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大晋衣冠 > 第6章 识君豆蔻年

大晋衣冠 第6章 识君豆蔻年

作者:河淌里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8:12:19 来源:就爱谈小说

桓彝意犹未尽,接着刚才的话题,又谈及这次回朝的原因“这次,就是你温叔叔捎的信,说是要共同辅佐朝廷,你还记得他吗”

“就是和爹交情很好的哪个温峤叔叔吗记得他还曾来过咱家。”

“没错,你刚出生时他就来过,你名字中的温字就是他给取得,用了他的姓。你温叔叔是忠义之士,可是被王敦强行聘为参军,肯定回了荆州,现在也不知怎样了”

“爹爹莫急,明日天黑前应该就能到淮河渡口,到了寿州就快到京师了。”

桓彝惆怅道“咱们是逃出来了,也不知还有多少人没逃出来。可恶的赵人,派骑兵四处巡逻,抓住南逃的就杀,还割下首级威慑百姓。纵然这样,也吓不倒咱们,洛阳长安到处都是胡人的膻腥味,建康才是咱们华夏子民的家。朝廷发出诏令,让遗民们回去也正是此意,这说明皇帝很想有一番作为,是个明君”

天色将晚,马车加速行进。这里的山路不像洛阳许昌一带好走,路面狭窄不说,还到处是坑洞,若有不慎,可能会像那一家三口一样车毁人亡,所以只能白天行走。

越是要到码头,桓温越是谨慎,撩开车帘四处张望。就在前面两百米开外,他看到道路南侧有个东西在晃动,渐渐的,他看清了,是个马脑袋。

“平叔,快停下,快停下”

桓温担心是有骑兵或者是匪寇之类的人埋伏,赶紧跳下车子,让家人先隐蔽,自己则悄悄向前去看个究竟,结果是虚惊一场

前面也是一辆逃难的马车,应该是被不远处的一个深坑颠簸,没把握住平衡,斜着冲向了道旁,车夫还好及时拨马。马是上来了,车身却被底下一块巨石卡住,再怎么抽鞭子,车身也纹丝不动。要不是碰上自己,这家人估计只能弃车而走。

桓温赶紧上前帮忙,车夫三十出头,身着青衫,读书人打扮,脸庞瘦削,面色像是大病初愈之人一样灰暗。

“大叔,让我来试试吧。”

车夫见到桓温,像是见到了救星。车子陷在这有半个多时辰,要不是不会骑马,早就割断绳索弃车走了。

桓温钻入车底,发现这块巨石生了根一样,难以撼动半分。石头角度刁钻,想要前进根本不可能,但如果不小心,车子一松动则可能会滑下坡底。“大叔,你拉住马,千万别动,我先找块石头把车轮堵住。”暂时没有了下滑的危险,桓温放下心,托住车身,双膀一较劲,但车身太重,脚下又打滑,难以使上力气。

“大叔,车内如果有东西,不如先拿出来,这样车身轻些。”车夫拉着马,不敢乱动,点点头,道声谢,让桓温去代劳。桓温撩开车帘,哑然失笑,心想这大叔真是迂腐,肯定是个读死书之人。原来,车内不仅有不少死重死重的书籍,还有一个小姑娘

女孩长得非常秀美,鹅卵一样的脸蛋,一双大眼睛眨着眨着,怯生生看着桓温,眼波流光溢彩,眉如远山。

桓温伸手抱她下车,把书籍搬空,然后来至坡下,脚下垫着石块,一较劲,车身终于离开了石块。车夫一见如此,没商量好就打马,车身上了坡,桓温猝不及防,被石块绊倒,蹭破了手臂,血流了出来。

女孩见状,埋怨道“爹,你怎么这么不小心,把大哥哥的手臂都弄破了。”然后她掏出随身的绢帕,小心翼翼帮桓温包扎。“哥哥,还痛吗”

“没事,一点点伤,谢谢小妹妹。”桓温倒羞怯起来。

“我姓杜,叫芷岸,乳名木兰,你叫我木兰好了。哥哥,谢谢你帮了我们,你叫什么名字也是逃难的就你一个人吗”小女孩心灵手巧,嘴巴又甜,桓温忘记了臂伤。

桓彝此时也到了,见车夫年纪和自己相仿,就攀谈了起来。原来,车夫叫杜艾,滁州人氏,乃西晋开国元勋杜预之后,后门庭凋落,流落至洛阳以教授为业,是个十足的书虫。妻子早逝,撇下女儿,今年十一岁,这次也是回老家躲避战乱。

二人一见如故,纵古论今,谈论起家国大事,越来越投机,两家决定一起走,相互也有个照应。

“爹,趁天还未全黑,不如先赶路,到前面再歇着吧。”桓温一提议,两家都赞同,木兰最为高兴,邀请桓温上她的车。正好,桓家的车子太挤,这样也能匀匀开。

“温哥哥,你知道我为什么叫木兰吗”

