况,对了,把他的丑陋嘴脸向庾大人详细禀报一下。”

郗鉴特意强调嘴脸,免得桓温回答的方向不对,这时候可不能说苏峻半点好处,因为庾亮又不爱听。

桓温很委屈,刚才庾亮明明问的是新政,转眼切换成苏峻,变得好快,和小公子郗超的孩子脸一样。

“哦,苏峻其人恶贯满盈,罪行昭彰,虽弃尸街肆也难以赎其罪”

桓温把苏峻如何杀恩主曹刺史满门、如何暗通赵人还有交通祖约的经过详细禀报一番,庾亮时而展眉时而咧嘴,越听越开心。

“怎么着,郗兄,本官没说错吧,苏峻人面兽心,从去年勤王之举就足见他两面三刀,想左右不吃亏。这样的小人,朝廷当初就不该用他,还封他做历阳太守,距离京师咫尺之遥,实为不智。”

郗鉴睁大眼睛看着他,心里很想大声说一句“是你力荐的明皇帝,说把他放在眼皮底下更好掌控的呀。”

庾亮胆子够大,竟然归咎于先帝,还浑然不觉“所以本官认为,此次清查流民就拿他开刀”

“不可”桓温脱口而出,郗鉴为之一惊。

而庾亮眉毛高挑,一个小小军卒胆敢质疑自己的决定,端着茶盏的手在发抖,眼看就要发作。

“庾大人请用茶,莫急莫急,别和小卒子一般计较,且听他要说什么。”郗鉴赶紧起身说了一句,替桓温圆场。

庾亮也不想在郗鉴面前失去风度,放下茶盏,瞪着这无名小卒。

“大人莫误会,卑职的意思是,苏峻其人睚眦必报,喜怒无常,一旦惹恼了他,他会不计后果,什么事都干得出来,那样反倒不妙,只会坏了大人的妙计”

“那你有什么主意”庾亮牙缝里蹦出这几个字。

“苏峻一心要当高官,不如趁他招募的流民还未形成战力,调他到朝廷任职,慢慢剥夺其兵权。然后再切断他和祖约的联系,防止形成朋党,这样才能”

庾亮冷笑道“真是笑话,苏峻这种人怎配忝列朝堂之上再者,王敦八万大军,还不是兵败身死,他小小的苏峻能掀起什么大浪。”

接着,手一挥,懒得看桓温一眼,不屑道“你小小年纪,就学会耸人听闻,哗众取宠,朝堂大政岂容你妄议朽木不可雕也,出去”

桓温莫名其妙又被羞辱一顿,不知自己错在哪里。眼噙热泪,低着头,灰心丧气挪着步子。

“慢着”庾亮冷冷道。

郗鉴闻听,内心对他非常不满,认为庾亮对年轻人疾言厉色有失体统,此刻莫非他还不解恨,好言劝道“庾大人,此子也是一番好意,说得不对,不用理会便是,何必”

“大人有何吩咐”桓温不敢抬头,弱弱问道。

“你从青州又到了徐州,为何对宣城之事如此清楚”

“哦,庾大人有所不知,他乃是宣城太守桓彝的长子桓温。”郗鉴解释道,心想,都同朝为官,不会再发作了吧。

“桓温,果然有乃父之风,下去吧”庾亮没有任何表情,也不知是夸奖还是不屑。

桓温走后,二人又聊了一阵子。

“郗兄,本官不妨透露一下,朝廷最近要有重大人员变动,今后还望郗兄鼎力相助于我,呵呵”

至于调整谁,如何调整,庾亮没有详述,但肯定是他要得势,否则不会有拉拢之意。

郗鉴还想打听,庾亮只是意味深长说了一句“很快便知分晓。”

在州衙用好中饭,庾亮便匆匆离开了徐州。

果然,在十几日后新春第一次朝会上,郗鉴才知道庾亮重大人员变动指的是什么,原来对方早就知道了,或者说早就定好了结果

而这个结果是他十分不想看到的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