桓温尚未开口,木兰就嗲声嗲气开始自我介绍“我娘生我的时候就在一株木兰树下,她难产而死,死前就给我取了这个乳名。我呢,也特别喜欢木兰花,不仅因为它娇艳,落落大方,晒干之后还能做药。最重要的是,它能让我想起我娘。你看,这是什么”

桓温一看,是一支洁白的木兰花,白色如同羊脂玉一样,白中还透着一股圆润和厚重。

“这是昨日摘的,有点蔫了,我一路上都在寻找,可惜这里没有一株木兰树,真是有点失望。温哥哥,要是你能见到,帮我摘一支好不好”

桓温和她在某一点上同名相怜,这一点,自己从未提及过,只能深深藏在心底,不能像她一样什么都可以说。这姑娘,没了娘,她爹看起来又不像是个能持家的人,真是可怜。“要是能看到木兰花,我一定摘一支最漂亮的给你。”

木兰俏脸笑成了一朵花,一朵木兰花

夜幕低垂,将这条始终没有尽头的山路包裹起来,马车在一处缓坡附近停下,准备吃点东西,然后歇上一宿。杜艾肚子里咕噜咕噜叫,他出发前只顾着精神食粮,带了一摞子书籍,而干粮,中午时就断了。桓家大口咀嚼,两个弟弟还在挑肥拣瘦争抢,只有桓温注意到,杜家父女坐在道旁,默不作声。

桓温从车上拿出一大块粟米饵糕,还有中午剩下的一块野兔肉,走了过去。杜艾名士气节,怎能轻易受人馈赠,再说了,逃难途中,没有比食物更为重要的,于是推脱着说自己不饿。木兰见她爹爹不吃,也忍着口水摆摆手。

“杜叔叔,这一路上我都没见你们吃东西,赶了这么久的路,怎会不饿呢就别见外了,孟子不是说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吗这才是患难与共。你不吃,木兰也不肯吃,她还是个孩子。”

杜艾不愧是读死书的,只知道礼记上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却忘了孟夫子这句话。伸手接过饵糕,细嚼慢咽着。桓温刚走到木兰身旁,还想劝两句,女儿家家的有些羞涩也在情理之中。哪知未等开口,木兰伸手一把抢过兔肉,大口吃了起来,她确实饿了

小姑娘吃相有点难看,嘴里却自我安慰道“陌生人的东西不能要,温哥哥不是陌生人,所以可以要的。嗯,真好吃。”

这姑娘,和桓温真是投缘,一会儿的工夫就好得像久违多年的朋友一样。

“咳咳咳”杜艾猛然间大声咳嗽,桓温以为是吞咽太猛,被噎着了。木兰知道是怎么回事,起身上前帮着他拍拍后背,然后从车上取来一个水囊,里面飘出浓浓的中药味。

“咳咳咳”又响起了咳嗽声,这下桓温听出来是自己的母亲发出来的,两三天没咳了,现在和杜叔叔共鸣,连忙奔了过去。走得太急,没有熬药,只好饮上几口下午打来的溪水。结果不太管用,孔氏还是猛烈的咳嗽,呼吸声也开始沉重。这可怎么办这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别说求医问药,连个人影都看不见。

书呆子杜艾派上了用场

“桓夫人,听这喘息声,应该和我一样,是肺热之症。来,我这有药。”木兰兴冲冲取来水囊,给孔氏倒出一些。

孔氏谢道“他杜叔,这怎么使得”

杜艾笑道“咱们两家就别见外了,刚才桓温还说了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孟夫子还有一句,叫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同病相怜,还分什么彼此。”

药到病除,一会,孔氏好多了。杜艾开始传授起经验“这是春日采摘的木兰花瓣,经阴干后,存储起来,冬日时,用雪水烹煮,则有祛风散寒,通气理肺之效。我患肺热好几年,都是小女帮着熬的木兰花汤,症状比过去减缓了许多,现在咳得少了。”

桓温问道“木兰花这么管用”

“当然管用,你别说,我这木兰花还有些来历。前几年我曾游历到江州,在浔阳江中一块小洲上,看到了成片的木兰树,粗壮高大,木兰花瓣也比寻常的大得多。一打听,才知这些树还是吴王阖闾亲自手植的,至今已八百多年。我便移栽了一株,种在洛阳的小院中,只可惜,今后还不知能不能再见到喽。”

桓温打了地铺,准备歇息,这时刚好侧着身子,听两个病友唠叨。吴王阖闾亲手所植,木犹在,王骨朽或许,木兰的娘就是死在那株木兰树下吧。想着想着,渐渐有了倦意,迷迷糊糊之际,听到耳畔传来踢踏踢踏的声音,沉闷而有节奏。

这个声音他再熟悉不过了,顿时意识到了危险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